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建企业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和探索
摘要:在当前国内经济形势放缓的环境下,各大企业都在谋求转型升级,这不仅需要一大批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还需要一支掌握高新技术、能适应多方位需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来支撑企业转型发展;其次,当前还有一些企业不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越往基层教育培训工作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越明显,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存在隐患。所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必须用更宽的视野去规划教育培训工作,全方位提升员工综合素质,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论文关键词:矿建企业;教育培训;素质提升
教育培训是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改善队伍结构的有效手段,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安全生产、谋求长远发展的基础。特别是随着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一支掌握高新技术、能适应多方位需求的高素质员工队伍,这就对新形势下的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结合当前煤矿建设企业工作实际,就如何加强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解放思想,认清“三个需要”
(一)加强教育培训是保障安全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国内煤矿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分析多起事故原因,一种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另一种就是人的不安全因素。这些年,大型国有企业都加大了安全设备设施投入,又强推了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该说硬件上是有保障的。关键在于软件方面,即人的素质提高。首先,《安全生产法》对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有明确规定,企业负责人、生产技术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其次,从事故责任来看,都有员工安全技能不高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企业教育培训走形式、走过场,有的甚至弄虚作假,替考、替答、抄袭现象普遍,不培训就上岗,安全没有保障。所以,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既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也是保护干部职业生涯的有效手段。
(二)加强教育培训是推动转型发展的需要。转型一靠资源保障,二靠队伍支撑,资源需要争取,需要上级支持,而队伍必须依靠自身教育培训来解决。有些企业为了应对主业的市场风险,把转型的触角向行业外、向非煤矿山、向海外项目延伸,寻求新的合作,不懂得、不熟悉的还很多,比如,工程项目总承包,工程建设加运营总承包的管理和运作,都需要我们培养造就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
(三)加强教育培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联想、华为等优秀企业的成功经验表明,人才资源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企业目前
仍然存在着经营管理、工程技术、党务工作人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甚至断档的现象;存在着自有队伍偏少,人员流失严重,素质偏低的现象,必须引起各级高度重视,把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定规划、定目标,抓落实。
二、眼晴向内,落准“三个子”
(一)搭好架子。抓好教育培训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工作体系。一要健全三级培训组织体系。选齐配强专兼职负责人员,各级党组织书记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负有相应责任。二要完善制度体系。包括岗位责任制、落实“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先培训后上岗、师带徒、日常培训、班前班后会等制度,制定培训制度手册,形成一整套制度体系。三是建立保障体系。要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教育经费,规范经费管理;加强培训场所建设,在基层开辟教室,配备必要设备和教材,加快信息化建设;要制定和完善各类人员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分工种组织编写培训读本、教育片等培训资料;要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培训师资台账,充实专兼职教师队伍。
(二)定好调子。三级管理体系建成后,关键要明确各层级的责任。公司一级可以成立教育培训中心,目的是统一管理,真正把培训工作抓实抓好,方法是面线点结合。从面上,教育培训中心负责制定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加强指导,定期督查,并组织开展实操培训、技能鉴定、取证培训等工作。从线上,各二级企业负责承上启下,对上落实计划安排,对下帮助项目部组织实施入场、转场、转岗等培训。从点上,各项目部(区队)负责开展班前班后会、“一日一题、一周一案、一月一考”等日常教育培训活动。
(三)明确路子。抓培训,不是办几个班、考几个证、学几本书的这么简单的事,而是一整套系统工程。关键是要有个总的思路,不能只想到一时,想不到长远,更不能想到哪干到哪。总体上要制定《员工教育培训三年规划》,每年还要制定培训计划,做到年度有主线,季度有重点,月度有活动,定责任,定目标,抓考核,分步实施。
三、集中精力,抓好“三个关键”
(一)实施教考分离,增强培训实效。一要教考分离。形式上是教学与考试的分离,实质上是调动员工学习主动性、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方法,根本上是解决教师教学随意性、考试舞弊、形式主义等现象的重要手段,真实反映培训的效果。我们实施教考分离,要坚持实事求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一套包括试题库、自动选题、评分、成绩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完备的考核管理系统,做到教师不参与出题,监考不掌握答案,培训中心统一阅卷。二要虚实结合。培训工作不能光讲理论,要与施工生产实际相结合、与岗位技能相结合,比如凿岩机、综掘机、瓦检仪、自救器等设备的实操练习,特种作业仿真实训,增加培训的实效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层次,分专业,分岗位,分批次组织培训,增加培训的针对性;不能让员工坐不住,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课堂互动等形式,增加培训的趣味性。三要考核挂钩。要建立培
训工作考核评价机制,逐级每月进行持表考核,培训计划不落实的,对负责人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罚,完成好的进行奖励,考核结果与当月工资挂钩兑现;项目部可以建立班组与员工联保制度,考试结果与工资挂钩,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得上岗。
(二)实施攀登计划,提升队伍素质。加强教育培训,目的是要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可以大力实施攀登计划。一是要实施“素质攀登”。继续开展远程网络教育,加强校企联合培训,鼓励员工攻读更高学历,激励考取建造师、安全师等资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组织开展初、中、高级工技能鉴定和组织申报技师、高级技师考评,全面提升员工素质,确保完成规划目标。特别是要加强以“三大规程”、安全红线为重点的安全培训教育和考核,提高自主保安意识,规范作业行为。二是要实施“技能攀登”。像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过去一些老的培训形式,实践证明是很有效的,所以还得持续开展下去。在队与队之间、班组与班组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广泛组织开展综掘、综采、设备维修、搬家倒面等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五小”革新活动,提升岗位技能,促进单进单产创水平,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三是要实施“班组攀登”。区队和班组是效益和成本的主体。在加强区队和班组建设的基础上,要高度重视区队长和班组长的教育培训,大力实施“千名区队长和班组长安全培训工程”,着力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实施人才强企,实现梯队发展。一是抓好管理人才培训。对外要加大煤矿管理、经营管控等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对内要通过院校培训、学习取经、网络教育、激励考证、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管理水平。各单位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树立“不重视培训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不参加培训的员工,是不合格的员工”的理念,营造人人关注培训,人人参与培训的氛围。二是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分领域、分类别、分层次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和取证工作,特别是围绕企业转型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紧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一大批企业自有的专业技术骨干。要在新分毕业生与专业技术人才间积极推行“师带徒”制度,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出徒标准,严格量化考评,使其尽快成长为本岗位的专业技术人才。三是抓好高技能劳动者培训。要通过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壮大高技能员工队伍,力争三年内形成以中、高级工为主体,技师、高级技师为骨干的技术工人集群。特别是要抓住农民协议工这一群体,培养技术骨干,采取择优转正、畅通职业通道等方式真正把人才留下来。
结语
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责在当前,利在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落实,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从而推动广大员工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