浅析乡镇工作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乡镇机关是我国的基层行政机关,其乡镇工作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有学问,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国家干部,成为了众多政治家、管理家的发源地。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展,随着历史遗留问题的不断激化向前,在看似平静的乡镇,实际上存在着许多矛盾,潜伏着许多问题,其中一些近几年来明显恶化。
一、乡镇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够、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部分公务员正谋求第二职业的现象。目前,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加强,乡镇政府的职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前,机关干部总是忙于收这收那的多种税费,感觉有很多“事”可做,如今,却因为税费的免征,政府职能的转变,感觉“无事”可做,甚至从心目中失去了上、下班的概念,出现了目前的“白天一桌人(打牌),晚上一个人,周末没有人”的工作状况。究其原因,一是经济上没看头,一个月几百元的工资,不但要自己准备交通费、电话费,还不能按月极时发放,加之越来越重的人情网,根本难以满足一个人最为正常的生活需求,甚至还赶不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收入;二是政治上缺盼头,觉得基层干部难以提拨甚至无法提拨,有的人辛辛苦苦在乡镇干了一二十年,还是一个最为普通的一般干部;三是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国家干部,其工资福利差别过大,尤其是乡镇干部与上面干部的差别太大,从而造成基层干部心理上的不平衡,并努力寻找各种机会向上面“走”,导致对在职工作热情不高;四是干部人员臃肿,工作你推我让,一旦看到别人没有上班,自己便找借口不上班,导致干部作风懒散;五是各种社会因素复杂,认真干与不认真干,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出现不认真干的干部较认真干的干部先提拨的逆淘汰现象,加之乡镇基层干部基本上为零的年终奖金,使得各位干部感觉务实与不务实没有区别、没有优劣、没有好坏。工作建议:提高乡镇基层干部基本工资,使其达到乡镇中上等收入家庭水平,从经济上增强其积极性,同时严厉查处谋求第二职业的公务员;加强对乡镇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考察提拨力度,积极开展公开选拨竞争上岗,给予甚层干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会,从政治上提高其主
动性;积极精简乡镇富余工作人员,让在职干部增压力挑担子,从职责上增强责任感;抓好干部定期考核和评优评先,让干部真正看到实干的“回报”,并根据考核结果,分等级给予一定的年终奖金;对干部工作进行暗访监督,缺岗者取消评先,所在单位取消评优。
二、群众路线不畅,干群关系不太融洽。税费改革后,使广大基层干部感觉没有必要再下到农村,下到农户,下到农民,再没有必要去和村民聊天、交流、沟通。因此,下村下户的机会少了,了解民情的机会少了,有的干部甚至一年下来连自己所包村的村干部都不认识,更不用说村里的农民了,导致民情民意反应不畅,严重的便积累民怨乃至越级上访。工作建议:加强干部下村监督力度,发给干部“下村交流卡”,每下一次村让交流农户在卡上签一次名,并将交流主体内容记录在“下村交流卡”上,领导干部定期检查“下村交流卡”,根据交流记录内容及时布置和调整工作任务及工作重点。
三、干部思想认识不过关。有的干部认为国家公务员的基本工资很低,但是却“油水”十足,要远远超过基本工资部分,并具有一定的权力和关系网,办事容易,找人容易,并把这些好处做为当干部、做公务员的主要原因,严重偏离了“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公仆”的服务宗旨。工作建议:加强对国家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促使其形成为“为民奉献”的职业精神。
四、乡镇某些行政事业性收费不公开不平等。钱的利益是人民群众最为敏感和重视的利益,这是人的天性所在,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在此问题上,一定要做到收费公开、平等,做到不乱收费,但是涉及到农民建房、生育、活动等等,一些证件的收费项目,干部收费多少的随意性很大,关系多多,找领导或相关负责人多的,收费就少,否则,收费就高,就拿一张《准生证》来说,有的就只需收工本费,而有的却要多收好几十甚至几百,违反了公开、平等的行政原则。工作建议:所有乡镇行政事业性收费,坚持做到“项目公开、金额公开、文件公开”,让广大农民交钱交得满意,交的放心。
五、机关公款吃喝比较挥霍浪费。做为一级政府,乡镇应有一定的接待费用,但是要历行节约,而目前却远远说不上节约,甚至几近挥霍浪费,每次开村干部会议要吃饭需喝酒,每来了什么前任的干部之类的客人也要吃饭喝酒,上面各个检查学习团还是要吃饭喝酒甚至还要买“王烟”。吃得好多,喝得好多,抽得过多,导致费用之大,甚至过十万,远远超过上面规定的费用,让人听之震惊。工作建议:积极加强接待改革,凡村里干部开会,不准吃喝,每次给予5到10元不等的交通生活补贴;凡各类相关“客人”,只提供与机关干部同等的工作餐,严禁吃客餐;凡各检查学习团的领导根据人数规定60-100元不等的接待金额,严禁发烟,上级财政审计部门要 不定期对乡镇各项接待费用进行检查并将情况予以一定范围内的通报。
六、乡村干部素质不高。开会不按时参加甚至缺席,开会时不认真听记,甚至会场睡觉,不关停手机甚至会场唱着“批着羊皮的狼”并会场接听电话,办事时不喝酒、不发烟就免谈等等,严重阻碍了乡村工作的进展,有时一个会开完了,连谁是主持都不知道,更不用说会议的主题了。工作建议:加强对乡村干部的考核力度,对不合格的乡村干部进行全乡通报,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工资联系起来,对确实无法挽救的乡村干部,坚决按照组织程序予以撤职。
七、乡镇政府事权多于财权。乡镇政府是我国的基层政府,上面“千头万绪”都集中到了基层乡镇政府这“一根针”上,而这种压力型的制度安排导致基层人员膨胀严重,但人员膨胀带来的却并不是公共服务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相反,因为人员过多,乡镇财政变成了吃财政饭,整天忙的是如何收费,以便足额发工资,根本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搞公共服务,更不用说服务型政府。如今,农业税的取消,乡镇财政更是陷入了泥潭当中,而目前比较流行的“以资抵劳”却让农民对乡镇政府进行公益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了“希望”与“结果”的大落差。工作建议:积极搞好和落实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以及乡镇干部的精减,让财权和财力加大,同时做好乡镇政府建设项目与资金的
监督,让事权和财权协调一致。
八、各种老欠款的累积,严重束缚了乡镇工作的开展。目前,随着时间的转移,老欠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一到在职干部发工资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讨债人员便不约而至,导致书记、乡长等主要领导干部躲躲闪闪“不敢”露面,有些连平时也三三两两的到政府要钱,一见到主要领导便要“纠缠”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严重耽误了工作时间,浪费了工作精力,而已经可以说是“空空荡荡”的乡镇财政,根本无法偿还各类老欠款,不欠新债就已经是大幸了。工作建议:针对老欠款问题,上级党委政府要做出具体安排,发出具体文件,让现任的书记、乡长对讨“债”者有“理”可说;积极发展乡镇经济,并将经济发展情况与干部交流提拨紧密联系起来,落实调任或转任之前的经济审查制度,对增添新债的领导干部,实行“一票否决”。
九、各项检查督导过多过繁。乡镇政府是直接对广大农民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政策规定的基层机关,但肩负着发展本地经济的主要任务,而过多过繁的检查督导,严重分离了各乡镇干部的时间和精力,无心于发展经济。工作建议:上级各项检查以暗访形式为主,做到不必要打扰乡镇政府的决不打扰,必须找乡镇政府的,只找相关分管负责人,不找书记、乡长等主要领导,有时间赶回单位吃饭的,坚决回原单位吃饭,没时间赶回只能在乡镇吃饭的,坚决一切从简。
十、乡镇政府向上“负担”过重。对于上级各职能部门,有时把一些规定强加到乡镇政府的头上,比如必须订什么杂志、必须买什么办公设备、必须参加什么培训、必须到指定地点购买、必须统一定购等等各项规定,都与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培训要钱,订购要钱,买物要钱等等,而这些均加在了乡镇财政上,进一步加深了乡镇财政负担,而只要违背了各职能部门的相关规定,评比时便包“尾巴”甚至不合格。工作建议:所有上级职能部门对乡镇政府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都必须经县委、县人大批准并征求乡镇意见,
必须收费的要做到以市场指导为主,尽量减轻费用,减轻负担。
十一、一般干部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乡镇领导干部过度重视村干部,尤其是村支部书记,由此而忽视了乡镇政府的一般干部,没有充分调度其积极性,并因过度重视村干部而抬长了村干部的工作“气势”,导致部分村干部,尤其是支部书记只听书记、乡长等主要领导的安排,对其他班子成员也只是当作一种应付,而对于比较务实的一般干部可以说是爱理不理,造成一般干部下村工作时极为被动,挫伤了其积极性。另外,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一般干部也没有给予应有的“发言权”。工作建议:利用一般干部比较年轻的优势,给予其更多的竞争和提拨机会,让其从思想上认为自己是一名真正的国家干部,对于对一般干部爱理不理的村干部给予严肃批评并与村干部定期考核结果挂钩,从根本上改变一般干部工作被动的局面。
十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与村民沟通不够,工作任务的布置和工作标准的制定有些不切实际。做为一名乡镇基层工作的主要领导干部,对基层整体工作起着决策的主体作用,应该对本乡实际民情民意充分调查了解,掌握足够的“第一手”材料,但是为了招商引资,主要领导干部大部分忙于在外,缺少与村民交流的机会,导致制定工作任务和标准有些不切实际,有些喊“口号”的状况,使其他干部难以开展工作完成任务。工作建议:主要领导干部作出决策时,要多与村民交流,召开干部、村民一起讨论的座谈会,最终经乡党委集体决策,从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决定是否通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