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初探
———以仙居县三桥溪、括苍坑小流域为例
(1.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ꎬ淅江杭州311122ꎻ2.内蒙古林西县水利局ꎬ内蒙赤峰025250)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673-5366.2018.06.14
摘要:以仙居县三桥溪和括苍坑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为例ꎬ在工程措施已落实的基础上ꎬ通过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火烧迹地营造水土保持林、沟渠护岸两侧空地和护岸顶部实施植被绿化ꎬ对住宅周边空闲地进行园林式景观绿化ꎬ对经果林林下栽植植物篱等方式进行林草措施设计ꎬ目的是有效推进乡村绿化发展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ꎮ实践证明ꎬ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ꎬ浙江省各乡村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旧貌换新颜ꎬ美丽环境逐步转化为美丽经济ꎬ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奠定了坚实基础ꎮ关键词:乡村小流域ꎻ综合治理ꎻ水土保持林ꎻ美丽乡村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高ꎬ党和国家进一步就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作出新的决策部署ꎬ十九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ꎬ强调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ꎬ推进乡村绿化发展ꎬ把“乡村振兴战略”上升至国家战略ꎮ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2018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ꎬ浙江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对省内中西部地区中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ꎬ结合“五水共治”水利建设和“两美”浙江建设ꎬ进一步促进浙江省的乡村振兴ꎮ
2020年)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ꎬ本文以仙居县三桥溪、括苍坑小流域为例ꎬ结合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ꎬ在工程措施已落实的基础上ꎬ从水土保持林建设、护岸两侧植被
仙居县三桥溪、括苍坑小流域为仙居县近期(2015—
绿化、景观绿化及林下植草等方面出发ꎬ在不同的范围内开展乡村小流域林草措施设计ꎬ为有效推进乡村绿化发展ꎬ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探讨ꎮ
杨凯1 金凤珍2 张翼1 陈东1 王静1
1 小流域概况及现状
1.1 小流域概况
道和下各镇境内ꎬ流域总面积5612.36hm2ꎬ流域内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ꎬ属于椒江水系ꎬ土地利用现状以林地、经果林和耕地为主ꎮ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1486.96hm2ꎬ占流域总面积的26.48%ꎬ以轻度和中度流失为主ꎮ仙居县三桥溪、括苍坑小流域基本情况详见下表1ꎮ
仙居县三桥溪、括苍坑小流域位于仙居县东北部安洲街
表1 仙居县三桥溪、括苍坑小流域基本情况表1)
小流域三桥溪小流域括苍坑小流域
合计
S/hm22097.583514.785612.36
所在乡镇安洲街道下各镇
所属水系椒江水系椒江水系
涉及行政村
西周村、岭下张村、岭下彭村、岭脚村、三桥村等
后田坑村、西郊村、坎头村、下高村、下王沈村、东岙村、羊棚头村等
S1/hm2473.471013.491486.96
1)S为流域面积ꎻS1为水土流失面积ꎮ
1.2 小流域现状
合ꎬ进行河岸绿化、村庄环境景观绿化等ꎬ使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ꎬ切实改善人居环境ꎬ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ꎮ
目前ꎬ在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ꎬ流域内沟道
两侧冲刷严重、存在潜在坍塌危险ꎬ山区性溪沟洪水暴涨淹没村庄ꎬ严重威胁下游居民生产生活安全ꎮ受传统种植方式影响ꎬ加上当地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ꎬ往往片面追求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ꎬ全垦全复整地造林ꎬ造成林下地表裸露、坡面配套防护措施少且年久失修ꎬ当地水土流失对环境的破坏加剧ꎮ
针对乡村环境问题ꎬ近年来因大量生产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排放ꎬ严重影响了当地乡村振兴及环境整治的发展ꎬ各地乡村迫切需要通过水土保持项目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
2 小流域林草措施设计思路
仙居县三桥溪、括苍坑小流域林草措施设计总体布局以生态绿化为主要目标ꎬ根据地形地势、用地类型及人类活动情况ꎬ在“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的治理方式基础上ꎬ因地制宜ꎬ结合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ꎬ考虑项目区立地条件ꎬ在不同的范围内采取不同的林草措施ꎬ以减少、阻拦及吸收地表径流ꎬ涵蓄水分ꎬ固定土壤免受各种侵蚀ꎬ减少面源污染ꎬ既能保持
2018年第6期 杨凯等: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助力乡村振兴初探水土ꎬ又能美化乡村生态环境ꎮ考虑到河岸两侧的景观效果ꎬ对三桥溪西周村沟渠护岸两侧空地和括苍坑后田坑村护岸顶部及两侧空地栽植护坡植物ꎻ对后田坑村住宅空闲地栽植园林式景观植物ꎻ对农业生产强度大ꎬ难以采取乔灌措施的经果林林下采取种植植物篱方式予以水土流失治理ꎬ实现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ꎮ
41
根据苗木种类及规格确定ꎬ一般为1111~2000株/hm2ꎮ由于项目区雨热条件较好ꎬ适合灌草自然恢复ꎬ水土保持林林下灌草3.1.2 立地条件分析3.1.3 树种选择
采用自然恢复的方式进行营造ꎮ
仙居县水热条件较好ꎬ新造的水土保持林的地块主要为东
山脚地块的火烧地ꎬ土壤以红壤为主ꎬ适合造林ꎮ
水土保持林造林树种选择地带性乡土树种ꎬ按照“适地适
3 林草措施设计
3.1 水土保持林建设设计3.1.1 造林范围及方式
水土保持林建设主要针对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火烧迹地ꎬ
树”的原则ꎬ采取树体高大、冠幅大ꎬ林内枯枝落叶丰富、枯落物易于分解ꎬ具有深根系、根量多和根域广ꎬ长寿、生长稳定且抗性强的树种ꎮ林下灌草主要采用自然恢复的方式ꎮ乔木树种的选择主要根据坡向和海拔高程确定选择香樟、枫香、杉木等ꎬ采用2a生袋装苗ꎮ苗木生物学特性见表2ꎮ
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营造ꎮ乔木采用挖穴栽植ꎬ种植密度
表2 项目区水土保持林适宜种植的乔灌草种一览表
种类
名称香樟
植物特性
樟科ꎬ樟属ꎬ常绿大乔木ꎬ喜光ꎬ稍耐荫ꎬ喜温暖湿润气候ꎬ耐寒性不强ꎬ对土壤要求不严ꎬ较耐水湿ꎬ主根发达ꎬ深根性ꎬ能抗风ꎬ萌芽力强ꎬ耐修剪ꎬ有很强的吸烟滞尘、涵养水源、固土防沙和美化环境的能力ꎮ
金缕梅科ꎬ落叶乔木ꎬ高可达30mꎬ树皮灰褐色ꎮ喜温暖湿润气候ꎬ性喜光ꎬ幼树稍耐阴ꎬ耐干旱瘠薄土壤ꎬ不耐水涝ꎮ多生于平地ꎬ
乔木
枫香
村落附近ꎬ及低山的次生林ꎮ在湿润肥沃而深厚的红黄壤土上生长良好ꎮ深根性ꎬ主根粗长ꎬ抗风力强ꎬ不耐移植及修剪ꎮ种子有隔年发芽的习性ꎬ不耐寒ꎬ黄河以北不能露地越冬ꎬ不耐盐碱及干旱ꎮ在海南岛常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ꎬ性耐火烧ꎬ萌生力极强ꎮ分布于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ꎮ
杉木
杉科ꎬ杉木属ꎬ落叶乔木ꎬ又名:沙木、沙树等ꎮ杉木为喜光性树种ꎬ喜气候温暖湿润ꎬ没有明显的主根ꎬ侧根、须根发达ꎬ再生力强ꎬ为中国长江流域、秦岭以南地区栽培最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的用材树种ꎮ
3.1.4 造林方法
水土保持林造林采取挖穴栽植ꎬ挖穴时保证穴位准确ꎬ大小
合适ꎬ一般采用穴径30cmꎬ深30cmꎮ种植穴的尺寸可依苗木规格及根系情况适当调整ꎮ在栽苗木之前应以所定的灰点为中心沿四周向下挖穴ꎬ种植穴挖好后ꎬ可在穴中填些表土ꎮ挖穴时应避开地下异物ꎬ保证苗木正常生长ꎮ
苗木应选择健康、新鲜、无病虫害、无缺乏矿物质症状ꎬ生长旺盛而不老化ꎬ无突出疤痕ꎬ不应有裂开的茎或树干ꎮ应去除已死亡的枝条ꎻ所有茎或树干应有较好的形态ꎬ稳固且根系良好ꎬ可在种植土中自行稳固支撑ꎮ要求乔木有足够的枝叶以展现该树种之形态ꎬ尽量保留树木原有冠幅、保留顶端生长点ꎬ生长健壮、分枝均衡ꎬ整冠饱满、叶色正常、无枯枝败叶及病虫害、树枝无损伤ꎻ根系应有良好发展ꎬ并在检查时应无病虫害ꎬ无尘、无化学杀虫剂残余ꎮ
苗木采用汽车运输ꎮ乔木苗装车时根系向前ꎬ树梢向后ꎬ顺序安放ꎮ同时ꎬ为防止运输期间苗木失水ꎬ苗根干燥ꎬ同时也避免碰伤ꎬ运输时将苗木用绳子捆住ꎬ苗木根部用浸水草袋包裹ꎬ做好保湿ꎬ避免苗木失水过多影响栽植成活率ꎮ
苗木运至施工现场后对有必要的苗木进行适度修剪ꎬ修剪后即可定植ꎬ定植时注意疏密一致ꎬ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ꎮ定植后24h内浇第一遍水ꎬ水要浇透ꎬ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ꎬ根系与土紧密结合ꎬ以利于根系发育ꎮ所有的树木种植按照由内向外
3.2 护岸两侧植被绿化3.2.1 景观绿化设计
为了美化乡村生态环境ꎬ对三桥溪西周村沟渠护岸两侧空
顺序进行种植ꎮ
地和括苍坑后田坑村护岸顶部及两侧空地进行植被绿化ꎮ绿化区地表平坦ꎬ光照充足ꎬ立地条件良好ꎬ植被绿化采用栽植乔木、灌木和铺植草皮相结合的绿化方案ꎮ护岸绿化注重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乔木与灌草搭配ꎬ并选择具有芳香、抗污力强和滞尘能力较强的彩叶树种和各种花草混搭ꎬ丰富色彩ꎬ满足景观多样3.2.2 树种选择
性和美化的要求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空间系统ꎮ
护岸顶部和两侧地形较为平坦ꎬ采取乔、灌、草相结合方式ꎬ
其中护岸顶部的种植槽栽植灌木ꎬ护岸一侧栽植乔木ꎬ林下撒播草籽绿化ꎮ乔木选择广玉兰、樱花、银杏ꎬ灌木选择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ꎬ单排种植ꎬ并配置色块ꎬ增强美化效果ꎮ林下撒播草3.2.3 绿化方法籽ꎬ草籽选择马尼拉ꎮ
植物措施配置采用推荐树种单排种植ꎬ乔木株距4mꎬ选择
树高1.0~3.0m、冠幅1.0~2.60m、胸径5~10cmꎬ采用穴植法栽植ꎻ灌木株距10cmꎬ选择高度20~40cm、冠幅20~25cmꎻ林3.3 景观绿化下撒播草籽绿化ꎮ
42
3.3.1 植被绿化范围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后田坑村住宅空闲地进行园林式景观绿化ꎬ绿化区域地表
2018年第6期
能力ꎬ增加土壤的涵蓄量ꎬ改善小气候和土壤理化性质ꎬ促进作物生长ꎬ提高果树产量ꎬ增加农民收入ꎮ的改善ꎮ
(3)优化区域景观环境ꎬ减少自然灾害ꎬ促进城乡环境状况
裸露ꎬ植被稀少ꎬ且位于乡村人居住宅附近ꎬ具备实施景观绿化、3.3.2 景观绿化设计美化乡村生态环境的条件ꎮ
绿化区为平坦地表ꎬ光照充足ꎬ立地条件良好ꎬ园林式景观
4.2 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随着农村生产力和生活水平逐渐提高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
绿化采用乔木、灌木、花卉和草坪相结合的绿化方案ꎮ园林式绿化注重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乔木与灌草搭配ꎬ并选择具有芳香、抗污力强和滞尘能力较强的彩叶树种和各种花草混搭ꎬ丰富色彩ꎬ满足景观多样性和美化的要求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空间系统ꎮ
向往越来越强烈ꎮ通过综合治理ꎬ有效减轻乡村水土流失对土地的破坏ꎬ增加区域内林草植被覆盖率ꎬ通过对火烧地林地恢复、乡村周围护岸沟道两侧绿化、景观绿化及经果林下栽植绿篱ꎬ提高环境容量ꎬ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ꎬ实现农业高产、稳产ꎻ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ꎬ加快3.3.3 建筑物周边地块地形较为平坦树种选择ꎬ乔木选择广玉兰、樱花、银
杏ꎬ灌木选择红叶石楠、金叶女贞等ꎬ并配置色块ꎬ增强美化效果ꎬ林下撒播草籽ꎮ
3.3.4 植物措施配置采用推荐树种进行带状混交绿化方法ꎬ混交比例为1
∶高1ꎬ1.乔木株行距为0~3.0m、冠幅4.01.m0×4.~2.060mꎬm、种植密度胸径5~10625cmꎬ株/2
采用穴植法栽hmꎮ选择树植ꎻ灌木株距10cmꎬ选择高度20~40cm、冠幅20~25cmꎻ林下撒播草籽绿化ꎮ
3.3.4 4.1 植草绿篱设计由于草本植物受土壤植草范围及草种选择
、水分的限制程度要明显低于乔木ꎬ实
施不需要大范围的整地ꎬ施工周期短、措施见效快ꎬ水土保持林下灌草采用自然恢复ꎮ针对农业生产强度大ꎬ难以采取乔灌措施的地块ꎬ如现有经果林下ꎬ采用林下种植植物篱进行治理ꎬ减少林下水土流失ꎮ杨梅林内在截水沟上方设置一道1m宽的草绿篱ꎬ草籽选择紫云英ꎮ
3.4.2 草籽播种时间宜选择晴天植草方式ꎬ播种时进行种籽处理ꎬ播种量根
据种籽不同批次的纯净度和发芽率确定ꎬ推荐播种方式为撒播ꎬ播种量为60kg/hm2
生长不整齐ꎬ迅速进行补种ꎬ播种后ꎮ
30d内及时进行检查ꎬ如发现绿草4 预期效果
4.1 小流域林草措施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为活动造成的水土流
生态效益
失ꎬ为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ꎬ主要体现在:
绿化质量大大提高(1)区域内的荒山荒坡基本得到治理ꎬ减少水土流失的同时也有利于野生动植物ꎬ林草植被覆盖率和
的生长繁衍和生态平衡ꎬ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ꎬ促进当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健康发展ꎮ
(2)区域内的经果林部分得到治理ꎬ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
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ꎻ促进社会进步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ꎬ为打造绿色浙江、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一定的基础ꎮ
5 结语及建议
本文以仙居县三桥溪和括苍坑小流域为例ꎬ结合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ꎬ对乡村小流域开展林草措施设计ꎬ分别从水土保持林建设、护岸两侧植被绿化、景观绿化及林下植草等方面ꎬ在不同的范围内采取不同的林草措施ꎮ通过对沟渠护岸两侧空地和护岸顶部进行植被绿化、对空闲地进行园林式景观绿化、对经果林林下种植植物篱ꎬ有效推进乡村绿化发展ꎮ因此ꎬ通过小流域林草措施的实施ꎬ将浙江农村地区旧貌换新颜ꎬ美丽环境逐步转化为美丽经济ꎬ为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ꎮ
鉴于此ꎬ为了进一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ꎬ建议浙江省各乡村结合自身经济优势ꎬ摆脱传统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框架ꎬ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ꎬ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ꎮ
[1]尉全恩[参考文献]
目实施方案.仙居县三桥溪[R].杭州:、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括苍坑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
有限公司ꎬ2007:64-70.[2]究杨冠军[J].现代农业ꎬ孙海军.ꎬ2016.
浙江省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措施体系研[3]魏薇协同规划ꎬ施筱雯———.以杭州市小古城村为例新型城乡关系下乡村社会景观与空间景观的
[J].景观园林ꎬ2017.收稿日期:2018-10-19
作者简介:杨凯(1987-)ꎬ男ꎬ硕士研究生ꎬ现工作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ꎬ主要研究方向:水土保持、泥石流等方面的工作ꎮ
通讯作者:金凤珍ꎬ现于内蒙古林西县水利局从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ꎮ邮箱:2096991662@qq.com
(责任编辑 戈素芬 责任校对 赵旭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