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消防泵房基础开挖施工方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目 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2 作业条件…………………………………………………………………………………………3 施工机械配备……………………………………………………………………………………3 劳动力组织………………………………………………………………………………………3 作业程序…………………………………………………………………………………………3 施工技术措施……………………………………………………………………………………4 安全保证措施……………………………………………………………………………………5 文明施工措施……………………………………………………………………………………6 环境保护措施……………………………………………………………………………………6 危险点源分析、预防和措施……………………………………………………………………6 附图

1、 工程概况:

1.1新建齐心110kV变电站工程位于宝应县城北,花庄村农庄组,为全室内变电站,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中主楼地上局部3层,地下1层;总占地面积3329m²,建筑周围设4m宽环形消防车道;建筑面积为3055.18 m²,包括地下室、地上建筑面积,建筑高度为16.40m;建筑耐久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六度,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1.2该工程包含两个单体构筑工程:消防水池占地面积155.25平方,坑底相对标高为-3.8m(相对场内自然标高±0.000);消防泵房占地面积51.975平方,坑底标高-4.45(相对场内自然标高±0.000);站区地面设计标高为4.6米,场地自然标高3.8米(高程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

1.3该两个单体工程为地下构筑物,为钢筋砼板墙结构,底板垫层砼标号为C15,池体标号为C30,w6;钢筋采用HRB400。

1. 本工程具有开挖深、地下水位高、土质为粉质粘土、,考虑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整体大开挖施工方案,开挖最低深度4.45米,分两层开挖,上层放坡系数按1:0.5,下放坡系数按1:1放坡处理。机械开挖至设计坑底标高向上20cm,然后采用人工铲底、修坡至开挖设计基底标高。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完成该项工程,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 2、 编制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248-200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流动红旗竞赛实施办法》国家电网基建〔2011〕147号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危险点辩识及预控措施》基建安[2005]50号

《110~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183-2008); 《危险性较大的分布分部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齐心110kV变电站设计图纸及有关会审纪录

《齐心11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齐心110kV变电站工程创优实施方案》

3、作业条件: 3.1现场场地处理

施工场地符合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地下地上障碍物已清除干净,附近构筑物、管线采取防护措施。

3.2完成测量控制网的设置,作为施工中控制的依据。确定好消防水池、消防泵房的开挖路线、顺序、基底标高、边坡坡度保护方案以及排水沟、集水坑位置、土方堆放区域。 3.3 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用电已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安装完毕,并经验收合格。 4、施工机械配备:

序号 1 2 3 4 5 6 5、劳动力组织:

设备名称 机动翻斗车 潜水泵 经纬仪 水准仪 钢卷尺 手推车 序号 7 8 9 10 11 12 设备名称 反铲挖掘机 自卸车 拟配备施工人员 施工、技术人员 专职安全员 专职质检员 专职测量员 电工 瓦工 6、作业程序: 总的程序是:消防泵房→消防水池

数量 2人 1人 1人 1人 1人 15人 拟配备施工人员 驾驶员 数量 5人 各单体的施工工序:

定位放线→ 高程控制→ 挖土(分两次挖至标高且留30cm人工铲土)→基础先开挖至基坑一半

深度 → 修坡,边坡彩条布围护→ 机械再挖深基础至要求标高→人工铲底、修坡、边坡彩条布围护→ 挖排水沟、集水井、水泵抽水→ 自检 →通知监理、业主、设计、勘察单位验槽 →支模、 浇筑垫层→ 支模、绑扎底板钢筋→验收钢筋→浇筑底板→绑扎池体钢筋、支立池体模板、绑扎池顶钢筋→验收钢筋→ 浇筑池体砼→ 回填土→ 验收 。 7、施工技术措施:

这两个基坑因开挖深度较深,参照其它工程施工经验,考虑到本工程的重要性,为保证大开挖时边坡稳定,根据现场情况及施工进度安排,采用机械开挖,开挖顺序为:从场地标高开挖至基坑的一半深度,按1:0.5放坡,工作面留2m;第二层从已挖高度开挖至坑底,工作面留1m。挖至底标高留30cm土人工铲底;对这几个池体工程开挖施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明沟及集水井排水、机械开挖方案、保证边坡稳定、防止塌方等几方面。(见附图二)

7.1、根据现场提供的控制坐标点,定出轴线和开挖边线。根据池体的底部尺寸、作业面,以及放坡

定出开挖的范围,撒白灰作标记。

7.2、根据现场提供的控制高程点,首先测设场地标高,以更好地控制开挖,在开挖阶段中经常复测,

保证施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把好质量关,并保证预留30cm厚土人工铲底,确保不扰动地基土,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垫层。

7.3、考虑到这几个水池施工周期长,必须切实做好基坑内的排水工作。根据此施工区域内的地质报

告,开挖范围内为粉质粘土,地下水位高,水量充沛,安排水泵来控制地面排水,水泵的位置相对而放,基坑周边挖排水明沟(300×300mm)和在对角位置开挖二个集水坑(800×800×1000mm)。(见附图一)

7.4、考虑土方开挖的平衡调配,开挖上层土时,根据计算多余的土,直接装车站内短驳至指定地点

堆放。其它的土抛方后,就近翻转至站外空地堆放(并用彩料布遮盖,以防出现扬尘),供以后回填使用。

7.5、挖土机从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 7.6、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坑壁和边坡的状态,以防坍塌。

7.7、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把土方抛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7.8、修帮和清底。在距坑底设计标高50cm坑帮处,找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

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以此修整坑边,最后清除坑底土方。

7.9、坑底修理铲平后项目部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申请验槽。 7.10、经设计、勘察、业主、监理等验槽合格后,方可浇垫层。

7.11、由于每个基坑的体量较小,计划每个基坑挖土时间为两天,上、下层各一天。 7.12.回填土:

7.12.1、土方回填前,填方基底和基础隐蔽工程检查及验收应结束。

7.12.2、回填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并根据设计的干容重、压实系数、试验确定:

铺设厚度、夯实机械、压实遍数、含水量等系数。

7.12.3、回填土采用自卸车运输到坑边,严禁直接用汽车倒入坑内。

7.12.4、人工短距离挑运到预计的铺设厚度,小型机械夯实。在基础边、转角处应辅以人工夯实,在

分段连接处应做成阶梯式分层夯实。

7.12.5、进行大面积回填时要求分层夯实,同步上升,不允许留设水平式纵向接头。

7.12.6、回填土施工中应按照规程规范要求分层及时取样,取样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及规范要求后方可继续施工,不符合规范要求应返工处理。

8、 安全保证措施:

8.1、所有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挖机须有合格证。

8.2、机械施工场地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机械作业半径内严禁站人或进行其他工作,作业期间应有专人在场地负责指挥,挖掘机卸土时应在整机停稳后进行,不得将铲斗从运输车辆驾驶室顶部越过,装土时任何人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在挖方坡周围10m内不得堆放重物并控制车辆行走 ,工作人员不得脱岗,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好劳服用品。

8.3、挖掘机操作及汽车装土行驶要听从现场指挥,所有车辆必须严格按开行路线行驶,夜间作业时

机上及工作人员必须有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护栏。

8.4、挖掘机开始挖土时挖土,严格按制定好开挖路线、层次施工,运输车辆严格按制定好的路线行

驶。

8.5、机械进入基坑时应有防止机身下陷的措施,开动挖机前应发出规定的音响信号。 8.6、挖掘机暂停作业时应将挖斗放到地面,不得使其悬空。

8.7、土方开挖时要及时放坡,特别是在雨期施工的时候,更要注意,并及时落实。

8.8、现场用电必须符合安全规范要求。做到线路架设合理,绝缘良好,严禁私拉乱接;所有用电均

设漏电保护器,一律配备铁壳开关箱,保证做一机一闸。 8.9、严格检查现场的排水系统,保证排水畅通。

8.10、全体施工人员除执行本安全计划和要求外,还要严格遵守各自专业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每天

施工前要对全体人员进行三交工作。

8.11、上下基坑时应设台阶或铺设防滑走道板;若坑边狭窄,可使用靠梯;严禁攀登挡土支撑架上下

或在坑井的边坡脚下休息。

8.12、施工用电的运行及维护班组应配备足够的绝缘工具。绝缘工具应定期试验,试验周期及要求一

定要符合规程规定。

8.13、电力设备负极应配备适用于扑灭电气火灾的消防器材。发生电气火灾时,应首先切断电源。 8.14、基坑四周必须加设护栏,设置警戒线,确保安全。 9、 文明施工措施:

9.1、安排卫生负责人,分区管理,保持施工区道路的清洁。

9.2要遵守法律、法规,使用文明用语,杜绝粗俗现象,严禁和附近居民发生冲突、闹事。 9.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加油要防止洒漏,严禁污染。

9.4检查进场车辆的完好和证件,场内运输必须限速。严禁车辆装土过满运输沿途抛洒。 10、环境保护措施

10.1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及噪音污染应控制在国家有关标准允许范围内。 10.2运土车辆严禁抛、撒、滴、漏,残留在道路上的垃圾每天进行清理。 10.3运输线路应派专人、专车经常浇水,避免扬尘。 10.4操作机械不得随意鸣号,避免噪音。 10.5必须保护厂区内的成品构建物。 11、危险点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 作业项目 危险点 防范类型 坍塌 物体打击 预控措施 1、先清除上坡滚动土。 2、严禁上、下坡同时撬挖。 3、土滚落下方不得有人,并设专人警戒。 4、作业人员之间保持适当距离。 人工清理、挖土方不遵守安全挖土规程规定 作业 多台机械同时挖掘基坑间距过小 坍塌 坑、沟与建筑物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坑、沟与建筑物的距离过小 坍塌 按规定不得小于1.5 m。 基坑开挖和基础工程施工中,坍塌 应特别注意监测:支护结构变形、坑外地面沉降或坑底隆未及时监测基坑及周边条件的其他起变形、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和地下管变化 伤害 线等设施沉降及变形,发现隐患及时报告和处理。 人员与机械之间未保持一定其他挖土专人指挥、监督,保证人员与挖土机械之间的安全距的距离 挖土过程中土体产生裂痕 在基坑支护和支撑上行走、堆物 土方机械存行驶中人员上下或传递物品 一次挖土深度大于4m 雨后作业前末检查土体和支护的情况 各种机械、车辆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m内行驶、停放 基坑无确实可靠的排水设施、堆土堆物离坑边过近、支护无挖土方案和措施、坑槽开挖设置安作业 全边坡不符合安全要求、深基坑施工无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措施

施工方案明确基坑排水设施、堆物离坑边距离、支护措施、坍塌 安全边坡及深基坑施工防止临近建筑物沉降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并在施工中加强监督、检查。 伤害 离。 坍塌 加强对土体及周边的定期监控,作好记录,及时分析,发现异常,立即停工采取措施。 坍塌 加强检查,严禁在基坑支护和支撑上行走堆物。 坍塌 其他伤害 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严禁在土方机械在行驶中上下或传递物品。 坍塌 严格按挖土方案进行分层开挖,一次挖土深度不超过2m。 坍塌 坍塌 机械伤害 雨前对上体和支护进行检查并采取排水、防护措施,雨后作业前对土体和支护情况检查。 挖土区域设警戒线,各种机械、车辆严禁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m内行驶、停放。

附图一:

集水井(800×800×1000mm)排水沟(300×300mm)深基坑坑底排水沟和集水坑布置图

附图二:

场内自然标高 工作面 工作面 2m 基底标高(消防水池相对高程:-3.80m,泵房:-4.45m)

1m

基坑放坡开挖示意图

附图三:

固有序号 工序 作业内容 可产生的危险 风险评定D1 固有风险级别 预控措施 消防水池1 及泵房土方开挖 开挖深度在3米到5米之间的基坑挖土 坍塌 90 3 (1)弃土堆高≤1.5米。 (2)一般土质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1.2米。 (3)垂直坑壁边坡条件下弃土堆底至基坑顶边距离≥3米。 (4)不应在基坑边堆土。 (5)坑边不堆放材料机械。 (6)挖土区域设警戒线,各种机械、车辆严禁在开挖的基础边缘2m内行驶、停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