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其艾绒使用量少,施治过程产烟少,对环境及排烟设备要 求不高。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 见
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比较(%±5)组别空白组本文结果表明麦粒灸足三里对高龄长期卧床患者T细
胞水平的变化有正向的影响作用,且方法安全有效,值得在 临床上推广。时间治疗前CD3+(%)67.34 ±6.31CD; (%)CD, (%)23.59 ±6.7623.52 ±6.5223.60 ±6.40CDf/CD,2.00±0.822.03 ±0.722.05 ±0.6242.53 ±8.0841.56 ±7.14*45.17 ±8.43参考文献⑶例)麦粒灸组(58 例)治疗后治疗前76.18 ±5.8867.12 ±8.2170.26 ±8.28;[1]孙立颖,詹华奎•诊断学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2014.治疗后46.39 ±8.49;20.50 ±5.88; 2.55 ±0.88*[2 ]程健君,蔡念光,翟登高,等•针灸对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调
节作用[J].中医药,2007,39(11)=87 -89.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空白组比较,#P<0.053.3观察期间不良事件记录及报告 本试验治疗过程中, 麦粒灸组未出现皮肤过敏、皮肤烫伤等不良反应。[3]陈建设,陈文毘•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J].辽宁中医杂
志,2006,33(2):210 -212.4讨论CD3+ ,CD; ,CD;是T淋巴细胞的3个主要亚群,具有
特异性细胞免疫调节功能,在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⑹。[4 ]唐照亮,宋小鸽,章复清,等•艾灸抗炎免疫作用机制的实验研
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22,(2):31-35.[5] [6]
[7]
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钱国英,陈永富•免疫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37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具有的对
—38.高明,吴瑛,李国强•艾灸对大负荷训练期间男子中长跑运动
免疫系统的良性调节的作用、抗炎作用等,逐渐被临床所证
员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30实-8]。诸多研究均发现,艾灸能提高人体cd3+ ,cd;t淋 巴细胞亚群的含量,可防止gd3+ ,cd;t淋巴细胞亚群的低 下,预防CD;/CD;平衡失调⑼。本试验选取的足三里穴, 为保健要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补益后
(11) :997 -1001.[8]
马本绪.艾灸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概述[J].江苏中医药,
2008, 40(1):86 -87.[9] 李苏,卫国华,王友庆,等•针灸足三里对中老年人免疫功能影
响的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02,18(1):19 -21.天的作用;《针灸真髓》云“三里养先后天之气,灸三里可使 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曾有学者对40余位中老年人给
[10] 马本绪.艾灸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概述[J].江苏中药,2008,予温针足三里穴的处理,结果提示对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有
40(1) :86 -87. (修回日期:2019-11 -07)
二陈平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及其对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的影响叶海潇(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脾胃病科・浙江 温州325000)摘 要 目的:观察二陈平胃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痰湿中阻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胃泌素
17(G-17)、胃蛋白酶原(PGI、PGU)水平的影响。方法:20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例,对照组接受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中药二陈平胃散水煎剂,连续治疗6个疗程,评定疗效;治 疗前后放免法检测血清G-17及PGI、PGU含量,计算PGI/PGU值。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 组(95. 0% VS79. 0%,P<0. 05);观察组胃镜检查胃黏膜分级、病理组织学检查腺体萎缩分级改善效果均 优于对照组(P<0. 05);血清G-17.PG I水平及PG I/PGU值均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 05) o结论:
二陈平胃散治疗CAG痰湿中阻证有肯定效果,可明显改善胃黏膜病理变化,提高血清G-17及PG I水 平及pgi/pgu值。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痰湿中阻证;二陈平胃散;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为消化 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居胃病之首,其中病情严重者在
------------------------------------------------ 10年内可进展为胃癌的几率高达4% -30%,严重威胁患者
基金项目:浙江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217)
身体健康⑴o目前,临床治疗西医治疗以麦滋林、吗丁咻均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年1月第27卷第1期Jan. 2020 Vol. 27 No. 1为常用药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其整体
• 61 •症加减,以上方剂加水煎煮,取药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服 用,1剂/d,4周为1个疗程,持续用药6个疗程。疗效有待提高。近年来,中医在CAG治疗中的独特优势越 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中医认为本病多见痰湿中阻证,而中药
2. 2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
行)》⑶标准评定。方剂二陈平胃散具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基于此,笔
者选取本院GAG痰湿中阻证患者200例,分组对照观察二 2.3观察指标1)2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
查:胃镜检查胃黏膜分级标准:胃黏膜颜色红白交错,白色居
陈平胃散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
的CAG痰湿中阻证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其中对照组100例,女42例,男58例;年龄53 ~ 75岁,平均
多,血管网轻度透见,黏膜病变呈局灶性为轻度;胃黏膜血管 透见较轻度增高,清晰可见,呈弥漫性,黏膜皱叢变平、浅为 中度;轻、中度表现以外,还可见黏膜呈颗粒或结节状,表面
粗糙等为重度。病理组织学检查腺体萎缩分级标准:胃黏膜 固有腺体减少< 1/3为轻度;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1/3 ~2/3
(55.71 ±5.43)岁;病程 1 ~12 年,平均(5. 37 ±1.86)年。观 察组100例,女46例,男54例;年龄51 ~72岁,平均(56. 59
为中度;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2/3为重度。2)2组患者治 疗前后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亚型I (PGI )、
±6. 12)岁;病程1 ~13年,平均(5. 64 ±1.65)年。2组基线 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 05),均衡可比。胃蛋白酶原亚型n(pcn)水平,计算PG I /PGU值,用武汉
1.2诊断标准 诊断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 意见》标准⑵,并经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中医辨证
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放射免疫试剂盒检测,严格 按说明书操作。属痰湿中阻证⑶。2.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 0统计学软件,计 量资料以G 土 s)表示,行£检验;计数资料以[例(% )]表
1. 3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及辨证标准者;2)年龄 50-75岁,性别不限;3)患者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加入,并签 署知情同意书;4)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示,行/检验;等级资料行Ridi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1.4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消化系统疾病者;2)严重肝肾 功能障碍、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3)有胃肠道手术史
3结果3.1 2组CAG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痊愈29例,显效 38例,有效2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 0% (95/100);对
照组痊愈21例,显效34例,有效24例,无效21例,总有效
者;4)幽门螺杆菌感染者;5)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2方法2.1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戒烟戒酒、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口服胃黏膜保护剂和促进胃动力药 (必要时),28 d为1个疗程,持续用药6个疗程。观察组患
率79. 0% (79/100)o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 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3.2 2组CAG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比较见表1。者于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陈平胃散治疗,方剂组成:苍术10
g、厚朴12 g、陈皮10 g、制半夏10 g、茯苓15 g、炙甘草6 g;随
表1 2组CAG患者治疗前后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例)胃镜检查胃黏膜分级病理组织学检查腺体萎缩分级重度正常组别时间正常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轻度中度轻度中度重度
(100 例)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2018023(100 例)792876341530173862475016021342331306036626257643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 < 0. 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 < 0. 053.3 2组CAG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17、PGI、PGII及PGI/
PGII的变化见表2。表2 2组CAG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指标变化比较(7 土s)组别时间G-17(n/L)6.51 ±1.048.89 ±0.85*6.49 ±0.98PGI(|ig/L)80.60 ±9.15菌感染、自身免疫、饮食及环境等因素相关,且本病为胃癌的
癌前疾病之一,对其进行早期干预、控制病情进展具有重要 意义⑷。常规西药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短期内效果
PGn(|ig/L)PG I/pg n良好,但频繁发作,难以获得根本治疗,抑制病情进展。对照组(100 例)治疗前治疗后10.47 ±1.4310.36 ±1.357.70±0.8910.00±l. 14*7.74 ±0.9012.33 ±1.38 X中医学将CAG归属于“痞满”“胃皖痛”等范畴,认为其
103.57 ±11.05*发病与饮食不节、起居不慎、外感湿邪等有关,致使脾胃受
观察组(100 例)治疗前治疗后81.23 ±9.1710.49 ±1.2610.37 ±1.25损,影响脾之运化,痰湿内生,而现痰湿中阻之证。脾为太阴 湿土,性喜燥恶湿,湿邪困阻中焦,脾气不运,胃气失和,升降 失常,故见皖腹胀满。二陈平胃散出自宋代《大平惠民和剂 局方》,功用燥湿健脾、化痰利气和中,全方由苍术、厚朴、陈
12.37 ±1.02^ 127.87 ±13.14 X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4讨论CAG是以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 征的疾病,其发病因素尚未明确,临床普遍认为与幽门螺杆
皮、半夏、茯苓、炙甘草组成,方中苍术辛香苦温,可燥湿运
脾,为君药;厚朴辛温而散,可行气除满,味苦燥湿与苍术相
・62・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年1月第27卷第1期Jan. 2020 Vol. 27 No. 1须而用,为臣药;陈皮辛行温通、理气化痰、燥湿醒脾,使气顺
对照组(P<0.05)o表明二陈平胃散能进一步改善患者血
则痰降,痰化则湿去;半夏辛温性燥,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 消痞散结;配用茯苓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所生,共为
清G-17.PGI水平及PG I /PG II值,有利于患者预后。综上可知,二陈平胃散治疗GAG痰湿中阻证患者,能显 著改善血清胃泌素和胃蛋白酶原指标及胃黏膜状态,增强疗
佐药;炙甘草和中补脾,可使脾健而湿化痰消,且能调和诸 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燥湿健脾、化痰利气和胃之功。
效,具有推广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 ,明显高 于对照组的79. 0%(P<0. 05),且观察组疗程结束后,胃镜 检查胃黏膜分级、病理组织学检查腺体萎缩分级改善效果均
参考文献[1] [2]
王济邦,吕霞•二陈平胃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分 析[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 :92 -94.优于对照组(P < 0. 05)。可见,加用二陈平胃散能有效缓解 患者胃黏膜病变程度,逆转腺体萎缩,显著提高治疗效果O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 意见[J] •中医杂志,2010,51(8) :749 -753.相关研究表明,CAG患者血清G - 17、PG水平随着病情 进展变化明显,其中G-17由胃窦G细胞和十二指肠分泌,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 124-128.可促进胃酸分泌、促进黏膜生长,而胃黏膜腺体萎缩会导致 其分泌量明显下降,其水平可作为G细胞功能的一种特殊 生物学标志,可用于CAG病情及预后的评估。PG为胃蛋白
[4 ]常玉双.祛湿补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8) :55 -57.[5] 项利.胃蛋白酶原与促胃液素联合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
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20
酶原,能够反映胃黏膜形态和功能变化,其分泌水平被认为
-21.与胃底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以及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PG
[6] Ali Ibrahim, Ali AL - Ezzy. Immunopathological and, modulatory
effects of cag A + genotype on gastric mucosa, inflammatory re
有PG I、PG n两种形式,实验证实当胃体出现萎缩时血清
PG I水平明显降低,能够反映胃黏膜腺体萎缩程度,PGU细 胞分布较广,其分泌水平一般不受影响,其升高主要与胃底 腺管萎缩、肠上皮化生、恶性肿瘤等有关,检测血清PG II水
sponse ,pepsinogens, and gastrin - 17 secretion in Iraqi patients infected with H. pylori[ J]. Open Access Maced J Med Sci,2018 ,6
(5):794 -802.[7] 金旭波,方文杰•雷贝拉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 17、
胃蛋白酶原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平对于诊断恶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对pg I /pg n 水平出现动态性降低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发生萎缩性胃炎癌 前病变[5_7]o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程结束后血清G-
2016,36(3) :76 -78.(修回日期:2019-10-29)17、PG I水平及PG I/PGH值均升高(P<0. 05),效果优于
健脾益肾活血中药方治疗不典型膜性肾病的
疗效观察及血栓弹力图变化赵 翠,贾利敏,陈保春,王自强,房晓芳,魏 迪,杜书同(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河北 沧州061000)摘 要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中药治疗不典型膜性肾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
togram, TEG) 变化。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院肾活检明确诊断的不典型膜性肾病患 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给予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 规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活血中药方。观察两组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TEG指标(反应时间R值、凝
血时间K值、凝固角a角、血栓最大弹力度MA值、凝血指数CI值)、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Alb)、 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评价临床疗效,并监测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常
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o常规组治疗后R值、K值较治疗前升高,a角、MA值、CI值较治疗 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R值、K值较治疗前升高,a角、MA值、CI值较治
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R值、K值、a角、MA值、CI值比较,观察组较常规
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治疗后Alb均较治疗前升高(P<0. 05),且观察组较 常规组升高更显著(P<0. 05);两组治疗后TC、TG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 05),且观 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较常规组改善更显著(P<0. 05)o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健脾益肾活血中药方可以显著改善不典型膜性肾病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且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不典型膜性肾病;健脾益肾活血中药方;泼尼
基金项目:河北省沧州市重点研发计划指导项目(172302122) 松;他克莫司;血栓弹力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