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60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160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160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患手足口病儿童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原因,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抓好该病的防控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等情况。结果:160例患儿年龄主要集中在1~6岁,男孩发病率(64.38%)高于女孩发病率(35.62%),该病的高发期集中在夏秋两季。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性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现疱疹,大多密切接触过传染源。结论:该病传染性强、发病较急,通过空气和飞沫等途径传播病毒。患儿年龄6岁以下居多,医护人员应对患儿实施隔离治疗,并做好卫生消毒等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皮肤及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症状的传染性疾病[1],多发于婴幼儿阶段,临床症状为身体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现象,个别患儿伴有心肌炎、脑炎、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该病多发于夏秋两季,是影响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因该病发病快、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等特点,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现将本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医治的160例患儿治疗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4月-2011年10月共收治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统计其发病年龄、临床症状及治疗措施等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60例患儿中年龄大多集中在6岁以下,占患儿总人数的91.25%,其中1~2岁患儿人数最多,占48.75%。低于1岁的患儿12例(7.50%),1~2岁患儿78例(48.75%),3~6岁患儿56例(35.00%),7~14岁患儿14例(8.75%)。160例患儿中男103例(64.38%)、女性57例(35.62%)。其中15例患儿产生并发症,占9.38%。

2.2 临床主要症状 患儿都出现了皮疹,集中分布在手掌、足掌、口腔黏膜,臀部、膝盖及手臂。医治的160例患儿中,臀部疱疹86例(53.75%),口腔黏膜疱疹118例(73.75%),手、足、臀部疱疹患儿一般无疼痛和瘙痒现象,疱疹数量也不均等;口腔黏膜疱疹主要集中在硬腭、舌咽部位,短时间内即可形成溃疡,导致患儿流口水、拒食,心情烦躁等现象。患儿都出现了发热症状,以低热居多,临床资料显示,中-低热症状102例(63.75%)、高热28例(17.5%)。15例(9.38%)患儿出现并发症(心肌炎5、脑炎2例、下呼吸道感染8例)。患儿就诊前大多出现四肢无力、精神不振、嗜睡、不安、腹泻等情况。

2.3 治疗方法 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饮食清淡,多饮水多休息[2]。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冰冷等刺激性食物加重病情,注意抓好患儿个人卫生。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临床表现采取对应治疗方法。针对发热症状,轻者用酒精、冷敷等方法采取物理降温,同时保证患儿口腔清洁;高热可采取药物降温方式,让患儿服用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烧药物。同时应注意避免患儿抓挠疱疹部位,防止皮肤感染和引起并发症。 主治医生根据患儿病状,可以给予服用小儿咽扁冲剂、利巴韦林、痰热清等药物,也可通过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达到尽快恢复患儿身体健康的目的。对于有并发细菌感染的患儿,可通过抗生素来抗感染医治,如出现并发症,也应采取对应方法进行医治。患儿经过一个疗程的积极治疗后,发热和疱疹症状都完全消退,大多数患儿恢复健康出院。个别引发并发症患儿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也都痊愈,经复查,都未留下后遗症。

3 讨论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3]。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密切接触传播。该病作为一种流行性传染病,大多由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由于该病传染性强、传播时间短、传播范围广,如若未及时治疗,将诱发脑炎、心肌炎等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病情若得不到及时控制,将造成大范围的群体感染现象,该病目前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4]。该病的主要传染源集中于患儿和隐性患儿,发病时间以夏秋两季为主,病毒从患儿的咽、直肠、大便以及疱疹中分离出来,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常常造成幼儿园、托儿所、学前班等婴幼儿集中的场所产生大面积病毒感染,疫情难以得到控制[5-6]。

本院所医治的160例患儿中,6岁以下居多,发病期间临床表现为患儿手足口腔出现疱疹并且伴有疼痛,身体持续发烧、呕吐、腹泻、四肢无力等症状,更有小部分患儿出现血压不稳、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加等症状。医院应采取及时就诊、尽快隔离、消毒等措施,避免该病蔓延。若发现婴幼儿有上述特征,应该首先考虑是该病,经确诊后可以服用以抗病毒感染为主的药物,如利巴韦林和双黄连,同时服用头孢菌素类或青霉素等抗生素。皮疹可以使用外擦软膏,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儿的体温、饮食、精神状态,以判定病情是否好转,若有恶化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手足口病,医院和家长都应加大对该病的预防[7-8]。因为婴幼儿抵抗力差,此病传染性强,家长在该病高发期,更应引起高度警惕,注意预防,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孩子皮肤、口腔清洁,勤换衣物,饭后温水漱口,餐具经常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喝水和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当该病开始流行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尽量避免被传染,若发现被传染,要及时到正规门诊就诊,防止病情拖延引发并发症[9-10]。

参考文献

[1]闫军,程明.75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9,34(10):1444-1445.

[2]张志丽,曲金宁,汪雯,等.215例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1):1772-1773.

[3]冷秀芝.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6):127.

[4]刘玉杰,兰立国,兰海燕.手足口病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22):3452-3453.

[5]侯长利.2011年某地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及流行特点和救治[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33-135.

[6]莫瑜洁.江桥社区2009-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上海医药,2012,33(16):51-52.

[7]马晓荔.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69-3370.

[8]李硕.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333-3334.

[9]孙浩淼.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对策[J].黑龙江医药,2012,25(2):330-333.

[10]李雄,郑伟华,欧维琳,等.小儿重症手足口病2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16-117.

①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杏坛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25

通讯作者:陈用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