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 猪伪狂犬病临床防治探{=寸 巩传富 ,卜荣忠 ,符 军 (1.吉林省辉南县朝阳镇兽医站。辉南134000;2.吉林省梅河口市康大营兽医站,梅河口,135000) DOl:10.3969/J.ISSN.1671-6027.2010.06.084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中的伪狂犬病毒所引起的人 畜共患传染病,病毒主要侵害骨髓等神经组织,败血病时存 在于血液和实质器官,仔猪以中枢神经症状为特征,呈非化 脓l生脑炎症状,死亡率几乎达到100%,断奶仔猪及育肥猪以 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随日龄增加,死亡率下降,恢复后转为隐 性带毒者,成年猪几乎无死亡率,表现流产、死胎和木乃伊 胎,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流行特点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任何阶段的猪 都可发生,只是症状不同。 2临床症状 鼻甲骨有轻重不等的坏死性炎性反应。 4诊断要点 通过临床症状及发病特点,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做 实验室诊断。 4.1新生仔及一月龄内仔猪,常突然发病,高烧41℃以上, 有呕吐、腹泻及神经症状,急剧消瘦,1~2d内死亡。 4.2一月龄以上仔猪,发病症状轻微,轻度发热、呼吸困难, 有的出现腹泻和呕吐,经针对性治疗,几天内可完全康复,有 少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后死亡,但死亡率较低。 4.3妊娠母猪常发生流产、死胎或木乃伊,有时有轻度呼吸 系统症状,不时呕吐,精神萎顿等,几天后自行恢复。 体温升高至41℃以上,呼吸困 5治疗 2.1哺乳仔猪及离乳幼猪难、流涎呕吐、下痢、食欲不振、精神沉郁、肌肉震颤或发抖。 步态不稳、四肢运动不协调、眼球震颤、间歇性痉挛,有前进、 后退或转圈等强迫运动,伴有癫痫样发作及昏睡,神经症状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采取对症治疗,可用抗菌 素和双黄莲或穿心莲注射液进行针对性治疗。 6预防 出现后很快死亡,有的出生仔猪表现良好,几天后精神萎顿、 不爱吃奶、干瘪、消瘦,陆续死亡。离乳幼猪随日龄增长,症状 表现较轻,死亡率也逐渐降低。 2.2成年猪及育肥猪一般为隐l生感染,体温升高、精神沉 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呕吐、咳嗽,一般一周以内得以恢复,怀 孕母猪发生流产,木乃伊、死胎或产后生殖器官炎症,恶露不 尽、屡配不孕,个别猪体躯奇痒,有的甚至蹭破皮肤,形成结 痂,空嚼,嘴角周围有白色泡沫,一般无死亡。 3剖检 6.1严格控制传染源 引进种猪应注意隔离观察,防止带入 病原体,加强消毒措施,完善卫生防疫制度,预留种猪,应选 择无疫情的后裔,最好做实验室检查后再留种。 6.2预防接种对全部生产母猪注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 兽医研究所生产的伪狂犬病灭活疫苗,注射2头份/头,哺乳 仔猪20日龄应注射0.5mL,40日龄后再注射灭活苗lmL。 7小结 猪伪狂犬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近年来呈不断上升趋 势,各种规模养猪场普遍存在,疫情时有发生,应得到养猪行 业的充分重视,尤其注重种(公母猪)猪的预防接种工作,将 疫情控制在初始阶段。同时应对疫情进行有效监测,及时淘 汰阳性种猪,才能有效控制本病的发生。 剖检变化差异较大,常见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炎和肠 炎,肺充血水肿,脾脏等实质器官有灰白色坏死灶。中枢神经 症状明显时,脑膜血管明显充血,脑脊髓液量增多,鼻粘膜和 仔猪黄臼痢a 治疗 李德君,李晓娟,施建英 (1.吉林省梨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梨树136500;2.梨树县畜牧兽医培训中心,梨树136500) DOI:10.3969/J.ISSN.1671—6027.2010.06。085 仔猪黄白痢是由大肠某些菌引起的,引起腹泻的大肠杆 菌有三种,一是肠毒源性大肠杆菌,它能产生耐热或不耐热 泻中以由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黄自痢最为常见。据报道 在我国广东、广西、山西、江苏、辽宁、吉林等省市对近7万 。肠毒素,刺激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使肠液分泌量大增,出现霍 乱样的腹泻症状。二是肠道致病型大肠杆菌,致病因子不详, 可引起婴儿腹泻,成人表现为带菌现象。三是侵袭型大肠杆 菌,菌株可引起人痢疾样症状,有些血清型可致婴儿中毒性 消化不艮。 1 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危害 仔猪腹泻是制约仔猪成活率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仔猪腹 头仔猪的调查表明,黄、白痢发病率为355%~85.8%,死亡率 .为7.0%~lO.0%,个别猪场死亡率高达300%,给养猪业带来 .了极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2黄白痢的治疗措施 目前对于仔猪黄白痢除了采取对环境进行}肖毒,加强母 猪饲料管理的措施以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第一种方法是对妊娠前30d左右的母猪进行疫苗免疫。 臻臻目墨 移臻 201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