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普通高级中学现代化建设办学纲要
(修订稿)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遵 循教育规律,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智育、体 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施民主办学、科学治校, 以实事求是、从实际岀发的思想原则,来审视和处理治校育人。
二、 培养目标
通过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教育,使高中学生成为具有适应现 代社会高节奏工作和生活,参与市场竞争和对外开放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 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和社会活动能力,个性得到和谐健 康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公民,成为高一级学校的合格新生和全面素质较高 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 办学目标
到2010年,把学校办成: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教育思想端正,办学目标明确,
管理规范、科学,经费来源稳定、充裕,校舍、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用现代化的教育 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手段、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为使他们成为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高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教育工作要求
1、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必须认真贯 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各项教育、教学法规。注意吸收国内外一切先进 思想、先进经验办学育人,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做岀贡献。
2、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中学德育大纲》 、《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 坚持
以“五爱”教育为主线,以行为规范达标活动为基础,以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 践活动为载体,教育
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确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初步掌握马克
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校要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 重点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艰苦朴素教育、纪律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 教育。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探索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德育的科学 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伦理道德。
3、 规范教学行为,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教学计划,开足开好 必修、选修、实践和活动课程,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学校要积极开展课程、教材、教法改革,探索校本课程教学,允许学校部分学科采用 引进原版教材教学或个别学科实施“双语教学”
。要致力于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具
有广泛的兴趣和一定的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 严格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发挥全员功能,抓住目标、过程、效果等 环节,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中心、多种评价交叉的评价体系,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 进行目标调控,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5、 要全面安排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重 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国防教育和基本法制教育,促进学生全 面地、健康地成长。
6、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比较稳定的社区教育机构,使学 校教育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7、 发挥各级各类学生社团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
8、 增强教育科研意识,发挥学校各级教研组织作用,用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 导教育、教学实践和教改实验,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五、 领导班子
1、 设校长一人(可兼任支部书记)主持学校全面工作,副校长两人。学校建立党支 部设书记一人,规模较大学校配专职党支部 (总支)副书记一人,主要负责党的工作, 并协助校长抓好教职工的
思想政治工作。
2、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熟悉教育 理论和实践工作。要有一位校级领导受过教育专业硕土课程的正规教育,并能运用一 门外语进行一般性外事接待或学术性交流。
3、 学校领导班子人员精干,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心理素质、能力倾向组合合理。 领导成员事业心强,思想观念新,勇于改革、创新。工作上勇挑重担,密切配合,团 结协作。班子在群众中有威信。身体健康,能胜任现职工作。
4、 校长应是综合型人才,具有开拓创新和对事业的献身精神。精通教育教学和学 校管理业务,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理财能力;应善于学习新知,能有效地处理有关信息,有较 为广泛的兴趣,知识面广,熟悉高中各门学科的教学,且一门学科的教学和某一方面 的才能处于学校一流水平。
校长应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分 析、处理问题。能掌握政策,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任人唯贤,作风正派。能联系群 众,平易近人,作风民主,在群众中有威望,在当地有较高的社会声誉,在市内外有 一定的影响。
六、 师资队伍
1、 按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配足、配齐教师、教辅人员、后勤人员,
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在 1: 12 —14之间。非教学人员的比例控制在专任教师总数的三
分之一以内。做到结构合理,人尽其才。
2、 专任教师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达到 90%以上。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以
上的比例达到 7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到 25%以上,1946年1月1日后岀生
的教师80%以上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以上。学校有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知名教师和省
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 10名以上。
3、 教师为人师表,敬业爱岗,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教书育人。
4、 教师要熟悉、精通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全套教材,具有良好的教学基本功,教 学效果好。
5、 教师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吸收新的科技
信息,初步掌握现代课堂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并努力做到一专多能,能胜任 丨一2门
选修课的教学和课外兴趣活动的指导任务。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增强 自己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口笔头表达能力和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开展教改实验, 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特色和业务专长。
6、 学校有比较完善的教师培养、保障措施。教师有较好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 身心健康,精力充沛,适应现职工作。要努力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的实际收入高于 当地公务员的收人水平。
七、校舍建设
1、 高中规模一般以 24 — 36班为宜,每班学额不超过 48人。学校占地面积不少于
50亩,争取80亩以上。生均占有用地面积不少于 3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
于12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不少于 2平方米。有住校生的学校,按住校生分别增加校
园面积生均5平方米和校舍建筑面积生均 4平方米。教室与辅助教学用房面积达到 1:
1。
2、 学校教学楼应有普通教室 24— 36间(每间54—63平方米),机动教室3— 5间, 每层
有教师休息室一间(15 — 20平方米)。各室照度符合规定要求。
3、 有电脑房(含学生机房、教师机房、课件制作室、多媒体电脑房等 实验员、电教员办公维修室,录音室,音像资料室,编辑室,闭路电视系统控制
),语言实验 室,
室,计算机网络控制室,有放映厅和天文观察室等。
4、 有与学校规模相适应的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和地理、历史专
用教室(以上各室一般为每间 96平方米),物理、化学、生物仪器贮藏室,理、化、生
实验准备室,劳技专用教室,多媒体阶梯大教室和剧毒危险物品贮藏室等。
5、 学校有行政办公楼,内含党、政、工、团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科所
(教
科室)、总务处(含会计室、实物用品室)、会议室、档案室、文印室、医务室、教师报 刊阅览室、各教研组办公室及仓库若干平方米。
6、 有图书楼,内设可容 10万一20万册藏书的书库、阅览室、电子音像阅览室、
教师资料室、借书室、报告厅、校史馆、成果馆及办公室等。教师资料室和学生阅览 室的座位分别占教师总数
30%和学生总数20%以上。
7、 场地设施。学校有 300 — 4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一个,场内设足球场,新建或
迁建学校应有 400米标准田径场。室外篮球、排球场达到四个班级配备一个的要求, 其比例2: 1。有800平方米以上的体育馆或风雨操场,能进行篮、排、羽、体操、技 巧等运动项目的训练与竞赛活动,有开展艺术体操
(舞蹈)、乒乓、健身等项运动的场
地。有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和美术用具、乐器保管室,有音乐演奏 (欣赏)厅。有标
准的或比较标准的室外游泳池或室内游泳池一个。
8、 学校有比较完善、实用、舒适的生活用房。公寓化的学生宿舍生均 有卫生沐浴室、门卫和管理员办公室,另有男、女生病房,晒衣场;单身教师宿
3 . 5平方 米,
舍若干间(每间约12平方米左右)。学生膳厅1-2只,教师膳厅1只,厨房、无蝇室、 仓库、锅炉房、蒸饭房、烤饼房、食堂人员更衣室和休息室、会计室、办公室,另加 洗物场地等;有较高卫生标准的男女厕所,
除小便处外,做到男生35人左右一只坑位,
女生20人左右一只坑位;学校设有比较整齐、美观的自行车棚,有比较象样的门房、 值班室、接
待室;有配电房 (用地道线及暗线铺设);有汽车库、油库等。
9、 校园环境。有温室一只(100 — 150平方米),有小苗圃、盆景园和生物实验园地,
有根据学校人文景观及校园特点建造的若干个景点;校园要绿化、美化、香化、净化, 四季常青有花,草坪灌乔木搭配协调,绿化覆盖率达
50%左右。
八、教学设备
1、 教室内课桌椅、黑板符合标准,有条件的可安装多层电控黑板,有设计合理的
多功能讲台,“四机一幕”(计算机、电视机、录音机、实物投影仪和投影银幕 )进课堂。
2、 按高标准(最新省I类标准)配足配齐理化生及数学、 地理等学科的演示实验 (包 括教学用图)和学生实验的仪器。配备天文、气象模型、模拟设备和观摩、测量器材及
设备。
3、 高、中档语言实验室设备两套。
4、 学生机房和多媒体机房内配有较先进的电脑 (586及以上)每班每人一台,满足 学生
上机、上课需要。有学校管理系统、教务系统、信息系统等所需设备及软件,建
立学校教学资料信息库。 CAI课件制作室配有10台以上高档次计算机及刻录设备。机
房有防火、防盗、防尘、恒温、恒压 (电源)等环境条件。
5、 图书书架数量与藏书量相适应。防火、防湿、防盗、防蛀设施齐全。藏书人均
至少45册,经典著作及教学工具书尽力采购配备。电子音像阅览室配有 10台以上计
算机及光盘服务器等设备,有足够的音像信息资料。
6、 为语文、外语教师每人配发录音机一只,理科教师及教科人员每人配发较先进 的f(x)式计算器一只。
7、 钢琴、管弦乐器、电子乐器、民族乐器及各种常用绘画设施一应俱全。
8、 按大纲和教材要求配足配齐体育设备,并有高级篮、排、羽毛球架,单杠、双 杠、高低杠、跳箱、山羊和标准乒乓台、压缩海绵体操垫等器材。
9、 有闭路电视系统和摄录制作及编辑设备。有校园音响系统。
10、 有现代化校园通讯系统及相关设备,有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及相关设备。
11、 有复印机、胶印机等现代化印刷设备。
12、 学校有一定标准的用膳桌椅、食具橱、炊事与盥洗设备。
13、 校园道路有造型美观的路灯和果壳箱等环保设施。有新颖、高效的防火设备。
九、教育经费
1、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按规定拨给学校足够的办学经费。
2、 通过社区参与教育等办法,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不断改善教育、教学设施条 件。
3、 抓好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增强学校活力,改善办学条件,确保教职工福利。
4、 各项经费指标应高于政府和教育部门规定的一般指标,并随经济发展和物价因
素适度递增。公用经费应占学校总支岀的 30%以上。
5、 有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经费使用合理,效益高。
十、学校管理
1、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形成由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教代 会民主管理、社区组织参与的管理体制。
2、 学校有一套分工明确、部门健全、务实高效、指挥有效、渠道畅通、反馈及时 的管理机构。
3、 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目标。有比较切实的、科学的管理目标体系。既有现代化建 设的远期规划,又有分阶段的实施计划。
4、 有比较完善的规章制度,并付诸实践,使管理机制运转制度化、规范化、科学 化。
5、 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 定期评估考核,并辅以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动力机制, 充分调动教
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创造
性。
6、 确立教学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中心地位,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
7、 切实加强对学校行政后勤、校办产业的科学管理,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 运转和教工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8、 逐步实现管理手段现代化。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校务办公系统电脑化,及微机图
像监控或闭路电视调控。
十、教育质量指标
1、 学生应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 远大理想,有民族自尊心,有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有文明行为习惯,有 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精神。
2、 掌握高中阶段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有相应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现代科技意识。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和应用计算机解决一般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有自学能力,能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完善的心理素质,有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一定的应变能力,有 探索、开拓、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
4、 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并初步形成个性特长。有正确的劳动观点、劳动 习惯和职业观念,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
具体教育质量指标如下:
1、 学生品德量化考核良好以上占 90%;
2、 各科(会考)合格率 90-99%;
3、 各科(会考)优秀率 35-45%;
4、 体育达标率 88-95%,其中优秀率在 25%以上;
5、 体育达标率 95%以上;
6、 当年体检形态、机能指数接近全国先进;
7、 近视年发病率控制在 5%以下;
8、 英语口语考级(另定);
9、 计算机考级(另定);
10、 各年级当年劳技考核实践操作能力,抽测合格率达 11、 按教学大纲规定学生应掌握的实验,抽测合格率在 90%以上;
90%以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