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移动微课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4卷第6期 2Ol5年6月 软件导刊 SOflware Guide v01.14NO.6 June.2O15 移动微课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麦小霞 (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信息.Y-程系,广东广州511300) 摘 要: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满足了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需求。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 方式,具有短小精悍、学习目标明确以及易于分享的优点。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移动微课学习系统,该系统将移动学习 与微课结合起来,多渠道促进微课的应用,推动了移动学习革命,促进学生多元学习,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良 好的平台。 关键词:安卓;移动学习;微课程;教学改革 DOI:10.11907/rjdk.15l193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6-0197—03 是未来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0 引言 1 系统设计 随着移动网络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移动网速的 不断提升,大量智能手机设备开始在市场上涌现。中国互 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 1.1系统总体设计 移动微课学习系统包括一个RESTful风格的服务器 端后台管理系统以及一个在Android平台上的学习系统。 移动微课学习系统立足建立符合移动学习、微课学习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 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 5亿,占总网民数的81%[】]。 随着智能手机移动终端的普及 和数字化终身学习时 特点的学习平台。该平台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各种类型的 课程学习、交流等功能,如课程搜索、课程介绍等。在后台 服务器端,系统提供管理权限,允许管理员对系统课程进 行增删查改操作,同时允许系统管理员对用户进行管理。 本平台基于互联网,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地使用本系统高 效地进行学习。 系统在Android客户端上采用了Spring—Android框 代的到来,移动学习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应用研究越来越 多。移动学习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满足了学习者随 时随地以及终身学习的需求∞]。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纲要指 出: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及信息技 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根本出发 点∞]。在众多教育资源形式中,微课以其“短、小、精、趣” 的特征,迎合了时代的需求以及大众的心理,在教育领域 得到了快速发展。2O13年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将 架。这个框架是Spring框架的扩展,主要用于简化本地 Android应用的开发。Spring—Android框架的一个主要 功能就是在Android应用上使用RestTemplate,从而使其 作为REST客户端。该框架提供的TestTemplate,封装了 6个HTTP请求方法的调用和处理,使用这个类可以很容 易地调用RESTfulwebservice。 我国微课的浪潮推向了顶峰。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 专)微课教学比赛则是教育部在全国推广微课教学的又一 重大活动 ]。目前,对于微课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研究,移 动学习应用软件研究较少,资源平台开发建设还不完善。 在后台服务端的架构设计上,采用了SpringMVC+ Spring+Hibernate架构。SpringMVC是一个出色的 MVC框架,显示逻辑和业务逻辑实现了很好的分离,并通 过控制器分发各种请求到相应的Model处理。Spring框 如何把智能移动终端的学习方式与微课教学结合起来,给 师生提供一个功能完善、学习资源丰富、学习形式多样、实 时便捷的学习平台,如何给学习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移动 学习应用服务,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意义,也 架用来管理所有模块之间的关联,实现模块之间的解耦, 并通过AOP来完成一些例如日志管理等功能。而Hiber一 作者简介:麦小霞(1987一),女,广东广州人,硕士,广州华商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 198・ 软件导刊 2015年 nate则用来封装底层的具体持久化层,为持久化层的操作 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以及数据库事务管理 ]。 如图1所示,在Android客户端以及后台数据交互 上,采用了JSON格式的数据进行交换传输。 熟 图1移动微课学习系统架构 1.2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如图2所示,客户端系统由4个模块组成,注册登录 模块实现登录,个人界面可以查看课程安排,搜索模块实 现课程搜索,课程信息模块实现课程学习。 图2移动微课学习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1.3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数据库一共有8张表,分别是Adminstrator、 Resource Course、Question,CourseType、RescType,User, UserCourseRelation。 2 系统实现 2.1 客户端使用Spring-Android框架向服务器获取资源 Spring-Android框架提供的RestTemplate,可以在 Android环境下使用基于Java的REST标准客户端。Re— stTemplate是Spring—Android库的核心类之一,它和 Spring框架中的模板很相似,其作用就是将Http请求实 体通过Http消息转换器转换成对象。RestTemplate提 供发送RESTful Http请求的抽象,并且在请求中利用了 本地的Android Http客户端库。代码实现如下: publicvoid onClick(View argO){ //创建一个HttpHeaders对象用于保存请求的头部信 息,并设置返回的数据类型为JSON类型 HttpHeaders requestHeaders—newHttpHeaders(); requestHeaders.setAccept(Collections.singletonList (new MediaType(”application”,”json”))): HttpEntity<Course>requestEntity=Flew HttpEnti— ty<Course>(requestHeaders); // ̄11建RestTemplate对象 RestTemplate jsonTemplate—newRestTemplate(); //注册对应的消息转换器,在这里注册的是JSON格 式的数据转换器,将服务器返回的JSON格式数据转换成对象 j sonTemplate.getMessageConverters().add(new GsonHttpMessageConverter()): {|谵慕URL String url=”http:11172.16.20.13:8080/MLServer/ findCourseById.do?courseld=”+courses.getCourseld(); //声明相应的实体类型 ResponseEntity ̄Course[]>responseEntity; //通过RestTemplate对象来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并 指明请求的方法以及请求的实体类型和返回的相应类型 //处理完的结果会有服务器封装成指定的格式返回来, 保存在响应实体中 resp0nseEntity—jsonTemplate.exchange(url,HttpMeth— od.GET,requestEntity,Course口.class); System.out.println(”has been got the request”): //将服务器返回的JSON格式的数据转换成对应的对 象 Course口courses—responseEntity.getBody(); //验证返回数据 System.out.print1n(Course.1ength); for(int i一0;i ̄courses.1ength;i++){ //打印输出验证信息 System.out.println(courses El-1.getCourseId()+” ltt+courses[i].getCourseName()+”Jtt+courses[i].get— CourseDesc()); //其它处理… ) } 2.2后台与客户端JSON格式的数据交互 采用JSON格式在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进行数据传 输十分方便,SpringMVC框架已经内置了这种支持。 SpringMVC提供的@ResponseBody注解可以将内容或对 象作为HTTP响应正文返回,使用@ResponseBody将会 跳过视图处理部分,调用适合的HttpMessageConverter, 将返回值写入输出流。所以无论返回的是字符串、xml文 本、对象或者是对象数组,只要配置合适的消息转换器,就 可以将返回的内容封装成想要的格式。服务端配置好后, 在客户端就可以使用Spring—Android框架的RestTem— plate提供的方法获取返回内容。这里最常用的就是 JSON格式的消息转换器。服务端配置如下: <!一一配制方法处理适配器,为请求以及返回的数据类 型配置消息转换器一一> <bean 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annota— tion.AnnotationMethodHandlerAdapter”> <property name ”messageConverters”> <list> <ref bean=”jsonHttpMessageConverter”/> </list> </property ̄ </bean> <!一一配置消息转换器一一> <bean id=”jsonHttpMessageConverter” class ”org.springframework.http.converter.json.Map— 第6期 麦小霞:移动微课学习系统设计与实现 .199. pingj『acksonHttpMessageConverter”/> 配置好消息转换器之后,只需要在相应的方法中写上 @ResponseBody注解即可: |* *获得所有的课程列表,并由框架自动将其封装成配置好 的格式数据返回 *在这里,返回的将是JSON格式的数据 *@return *| @RequestMapping(value一”/getCourses”,method—Re— questMethod.GET)  .public@ResponseBody List<Course>getAllCoursesBy— Android()( returncourseService.getAllCourses(): 如果在一个类中包含有其它类的实例,例如日期类型 (Date)字段,在转换成JS0N格式数据的时候,需要对这 个实例进行序列化。如果返回的对象中含有日期类型属 性,则直接由SpringMVC框架提供转换方式,而得到的只 是一个长整型数据而已,这个数据代表着从1900年开始 到日期属性值之间的毫秒数,这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可以 自定义日期类型格式转换成JSON格式的方式。实现方 式很简单:只需要从框架提供的JsonSerializer类中继承 并且重写其中的Serialize方法,然后将这个类注册到框架 中就行了,代码如下: @Component publicclass JsonDateSeria]izer extends JsonSerializer ̄Date >f @Override publicvoid serialize(Date date,JsonGenerator jgen,Seri— alizerProvider arg2) throws IOException,JsonProcessingException{ SimpleDateFormat formatter—newSimpleDateFormat f” yyyy—MM—dd”); String formattedDate—formatter.format(date); jgen.writeString(formattedDate); } } 实现了自定义转换类之后,在需要转换的类getXXX ()方法上加上一个注解:@JsonSerialize(using—Json— DateSerializer.class)即可,代码如下: @JsonSerialize(using—JsonDateSerializer.class) public Date getDate(){ return date; } 2.3使用SpringMVC实现RESTful SpringMVC对于客户端的相应请求是基于方法的粒 度上的,这与Struts2不同,Struts2是在类级别上的响应, 所以SpringMVC对于RES rful的实现比Struts2更加容 易。 RESTful是通过@RequestMapping和@PathVari— able两个注解实现的,例如: /**?*/@RequestMapping(value一”/{id)”,method— RequestMethod.GET) public@ResponseBody NewmbcCinema show(@Path— Variable Integer id,ModelMap map){ return newmbcCinemaService.findCinemaById(id); ) 2.4后台管理系统添加课程资源 后台管理系统界面中可以添加课程资源。添加课程 资源使用的是JQuery的uploadify插件,实现代码如下: ¥(function(){ ¥(”#uploadify”).uploadify(f uploader': resource/img/utilImages/uploadify.swf, script": < =path >/dealWithUploadImage.do", cancelImg': resource/img/utilImages/cance1.png", fileDataName": uploadlmage", folde ̄: ../resource/meida/video/ , queuelD": fileQueue", buttonlmg': resource/img/utillmages/uploadify.jp番, autG:true, multi':true, fileExt": *.avi;*.rap4;*.rmvb;*.inky, "onComplete :function(event,queueID,fileObj,response, data){ ¥( ur).append(SetFileContent(response)); SetUploadFile(); ) )) }) 2.5安卓客户端在线播放视频 由于视频文件一般比较大,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直 接下载,流量及时间消耗较大,所以微课程学习平台提供 了在线观看视频功能。而在安卓中实现视频播放,可以使 用自带的播放器。指定Action为ACTION—VIEw,Data 为Uri,Type为其MIME类型,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ntent it—new Intent(): it.setAction(Intent.ACTIONVIEW); it.setFlags(Intent.FLAGACTIVITYCLEARTOP); _—Uri uri—Uri.parse(ur1);//此url就是视频文件的下载地 址 it.setDataAndType(uri,type);//type的值是8Lnbsp;”vid— eo/*”或者 ”audio/*” startActivity(it); 3 结语 随着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学习逐渐成为时代 潮流。微课学习的兴起,更是适应了当前碎片化学习的要 求。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登录到微课系统进行学习,综合 了移动学习与微课学习的优点。本文通过研究移动学习 理论与微课学习理论,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特点和 第1倦第6期 软件导刊 Software Guide 、,b1.14No.6 June.2Ol5 2015年6月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 口 课程建设研究 李 唯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A,’ 摘 要: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方向,符合高职教育内涵建设要求。 通过分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意义和发展现状,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意义、方 向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课程改革 DOI:10.11907/rjdk.151106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00(2015)006—0200—02 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发展要求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开展课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意义 校企合作是学校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与企业建立 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共享资源和 互助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工学结合是指学生在 程体系建设研究。 2“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现状 国内“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研究已进行多年,并取得 了很多研究成果。董大奎教授认为,“工学结合、校企合 作”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谭镜星教授经过多年的 校期间不仅学习知识,而且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是一种将 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 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环境和资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通 过学校教育和企业工作的有机结合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 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学习实用技能。2010年7 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明确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研究和实践,建立了以职业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专业实 践能力纵向深化,基本素质能力横向拓展的T型高职人 才培养模式。 国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也有很多成功 案例。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实践为主 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强调传授专业岗位需要的技能,确保 培养工业界所需的技术人才。英国的“三明治”教育是学 生一入学,就先到企业进行训练,然后回校学习理论知识, 最后再去企业实习。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z].2012. [4]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 比赛的通知[EB/OL].http://weike.enetedu.corn/,2014—3— 29.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 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指出:坚持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为了达到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时俱进, 学习需求,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微课移动学习平台,为微课 程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 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 [5]李刚.轻量级J2EE企业应用实战——Struts+Spring+Hibernate 整合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杜能钢) [2]杨方琦,杨改学.近十年我国移动学习学术期-t 论文的内容分析研 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6):39—45. 基金项目:武汉市市属高校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3040) 作者简介:李o/t(1978~),男,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职业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