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季风环流教案简易版

季风环流教案简易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季风环流教案简易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共2页)

(季风环流

教学目标:

1.说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根本原因——热力作用。

2.说出随季节而改变的气压带和风带纬向分布被海陆热力差异打破,以及1、7月气压中心。

3.绘制亚洲季风环流1、7月分布图,说出东亚、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

教学难点:

1.理解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和风带纬度纬向分布的破坏。 2.准确说出1、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的3个气压中心。 3.理解西南季风的成因。

教学重点

1.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纬向分布的差异。 2.季风环流的原因以及西南季风的成因。 如何突破:

1. 结合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让学生分别在图中指出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维度位置,通过对比的方法比较容易看出两者的区别。

2. 因为南亚季风涉及到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这一原因,所以在分析的时候采用带箭头的动态图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形象生动。

教学思路设计:

此部分内容属于高考的重点,特别是对于季风气候形成原因的具体应用的考察,结合很多同学读图分析能力欠缺和知识迁移能力欠佳的实情,在讲解时主要采取对比分析的教学方法,学生不是单一只学习某一个知识点,在区别中记忆相对要好。

教学过程

首先,以我们生活的实际自然环境为背景导入,为什么我们夏天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首先,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习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找出课本36,37页三幅图中的两个气压带(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和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其次,指出这两个气压带所在位置的气压中心的变化,进而指出原因,理解陆地上的气压带被截断。 2.东亚季风和东南亚季风

(1)东亚季风特点,形成原因 (2)南亚季风特点,形成原因 3.探讨课本38页活动题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主要是分析北半球东亚和南亚地区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其形成

原因学生理解起来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对于季风气候的相关应用分析,学生还不能熟练的应用,所以在后面教学中要多加注意学生对知识点的迁移运用。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