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

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

2.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 和 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 与 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3.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 和 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4. 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 和 ,激励 和改进 。应建立评价 、 的评价体系。

5. 《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 、 、 、 等四个方面具体阐述。

6. 《标准》用了“ 、 、 、 ”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一句“基本理念”,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 、 、 ”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7. 《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 ”,“ ”,“ ”。

8. “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 ;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 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树立 。

9. 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一般包括 和 。

10. “统计与概率”主要内容有: 、 和 数据,包括简单抽样、记录调查数据、描绘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 、 、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判断。

二、简答题

1.数学的定义。

2.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数学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三、分析说明题

1、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2011年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上传: 雷家慧 更新时间:2013-3-27 14:24:11

2011年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教学过程促进了( )本身的成长。

A、学生 B、教育 C、教学 D教师

2、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等四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A、情感与态度 B、合作与交流 C、经历与体验 D、技能与操作

3、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A、生活习惯 B、学习习惯 C、生活经验 D、分析习惯

4、在第二学段中,教学时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 )

A、学法多样化 B、教法多样化 C、算法多样化 D、作业多样化

5、“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6、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D、等级

7、推理一般包括(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8、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9、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A、运算 B、数据分析 C、模型思想 D、推理

10、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 )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师生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题,每小题2分,多选、选错不得分,共10分)

1、数学基本能力分为( )

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2、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5、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师讲生听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究

D、合作交流 E、接受学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 )、( )、( )。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 )、( )、( )的过程。

4、有效地教学活动是( )和( )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 ),教师是学习的( )、( )、( )。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 )、( )和( )的过程。

6、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 )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 )和( )。

三、判断对错,对的划对号,错的划错号(每题1分,共7分)

1、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

2、《标准》用了“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认知目标动词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 )

3、新课标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 )

6、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

7、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标准》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知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 )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2、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3、谈谈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体会,并举例说明。

四、设计与运用(25分)

1、比较下面两位老师在《旋转与平移》一节中A、B两个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谈谈你对新课标指导下如何设计教学目标。(10分)

A:教学目标:

1、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后图形的变化。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能将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

B: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平移和旋转,理解他们的特征;

② 经历观察、分析、画图等活动,培养学生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作出合理的猜想并能通过实践对猜想作出检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想象、勇于探索的学

习精神,欣赏、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增强审美意识。

2、请你根据《认识元角分》的教学目标写出一课时的教学设计,突出教学过程,重点查看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进行有效学习,老师适时发挥主导作用。(15分)

教学目标: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过程:

附带答案:

一、 选择题

1-5、DACCA 6-10、CCCDB 11-15、AB ABCDE ACD ABC BCD

二、填空题

1、数量关系 空间形式2、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3、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4、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主体 组织者 引导者 合作者 5、生动活泼的 主动的 富有个性 6、已有的经验 启发式 因材施教

三、判断题

1、√ 2、√ 3、X 4、√ 5、√ 6、X 7、√

四、简答题

1、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2、答:“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首先,答应学生经过一定的过程,随着知识与技能的不断积累而逐步达到“标准”。每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任何进步,都是学生的一种发展,应予以承认。不能再搞“一刀切”。对学生发展或提高过程的关注,就是对内容标准的重视。

其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超越。内容标准绝不是限制学生发展的锁链,而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催化剂。

3、答:在学生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先提出小组合作的要求,否则,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混乱,没有达到合作的目的。例如:学生小组合作统计,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前,先发给每组写有各个运动的表格,然后要求学生用打“√”或涂色的方式表示学生最喜欢每项运动的人数和确定本组学生最喜欢的运动,并派代表发言,最后提出有关活动的纪律要求,提完要求后,再由学生自行操作,教师廵视指导。

五、设计与运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