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组--- 于海君
指导思想
通过物理总复习,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渗透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复习进度
1、高三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阶 段 第一阶段 时 间 模 式 主 要 内 容 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8/1至2/28 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元复习训练 本规律及其应用 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按知识块(力学、热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学、电磁学、光学、原子2/23--4/15 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内的运用(包括物理实验综合复习训练 拔高) 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进行大组合复习进行学科内大综合复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习训练、模拟测试 析、重要规律的应用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4/16-6/1 2、第一阶段章节复习课时安排
章 次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3-5动量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3-4机械振动 光 3-5 原子物理 内 容 直线运动 力与相互作用 力和运动的关系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与航天 机械能 动量守恒 电荷的相互作用 静电电场 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磁场 电磁感应 交变电流、电能的输送与变压器 机械振动 光学 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光电效应 天然放射性、核反应、核能 总 课 时 8 8 10 10 12 10 10 10 10 8 8 15 6 6 说 明 8/14—8/23 8/24—9/3 9/4—9/15 9/16—9/30 10/5—10/19 10/20—10/31 11/1—11/15 11/16—11/30 12/1—12/15 12/16—12/26 12/27—1/5 1/6—/26 1/27—2/2 2/3—2/7 1
3.第二阶段模块复习课时安排
模块 第1模块 第2模块 第3模块 第4模块 第5模块 第6模块 内 容 运动学 力学 电磁学 原子物理 力学实验 电学实验 总 课 时 4 4 6 4 10 14 说 明 2/24—2/28 3/1—3/7 3/8—3/15 3/16—3/20 3/21—3/31 4/1—4/15 4.第三阶段仿真模拟训练课时安排
试卷 试卷1 试卷2 试卷3 内 容 真题卷 名校模考卷 预测卷 总 课 时 4 4 4 说 明 4/16—5/1 5/2—5/15 5/16—6/1 二、具体措施
(一)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
1、在复习中应立足基础知识,通过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如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让学生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引导学生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2、复习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要抓住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从而使运动和力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以课本的习题背景、插图和阅读材料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应用中、低档试题进行训练,花大力
2
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
(二)围绕考点,参透考纲,认真研究三年高考试题特点
结合《考试说明》分析高考命题的规律,把握命题原则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准确把握高考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工作;收集近三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特点,试题考查的侧重点,全卷考查的热点等。
(三)精心讲解,严格训练,切实提高课内课外学习效率
1、精心讲解,通过教师引导对示范例题的分析,讨论和解答,“以题引路---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发现,归纳解题步骤和思路,归纳解题中易出错、易遗漏、易忽视、易混淆、易忘记的地方,要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重视解题后的反思。
2、讲练结合,多让学生思考,注意适当做一些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做到讲得透、练得精。
(四)渗透方法,彰显技巧,努力构建物理学习思想体系
1、在平日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题目和章节,有意识的、恰当的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学习和领会,强化物理方法的运用,突出方法教学。
2、通过例题、习题的讲练,强化物理思想的渗透,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的作用。要让学生逐个地掌握物理思想方法的本质,做到灵活的运用和使用物理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突出思维抓教学。
3、将课外试题与课本上试题进行对照,比较方法、技巧、思想,加深理解。 4、研究近年的物理竞赛试题中的中低档试题,在选编、改编后训练学生,使试题的物理思想融入其中。
(五)针对训练,分类达标,确保提高学生适应考试能力
1、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关键
3
字眼,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使学生在大脑中能重现题目的物理情景,并能快速地用语言、示意图和方程等形式“翻译”出来。
2、加强独立训练,包括独立审题、独立分析、独立决策、独立解题、独立检查、独立克服困难等,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加强解题速度训练,每次训练限时90分钟,让学生在80分钟内能答题完毕;要求学生把它当作实战来演练,让学生学会在考试中如何分配时间,不断积累考试经验。
4、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懂得选择题(理解、逻辑推理)、实验题(原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和计算题(过程、模型、方法和能力)等不同类型题的题型分析、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掌握数学方法在解题技巧中的应用。
5、研究评分标准,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示范引导和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提高解题的规范性,增加得分点,考出更高分数。
6、落实训练,巩固成果,全面提升学生应变抢分能力
(1)由易到难,各个击破,对于物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考虑有选择地放弃一些“过难”的题目,让每个人的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
(2)会做的题能够得全分,熟悉高考评分细则,领会其中精神,思路要严谨,说理要透彻,表述要准确,规范答题,清晰无误;
(3)不会做的题也要能得一部分分数,在实际考试中解答计算题时,有时候是题目较难,不能完整地解答出来,有时候是时间紧,没有时间做出最后的结果,此时学生应该按照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涉及几个规律,写几个方程,要尽量多写一点,当然,要规范答题。
2017.9.21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