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式方程例题解析
把x=1代入x2-1得0,所以原方程无解。
解题后的思考:解到x=1,我们能不能说x=1就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或根)呢?细心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当x=1时,原分式方程左边和右边的分母(x-1)与(x2-1)都是0,方程中出现的两个分式都没有意义,因此,x=1不是原分式方程的解,应当舍去。所以原分式方程无解。 例2. 解方程: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解分式方程。
2)解题思路:(1)首先将分式方程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2)注意应先分解因式找到最简公分母。(3)注意a、b为常数,可将其当成已知数去分母解分式方程。
解答过程:(1)方程两边同乘以x(x-7),约去分母,得 100(x-7)=30x。
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0。
检验:把x=10代入x(x-7),得10×(10-7)≠0 所以,x=10是原方程的解。 解题后的思考: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也是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为基础,只是需把分式方程化成整式方程,学习中应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注重渗透转化的思想,同时要适当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至于解分式方程时产生增根的原因同学们了解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掌握验根的方法。要使学生掌握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具体的方法是“去分母”,即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知识点二: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
(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例4. 某校招生录取时,为了防止数据输入出错,2640名学生的成绩数据分别由两位程序操作员各向计算机输入一遍,然后让计算机比较两人的输入是否一致。已知甲的输入速度是乙的2倍,结果甲比乙少用2小时输完。问这两个操作员每分钟各能输入多少名学生的成绩?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
2)解题思路:(1)如何设元,(2)题目中有几个相等关系?(3)怎样列方程(时间单位要统一)。
读题、审题、设元、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本题有两个相等关系:
(1)甲速=2乙速,(2)甲时+120=乙时,其中(1)用来设元,(2)用来列方程。 解答过程:
设乙每分钟能输入x名学生的成绩,则甲每分钟能输入2x名学生的成绩,根据题意得 经检验,x=11是原方程的解。并且x=11时,2x=2×11=22,符合题意。 答:甲每分钟能输入22名学生的成绩,乙每分钟能输入11名学生的成绩。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解题后的思考:注意:既要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原分式方程的解,还要检验其是否符合题意。 例5. 购一年期债券,到期后本利共获2700元,如果债券的年利率为12.5%,那么利息是多少元?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 2)解题思路:本利=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 解答过程: 设利息为x元,则本金为(2700-x)元,依题意列分式方程为: 解此方程得 x=300 经检验x=300为原方程的根 答:利息为300元。 解题后的思考:此题是一道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同学们应当学会观察生活,我们的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如存款问题、打折问题、交费问题(电费、水费、电话费)都可改编成应用问题。 例6. 一个批发兼零售的文具店规定:凡一次购买铅笔300支以上(不包括300支),可以按批发价付款,购买300支以下(包括300支)只能按零售价付款。小明来该店购买铅笔,如果给八年级学生每人购买1支,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需用120元,如果多购买60支,那么可按批发价付款,同样需要120元, (1)八年级的学生总数在什么范围内? (2)若按批发价购买6支与按零售价购买5支的款项相同,那么小明所在学校八年级的学生有多少人?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与不等式。 2)解题思路:如果给八年级学生每人购买1支,那么只能按零售价付款,说明八年级的学生数小于等于300人,如果多购买60支,那么可按批发价付款,说明八年级的学生数加60大于300。则小明所在学校八年级的学生总数的范围应在240到300人之间,若按批发价购买6支与按零售价购买5支的款项相同,则这个等量关系可用来设立未知数 解答过程:(1)小明所在学校八年级的学生总数的范围应在大于240人小于等于300人之间。 (2)方法一:设用零售价买一支铅笔用6x元,用批发价买一支铅笔用5x元 答:小明所在学校八年级的学生有300人。 解题后的思考:方法一是从学生人数入手找到等量关系,利用比值设未知数。方法二是从钱数入手,直接设学生数为未知数。在解应用题时应从多方面考虑问题,一般情况下问什么设什么,但有时设不同的未知数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7.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我国政府毅然启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国务院决定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民购买入选产品,政府按原价购买总额的13%给予补贴返还.某村委会组织部分农民到商场购买入选的同一型号的冰箱、电视机两种家电,已知购买冰箱的数量是电视机的2倍,且按原价购买冰箱的总额为40000元、电视机的总额为15000元.根据“家电下乡”优惠政策,每台冰箱补贴返还的金额比每台电视机补贴返还的金额多65元,求冰箱、电视机各购买了多少台。 (1)设购买电视机x台,依题意填充下列表格: 项目 购买数原价购政府补补贴返每台补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家电种类 冰箱 电视机 量(台) x 买总额(元) 贴返还比例 40000 15000 13% 13% 还总金额(元) 贴返还金额(元) (2)列出方程(组)并解答.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本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 2)解题思路:由题意已知购买冰箱的数量是电视机的2倍,可设购买电视机的数量为x,冰箱的数量为2x。 另外表中各信息也是重要的信息。 解答过程: 答:电视机购买了10台,冰箱购买了20台。 解题后的思考: 此题是中考应用题中的新题型,此类题题目较长,信息量较大,有时还附有表格或图形,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题型。 小结: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清题意; (2)设未知数(要有单位); (3)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式子,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并验根,还要看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5)写出答案(要有单位)。 提分技巧 1. 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在方程的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解这个整式方程.验根,即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若结果不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根;若结果是0,说明此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2. 设未知数、列方程是本章中用数学模型表示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步骤,正确地理解问题情境,分析其中的等量关系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基础。可多角度思考,借助图形、表格、式子等进行分析,寻找等量关系,解分式方程应用题必须进行双检验:(1)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2)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3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