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十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第一次明确使用并被写进党章是在______________。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是______________的竞争。 3.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______________是其精髓。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19.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 ) A.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繁荣文学和艺术 B.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使中国文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C.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D.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民族、科
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学、大众的社会主义 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______________。 20.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二为”方向是() 5.我们党在设计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时,总是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统一,强调富强、民主、文明三个目标的统一。 6.改革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8.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0.______________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阶级和最基本的动力。 二、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邓小平理论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 )
A.马克思主义 B.“三个有利于” C.实践 D.生产力
4.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5.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 ) A.教育B.经济C.科技D.民主
6.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是()
A.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B.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的关系,党的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 A.展开 B.重要内容 C.核心内容 D.重要补充 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三大
9.“三步走”发展战略指出,第一步人民生活( ) A.解决温饱问题 B.彻底摆脱贫困 C.实现小康 D.比较富裕
10.关于科学技术的极端重要性,邓小平有一著名论断,这就是( )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工作要面向经济建设
C.中国在高科技领域要占有一席之地D.中国的农业最终要靠科技解决问题
1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改变“两高、两低”的状况,“两高”是指高投入、高消耗,两低则是指( )
A.低效益、低支出 B.低储蓄、低膨胀C.低工资、低物价 D.低效益、低产出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3.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公有制经济 B.股份制经济 C.国有经济 D.集体经济 1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要使市场( )
A.调节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流通 B.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流通领域发挥作用 D.自发地调节社会总量平衡 15.市场信号主要是指( )
A.竞争信号 B.价格信号 C.供给信号 D.需求信号 16.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是(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无产阶级掌握政权 C.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 D.劳动存在着重大差别 17.列宁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这说明() A.公民的政治权利是受教育程度限制的 B.文盲与受过教育的人不能享有同等的政治权利
C.文盲由于自身文化条件的限制,不能真实有效地参与政治活动 D.文盲没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
18.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是( )
A.为物质文明建设服务和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B.为全党工作大局服务和为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C.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D.为政治服务和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 )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E.离开中国实际谈社会主义也没有意义
2.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容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A.经济 B.政治C.文化 D.民主E.文明
3.促进和引导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 A.统筹兼顾 B.因地制宜C.发挥优势 D.分工协作E.协调发展 4.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C.承包经营 D.租赁经营E.合作制 5.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
A.计划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 B.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C.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 D.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惟一调节者 E.一切经济活动都处于市场关系之中 6.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
A.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B.以正面的宣传激励人C.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D.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E.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7.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有( )
A对外贸易 B引进先进技术C利用外资 D国际旅游业E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 8.《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 A.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B.党既有最低纲领,又确定最高纲领 C.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D.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为实现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 E.忘记远大理想,就会失去方向;离开现实工作,就会脱离实际 9、物质生产要素主要有( )
A土地 B 厂房 C 设备 D 原材料 E知识 10、以下属于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是( ) A 劳动 B 专利 C 信息 D 科技发明 E土地
四、判断说明题(判断对错,并简要分析原因,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 1、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本质与特征的统一。2.效率与公平二者不可兼得。 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统一的。
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股份制的性质和作用。
2.简述邓小平关于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主要思想。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应遵循哪些原则?
4.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来,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做出了哪些新的科学判断? 六、论述题(共1题,每题15分,共15分) 1.试论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必要性。
(1)台湾自古是中国的神圣领土。1949年后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暂时分离,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其本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2)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民族感情问题,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分裂是违背民族意志的。(3)美国等外国反华势力长期插手台湾问题,支持“台独”势力,阻挠中国统一大业,以达到把台湾从中国领土上分离出去的险恶目的。(4)用“一国两制”方式解决统一问题,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不会改变,台湾人民没有任何损失。(5)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的趋势,台湾的前途系于祖国统一。无限期地拖延统一,是所有爱国同胞不愿意看到的。中国人民完全有决心、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台湾分裂势力阻挠祖国和平统一的图谋必将遭到最终失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