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姓名
1、《音乐课程标准》为音乐教学设置了三个不同维度的目标,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知识与技能。
A.过程与方法 B.审美与体验C.兴趣与爱好 D.文化与传承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3、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 )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
A.教学艺术 B.课堂艺术C.音乐艺术D.歌曲艺术
4、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迁移B.同化 C.顺应D.模仿
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
6、下面哪项不是音乐课程的价值:( )
A.审美体验价值 B.创造性发展价值 C.兴趣爱好价值 D.文化传承价值
7、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 )及不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A.审美体验B.文化体验 C.兴趣体验 D.听觉体验
8、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和记载音乐的符号是( )。
A.乐器B.乐谱 C.简谱 D.五线谱
9、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要增强学生的( )意识。
A.审美 B.人文 C.创造 D.自由
10、初中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每学期能够背唱歌曲有几首。( )
A.1-2 B.2-3 C.3-4 D.3-5
11、初中学生每年应能够演奏多少首乐曲。( )
A.1-2 B.2-3 C.3-4 D.3-5
12、音乐是听觉艺术,学习音乐的基础是( )
A.文化体验B.审美体验 C.兴趣体验 D.听觉体验
13、初中学生正处于变声期,教师在上课时应注意学生的( )
A.发声方法 B.发声技巧 C.发声训练 D.嗓音保护
14、音乐教育应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 )为动力。
A.兴趣爱好 B.艺术理想 C.物质奖励 D.课堂评价
15、采用五线谱教学时建议采用的唱名法是:( )
A.汉字唱名法 B.固定唱名法 C.首调唱名法 D.尾调唱名法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艺术课程具有的性质是: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 和 。
2、新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其最大特点是不是教教材,而是 。
3、音乐是 的一个重要领域。
4、新编教材有三大特点:一是准:二是新;三是 。
5、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将人的智力划分为九种: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或视赏智力、 、运动和身体协调智力、内省智力、人际智力、自然智力、存在智力。
6、识读乐谱教学要以生动的 为载体,在学生感性积累和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可以通过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识读乐谱。
7、音乐是典型的“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所以音乐教育自然成为“实施 的主要途径之一”。
8、课程标准把音乐课程的内容分为四个教学领域:音乐感受与鉴赏、 、 和音乐与相关文化。
9、创造包括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创造和 三个部分内容。
10、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有导向性、科学性、 和 原则。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2、音乐课程总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哪几方面?(8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ABCAB CABCD BDDAC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9分)
1、愉悦性 、经典性 2、用教材教 3、人文学科 4、实 5、音乐智力 6、音乐
7、美育 8、音乐表现、音乐创造 9、创作实践 10、整体性、 可操作性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
1、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3)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4)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5)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2、音乐课程总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哪几方面?(8分)
(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