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城市污水灌溉中氮素转化的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城市污水灌溉中氮素转化的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第12卷第2期2006年6月 Journal of Tianjin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 Vo1.12 No.2 Jun.2006 环境与市政 窜 窜 窜 辞 城市污水灌溉中氮素转化的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李毓,阚文明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系,天津300384) 摘要:以天津市西青区的污灌水及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NH 一N的迁移转化及NO 一.N的 质量浓度变化的研究,进行了污灌水中氮素污染风险的分析.土壤中NO 一-N逐层增加的主 要原因是由于污灌对土壤积存的NO 一和NO 一的淋溶作用,同时污水中高质量浓度的含氮 有机物及铵离子发生硝化作用所产生的NO 一和NO,一也会进入地下水,并随污灌的不断进 行逐层向下层渗透,造成地下水的NO 一大量富集,这种风险必须引起注意, 关键词:污水灌溉;土壤;NH -N;NO 一一N;地下水污染;风险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853(2006)02-0131-03 中图分类号:X703 污水灌溉是我国北方地区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既 成事实.它一方面可以缓解当地的农业水资源紧缺的 矛盾,另一方面,污水中还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丰富 系统划分,天津市污灌区可分为南排污河灌区、北排污 河灌区、北京排污河灌区.南排污河灌区主要分布在西 青区和津南区.南排污河贯穿西青区全境,因而污灌面 积较大.南排污河灌区的西青区污灌面积为1.03万 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但是由于缺乏科学指导,用于 灌溉的污水大多数未经任何处理,污水中含有的有毒 有害物质已经使污水灌溉地区的土壤、地下水和作物 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污灌污染系统中,污染物的 主要迁移途径有两个,一是污染物进入表土层土壤后, 通过植物根系吸收污染植物;二是部分污染物继续向 下迁移,穿透表土层进入下包气带,进而到达含水层, 污染人类的生活水源之一——浅层地下水.污水中氮 在淋滤土壤过程中转化复杂,易淋失,易造成地下水 NO 一污染,由此造成的污染风险必须引起人们重 视 . hm ,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63.15%.其中纯污灌面积 为0.226万hm .清污混灌面积为0.528万hm ,间歇 污灌面积为0.276万hm .技术方案的实施主要是依 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在分析过程中做到了全程质 量控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土壤来源 笔者以天津市污灌区的污灌水及土壤为研究对 供试土壤采自天津市西青区张窝乡的工农联盟地 区,pH值>7.5,为砂质潮土. 1.2取土方式 象,通过对氮的迁移转化的研究,进行了污灌水中氮素 的污染风险分析. 天津属于资源型缺水城市,利用污水灌溉可以大 大缓解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不容忽枧的是 根据土壤发生层特征,模拟土柱由表土层、心土层 和底土层组成,每层高15.0 em,直至地下水上潜水 面.在土柱上设有取水、取土装置.每隔3 d取土样测 试一次. 1.3样品分析 污水中不仅含有丰富的N、P、K等营养元素,还含有大 量的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一些地区常年以污水灌溉, 甚至还施用污泥,而近几年来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更使 污水的水质发生了很大变化,使得农业环境状况堪忧. 从2003年9月到2005年3月,笔者对天津市西 青区污灌水及土壤进行了调查及监测.按照市政排污 收稿日期:2005—10..08;修订日期:2005.12-27 作者筒介:李样品分析包括测定进水、渗滤水及土壤中的NH 一 N、NO,一一N的质量浓度及pH值;各个项目的分析均按 毓(1972一),女,辽宁抚顺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讲师,南开大学硕士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32・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6年第12卷第2期 《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土壤理化分析》中提供的标准 分析方法进行. 1.3.1分析方法 20 min,提取上清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1.3.2分析过程 2004年8月测定了模拟土壤中的NH3-N、NO3一-N 土壤样品首先需经过预处理成溶液,然后按照水 质监测方法进行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如下: 的质量浓度及pH值的本底值.随即将土壤置于室外 通风良好处,进行污灌,污灌水来自南排污河,NH 一N 的质量浓度为71.59 mg/L,pH值为8.6.每隔3~4 d 按上述方法采样并测定各项指标,计算出土壤中各层 NH 一N的质量浓度值与去除率及NO,一-N的质量浓 度值与增加率,其结果见表1、表2. (1)氨态氮:准确称取土壤样品10.00 g,置于 250 mL锥形瓶中,加入100%的氯化钾溶液,振荡,静 置60 min,提取上清液,用钠氏比色法进行测定. (2)硝酸盐氮:准确称取土样10.00 g,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去离子水100 mL,振荡,静置10~ 表1 污灌后土壤Nil -N的质量浓度及其去除率 污灌后当天 土壤深度/cm 质量浓度/ 污灌后3d 污灌后6d 污灌后9d 污灌后12d 质量浓度/ 去除率/% 质量浓度/ 去除 (mg・kg ) 77.3 84 9.7 6.7 87 91 质量浓度/ 去除 (nag・kg ) 5.O 3.7 93 95 质量浓度/ 去除 (mg・kg ) 1.5 0.89 98.O 98.8 (mg・kg ) (nag・kg ) 0~15(取15) 15~3o(取3O) 74.4 23.6 16.9 11.6 3O~45(取45) 1O.8 9.8 87 4.1 94 2.2 97 O.3 99.6% 表2污灌后土壤NO 一-N的质量浓度变化 NO3一-N的质量浓度/(nag・kg ) 土壤深度/em 污灌后当天 20 54.9 污灌后3d 91.3 污灌后6d 96.5 污灌后9d 99.7 污灌后12d 101.2 2结果分析 2.1 土壤中氨氮硝化的动力学特征 土壤中的氨氮在亚硝酸细菌和硝酸细菌的作用 下,经两步氧化生成硝酸: 亚硝酸细菌 2NH3+302—2HNO2+O2—}2HNO2+2H20 实验进行天数/d 硝酸细菌  2HNO3 污水中NH -N在水溶液中以极性阳离子NH 形式存 图1 NI'I3-N硝化动力学曲线 在,当进入土壤系统以后,受到土壤粒子所带负电荷静 电吸附,因此,当污灌时,表层土壤氨氮的质量浓度上 升,直至饱和状态.从该土壤来看,污灌结束后,土壤 NH3-N的质量浓度高达74.4 mg/kg.可以认为,74.4 mg/kg是该土的饱和吸附量.一次污灌结束后,随着硝 化时间的增加,土体中NH -N的质量浓度迅速下降, 表土层的下降速度最快,到污灌后的第12 d去除率基 本可达98.0%以上.这主要因为表土与大气始终进行 由表1、表2看出,污染土壤中的NH3-N,在土壤 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迅速转化为NO 一.N(硝化转 化),3 d内表土层NH -N的质量浓度由74.4 mg/kg 降至16.9 mg,/kg,降低率达77.3%;在此后的l0余d 内,其转化速度虽有所减缓,但仍不断进行,至第12 d, 土壤表层NH -N的质量浓度仅剩1.5 mg/kg,降低率 达98%,几乎转化殆尽.与此同时,土壤的NO 一.N的 着气体交换,保证了表土中有充分的氧气供应使微生 物得以硝化分解(见图1). 质量浓度则不断增加,特别是第3 d,其增加值最高 (由54.9 mg,/kg增至91.3 mg/kg),在以后的十几d 中,NO 一-N的质量浓度仍缓慢增加,至第12 d,其增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李毓等:城市污水津 中氮 ! 的墨验研究 加率达84%.二者转化曲线见图2. .133. 的土壤,氮素的反硝化损失量亦高.因此,在底土层中 弱的反硝化损失也是造成地下水氮素积累的一个重要 原因. 曲 - ● 曲 E 3风险分析及结论 (1)污灌模拟实验表明:土壤中NO 一一N逐层增 魁 蛔 瞧 加,主要因为污灌对土壤积存的NO,一和NO:一的淋溶 作用,同时污水中高质量浓度的含氮有机物及铵离子 图2 NH3-N与NO3一-N转化曲线 发生硝化作用产生的NO,一和NO:一也会进入地下水, 图2显示出土壤中NH 一N的质量浓度的降低和 NO 一一N的质量浓度的增加规律.由其转化曲线可知 并随污灌的不断进行逐层向下层渗透,可能造成地下 水的NO ~大量富集,这一风险必须引起注意.污水灌 溉对下层土壤及地下水中NH 的质量浓度影响较 NH 一N的质量浓度的降低和NO,一一N的质量浓度增加 的总趋势是一致的.但其转化强度有所不同:NH,~N质 小,大多数氨氮将被上层土壤吸附、转化;污水灌溉对 土壤水及地下水中NO 一的质量浓度影响较大,尤其 是长期进行污灌的土壤,易造成地下水中NO,一污染. 量浓度的降低比NO 一一N质量浓度增加的强度要大得 多(特别是前3 d).说明土壤中的NH,一N在转化过程 中并非全部转化为NO 一N,其中有一部分可能转化 为其它形式. 2.2土壤中氨氮的气态转化 根据模拟土柱中氮素的收支状况,即NH,一N的转 (2)NH 一N的转化,生成的并不全是硝态氮,而是 有一部分转化为气体形式释放到大气中. (3)利用数学模型,可以定量预测土壤水及地下 水中NO 一一N的污染情况,这一问题还有待于今后继 续深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凌,陆桂华.含氮污水灌溉实验研究及污染风险分析 化量及NO 一一N的增加量,进行氮素的综合平衡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NO 一-N的增加量远小于NH,一N的 去除量,即氨不平衡.这主要是由于在土温较高的条件 下(试验期间土温为25~30℃),土柱内存在兼性异 养菌,当含有NO 一和NO:一的水经过时,便在脱氮菌 的作用下形成N:和N:0,挥发到大气中去.已有研究 表明,经18 d的氮素质量浓度分析,表土层硝化率为 95%,心土层为75%,底土层为60% J.一般硝化作用强 [J].水科学进展,2002,13(3):313-319. [2]刘德启.污灌系统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与渗漏污染[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31(2):57-60. [3]万正成.城市污水灌溉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分析[J].江 苏环境科技,2004,17(1):29-31. Experimental study on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in municipal wastewater irrigation system and analysis of its contamination risk U Yu.KAN Wen-ming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TIUC,Tinjain 300384,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al study objects are the wastewater nd asoil of Xiqing District in Tinjain.By sudyitng on het move- 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NH3-N and the change of NO3‘N concentration,the contamination risk of nitrogen in wastewaterirrigationisanalyzed.Twofactorsmay resultinthe gradual accumulationofNO3‘-Ninthe soil.Oneistheduvi- ation of NO3‘and NO2‘in the soil by wastewater irrigation.The other is the entering of NO3‘and NO2一,which are pro- duced through he tnitrification of hih concentgration nitrous organic matters and NH4 in the wastewater,into he tunderwa- ter,and further into the lower layers tI1 wastewater irrigation.Signiifcance should,therefore,be attached to the risky accu- mulation ofNO3一in the underwater. Key words:wastewater irrigation;soil;NH3-N;NO;-N;contaminaiton risk analysi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