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莲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之“家”,指学生学习本学科之后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倒逼教学设计的变革,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
学习单元是以学习者为核心,以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进阶发展为目标,在细化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课程内容所承载的学生素养发展价值和社会应用价值,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整合为具有一定主题的、结构化的学习单元。
本文整合新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乡村与城镇空间结构”、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内容,借助真实情境形成本单元的教学案例。
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课程标准解读:水平1: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能够辨识当地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能简单分析比较不同交通运输的优点和缺点(区域认知);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借助一定工具手段查询本地到北京的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地理实践力)。水平2:对于给定的区域,能够从交通运输与区域社会经济相互影响的角度,简单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能够结合时空变化,对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进行简单分析(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一、创设真实情境
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真实的复杂环境中,综合应用地理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技能、方法与价值观念,创造性地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指向素养的学习一定是真实情境下的学习。
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是“交通运输”,特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德州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作为情境。
德州市地理位置优越,自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美誉。在明代以前一直发展缓慢,运河航运兴盛后,到明朝永乐年间,德州成为大运河要港和中继枢纽,成为全国33个工商业大城市之一。1912年京沪铁路(津浦铁路)通车,随着铁路兴起,京杭运河日渐废弛,德州成为铁路干线的交汇点。2001年京台高速公路(G2)山东段通车,受其吸引和带动,各种经济活动对铁路的依赖相对减弱,城市在全方位扩展的基础上集中向高速公路方向跨越。
2022年京沪高铁的建成通车,带动了德州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经济的转型。1小时到济南可上天,2小时到天津可入海,地处枢纽,交通发达,物流、客流往来不绝,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真实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也为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提供了脚手架,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形成头脑风暴
学生依据提供的情境材料,分小组展开“头脑风暴”,互提设想、相互撞击,让学生的思
维自由驰骋,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明确本单元要解决的任务,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三、搜集整理材料
教师依据学生“头脑风暴”产生的问题,重新整合,设定任务。具体任务如下。
四、开展单元教学
以德州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为载体,展开单元教学,在对德州市交通运输方式的探讨、对德州市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形态变化及其交通运输的发展的探究中,对德州市交通运输前景的展望等环节中,渗透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3)畅想德州——德州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交通发展的影响。请你畅想德州的交通,将会有哪些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出现?为什么目前还没有?总结区域经济发展对交通运输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
五、学生自我反思
学生对于本单元的学习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估、总结提炼,整理学习成果,成为班级宣传栏的主题内容。
总之,大单元教学,改变了以往的“碎片化的知识点”教学,打通了知识间的界限,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是基于核心素养的组织和安排,利于发展复杂的头脑,进而解决复杂的问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