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a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b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a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D.图a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解析:选B A项,图a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错误;B项,图b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则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正确;C项,图a表示的是放热反应,而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是
2.实验室用100
吸热反应,错误;D项,反应条件与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关系,错误。
mL
1
A.改用300 mL 1 mol·L-1盐酸
B.降低温度
C.用锌粒代替锌粉
mol·L-1盐酸与锌粉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
D.滴加少量CuCl2溶液
解析:选D A项,盐酸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错误;B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错误;C项,用等量锌粒代替锌粉,固体的表面积减小,反应速率减小,错误;D项,
滴加少量CuCl2溶液,锌置换出的铜与锌构成了原电池,反应速率增大,正确。
3.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
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B.①③④②
D.③①②④
A.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解析:选B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说明①为负极;①③相连时,①为负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说明④为负极;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说明③为负
极。综上所述可知,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①③④②,选项B正确。
4.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反应速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率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甲 500 ℃,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乙 500 ℃,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 45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丁 500 ℃,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B .乙、甲、丙、丁D .丁、丙、乙、甲
解析:选C 温度高,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最快,乙最快,其次是甲,最
5.合成氨反应为N2+3H2
慢的是丙。错误!
①v(N2)=0.03 mol·L-1·min-1②v(NH3)=0.09 mol·L-1·min-1③v(H2)=0.045 mol·L-1·min-1④v(H2)=0.135 mol·L-1·min-1
A.①②③ C.①②④
2NH3,下列四个数据都表示合成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同一反应速率的是( )
B.①③D.②④
解析:选D 根据同一个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v(N2)∶v(H2)∶v(NH3)=1∶3∶2,故D项正确。
6.如图是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d为两个电极。下列有关的
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电极上产生气泡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SO42-向d移动
C.c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SO42-浓度基本不变
+
解析:选B A项,由电流方向知,c电极为负极,d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H在正极得电子生成氢气,正确;B项,d是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d电极,SO42-向c极移动,错误;C项,c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确;D项,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SO42-浓度
基本不变,正确。
精品化学资料 2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7.Mg-H2O2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Mg和石墨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如
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B.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Mg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2e-===Mg2+
向Mg电极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Mg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再由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
解析:选D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是离子导电,故D不正确。
C(g)+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C.2v正(A)=v逆(B)
8.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g)+B(g)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选D A项,B是反应物,C是生成物,在任何情况下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因此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错误;B项,v正(A)=2v正(B)中,v都表示正反应方向,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错误;C项,当v正(A)=2v逆(B)时反应达平衡状态,而2v正(A)=v逆(B)表示的反应未处于平衡状态,错误;D项,反应混合物中A、
B、C、D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确。
9.被称之为“软电池”的纸质电池,采用一个薄层纸片(在其一边镀锌,而在其另一边镀二氧化锰)作为传导体。在纸内的离子“流过”水和氧化锌组成的电解液。电池总反应
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电池的正极为锌
B.该电池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作用
C.当0.1 mol Zn完全溶解时,转移电子个数为1.204×1024
D.电池正极反应式为2MnO2+2e-+2H2O===
2MnO(OH)+2OH-
解析:选D 反应中Zn由0价→+2价,Mn由+4价→+3价,故该电池的负极为锌,A错误;MnO2在正极得电子,B错误;当0.1 mol Zn溶解时,转移电子为0.1 mol×2×6.02×1023=1.204×1023,C错误;据反应中反应物、产物、结合MnO2中Mn元素得电子情况判
10.反应3X(g)+Y(g)
断,D正确。
2Z(g)+2W(g)在2 L密闭容器中进行,5 min后Y减少了0.5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为( )A.v(X)=0.05 mol·L-1·min-1B.v(Y)=0.10 mol·L-1·min-1C.v(Z)=0.10 mol·L-1·min-1D.v(W)=0.05 mol·L-1·s-1
精品化学资料 3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解析:选Cv(Y)=0.5 mol÷2 L÷5 min=
0.05 mol·L1·min1,B项错误;
-
-
-
-
根据v(X)∶v(Y)∶v(Z)∶v(W)=3∶1∶2∶2,
-
-
得v(X)=3v(Y)=0.15 mol·L1·min1,A项错误;v(Z)=2v(Y)=0.10 mol·L1·min1,
-
-
C项正确;
v(W)=2v(Y)=0.10 mol·L1·min1,D项错误。
11.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Zn+Ag2O+H2O===Zn(OH)2+2Ag
。其工作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n电极是负极
B.Ag2O电极发生还原反应C.Zn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
D.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解析:选D 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反应为Zn-2e+2OH
-
===Zn(OH)2,OH被消耗,溶液pH降低。
-
12.在一定温度下的某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建立下列化学平衡:C(s)+H2O(g)
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上述可逆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v正(CO)=v逆(H2O)
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
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解析:选C 选项A中,由于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选项B中,根据v正(CO)=v逆(H2O),可知CO的消耗量等于其生成量,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选项D中,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即消耗1 mol H2,同时消耗了1 mol H2O,可知H2的消耗量等于其生成量,说明
13.(12分)在1×105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Pa、298
K时,将1
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称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
共价键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H—H N≡N N—H精品化学资料 4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键能(kJ·mol-1) 436 945 391(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在298
K时,取1
mol
N2和3
B. Q1 mol Q1为________。A.Q1>Q2 H2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加入催化剂进行反应。理论上完全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1,则 (3)实际生产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Q2,Q1与Q2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解析: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N2+3H2错误!2NH3,断开1 mol N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945 kJ的能量,断开3 mol H2中的化学键需吸收436 kJ·mol1×3 mol=1 308 kJ的能量,形成2 mol NH3中的化学键需放出391 kJ·mol1×2 mol×3=2 346 kJ的能量,则1 mol N2和 - 3 mol H2完全反应生成2 mol NH3放出能量2 346 kJ-945 kJ-1 308 kJ=93 kJ。由于该反应 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实际放出的能量Q2比理论值Q1要小。 答案:(1)放热 (2)93 kJ (3)A 14.(16分)给你提供纯锌、纯铜片和500 mL 0.2 mol·L-1的H2SO4溶液、导线、1 000 mL量筒。试用下图装置来测定锌和稀硫酸反应时在某段时间内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 (1)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且1 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L量筒中已充满了水,则开始实验时,首先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电极材料为________,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量筒中收集672 mL气体时(已折算到标准状况下),通过导线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导线中电子的物质的量的测定可以通过测定反应产生H2的体积(物质的量)来实现。导线中有电子的流动必然形成原电池,因此只有用导线将a、b相连形成闭合回路才能实现。产生H2的电极应为b极,故b为纯铜片,作原电池正极,a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式分别为a极:Zn-2e===Zn,b极:2H+2e===H2↑,则转移电子为×2 22.4 L·mol-1 精品化学资料 5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0.672 L =0.06 mol。 高中化学专题,优选资源 答案:(1)用导线把a、b两电极连接起来(2)纯锌片 Zn-2e-===Zn2+ 纯铜片 2H++2e-===H2↑(3)0.06 mol 15.(12分)(1)在恒温条件下将一定量X和Y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X和Y两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物或生成物用符号X、Y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________________。 2Z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在进行 B.t2时,反应达到最大限度C.t2~t3,反应不再进行 (2)如图2所示是可逆反应X2+3Y2 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t2~t3,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1)从浓度变化趋势来看,X为生成物,Y为反应物。15 min时X增加了0.4 mol·L -1 ,Y减小了0.2 mol·L1,故X、Y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10~25 min内,X、Y的浓度 - 不发生变化,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则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Y 2X。b、d两 点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2)对于可逆反应,反应开始后的任何时刻,正、逆反应均在进行。根据图像可知,0~t2反应处于非平衡状态,t2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处于平衡状态时,各物质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故B、D正确。答案:(1)①Y 2X ②bd (2)BD 精品化学资料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