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三章现代家具的经典设计大师g

第三章现代家具的经典设计大师g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三章 现代家具的经典设计大师

第一节 现代主义和技术及材料的含义

1、现代主义和技术及材料的含义

在二十世纪前半叶,一说起现代主义,人们毫不犹豫的就会想起机器。机器被看作是能量的象征,民主社会进步的邪恶者,难以驾驭的自然世界的操控者。机器激发了许多生活在工业社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创造力,他们积极响应改变日常生活环境的这一号召。机械化的思想和事实在那时改变了整个文化、政治、经济、技术气氛,鼓舞着人们为这个史无前例的世界进行试验性的创作。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是欧洲的主要国家在那样一种物质环境下受到了创造新的民主世界的需要的鞭策和激励,并付诸行动,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很多建筑师和设计师都看到了一个能施展他们才能和想象力为人民大众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机会。结果就是使大批量生产成为可能——例如美国汽车制造业先驱亨利·福特(Henry Ford)。那些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早在二十世纪初就一直以抽象的几何形体和简单原则为基础进行式样的创新。

一场新的设计运动第一次将这些动力和强大的模式聚集起来,这场运动的本质是理想主义,以更新和变革为基础。苏联和尼德兰是最早试图实现这种理想的国家,为建筑师和设计师找到革命的角色需要是第一个刺激;发展一种与社会精神思想相结合的新的设计语言是第二个刺激。1917年首次出版的荷兰语杂志《风格》(De Stijl)中,佩特·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 提奥·凡·杜斯伯格(Theo Van Doesburg) 巴特·凡·德内克(Bart Van Der Leck) 格瑞特·里特维德(Gerrit Rietveld)和其他人的作品就是将带有色彩的简单图案和纵横线条相结合以达到他们所信仰的能运用到建筑、家具、绘画中去的纯艺术风格。苏联的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用同样的方法为着一个同样的目的在一起工作——虽然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创造一个新的物质世界而不是对理想主义的重建。他们为日常实际和理论创造海报、工人服饰、建筑和其他一些宣传工具。这个极具活力的运动让如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ch),塔特林(Vladimir Tatlin),里西斯

1

基(El Lissitzky)和洛得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之类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生产出新的抽象形式和图案。

德国包豪斯知名的设计理论就是功能性要获得它最大的精确度并要考虑清楚它所能表达出的程度。因为政治和文化的理想主义再次受到鼓舞,因此1919年这所包含了建筑、设计和手工艺的实验性学校的建立,旨在为设计的物品创造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到20世纪20年代这种目的达到了。功能主义的理论根植于大批量生产和简单几何形体的原则,认为一件物品的外部轮廓是由它的内部结构确定的。包豪斯的教师完善了这个设计教育系统,强调材料的真实性和功能的重要性。

20世纪20年代的法国也拥有他们自己的现代主义。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卡洛特·皮瑞德(Charlotte Perriand)和其他一些大师的作品也开始趋向于机器和抽象的几何形体。

这些设计方法通过建筑进入实用艺术当中——家具、陶瓷、玻璃、金属制品和织物等产品的设计。到20世纪20年代末,现代主义已经变成了一个国际理念,在很多事件中都有所体现,例如1927年的威森豪夫住宅展和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展。

现代主义运动的思想意味着其倡导者想要通过个人努力用一种重要的方法来影响大众环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成功,但是它所带来的广泛影响却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例如,全世界的学校和医院里都安置钢管家具。现代主义在理论方面的影响更为重要,在国际性的杂志、收藏博物馆和教育课程中它都占据着主导地位。

虽然欧洲在这方面的努力最大,但美国也不可避免的在建筑和设计方面受到了现代运动的影响。1932年,一个重要的“国际风格”作品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美国也是设计运动商业化定位的发源地,假如不这样的话,战后的美国就会受到巨大的国际冲击。当欧洲把自己还主要限定在建筑和应用艺术上的时候,美国的“工业设计师”重新设计了大量的电冰箱、提款机、照相机以及最值得一提的汽车。

在广告和商店橱窗展示的背景下,美国的设计师不像他们的欧洲同僚,既无高度的思想意识也无理论体系的驱动,他们的使命就是使大众环境机械化。

2、曲木技术

20世纪的现代设计不能简单看作是有远见的个人进行艺术创新的结果,它也依赖于先进的材料技术,包括曲木,薄木饰面和后来的胶合板的发展。这些革新使得家具的零部件尽可能的少,以使设计在视觉上获得一种新的统一和流动性。薄木和胶合板质轻而强度大,能提供最起码的舒适度。这些材料技术上的突破让设计师有机会为公共和私人空间创造了现代机器时代强烈的视觉

2

符号。

(1)蒂奈特(Michael Thonet)和早期的曲木家具

米切尔·蒂奈特创立的维也纳家具制造公司是曲木家具制造领域最重要的创新者。蒂奈特发明了热压法,即在加热的条件下将胶合在一起的几层薄木进行弯曲,并于1841年申请了此项专利。他在椅子的弯曲背撑和床及沙发的挡板侧板以及后来发展到椅子的旁板和腿的部分都使用这种材料。蒂奈特的目的是要将必要部件的数量减到最小。这种制造方法必然比手工雕刻的成本和劳动力的花费要少得多。到19世纪后50年,他在他的工厂引进一套涉及到劳动力分配和曲木机使用的系统。(图1)

(2)早期的现代设计

蒂奈特发明的实木弯曲和薄木弯曲方法及改进都被当时的设计师们采纳了。到了20世纪像约瑟·霍夫曼(Josef Hoffmann),奥托·瓦格纳(Otto Wagner),阿道夫·卢斯(Adolf Loos)这样的设计师都为蒂奈特公司以及它的竞争对手科恩(Kohn)设计过产品。后来,柯布西耶也在1925年巴黎博览会他的“新精神展馆”(“Pavillion de I’Esprit Nouveau”)中用到了蒂奈特的家具。

(3)芬兰和英国的革新

曲木的特质让一些设计师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出激进的家具形态。当实木还使用在早期传统家具设计上的时候,质轻高强的弹性材料为适合现代风格的设计提供了生产方法。这些设计师当中又以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最喜欢利用这些材料。它的“帕米奥”(Paimio)椅就是用一块单独的胶合板(一种加工成的木材,由几层薄木用机械胶压在一起,薄木层纵横叠放以增加强度和耐力)压制成的弯曲背板和座面和薄木弯曲的旁板部件组合而成的。这是第一把胶合板悬臂椅。

阿尔托的成就在其他国家也影响颇深,尤其是在英国,这里就跟北欧一样,设计师在现代设计中具有传统的作用。1931年工程师捷克·普里查特建立了伊所肯(Isokon)公司,专门生产现代胶合板家具。Isokon的主要设计包括1936年由马歇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设计的躺椅,沃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 也为Isokon做过设计。

英国设计师杰拉尔德·萨莫斯设计了环形咖啡桌和悬臂椅之类的胶合板家具,并且都是由他自己的公司——简单家具制造商制造的。然而,1945年之后,多层单板弯曲被更新的技术,如模压胶合板和塑料所取代。

3

3、钢管

20世纪很多重要的革新设计中,材料技术的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许没有什么能比钢管在家具设计,尤其是椅子设计中的运用更能大力助长这种变化了。座具以及与之相关的家具——餐桌、咖啡桌和手推车必要部件上的弯曲钢管,有助于创造一种崭新的家具外观;而且倾向于现代室内风格。以前大体量的舒适特色被以空间、灯光、简洁为代表的特色所取代,完全地改观了当时已有的环境气氛。笨重的支撑被带有金属光泽的开畅式造型所取代,简洁的线条更利于将功能美学带入室内空间。

(1)钢及钢管的使用

19世纪目睹了钢的发展给材料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可锻的高强度金属使从缝纫机到火车头这么一个大范围的产品生产更加方便,可挤压的钢材很快就进入了人类环境当中。这种新的金属材料压制而成的钢管是如此的质轻而高强度,因此很快就在自行车制造中使用。

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家具也开始探索铁管的可利用性,从19世纪中期开始,欧洲蒂奈特公司将它用于床架的样式和曲木当中,在当时非常流行。弯管在20世纪头几十年也开始出现,虽然这是一步小小的前进。在当时产品制造中使用钢管是具有革命性的,但是由此可见,钢管作为一种新的材料能在家具设计中使用。

(2)改进与发展

就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德国包豪斯的设计师马歇·布劳耶受到阿德勒牌自行车手把的启发,着手创造一种全新的扶手椅形式,它的结构完全是由无缝焊接的钢管制造而成。这样做进一步推动了他与荷兰风格派设计师格瑞特·里特维德在木制家具上的实验研究。他的椅子在整个20世纪20年代后期都是如此的精美,。大约从1962年开始,这种椅子具有广泛的市场并被大量的仿制,变成了世界知名的“瓦西里”椅(Wassily)。

当布劳耶为设计师们使用新材料追求现代椅开拓前进的道路时,荷兰设计师马特·斯坦姆(Mart Stam)首次产生了将钢管椅弯曲成悬臂椅形式的想法,将椅子背部的重量分配到椅子前部。这种方法在使它们获得应有的弹性的前提下减少了很多连接部件。1927年,斯坦姆制造了一系列不用气缸和铅管连接件的钢管椅,它依靠一个内部装置的帮助,不再依赖于笨重的支撑。次年,布劳耶生产了他自己的悬臂钢管椅,有如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 Rohe)1927年设计的更具风格化的样式。到20世纪20年代末,镀镍或镀铬的钢管与黑色织物或皮革相结合具有和现代主义相同的内涵,并且在欧洲从柯布西耶到特瑞格尼(Giuseppe Terragni)等运动领军人物都采用了这种手法。

(3)国际性的成功

4

英国的PEL公司为电影院和乡村礼堂之类的公共场所生产钢管椅,同时美国的吉伯特·雷德(Gilbert Rhode)和沃尔夫刚·霍夫曼(Wolfgang hoffmann)设计了大量在公共和私人空间均可使用的家具样式。不过,钢管家具真正大量的进入生活却是到二次大战结束之后才实现的,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例如在英国,赫比特(Habitat)商店就生产他们自己的现代古典家具,又如OMK和Plush Kicker等设计团体也把早期的现代主义带入到一个新的消费群体当中。

4、模压胶合板

从19世纪奥地利的蒂奈特家具公司在薄木弯曲工艺上的发展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尔瓦·阿尔托和马歇·布劳耶在胶合板弯曲椅上的设计,先锋派的设计师和制造商都试图找到一种使木材更轻,更适合大批量生产,更合乎人体工效学的加工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阿尔托对于曲木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进,并于1933年为他在曲木技术上的发明申请了专利,而且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发明的叠椅(椅子腿在上部呈扇形展开从而能叠放到座面上)之类的家具大获成功。然而,木材的弯曲方法涉及到蒸汽和复杂的手工操作。木材在弯曲和铸型重要技术上的突破来自于二次世界大战航空工业上的试验;用新的人造树脂来粘接薄木能创造出一种强度更大的材料,这时的木材用机电设备弯曲。结果使得人造板利用更容易,更有效,最重要的是更廉价的塑造成有机雕刻形式与人体轮廓更和谐。

(1)美国发明

将木材模型调整至适应人体外形的是美国的查尔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他在20世纪早期为美国海军担任新装备的设计任务时所进行的潜心实验时发明了这一系列的造型方法。他和艾洛·萨里宁(Eero Saarinen)为1940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民用家具有机设计”竞赛设计的家具就是以胶合板模压成“贝壳”状为特色,但是,在那时生产这种家具的成本不菲。伊姆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试验薄木的层压和塑型,以实现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精密的机械就能大批量生产出这种产品的方法。他的发明创立了他们第一次在假肢上的实际运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千的假肢投入使用。从这时起,伊姆斯开始为训练飞机和军队滑翔机制造部件。到战争结束,伊姆斯制造厂的胶合板模压部门生产了伊姆斯1946年典藏的用来大批量生产的胶合板贝壳形家具。

(2)欧洲设计

伊姆斯的突破和大西洋彼岸的类似发展相一致。例如,英国设计师安内斯特·瑞斯(Ernest Race)也将他在战时航空工业上学到的技术转化到家具制造上。他的“羚羊椅”(Antelope)和“跳羚椅”(Springbok)都是人造板模压座椅。

5

其他的欧洲设计师和制造商也利用模压胶合板革命性的美学、经济、人体工程来设计那些类似于查尔斯·伊姆斯有人造板座面和钢管腿的椅子。包括阿弗雷克斯(Arflex),卡西那(Cassina),加夫那(Gavina)公司以及卡洛·莫里洛(Carlo Mollino),卡洛·迪卡力(Carlo di Carli)和意大利的罗伯特·麦高(Robert Mango)都受到了伊姆斯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于20世纪40年代刊登在意大利杂志《多姆斯》(Domus)的专栏上,迪卡力和麦高制造的椅子都有模压弯曲的胶合板椅面和靠背,并多是配置现代风格的钢管腿。

(3)塑料的出现

自从格瑞特·里特维德在1927年他的“比阿兹”(Birza)扶手椅中尝试用一块单独的胶合板模压成一把椅子开始,很多设计师都开始试验这种椅子制造法。1952年,丹麦的建筑师和设计师阿诺·雅克布森(Arne Jacobsen)成功的设计出“椅蚁”(Ant),他把一块胶合板冲压成贝壳形座椅。然而,当20世纪五、六十年代玻璃钢和其它塑料铸模变得可行的时候,胶合板模压很快就被这些新材料带来的震撼性设计所取代了。

第二节 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

20世纪社会的发展是如此的日新月异,设计舞台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各种历史形态流派的设计共存,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理论体系的完善,各种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让人类的想象创造空间无限扩大。

20世纪是人类家具史上最辉煌的时刻,一些经典设计大师也在家具设计领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设计的经典作品,一个世纪以来都经久不衰;产品共同的特点是:简洁、功能、合理,并随着现代的迅速发展,增加了人体工学方面的考虑。这批思想超前并对社会需要有着敏感嗅觉的设计大师以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设计手段,结合新时代的工业技术和新的美学观念创造出划时代意义的设计手法,并对后世的设计师们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第一代经典设计大师归结为六位,他们分别是格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Gerrit Tomas Rietveld),马歇·拉尤斯·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阿瓦·阿尔托(Alvar Aalto),艾琳·格瑞(Eileen Gray)。同属第一代家具设计大

6

师的还有:皮尔瑞·查里奥(Pierre Chareau),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马特·斯坦姆(Mart Stam),夏洛特·帕瑞安德(Charlotte Perriand),吉奥·庞蒂(Gio Ponti),以及前文已介绍过的埃利尔·沙里宁,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和凯尔·柯林特等等。

1、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Gerrit Tomas Rietveld,1888--1964年)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是创造出最多的“革命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他出生于荷兰名城乌特勒支(Utrecht),父亲是当地的一位职业木匠,里特维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艺。1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独立的木工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里特维德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班科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见解。有趣的是,里特维德一生中最富于革命性,也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作品是他于1917-1978年设计制作的“红蓝椅”,也因此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风格派”(De Saijl)运动是几乎与德国包豪斯齐名的现代艺术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多才多艺的设计师和理论家提奥·凡·杜斯堡(Theo Van Doesburg),著名现代派画家皮尔特·蒙得里安(Piet Mondrian)和里特维德,同时包括许多当时非常“前卫”并在设计思想上崇尚创新的设计师、建筑师、艺术家和理论家。里特维德极富轰动性的“红蓝椅”(图2)系列的首批家具设计首先在“风格派”的专业艺术杂志上刊登出来,立即引起同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这批作品于1923年又在德国包豪斯展览中亮相,对许多同时代设计师,包括另外几位大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0年代,现代运动设计的发展早期,里特维德的先锋作用并未限于家具设计领域,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Schröder House),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同出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堡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仅此两项,就足以奠定里特维德在现代设计中的大师地位。

然而,对这位自学成才的天才人物而言,“红蓝椅”仅仅是他丰富多彩的家具设计生涯中的一个开始。同其他几位经典大师一样,里特维德也始终关注着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的结合以及适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材料的运用。一般认为包豪斯的布劳耶是第一位用弯曲钢管设计家具的人,但实际上,里特维德几乎在同时,甚至比布劳耶更早些就开始使用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新型家具材料,这从施德罗住宅的餐椅中可以看出。事实上当时双方的交流很多,相互影响很明显,只是布劳耶的“瓦西里椅”更为优雅,在设计上更为彻底而已。此后几年中,里特维德运用弯曲钢管和当时也很新潮的弯曲胶合板完成了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家具设计,1927年他的首批钢管家具被投入生产线中,由阿姆斯特丹的麦兹公司(Met&Co.)生产。里特维德的设计范围很广,而且,非常神

7

奇的是,他能在几乎每个系列的设计中都有超凡脱俗的表演,1919年他设计的纯粹以横竖构图元素组成的工作台几乎是蒙德里安绘画的一个立体诠释,这个工作台在设计上则可以明显看出格林兄弟1913年为自己住宅所设计的办公桌的影子。而1923年他为柏林博览会荷兰馆设计的“柏林椅”则可以说是对历史上所有椅子设计的彻底反叛;它由横竖相向的大小不同的八块木板不对称地拼合成一件椅子。

里特维德另一个令世人再次震惊的设计是1932-1934年设计制作的“Z”型椅(图3)。这在家具的空间设计组织上是又一次革命。在最直接的功能上则扫除了落座者双腿活动范围内的任何障碍。在这件惊世之作的设计理念上,一般都以为是为回应杜斯堡在1924年发表的一种理论呼吁:要在艺术构图的水平和垂直的元素之间引入斜线以解决构图元素间的冲突。不论理论上如何解释,“Z”形椅在家具设计中的革命性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这种设计中的“斜线”因素早已出现在早年的“红蓝椅”中,而椅子设计中明确的“斜线”因素早几年曾出现在霍夫曼1908年设计的一件休闲椅中。无论如何,”Z”形椅开发了现代家具设计的一个方向或一个类别,后代不少设计师不断在其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诠释”。

里特维德是一位关注社会,关心普通人生活的设计大师,尽管其设计中不断出现 “革命性”手段,为社会大多数人服务始终是他的宗旨。在30年代经济萧条时期,里特维德开始用最廉价的普通板材设计家具,完成了命名为“大众艺术”的系列家具设计,以后几十年中时断时续的许多以普通钢管、板材、胶合板为主体材料的设计构成了这位经典设计大师家具设计中的主体。

在现代家具设计史中,几乎没有任何一位设计大师能像里特维德那样经手如此多种多样的家具设计并创造出如此多的划时代的设计作品,而这许多设计作品又能对后世众多的设计师们产生如此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里特维德是一位设计导师,其设计更多的是在为同代或后世设计师指明一种方向。然而,里特维德自己的许多旷世名作,并非像当今绝大多数评论家所认定的那样“并不舒服”,或“并非为舒适而设计”,而是非常符合人体工学的要求,实际使用起来是很舒服的。依靠椅子的结构而非面料的厚包来取得舒适感,是里特维德对家具设计的又一重要贡献。

2、马歇·拉尤斯·布劳耶(Marcel Lajos Breuer, 1902--1981年)

布劳耶是六位经典设计大师中最年轻的一位,1925年当他只有23岁时就设计出后来几乎家喻户晓的“瓦西里椅”(图4),该椅因第一次应用新材料弯曲钢管作家用家具而名垂史册。然而在布劳耶长久的设计生涯中,材料的新或旧并非他设计中的主要力量。对他而言,现代社会中的任何材料,只要恰当理解并合理使用,都会在设计中表现出内在的价值。

8

布劳耶生于匈牙利,父亲是一位医生,布劳耶从小喜爱绘画及雕刻,18岁时获得一笔奖学金去维也纳艺术学院学习。然而,设计思想非常激进的布劳耶在维也纳只呆了5个星期,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艺术才华更应投入实用艺术设计中去,于是他进入一家建筑事务所实习,却发现自己对许多基本工具都不熟悉,于是认识到从头学起的重要性,他最终来到德国进入刚成立的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包豪斯期间,他分别结识了格罗皮乌斯、密斯、柯布西耶等设计大师,在建筑设计方面受其影响很大,但布劳耶家具设计方面的天才却令所有同仁敬佩,并负责家具设计专业。

布劳耶在包豪斯读书的4年间,是现代艺术运动早期最活跃的时期之一,这使布劳耶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先锋派艺术观念,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表现主义,“风格派”和结构主义。格罗皮乌斯所聘请的包豪斯教师中就有许多这些艺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如基础课教授约翰尼斯·伊顿(Johannes Itten, 1888~1967)是表现主义的一个主要代表人物,而著名画家保罗·克利(Paul Klee, 1879~1940)和瓦西里·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更是影响极大的抽象派表现主义画家;杜斯堡的风格派及结构主义也时常进入校园,加上后来取代伊顿任教基础课的莫霍利·纳吉(Moholy Nagy,1985~1946)所代表的新结构主义思潮,都对布劳耶有相当大的影响,然而,勤于思考又善于动手的布劳耶并不茫然,而是消化吸收各种有用因素,而后形成自己的设计意念。作为学生作业,布劳耶更多使用实木胶合板设计制作他最初的家具,这段时间他很大程度上是追随里特维德的设计方向,但同时反映出他对里特维德设计的进一步发展以求更完善的功能:如有弹性的框架,曲线形的坐面及靠背,以及选择适当的面料等。当他留校任教后,他更有机会进一步发展并突破他以前的设计思考。

当包豪斯由魏玛迁至德绍市,校长格罗皮乌斯为诸位教师设计了新住宅,并请布劳耶为这批住宅设计家具,其中为康定斯基住宅所设计的“瓦西里椅”就是这批家具中的一件。在这件作品中布劳耶引入了他在包豪斯所受到的全部影响:其方块的形式来自立体派,交叉的平面构图来自“风格派”,暴露在外的复杂的构架则来自结构主义,在此基础上他再引入弯曲钢管这种在其设计中充满新意的材料。“瓦西里椅”后来由世界许多厂家生产过,至今仍以各种变体形式制作着。这件作品对设计界的影响是划时代的,它不仅影响着布劳耶以后的设计作品,而且影响着成百上千的其他设计师的作品。如另一位大师柯布西耶1928年设计的巴斯库兰椅(Basculant)就受到瓦西里椅的启发。

与瓦西里椅同时设计出的“拉西奥茶几”也是一件重要杰作,它可能是历史上最简洁的一件家具,而此处弯曲钢管的构思很可能启发了另外两位建筑师:荷兰人马特·斯坦和密斯,他们各自独立地设计出悬臂椅。这件家具的多功能性对后来的设计影响很大,它证明了布劳耶的信念:只有通过简洁手法,家具才能更完善地具备多功能性,以适应现代生活的多方面活动。布劳耶自

9

己的悬臂椅出现在马特·斯坦的悬臂椅两年之后,但却更完善了这件非常类似的设计,在设计中布劳耶引进古老的藤编坐面及靠背,并与当时最现代化的弯曲钢管结合起来,使之更舒适。随后布劳耶又很巧妙地在这件悬臂椅基础上设计出扶手椅。有趣的是,这三位设计师:布劳耶、密斯、斯坦,他们所设计的类似的悬臂椅在欧洲市场都很受欢迎。

自布劳耶设计瓦西里椅成功以后,他始终继续探索着弯曲钢管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并在1929年设计出第一件充分利用悬臂弹性原理的休闲椅。两年前密斯的悬挑椅是有一定弹性的,但现在这件休闲椅则无论坐面还是扶手都有完全的弹性,这是对家具舒适度的进一步考虑。同时,作为第一位使用弯曲钢管设计现代椅的设计师,布劳耶也是第一个认识到这种材料给人触觉的冷漠,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完整地考虑采用其他手感更好的材料接触人体。如瓦西里椅中用帆布或皮革,这里则用编藤和软木,这样人体就不会与冷漠的钢管作直接的接触。(图5)

在对弯曲钢管做了多年探索之后,布劳耶又继续对其他家具材料如铝合金和模压胶合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运用。1933年他决定用铝合金作为构架材料设计休闲椅(图6)。这一年他参加了巴黎举办的铝合金家具国际设计竞赛,他的桌子、普通椅及休闲椅的优秀设计获得首奖,但这组铝合金家具投入生产线的时间并不长。从1935年起他再次转向胶合板,并很快以胶合板取代了前段时间家具设计中的铝合金。这段时间他已去英国,在英国完成了他以胶合板为主体的一系列家具设计,如胶合板躺椅、叠落式椅、扶手椅等等。1937年他应已前斯去美国的格罗皮乌斯的邀请去哈佛大学任教,在美国继续用胶合板设计家具。但在美国他更多地置身于建筑设计当中。他对待建筑设计的理念与对待家具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也同样在建筑设计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不过相比之下,他在家具设计方面对后世的影响似乎更大一些。

3、 密斯·凡·德·罗(Ludwig Mies Van der Rohe,1886--1969年)

尽管密斯基本上被看作是一位建筑大师,但他充满创新意识和设计活力的家具设计也使他成为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大师之一。其家具设计的精美的比例,精心推敲的细部工艺,材料的纯净与完整,以及设计观念的直接了当,最典型地体现了现代设计的观念。

密斯生于德国亚琛,这个城市古老而简洁的建筑给他内心留下强烈印象,而石匠家庭出身的背景使密斯很早就娴熟地掌握了工具的使用,并养成对材料的尊重,最初是石材,而后则是钢和玻璃这两种现代建筑材料。密斯最早曾受过两年贸易学校的教育,15岁时被父亲认为有绘图才能而交给当地建筑师训练几年,后又去柏林进入当时一位著名家具设计师布鲁诺·保罗(Bruno Paul)事务所学习,并于1907年通过满师考试。随后就接到第一项住宅设计任务,幸运的是,业主不仅事先送密斯去意大利考察古典建筑,而且完全实施了密斯的第一件设计作品,而此时密

10

斯刚满21岁。以后的5年是密斯设计生涯中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时间他先在当时最领先时代的建筑先驱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三年,其间曾与另两位大师格罗皮乌斯和柯布西耶共事,后又去荷兰海牙学习荷兰的设计先驱汉德瑞克·彼图斯·伯拉吉(Hendrik Petrus Berlage)的设计思想和手法,这期间他也了解了美国建筑师赖特的先进建筑设计观念,所有这些都形成密斯设计哲学的基础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来自俄国的结构主义的空间而非实体的强调,来自荷兰“风格派”的对简化构图形式的强调都给密斯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并融入其后来的设计当中。

两次大战之间是密斯的第一次创作丰盛期,1927年密斯在斯图加特主持了现代住宅展览会,展出欧洲各主要现代建筑师的作品,在密斯自己设计的4层公寓中,他首次布置了刚完成的“先生椅”(MR),这件以弯曲钢管制成的悬挑椅显然受到一两年前布劳耶和斯坦作品的启发,但却以弧形表现了对材料弹性的利用,如前文所述,这种弹性后来被布劳耶更尽情地发挥到极致。密斯在这里的弧形构图令人很容易回想起半个世纪以前的蒂奈特所设计的弯曲木摇椅(图7)。这件“先生椅”后来又被密斯以同样构图手法直截了当地加上扶手,显得天衣无缝,更加高雅。1931年密斯又在最初“先生椅”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的躺椅,同样很成功。这些高贵的设计造价也是昂贵的,但社会的需求始终不断,其变种系列亦在后来的生产中不断出现。

著名的“巴塞罗那椅”(图8)是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之作,为多家博物馆收藏,是密斯为1929年巴塞罗那博览会中德国馆设计。与著名的德国馆相协调,这件体量超大的椅子也明确显示出高贵而庄重的身份。这件椅子的不锈钢构架成弧形交叉状,非常优美又功能化,只是这些构件都很昂贵地用手工磨制而成。两块长方形皮垫组成坐面及靠背。与椅子同时设计的还有名为“奥特曼”的凳子,亦以完全同一的构思完成,它们最初是为前来剪彩开幕的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准备的,事后看来,它们只有在当时的环境气氛中才最适合。

巴塞罗那椅连同德国馆都引起前去参观过的捷克人图根哈特夫妇(Tugendhats)的注意,他们于次年邀请密斯为其在家乡布尔诺设计住宅及家具并要求与巴塞罗那的德国馆及其家具风格一样。密斯为他们设计了一组家具。用与巴塞罗那椅相同的材料和工艺制作。第一件是后来称为“图根哈特椅”的休闲椅,这件作品构思上是对前几年设计的“先生椅”及巴塞罗那椅的一种综合,主要构架之间仍是设计师惯用的焊接方式,这件作品虽不如前两件影响大,但它实际上使用起来更舒服。第二件称为“布尔诺椅”,乃以主人所在城市命名。这是为餐厅设计的餐椅,最初曾考虑直接使用加扶手的“先生椅”,但其大弧形扶手前伸太多,用作餐椅使用显然很不方便,于是密斯重新设计了一件悬挑椅,事实证明这件作品非常适于用作餐椅。这件悬挑椅结构不同于“先生椅”,构架材料则用钢条而非钢管,这方面与前面第一件“图根哈特椅”相同。主体构架连同扶手形成一个框式,而坐面与靠背所组成的另一个框与主体构架结合,从而形成一个简洁优

11

雅的形式。第三件方形矮桌结构极为简单,十字交叉的主体构架支承着玻璃面,典型体现了密斯设计哲学的一个内在统一的方面,即外部的简洁。但这种简洁的取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苦思冥想的结果,如这件看似轻而易举而成的矮桌,密斯实际上曾画出数十种不同构思的草图,曾尝试过多种方式:如圆桌面、弯曲腿、三条腿或五条腿形式、斜腿式样式以及托泥腿形式。

1930年密斯还为美国建筑师菲利浦·约翰逊住宅设计了一张榻,在此密斯第一次在一件家具中同时使用钢和木材。这件榻实际上是同另一位设计师,更主要的是家具面料处理专家丽丽·瑞琪(Lilly Reich,1885~1947)合作设计的,此前的巴塞罗那椅也是请瑞琪设计的坐垫。这件榻是对历史上存在过的许多床的一个彻底简化,以求与当时仍非常流行的那种厚重繁琐、带各种包面的古典或新古典床完全决裂,再回到最简单的设计,如同古埃及的床那样。

也是在1930年,密斯继格罗皮乌斯、汉尼斯·迈耶(Hannes Meyer)之后成为包豪斯的第三任也是最后一任校长,一年多以后学校被迫由德绍迁到柏林,随着不断增加的政治压力,密斯于1933年4月关闭包豪斯。密斯仍在柏林呆了三年多,直到1938年最终下决心去美国出任伊利诺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教学并不妨碍密斯从事大量的建筑设计,这段时间他也构思了许多新型家具,比如1946年他设计出一种由整体塑料模压而成的椅子,只可惜当时的材料及技术都刚起步,代价非常昂贵,建筑设计任务又极繁忙,因此只好作罢,直到60年代由丹麦设计师维纳·潘东(Verner Panton)最终成功制作出这种类型的椅子。

4、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1887--1965年)

柯布西耶是对当代生活影响最大的建筑师,是20世纪文艺复兴式的巨人,是毕生充满活力,永无休止进行创造的设计大师,在现代建筑运动中,他最有效地充当了前后两大阶段的旗手:20年代的功能理性主义和后来更广泛的有机建筑阶段。他是20世纪最多才多艺的大师:建筑师、规划师、家具设计师、现代派画家、雕塑家、挂毯设计师,同时他又是多产作家,出版有50多部专著及无数文章。为装备他自己设计的充满超前意识的建筑室内,他决定自己设计家具,于是同室内建筑师夏洛特·帕瑞安德(Charlotte Perriand)和皮尔瑞·吉纳瑞特(Pierre Jeanneret)一道,设计出一系列划时代的现代家具。

柯布西耶本名是查尔斯·艾都阿德·吉纳瑞特(Charles·Edouard Jeanneret),生于瑞士著名的钟表城拉乔克底奉得(La Chaux de Fonds),他自幼聪颖好学,受到父母格外器重和着意培养,当他在当地的工艺美术学校上学时,他当时的老师查尔斯·拉波拉特尼(Charles Leplattenier)鼓励他学建筑,从此开始他长年的建筑考察。1907年他考察奥地利的维也纳,在维也纳会见约瑟夫·霍夫曼并参观了阿道夫·路斯的建筑作品,这两位建筑师在建筑、家具两

12

方面都对他有很大影响。从1908至1910这两年间,他在巴黎考察,在法国建筑师奥古斯特·潘瑞特(Angust Perret)事务所中工作,而后又去德国学习工业设计,在最著名的贝伦斯事务所学习了半年,其间结识同在贝伦斯事务所工作的格罗皮乌斯和密斯。1911年以后柯布西耶又开始旅行考察,先后去巴尔干半岛及希腊,后又回到家乡,同以前的老师拉波拉特尼一同教学,同时进行建筑设计,他的第一件作品是为老师拉波拉特尼设计的住宅。此前荷兰建筑师彼图斯·伯拉吉(Petrus Berlage)主办了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作品展,柯布西耶很赞赏赖特的空间设计观念。1915年他又去拜访法国建筑师托尼·加尼尔(Tony Garnier),其对混凝土的运用对柯布西耶后来的设计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916年,经过10年旅行、考察、思考之后,他决定离开家乡去巴黎开创自己的设计和艺术事业。

对巴黎,柯布西耶是有备而来,所以一切都显得坚定而自信。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人,每天的时间表都要排得紧紧的,上午绘画,下午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晚上写作,“柯布西耶”最初只是他写作的笔名,柯布西耶对当时流行的各种艺术风格,设计理论都广为接触,深入思考,绝不盲从,但又最诚心地吸收它们的精华。对荷兰“风格派”,对表现主义,对结构主义,对超现实主义等他都不完全接受,因为他发现这些风格流派并不适用于社会;他也并不同意贝伦斯对设计的纯实用态度,因为他觉得这样做缺乏艺术感觉,但他非常赞赏贝伦斯的功能主义和工业化生产;他欣赏赖特的开放平面,也喜欢路斯和霍夫曼的国际风格;他决心吸收潘瑞特在建筑中大胆使用现代材料的方法并赞叹加尼尔卓有远见的构造技术;此外各地古代建筑文化中,尤其希腊神庙中纯净的形式,几何构图及完善的比例都让他受益匪浅,这些因素后来都应用在他自己的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中。

柯布西耶的才华主要在建筑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家具设计上数量并不多,但每一件都有独创的设计思想,都对后世及当代设计师有深远的影响。而他最主要的那套家具又都是首次用于1928~1929年柯布西耶设计的巴黎的切齐别墅(Villa Church, Ville d′Avary)并于同一年在巴黎的秋季沙龙公开展出,柯布西耶非常希望他设计的家具能为普通老百姓服务,但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家具都只能为少数上流社会阶层所享用。

柯布西耶躺椅(Chaise Longue)(图9)是他为居家室内设计的最休闲的最放松的一件家具,它有极大的可调节度,可调成从垂腿坐到躺卧的各种姿式。它由上下两部分构架组成,如去除基础构架,则上部躺椅部分可当作摇椅使用。关于这件划时代设计的创造灵感,许多研究者费尽心机试图从西方家具传统中寻找答案,最后唯一能发现有些联系的是蒂奈特的摇椅,其实,中国家具传统中许多躺椅样式肯定给柯布西耶提供了某种程度上的灵感,例如中国流落海外的许多竹躺椅和许多春宫图中的躺椅形象在法国、在巴黎都不难看到。这件躺椅上下分开的结构反映了当时

13

流行的“纯净主义”的概念,上部主体构架使用当时处于兴盛状态的弯曲钢管,但下部基础则使用廉价的生铁四足。躺椅最初选用兽皮(一种马皮则出于设计师的一种个人偏好。)实际上他对每样材料的选择都很精心,因为他最提倡的现代设计理念是室内不应堆砌,而应精炼简洁,选取最少的必需日用家具,但这些东西都应精彩。

被柯布西耶称为“豪华舒适”(Grand comfort)的沙发椅(图10)典型体现了他追求家具设计以人为本的倾向。这件沙发椅被看作是对法国古典沙发所进行的现代诠释:以新材料、新结构来设计新的沙发椅。简化与暴露结构最直接表现了现代设计的作法,几块立方体皮垫依次嵌入钢管框中,直接了当而又便于清洁换洗。这既是一件高贵的艺术品,又是一件使用非常方便的家具。在设计手法上,霍夫曼1910年设计的“库巴斯椅”(Kubus)对他影响最大。这种沙发椅最初就有两种尺度,大者低一些,主要作于休闲空间,小者则高一些,可用于较正式场合。

对于前两种设计,柯布西耶很快意识到它们的局限性;太重,因而不适用于普通办公或居家室内。因而很快设计出“巴斯库兰椅”(Basculant),(图11)它在视觉上和实际上很轻便,成为普通休闲场所很受欢迎的家具。与前两种根本不同的是,这件椅子上下两部分:即支承部分和主体部分是融为一体的。主体构架的材料是钢管,但柯布西耶并未像另外几个大师一样以弯曲的方式使用它们,而是用焊接方式形成主体构架,这使这件设计更像机器形象,正是柯布西耶一贯提倡的,尤其是用作扶手的皮带完全类似于机器上的传送带,而靠背悬固在一根横轴上更增加了一种机器上的运动感。然而,机器美学并非柯布西耶唯一的灵感来源。这种轻便的休闲椅也受到了两件设计的影响:19世纪的一种“殖民地椅”和布劳耶四年前的“瓦西里椅”。

为切齐别墅设计的这组家具中还有一件桌子,这件桌子比上述所有设计都更纯洁更简化,金属支架支承一块桌面组成全部结构,同其他设计一样,这件桌子也同样受到机器美学的影响,这段时期最令柯布西耶着迷的是飞机,而该设计中椭圆断面钢管的应用显然出自飞机的机器美学。包括这件桌子在内的上述所有家具,至今仍在许多地区生产着,其强劲的设计上的生命力是不言而喻的,柯布西耶这批优秀的家具设计都产生于其设计生涯的早期,实际上这些家具设计中的许多观念深深影响着柯布西耶以后的建筑设计。

5、 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 1898--1976年)

尽管新材料和新造型使现代设计在欧洲和美国发展迅速,但它从一开始就存在根本的弱点,使很多人难以满意。钢材的冷漠,纯净造型的单纯,为现代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设下了自身障碍,内在的调剂和自我丰富势在必行。在这种情形下,北欧学派正式亮相,除钢材外,他们亦使用各种各样的木料,他们在创造结构形式的过程中并不过分强调机器美学,有时正相反,手工技艺被

14

摆在非常主要的位置。北欧学派主要由瑞典、丹麦和芬兰的设计师组成,而其出类拔萃的领袖人物则是芬兰设计大师阿瓦·阿尔托。

阿尔托是举世公认的20世纪最多产的建筑大师和家具设计大师,他60多年硕果累累的工作几乎无人能比。尽管他的设计影响到世界的每个地区,其设计本身都与他的祖国芬兰密切相关。芬兰作为真正独立的国家比阿尔托本人还年轻20岁,这个年轻而充满朝气的国家为自己的设计师提供了必要的创作自由,其自然资源又为阿尔托的设计提供了灵感和操作可能。而芬兰的社会传统和严酷的气候环境使阿尔托对设计与人,设计与自然的关系极为敏感和关注,由此产生他对现代设计运动的巨大贡献。

阿尔托生于一个叫库塔尼(Kuortane)的芬兰小镇,父亲是测量员,外祖父是森林学教授,他们为少年阿尔托营造了一个其他设计大师所不曾享有的生长环境:与自然的亲近和为公众服务的理想。1903年阿尔托全家移居芬兰中部城市尤瓦斯加拉(Jyväskylä)并在这里完成中小学教育,而后于1916年考入赫尔辛基理工学院。独立战争使阿尔托直到1918年才正式入学。阿尔托的专业学习与芬兰共和国同步,在校期间他学业超群,并于1921年毕业,经一年多军队服役,阿尔托于1923年在尤瓦斯加拉开办他的第一个设计事务所。1924年与阿诺·玛赛奥(Aino Marsio)结婚时,两个人采用在当时看来非常大胆而又新奇的方式去度蜜月,乘飞机去意大利,这次航空使阿尔托立即对飞机着迷,同时也为他提供了许多创造灵感,因为他能从飞机上看到芬兰国土的平面形式。从意大利回来后,两位建筑师开始了建筑、家具、工业设计多方面的成功合作。阿尔托是一位非常早熟而又幸运的设计天才,他年轻的祖国认识到他的独特才能并以充分的眼光不断委以重任。阿尔托刚过30岁不久,就已赢得四项重要建筑工程,都是通过设计竞赛获得的,从一开始他的设计就表现出与其他几位经典设计大师的区别:场地与阳光的关系,对光学和声学的研究与应用,以及对建筑材料的精心而恰当的选择。

年轻的阿尔托很快跻身国际名师行列,1933年《建筑导报》(世界最重要的建筑杂志)在伦敦举办阿尔托作品展,同年他移居赫尔辛基,不断承接重要建筑工程,逐渐成为芬兰领导新潮流的建筑师,随后他又以参加国际竞赛方式分别赢得1937年巴黎博览会及1939年纽约博览会芬兰馆的设计权并使之成为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1939年阿尔托第二次去纽约时会见了时名声如日中天的美国建筑大师赖特,一生孤傲的赖特毫无保留地赞叹和推崇阿尔托,几乎成为欧洲建筑师的一个孤例。阿尔托不久就被聘为著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教授,对当时美国的建筑设计影响很大。1949年他的妻子阿诺去世,阿尔托辞去美国教职,回芬兰去专注于设计。三年后阿尔托与另一位建筑师艾丽莎·玛琪纳米(Elissa Makiniemi)结婚,从此开始另一阶段成果同样丰富的设计旅程。几位最重要的建筑大师、设计大师中,只有阿尔托始终能够挥洒自如地处理设计和

15

人事中的一切问题,他确实准确抓住了他这个时代的设计命脉。

阿尔托杰出的建筑设计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建筑中的家具也随之传遍世界,阿尔托家具设计在强调工业化生产的同时又非常重视人情味,从而适于各种使用场合。阿尔托对木材的革新和使用使人们对现代家具更具信心,尤其对家庭而言,木制家具更受欢迎。更重要的是,阿尔托经多年科学试验,创造弯曲木悬挑结构椅,对木料的使用很早就几乎开发到了极致。

阿尔托的第一件重要的家具设计“帕米奥椅”(图12)是为他早期的成名建筑作品“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这件简洁、轻便又充满雕塑美的家具,使用的材料全部是阿尔托三年多来研制的层压胶合板,在充分考虑功能、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其整体造型非常优美。其成为最明显特征的圆弧形转折并非出于装饰,而完全是结构和使用功能的需要;靠背上部的三条开口也不是装饰,而是为使用者提供通气口,因此处是人体与家具最直接接触的部位。帕米奥疗养院建筑设计总体风格仍属于20年代严肃的“国际式”,但其中的这件杰出的家具却已明显表露出北欧学派对过于冷漠的“国际式”的修正,开始人们感到“国际式”也可以产生温暖的感觉。

维堡(Viipuri)图书馆是阿尔托通过1927年的设计竞赛而赢得的第一个重要设计工程,但因种种因素,工程的实施一直拖到1933年才开始。自1930年起阿尔托开始为这个图书馆设计一种叠放式圆凳,其最惊人的特点就是后来被称作“阿尔托凳腿”的面板与承足的连接,这种以层压板条在顶部弯曲后用螺钉固定于坐面板上的结合方法非常干净利落,面板与承足的连接本是一个古老的难题,却被阿尔托如此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阿尔托为此于1935年获得专利。这件圆凳只有四个极为简单的构件,而腿足扩出坐面从而便能够叠放,而叠放所形成的三重螺旋轨迹本身又构成了一件有趣的雕塑艺术品。这件家具设计的尺度、比例均可依具体场合的使用需要进行调整,同时亦可加上或高或低的靠背形成普通椅或酒吧椅。而这种靠背与腿足的连接也同样以螺钉直接结合,构造体系完整统一。阿尔托在此充分表现出他将木材用作现代家具设计的主体材料时最为成功的一个因素,即物美价廉、简单便捷的结点设计。(图13)

阿尔托家具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他乐于挑战,总是试图解决不寻常的实际设计问题。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是他1936年设计为现代家庭日常生活服务的一种室内手推车。这种手推车系列的第一种是1933年为帕米奥疗养院设计的,最初的设计是两层使用层,供护士每天调换护理用品时使用。同当时的“帕米奥椅”一样,“帕米奥手推车”主体构造亦采用层压胶合板。整个设计再次体现阿尔托典型的简明醒目的特点,加上不同色彩的配置,视觉效果极为强烈。1936年阿尔托针对普通家庭使用的需要重新设计这件手推车,在改为单层的同时加上一个吊篮作为使用层的补偿,有效地增加了家庭式的温暖气氛。随后几年阿尔托又对这件家用手推车做了许多材料,色彩的更换。这件引人入胜的设计十分协调地被应用于阿尔托的许多建筑作品中。

16

阿尔托为20世纪家具设计的另一杰出贡献是用层压胶合板设计出悬挑椅。自马特·斯坦于1926年设计第一件悬挑椅以来,钢材一直被认为是唯一能用于这种结构的材料,然而到了1929年,经反复实验,阿尔托开始确信层压板亦有足够的强度用作悬挑椅。经常出国活动的阿尔托对其他设计师试制悬挑椅的情况非常了解,但他决心另开新路,并于1933年获得成功,制成全木制悬挑椅,并首次用在帕米奥疗养院。阿尔托对这种结构兴趣很大,在以后许多年都在这种结构基础上不断翻新设计,如1936年的躺椅和1946年的帆布条编织作为坐面靠背的悬挑椅(图14)。而后阿尔托又用不同色彩、不同材料给各种设计以多姿多彩的面貌。阿尔托非常重视家具设计的连续性,他认为一种设计不可能一次就很成熟,它们总有可改进之处,至少可以变换成多种不同的面貌以调社会众口,成立于1935年的阿代克公司(Artek)专门经销阿尔托的家具。很多人每次进入其展示厅都能强烈感受到阿尔托的这种在设计上无止境的探索精神。

1954年设计的“扇足凳”是阿尔托又一件令人叹为观止的家具杰作,它以微妙而精巧的技术有机地创造出一种非常漂亮的扇形足,并直接与坐面相连。这种扇形足最大程度地宣告了结构的可能性和木料的自然美,无论阿尔托本人还是公众都认为这是他对现代家具结点探索中最美的一个成果。这种扇足凳系列可以用三足、四足、五足、六足等等,加上材料、面料的变换、真正组成了一个家具大家族。这种扇形因素也同样被阿尔托用于他的许多建筑设计中,如赫尔辛基理工大新区的主体建筑群芬兰文化会堂(1958),德国沃斯伯格文化中心(1958~1962)以及德国不来梅公寓楼(1963)等等。

6、艾琳·格瑞(Eileen Gray,1879--1976)

要把爱尔兰裔的建筑师、设计家艾琳·格瑞定位是很难的:她的作品她的一生都游离在主流的边缘,设计史学家菲利普·盖勒(Philippe Garner)称她是一位“安静而又果断的独行侠”。由于很难把她归属于一个特定的组织,所以她在设计领域的声誉主要雀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但如今她已成为20世纪前50年最重要的设计师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影响现代设计的女性之一。她的作品涉及面很广:有用珍奇材料制作的豪华装饰品,也有成功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设计。不像夏洛特·帕瑞安德(Charlotte Perriand)开始在柯布西耶那里工作,也不像丽丽·瑞琪(Lilly Reich)和密斯工作紧密,格瑞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单干,很少和现代建筑大师们联系。作为20世纪的一位先驱建筑师,她对现代家具设计贡献非常突出。

虽然格瑞后期的作品和那些现代主义同行们的作品类似,但她的早期作品却有明显的法国装饰设计传统因素在里面。格瑞生于爱尔兰的一个富足而充满艺术气氛的家庭,幼年即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顽强的执着精神。19岁时她进入当地的艺术学校学习绘画,1900

17

年她和母亲第一次去巴黎博览会观光。这座大都会给她带来了巨大的冲击,4年后随全家移居巴黎位于波拿巴21号街(21 rue)的公寓,并在那里终老。

在巴黎格瑞很快对漆艺发生浓厚的兴趣。1910年,格瑞弃美术从事瓷艺,她先在由日本人菅原清三(Seizo Sugawara)在伦敦开设的工厂内学习,接着去了巴黎。在几位著名的漆艺家指导下,尤其是一位日本旅法漆艺家的高超技艺对她影响很大,格瑞很快掌握了漆艺的基本技法,随后成为第一代现代漆艺著名大师之一,近几年的收藏市场对格瑞早年的漆艺作品表现出了超常规的狂热。在制作漆艺作品的同时,格瑞几乎是完全通过自学,并时常与当时现代设计运动的先锋人物如柯布西耶等的交往最后成为非常杰出的家具设计师。她的手工家具制品完美无瑕,而且只限于黑、灰及深色,以使她的作品产生一种强烈的和谐色调。她所设计的屏风和其他家具物品既揉合了神话人物又有1913年左右立体派所倡导的抽象图案。

1913年,格瑞在艺术装饰年展上首次展示了她的作品,正是因为这次展出,格瑞的第一个重要的客户出现了,女装设计师兼收藏家雅克·都西特(Jacques Doucet)向她发出了邀请。格瑞为他设计了一张红色的小桌子,悬由黑色的流苏。这件家具的灵感来自于法国18世纪的家具,那时像Jacques Emile Ruhlmann和Maurice Dufrène这样的装饰艺术家都对法国传统装饰感兴趣。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格瑞为很多的法国客户做过室内设计,包括苏珊·托波特(Suzanne Talbot)也就是马修·利维女士(Madame Mathieu Levy),诺雷斯子爵夫人(Vicomtesse de Noailles)。格瑞用她称之为“整合”的方法来设计这些项目,使用各种各样不同寻常和外来的材料和饰品,包括为托波特室内墙面上用到的鸵鸟蛋和羊皮纸。她的设计特色是大量的漆饰,墙面饰物和家具饰件(尤其是屏风),但格瑞最富革命性的设计可能是铜漆和银叶装饰的榻,就像一艘由六条腿撑着的独木舟,取名就是“独木舟”(图15),这在她的后期室内装饰上又用全新的形象演绎了一遍。她也为她所有的室内装饰设计了由抽象图案组成的地毯;这些都是受到非洲和大西洋法国殖民地传统艺术的强烈影响,这在当时很多美术家的作品,特别是立体派的作品中可以看到。

1922年,格瑞在巴黎开了一家名为“沙漠画廊”(Galerie Jean Désert)的商店,专门销售她自己的作品。当然,这些室内饰品和家具因为是手工制作的,所以售价也不菲。地毯因为价格适中,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在画廊营业的八年中,格瑞对立体派艺术和当代功能主义建筑设计的兴趣渐长,这在她的家具设计中显而易见:1923年设计的一张平面交错的小桌就明显受到荷兰风格派里特维德的几何形式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中期制作的一个钢结构的小型梳妆台,旁板处是一个木质抽屉以及一个木质台面就是典型的例子。甚至是20世纪20年代早期的漆器也变

18

得轮廓简洁,抛弃了她早期作品中常用的如铸铁等装饰元素。

1923年巴黎装饰艺术联盟沙龙展出了格瑞的“蒙特·卡洛的闺房”(Bedroom-Boudoir for Monte Carlo),标志着她从装饰性向功能性的转变。房间装点简单的家具,如双扇屏风,支撑连为一体漆成白色(也可改为黑色);装饰地毯;搭在沙发上的动物皮毛等。20世纪50年代后格瑞更注重几何形式,钢管等新材料的运用,大批量生产等设想。她的家具设计开始偏离于她早期的装饰风格和手工传统,更偏向于德国和尼德兰家具设计以及围绕现代建筑家柯布西耶和他的拍挡佩瑞得的巴黎设计组的设计。然而,从她这几年的设计来看,她又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现代主义所表现出来的严肃和冷冰冰的感觉——她抛弃了一些现代主义所认为的用户服务于设计而不是其它的思想。例如,1925-1930年间的“Transat”扶手椅(图16)——一个舒适的椅垫,一个引人注目的现代风格的简洁可调节的木质框架,这把椅子最初是为海边度假房间“E.1027”设计的,椅子满足了舒适和可调节双重需要,并在“沙漠画廊”中内出售。

格瑞事业生涯的最后一个阶段又转向了一个新方向。20世纪中期的评论家杰·贝多维西(Jean Badovici)说服她从事建筑,她信心百倍充满热情的接受了这个挑战。第一次尝试是和贝多维西设计建造自己在法国南部Roquebrune的房子“E.1027”(图17),非常的现代,平顶、白墙、条窗。格瑞为房子设计了一些新家具,其中就由著名的“Bibendum”椅,钢管和玻璃组成的侧桌。贝多维西接管“E.1027”后,格瑞为她自己在法国南部Castellar设计了一栋小屋,外观相当前卫,也是平顶条窗,装备冷酷的家具,最重要的设计是可折叠的“S”型椅。

格瑞的设计生涯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达到顶峰, 1937年在柯布西耶主办的巴黎建筑展览会上展出她的建筑设计和家具设计的作品,引起轰动,尤其她的几件高雅而独特的家具作品自此成为现代家具设计史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格瑞的家具设计几乎完全摒弃传统因素而成为传达现代设计观念的强烈信号,她坚信机器时代的设计应该有它全新的面目,她20年代设计的两件面目独特的折叠椅与所有的先例毫无联系,完全是一种独立思考的创新。同当时大多数现代设计大师一样,格瑞的许多家具都是为他人的现代建筑空间专门设计的。她最获成功的作品还是“Bibendum”和“Transat”椅。

7、其他几位贡献卓越的第一代现代家具设计师

上述六位设计大师是20世纪现代家具设计运动中开天辟地的人物,对现代设计文化、对当代社会生活都影响最大,但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地区文化的复杂性,使整个社会对设计师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同时代的许多杰出设计师都以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为家具设计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其中更有几位,以自己超时代的设计体系,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新的设

19

计大师。

(1) 皮尔瑞·查里奥(Pierre Chareau, 1883--1950)

法国早期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以室内、家具设计为主要领域的著名建筑师,他生于法国的包迪奥斯(Bordeaux),大学毕业后先在巴黎的一家英国设计公司工作,1914年开始成为独立设计师,为相关建筑物设计专用家具。1918年查里奥终于建立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其设计领域涉及建筑、室内、家具、灯具及工业设计的多方面内容,其广泛的、充满现代气氛的设计很快为他赢来国际性的声誉。他参加了1924年的法国应用设计展及1925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并于1925年开设他自己的设计作品展示厅。1929年他成为“国际现代艺术协会”和“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创始人之一,1940年他移居美国并在纽约开办自己的事务所。查里奥的家具设计在充分体现国际现代风格的同时也颇能展示出法国设计传统,这从他的许多现代沙发设计中能明显看出,对贵重材料的使用使他的家具设计时常显得很庞大,有一种现代豪华气息,但查里奥亦创造了许多构思新颖,形象极为“前卫”的家具设计。(图18)

(2)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Vladimir Tatlin, 1885--1953)

前苏联构成主义运动的首脑人物,在20年代曾以一件非常独特的“塔特林椅”为现代家具设计平添了异彩。塔特林曾在莫斯科绘画、雕塑和建筑学院学习,最初主要是一位画家,1911年起结识先锋派抽象画家马利维奇(Kasimir Malevich)和著名的毕加索,同时又与苏联的“未来主义”艺术团体过从密切,很快就与洛得琴科(Alexander Rodchenko)等人一道成为前苏联的“前卫”艺术家代表。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他响应列宁号召,参与设计“第三国际”纪念碑方案。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第三国际纪念塔”,尽管仅仅是模型,却对现代设计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塔特林以后很多年是在设计与教学中度过的,其1927年面世的设计手法新潮的“塔特林椅”实际上派生于“第三国际纪念塔”的基本构思。当时的塔特林非常迷恋于飞行机器,想法时常超常规地大胆,其最初的模型竟用弯曲木料及帆布制成。当然也许他心中明白这仅是模型而已,后人几十年以后将它用钢管制作出来后,更加认识到真正是一件构思极为巧妙的家具设计。

(3) 特·斯坦(Mart Stam, 1899~1986)

荷兰著名建筑师,同塔特林一样,他也是以一件杰出的现代家具设计奠定了他在设计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这就是1926年面世的历史上第一件悬挑椅(图19),其开创之功随即为密斯、布劳耶、阿尔托等大师所继续,最后结成丰硕成果,成为现代家具家族中分量很重的一部分。同许多当时的建筑师一样,斯坦最初亦学习绘画,而后开始在建筑事务所中边学边干。1923年他参加了包豪斯的设计展览,同时也写了大量关于建筑与设计方面的文章,并参与创建“国际现代建筑协会”。斯坦也是一位著名的建筑教授,在许多大学任教多年,直到1966年退休并移居瑞士。

2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