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启用前
铜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清楚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卷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试题卷共6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4、考试结束后,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一、(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愧怍(zuî) 颦蹙(cù) 慰藉(jí) 怏怏不乐(yāng) ....B、冗杂(rǒng) 攫取(jué) 酬和(hé) 舐犊之情(tiǎn) ....C、静谧(mì) 阴霾(mái) 稽首(qǐ) 莘莘学子(shēn) ....D、粗犷(kuǎng) 欹斜(jī) 殷红(yān)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亵读 闲情逸致 相儒以沫 苦心孤旨 B、眩耀 相形见拙 顶理膜拜 莫忠一是 C、撺掇 义愤填膺 迫不及待 根深蒂固 D、寒噤 脑羞成怒 一抔黄土 毛骨耸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梵净山上的银杏树枝繁叶茂,它们的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供养。
B、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就反腐问题频频发声,措辞甚为严厉,可谓振聋发聩。 ....
C、毕业典礼上,张校长首先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同学们畅所欲言。 ....D、近年来,铜仁镇江两岸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在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党和国
姓名: 准考证号:
第 1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家制定了大量的惠民政策。
B、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水平。 C、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
D、铜仁被网上评为“中国西部名城”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努力的结果。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B、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们叫合二为一。
C、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困难?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D、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船
行
过
白
虎
峡
,
进
入
潮
砥
古
镇, , , , , , ,感受浓浓的土家风情。
①立于沙滩,可览江水潺潺,迎凉风习习,看舟楫纵横,听河风、涛声呼叫。或深水畅咏、江边洗涤;或体埋热沙,除去疲劳;或散步沙洲,寻找奇石,作艺术品欣赏
②远可观“将军观斗”、“青龙啸月”、“文笔传岸”、“峭壁禅房”,其形清晰,神形毕肖,栩栩如生
③只见大江大河波涛滚滚而来
④还可加入摆手舞、傩舞、对情歌、唱渔歌之行列 ⑤近可观江岸石林和古镇全景
⑥在水平线上堆起一上一下素有“黔中第一金滩”之称的巨大沙滩 A、④③⑥①②⑤ B、③⑥①②⑤④ C、⑤②①③⑥④ D、③①②⑥④⑤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奥楚蔑洛夫对小狗态度的多次变化,淋漓尽致地刻画了一个谄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小人形象。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短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第 2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二、阅读《核舟记》节选,按要求完成8—10题(9分)
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③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④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8、下列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为宫室、器皿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东坡右手执卷端 执策而临之 D、其两膝相比者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9、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B、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C、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 D、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10、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以说明为主,辅之以描写,舟上五人,须眉毕见,各见情态。 B、选文②—④段写核舟的正面,其写作顺序是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
C、选文③段详细描写的人物是苏东坡,他戴着高高的帽子坐在两人中间,右手抚鲁直背。
D、《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刻而成舟,生动地表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
第Ⅱ卷(共120分)
一、(24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3分)
第 3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3分) 1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4)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13、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按要求答题。(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次北固山下》中“次”的意思是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 的情怀。(3分)
(2)王湾之后的当朝宰相张说,把“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一联写在办公的政事厅上,你觉得有何意义?(3分)
14、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前途的。”
材料二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材料三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材料四 近年来,铜仁市教育主管部门在全市开展了“书香校园”创建活动,要求各学校必须充分发挥图书室的作用,让书香进校园,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但是,据调查,部分中小学的图书室利用率很低,借书的人寥寥无几,有的学生甚至从未借阅过图书。
第 4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1)从上述材料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示例:我选材料三,探究的结果:这则材料谈到了读书的方法。 我
选
,
探
究
的
结
果: 。
(2)有人认为:现在网上阅读已经成为时尚,可以不用再去图书室借阅图书。你认同这一说法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3)2013年是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奋进之年。作为中华少年,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担负起复兴“中国梦”的责任。请以“书”为话题写一句话激励大家多读书。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二、(36分)
(一)阅读《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15—18题(18分)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反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感。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闷。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5、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4分)
第 5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16、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段的论证思路。(4分)
17、根据文中表达的基本观点,判断下面两则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并说明理由。(6分)
名言一: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名言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名言一: 18、请结合选文思考,你认为怎样才能在学习中领略到趣味,快乐地学习?(4分)
名言二: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18分)
静待花开
①瑟瑟寒风中,我行色匆匆地穿梭在家和学校之间。不经意中,突然看到小区楼前的一小块草坪上,几簇绿绿的小草钻出了地面,向世人昭示着自己鲜嫩的颜色。顷刻间,我内心暖融融的:不管寒冬如何冷酷,不管气候如何恶劣,春天的脚步总会向我们走来,花总是要开的……
②这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学生。他叫吴阳,是五年级第二学期转到我班的。第一次看到他,我觉得很是诧异,因为我看到枯瘦的他裹着厚厚大大的棉衣,脸色苍青,右手手指有点变形,僵硬地扯着父亲的衣角,看上去有点木。这是一个身体略有残疾的孩子。说实话,我不太愿意接收这样的孩子,这分明是给老师加重负担。但禁不住家长的再三请求,只好收下了他。往后很长一段时间,吴阳根本融不进班里,一天到晚闷头不说话。我每天耐着性子留下他尽量给他补课,但收效甚微,每次测试还是只能考二十多分。我开始有点嫌恶他,试图劝说他父亲赶紧想办法让他回原校,但终未果。
③一次,学校组织跳绳比赛,要求人人参加。想到班上有个手脚都不太灵便的吴阳,我对这次比赛根本就不抱希望。偶尔一天下午,我在学校操场的角落里看到了他,他挥舞着跳绳,两条瘦瘦的小腿,犹如鸟儿的翼翅,自由地在风里拍打。一瞬间,我眼里溢出了泪水,手脚都不灵便的他已经能将绳跳得这样娴熟,这其中必定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我心底的温情,陵慢地膨胀,激动地喊了一
第 6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声:“吴阳!”冲过去抓紧了他变形的手,竟觉得那双小手是如此的有力。吴阳把头埋到胸前,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知道你对我好,是我自己笨,不要赶我走,我会听话,我不会给班级抹黑。”望着吴阳脸上渗出的细密的汗水,恭敬虔诚的模样,我感到无地自容。他授予我的“好老师”的殊荣,只能让我看到自己的自私。“天啊,我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我实在无颜面对眼前这个朴实的孩子,一把搂住他哽咽地说:“你是最棒的,老师再也不会让你走了。”
④比赛后,我给全班同学讲了吴阳学跳绳的事情,激励学生要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行,相信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第二天,我又开始给吴阳补课了。不久,吴阳变了,本子干净整齐了,读书积极大声了,上课认真思考了,性格开朗乐观了,成绩直线上升了。看到这些,我甚感欣慰。
⑤我要向吴阳表达我内心的感激,是他教会我如何关爱一个个性格、智力各不相同的学生。是的,我们只需要给自己时间,给学生时间,相信经过春风雨露、阳光滋润,一朵朵小花就一定会竞相绽放,带给我们一次次的惊喜…… ⑥让我们静待花开!
19、通读全文,请你概括出“我”对吴阳情感态度前后变化的词语。是什么原因使“我”发生了这种变化?(5分)
20、联系全文,试赏析下面的语句,体会其特色。(6分)
①枯瘦的他裹着厚厚大大的棉衣脸色苍青,右手手指有点变形,僵硬地扯着父亲的衣角,看上去有点木。(3分)
②小区楼前的一小块草坪上,几簇绿绿的小草钻出了地面,向世人昭示着自己鲜嫩的颜色。(3分)
21、联系全文,说说“让我们静待花开!”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含义?(3分)
22、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在危急时刻勇救学生的女教师张丽莉,有在生命最后关头无偿捐献器官的12岁少年何明。她们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人,
第 7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但她们身上却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细品选文中的两个人物,你也会发现他们身上平凡的美。你认为文中的两个人物谁更美?请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他的欣赏之情。(30字左右)(4分)
三、写作(60分)
23、花儿有了雨露的滋润,色彩更加绚丽;孩子有了母亲的呵护,成长更加快乐;生活有了坚定的信念,步履更加矫健„„因为有了你,生命里都是奇迹。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有一个人、一段情、一本书、一处景、一首歌„„曾深深地感动着自己,激励着自己!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有你,我更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字数不少于600字。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县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有你,我更
第 8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铜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参考
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每小题3分,共30分)
1、C 2、D 3、B 4、A 5、A 6、B 7、D 8、C 9、D 10、C
第Ⅱ卷(共120分)
11、(6分,每小题3分)(1)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雕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自具有情态。(评分要点:“罔不”“因”答对给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2)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评分要点:“若…然”答对1分,句子基本正确2分) 12、(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给分)(1)会当凌绝顶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斜晖脉脉水悠悠 (4)草色遥看近却无 (5)天时不地利 (6)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13、(6分,每小题3分)(1)停泊(1分) 思乡(2分) (2)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张宰相看重了此诗道出的人生气度和豁达胸怀。(3分)(答到其哲理性即可给分) 14、(6分,每小题2分) (1)材料一,谈到了读书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材料二,谈到了读书对个人性格的影响; 材料四,谈到了学生借阅图书的现状。(意思相近即可)(2分) (2)表明观点。(1分)围绕“网上阅读”与“书本阅读”发表自己看法,言之成理即可。(1分) (3)符合要求,内容贴切,修辞手法使用得当即可。(2分) 15、(4分) 中心论点: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2分)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2分) 16、(4分)先提出“做工苦”的反面论点(1分);再通过举具体事例进行反驳,进而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1分)然后从四个方面论述职业都是有趣味的,(1分)最后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再次证明中心论点。(1分) 17、(6分,每句名言3分) 名言一:①不能(1分);②因为这句话的大意是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
第 9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说的是读书的一种方法。(1分);③不能证明本文“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观点。(1分) 名言二:①能(1分);②因为这句话的大意是知道这种道理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乐意去做的人(1分);③能证明本文“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观点。(1分) 18、(4分)答题要点: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围绕“趣味”、“快乐学习”发表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19、(5分) 诧异—嫌恶—撼动—愧疚—欣慰—感激(3分)(意思相近也可) 吴阳偷偷练习跳绳,不给班级抹黑的认真态度使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2分) 20、(6分,每句3分)①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或抓住“裹”“扯”来分析)。(1分)突出了吴阳刚来时的胆小、木讷、不自信的性格。(2分) ②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1分)暗示吴阳是一个不因身体残疾而自甘落后,不屈服于命运,精神顽强的人。(1分) 21、(3分) 象征手法。(1分)老师应该包容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只要给学生时间,相信他们都能像花一样绽放,取得进步。(2分) 22、(4分) 答题要点:说出自己欣赏的一个人物(1分),说出欣赏的理由(3分)(30字左右)
23、写作。60分,评分见《作文评分标准》 类内容 语言 结构 书写 别项目 一类 思想感情健文从字顺 结构严字体工整 55分—60康 语言准确谨 书写规范 分 内容充实 生动 层次清卷面整洁 中心突出 楚 二类 思想感情健文从字顺 结构完字体工整 43分—54康 表达清楚整 书写规范 分 内容具体 连贯 层次比卷面较整中心突出 较清楚 洁 三类 思想感情健语言通顺 结构基字迹清楚 32分—42康 病句少 本完整 有少量错分 内容较具体 层次基别字 第 10 页 共 11 页
铜仁市2013年中考语文(升学)统一考试
结构不字迹不易够完整 辨认 层次不错别字多 清楚 卷面很不整洁 (2)每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满3分为止。(3)每少20字扣1分;不足200字只能在四类及以下给分。(4)不合题意,只能在四类及以下给分。
中心基本明确 四类 思想感情基20分—31本健康 分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五类 思想感情不19分以下 健康 内容不具体 中心不明确 本清楚 少量涂改 语言基本通顺 病句繁琐句较多 结构不字迹潦草 够完整 错别字较层次基多 本清楚 语句不通顺 病句繁琐句多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