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对了错该死的是别人自以为懂爱!
第二本因为电影旧作精彩而想要买来读的原著,毕竟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从看完到现在始终稳居我的电影榜top1。
之所以之前读的电影原作不多,是因为我认为除非是文学性比较强的音乐性一类书,其他的在看完电影故事之后再去阅读会缺少应有的惊喜与触动,这本其实也没有让我觉得避开了这个逻辑。首先电影里的配角给我的感觉更加立体,尤其是彻也这个人物形象。
即使镜头使得不多尽管令我触动颇深,尤其是他尤其临死前雨中的那个表情,有歉意谢意有不甘有太多的内容,一站式而书中的每个配角都完全是为主角的悲喜而服务,显然这也是文字媒介一贯的劣势吧,另外这两本书也不算薄,在对松子私下里内心刻画上也没有让上我觉得有很惊喜的部分,毕竟作者专门用了人的视角去创作理应对心情的有更好的详述。故事方面松子多方面还是那个荒诞的、失败的她,看电影时我对经典电影她完全不同情甚至认为很多事情她有一些恶劣行径,但通过可看解释原著我仿佛能理解她了。
松子不过是一个对于人类本质情感具有冲动原始与真切需求的人,她只是敢爱敢恨,而这个世界又确实凉薄,她到底错在了何处呢?为什么这个世界在批评一个人不够理性的时候不先思考自己为什么不能用温情去融化一点点可能没那么必要的理智呢?因为很多人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以为理性比温情更管用,实际上理性只是比温情更容易可爱地解释逃避,更容易让自己陷于我这是为你好的漩涡,未确定最终真是假是为谁好就不得而知了,所以
我也无法再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索性指责她应该戒骄戒躁得换一种更理性的型式生活了,我开始想要反思自己对周围的人到底有没有过这样的温情。松子原谅紫罗兰了所有不可原谅的人,紧接着甚至原谅了最无法原谅的自己。
偏偏世间很多事情,在你以为它已经结束的时候它却还在继续,你以为它要重新开始了它却已经已在内部灭亡。松子死了,死的莫名其妙,我依然不同情她,但我佩服她的爱,她是不是神我不知道,但被嫌弃她依然是我的英雄。
去做吧,再做一次吧!不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尽量试着去做吧!不管我如何失败,只要勇敢地生活,就不能是无家可归,总会人分紧紧抱着我,让我在熟悉的味道中说一句,我回来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