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最新K12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1.2.2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

教育最新K12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1.2.2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

来源:爱go旅游网
小学+初中+高中

1.2.2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

构、用途与制法

知识点 1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图1-2-4

1.(1)空气是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多种成分的气体。如图1-2-4所示,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该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时进入集气瓶的____________约占原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

(2)实验中红磷的量一定要______,燃烧结束后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打开止水夹,否则测出的氧气含量会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理论值。

2.夏天从冰箱中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气体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3.纯净物是由________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______________物质混合而成的。在实际应用中,绝对纯净的物质并不存在,当其中杂质含量极少时,即可认为是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酒精 B.冰水 C.氧气 D.空气

5.木柴、石蜡、砂糖和面粉等物质烧焦或烤焦后得到的黑色物质的主要成分都是________,说明这些物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这是因为在化学变化前后________种类不变。

6.氧气由____________组成,氮气由____________组成,金刚石和石墨均由____________组成,二氧化碳由______________组成,水由____________组成,碳酸氢铵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7.物质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物质的________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原子直接构成,但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差异较大。其中,________是自然界最硬的矿物质,而________是较软的矿物质,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

知识点 2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8.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氮气作食品的保护气 B.用金刚石作钻探机钻头

C.城市中用天然气作为居民厨房的主要燃料 D.白磷在军事工业上用于制造烟幕弹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氮气保存食品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

C.用酒精给发热病人擦身体降温 D.用金刚石刻划玻璃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10.如图1-2-5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图1-2-5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将红磷改为蜡烛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11.葡萄糖和面粉在燃烧匙中烧焦后都得到一种黑色残渣,其主要成分都是碳,由此说明( )

A.两者的组成有相似之处 B.两者的物理性质完全相同 C.两者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D.两者的用途相同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气、冰水混合物 B.矿泉水、海水 C.氢气、食醋 D.糖水、二氧化碳

1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1-2-6所示的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提示:铜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固体)。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图1-2-6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即可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 mL;④实验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1

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

5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4.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2-7所示。

图1-2-7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集气瓶液面以上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15.[2017·广州改编]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液氮用于医疗手术 B.汽油作燃料 C.用铜制作导线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16.[2017·眉山]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新鲜空气 B.橙味汽水 C.二氧化碳 D.水泥砂浆

17.[2017·常州改编]如图1-2-8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实验如下:用注射器抽取30 mL空气(活塞拉至30 mL刻度处),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为50 mL,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过量的铜粉,在右侧导管口套上瘪的气球,点燃酒精灯,反复推拉注射器和挤压气球,待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中气体全部挤入硬质玻璃管,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为14 mL。

图1-2-8

(1)实验时,铜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中小气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__________。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详解详析

11

1. (1)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氧气 水的体积

55(2)过量(或足量) 不能 小于

2.D [解析] 瓶子外壁潮湿,说明出现了小水珠,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 3.一 两种或两种以上 纯净物

4.D [解析] 酒精是纯净物;冰和水是水的不同状态,冰水是纯净物;氧气是纯净物。 5. 碳 碳 元素

6.氧元素 氮元素 碳元素 碳元素和氧元素 氢元素和氧元素 碳、氢、氧、氮四种元素

7.微粒 性质 金刚石 石墨

8.B [解析] 用金刚石作钻探机钻头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9.A [解析] 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可用作保存食品的保护气。 10.C [解析] 如果将红磷改为蜡烛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由于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会占据氧气原有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11.A [解析] 都得到黑色残渣,说明都含有碳元素。

12.C [解析] 氮气、冰水混合物、氢气、二氧化碳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水等多种物质,食醋主要由醋酸和水组成,糖水由糖和水组成,故它们都是混合物。

13.C [解析] ③错误,停止加热后即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会使得气体体积偏大;④错误,实验取用铜丝的质量过少时无法将氧气完全消耗,会影响实验结果。

14.(1)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2)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

(3)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 集气瓶内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

的 5

(4)难 不活泼 小学+初中+高中

小学+初中+高中

15.B 16.C

17.(1)将装置中的氧气消耗尽

(2)使反应更加充分(或防止橡皮塞弹出,合理即可) 1

(3)20%(或)

5

30 mL-14 mL

[解析] (3)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20%。

30 mL+50 mL

小学+初中+高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