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复习第七章

复习第七章

来源:爱go旅游网


课题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知道力的作用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课型 复习 课时 一课时 3.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4. 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5.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 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分析、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会解释简单的现象 2.体验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过程 3.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有关的过程 4.尝试根据已有经验提出科学的猜想,体会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结论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并了解有关力、弹力、重力的概念,并乐于探究身边的力现象。 2培养学生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学 方法 教 学 力、弹力、重力的基本知识 力的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本课以梳理式教学模式为主,结合问题法、演示法、启发法、归纳法、多媒体辅助法等教学方法 自主备课 集体研讨后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预习 一个炎热的中午,小牛顿在他母亲的农场里休息,正在这时,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下来,这个苹果不偏不倚,正好打在牛顿头上。牛顿想: 过 程 苹果为什么不向上跑而向下落呢?他问他的妈妈,他妈妈也不能解释。大凡科学家都保留一颗童心,牛顿更不例外,当他长大成了物理学家后,他联想到了少年的“苹果落地”故事,可能是地球某种力量吸引了苹果掉下来。于是,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 本章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重力,通过对用重锤线校准的操作;对重力的存在及应用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会主动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关重心的现象。培养了我们乐于参与科学实践的情感以及在实验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知识讲解 考点/易错点1、力 1.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 (2)有的力必须是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才能产生,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等力, 但有的力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 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 (1)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2)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考点/易错点2、弹力 1.弹性和塑性:(1)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 (2)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形变不能自动地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塑性。 2.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产生的条件: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 (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弹簧所受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考点/易错点3、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不等同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2.重力的大小(1)重力也叫重量。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9.8N/kg。 (3)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均匀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5.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三、例题精析 【例题1】分别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则这两个力( ) A. 只要大小相同就可以 B. 只要方向相同就可以 C. 作用在物体的同一处就可以 D. 必须具有相同的三要素 【答案】D 【解析】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有三个因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所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要产生相同的效果必须要力的方向、大小、力的作用点都相同,故选D。 【例题2】【题干】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弹簧、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B. 弹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D.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答案】 D 【解析】A. 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都能产生弹力,不只是弹簧和 橡皮筋,故A错误;B. 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情况有关,其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故B错误;C.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成正比,故C错误;D.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故D正确。 【例题3】【题干】有一自制弹簧测力计,量得弹簧原长8 cm,当弹簧受到5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2.5 cm,则弹簧受力后长度变为14 cm时,所受外力的大小应是( ) A. 12 N B. 28 N C. 16 N D. 22 N【答案】 A 【解析】当弹簧受到5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2.5cm,可求出每伸长1cm,需要施加2N的力(5N/2.5cm=2N/cm) 弹簧原长8cm,受力后长度变为14cm,则弹簧伸长量为:14cm−8cm=6cm, 弹簧此时所受外力大小为:F=6cm×2N/cm=12N. 【例题4】【题干】如图所示,在墙上挂图时,可自制一个重锤来检查图是否挂正,这是利用了( ) A. 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 C.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D.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答案】D 【解析】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作用,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自制一个重锤,重锤由于重力的作用处于竖直位置,所以可以用来检查图是否挂正,若相框的竖边和它平行,就说明相框挂正了。故答案为D. 四、课堂运用 【基础】 1、射门时,球员踢出的足球,有时径直凌空射向球门;有时却拐着弯飞向球门——“香蕉球”,如图所示,图中F表示踢球的力。从图中可以看出,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 ) A. 大小 B. 方向 C. 作用点 D. 单位【答案】C 【解析】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从图中可以看出,力的大小都是F,方向相同,力在球上的作用点不同,球的运动路径不同,所以导致球沿不同路径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踢球的力的作用点,故C正确为答案。 2、关于力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人坐住沙发上,沙发凹卜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船员向后划水船就前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答案】A 【解析】A.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故A错误, 符合题意为答案。 B.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给球一个力的作用,球的运动方向改变了,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正确。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受到力的作用,沙发凹下去,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正确。 D.船员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船一个向前的力,船就前进了,故D正确。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 重力是由地球的吸引作用产生的 C. 由g=G/m可知,g和G成正比 D. 重力不是弹力【答案】C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是成正比,我们通常所说的重力拉力支持力等都属于弹力,所以选项A、B、D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因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是成正比,G/m的值(g)个是一个定值,与重力的大小无关,选项C错误. 【巩固】 1、甲乙两同学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各用2N 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是( ) A. 40N B. 2N C. 1N D. 0N【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使用时,吊环端和挂钩端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挂钩上所受到的拉力,因此甲乙两同学沿相反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各用2N 的拉力,测力计的示数是2N,故B正确为答案。 2、如图所示,两匹马各用1000 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弹簧测力 计,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 2 000 N B. 1 000 N C. 0 N D. 500 N 【答案】B【解析】弹簧测力计的两端受的力均为1000N,处于静止状态,挂钩一端受的力为1000N,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00N,故B正确为答案,选项A、C、D错误。 3、 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一木块,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_______,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表示______,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是_________N。 【答案】 10N 0.4N 3.2N 【解析】由图可知,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刻度值为10N,所以它的量程是10N,刻度盘上每个大格表示2N,每个小格表示0.4N。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2N,即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3.2N,故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是3.2N。 【拔高】 1、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受的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 根据实验数据,你认为: (1)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_ _的测力计; (2)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伸长量△L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是_ _; (3)当悬挂物体后,弹簧长度是25.5cm,那么该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是__N. 【答案】 0~3N F=0.5△L 1.75 【解析】(1)由图象可知,在0~3N拉力作用下,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超过3N的拉力后,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不成正比,故用这样的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是 0-3N的测力计;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 当弹簧伸长的长度为△L1=23cm-22cm=1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5N, 当弹簧伸长的长度为△L2=24cm-22cm=2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1N, 当弹簧伸长的长度为△L3=25cm-22cm=3cm时,弹簧受到的拉力为1.5N, 由此可以得出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伸长量△L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为:F=0.5△L; (3)若弹簧长度是25.5cm,则物体向下拉弹簧的力为:F=0.5△L=0.5×(25.5-22)N=1.75N. 故答案为:(1)0~3N;(2)F=0.5△L;(3)1.75. 2、在实验时,小明将一个正常的铁质外壳测力计的挂钩挂在铁架台上,静止时示数如图所示。接着,他把这个测力计像右图中乙那样,上下各挂 一个0.5 N的钩码,并挂到甲测力计下,则甲、乙两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 ) A. 1.0 N 1.5 N B. 1.0 N 0.5 N C. 2.0 N 1.5 N D. 2.0 N 1.0 N 【答案】C 【解析】测力计甲的示数为两个钩码的重力和测力计乙的重量之和,所以测力计甲的示数为1N+0.5N+0.5N=2N;测力计乙的示数为测力计乙的重力与一个钩码的重力之和,即1.5N,故C正确为答案。 3、重庆市万州区出产的鱼泉牌榨菜具有低盐低糖、无防腐剂等特色,是中国名牌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市场上常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80g”字样,则这10包榨菜的重力是多少?(g=10N/kg) 【答案】8N 【解析】解:10包榨菜的质量为m=80g×10=800g=0.8kg, 由G=mg可得,这10包榨菜的重力是 G=mg=0.8kg×10N/kg=8N。 答:这10包榨菜的重力是8N。 五、课程小结 六、课后作业 1、如图所示的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 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 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D. 地球对月亮的引力 【答案】D 【解析】A. 推土机对泥土施加推力时相互接触,并且使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属于弹力。B. 大象对跳板施加压力时相互接触,并且使跳板发生了弹性形变,属于弹力。C.地球对月球施加引力作用时,两个物体没用相互接触,不属于弹力。符合题意;D. 绳子对小车施加拉力时相互接触,并且使小车,绳子都发生弹性形变,属于弹力,不符合题意。 2、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A. 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B. 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C. 至少要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D. 至少要改变力的三要素中的一个要素【答案】D 【解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能够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只要有一个要素改变,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故ABD错误D正确。 3、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计的示数是( ) A. 0 N B. 30N C. 20N D. 15N【答案】D 【解析】甲、乙两同学沿相反的方向各用15N的力水平拉一测力计,测力计静止不动,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拉力的大小,所以示数为15N,故D 正确为答案。 4、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产生力的作用 B.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 C. 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D. 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 【答案】B 【解析】A. 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例如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故A错;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产生力的作用时,一定同时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是成对出现的,故B正确;. C错误;D.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例如:两个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并接触的木块间没有推、拉、挤、压等作用,没有发生力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B. 5、 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则( ) A. 在上升过程中,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 在下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较大 C. 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所受重力为零 D.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答案】D 【解析】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同一个物体不论上升还是下降,受到的重力都是相等的,故B错;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重力不为零,故C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应选D。 6、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网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表明力还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答案】 形变 相互 运动状态 【解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网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二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球受力的结果运动方向变了、速度大小变了,这都是运动状态变化 7、如题图,一根木棒斜靠在墙上,请在图中画出木棒受到的重力以及支持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木棒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是重力、墙壁对木棒的支持力和地面对木棒的支持力。重力作用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用G表示;墙壁对木棒的支持力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水平向右,用F1表示,地面对木棒的支持力作用在接触点,方向是垂直于地面向上的,用F2表示,如图所示: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3.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7、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板书 (fkx:f是指弹簧所受拉力,x是弹簧伸长了的长度,k是弹性系数) 设计(知识8、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观察量程;(2)认清分度值;(3)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4)构建) 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9.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10.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用G=mg来计算大小,g=9.8 N/kg 1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2.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教学 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