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利用5月上旬平均气温预测第1代桑芽瘿蚊发生高峰期

利用5月上旬平均气温预测第1代桑芽瘿蚊发生高峰期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34卷第1期 江 西 植 保 Vl01.34.No.1 2011年3月 JIANGXI PLANT PROTECTION Ma .20l1 利用5月上句平均气温预测第1代桑芽瘿蚊 发生高峰期 章祖武 ,徐俊 ,桂干林2 (1.江西省修水县气象局,江西修水332400;2.江西省修水县蚕桑局,江西修水332400) 中图分类号:¥4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4249(2011)Ol一0035--02 桑芽瘿蚊(Diplosis mori)是江西省修水县桑树 期的数据资料,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取得了较为 重要害虫,以幼虫寄生桑树顶芽内,咬伤顶芽组织, 理想的预报效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吸食汁液,轻者造成顶芽畸形弯曲,重者造成“封 顶”,侧枝丛生,叶质老化,叶片细小,树型杂乱, 1 资料处理及数据分析 使桑叶减产30%以上。由于桑芽瘿蚊常在修水桑园 修水县桑芽瘿蚊第1代幼虫白4月下旬开始发 暴发成灾,不仅发生面广,为害严重,而且传播、 生,危害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月中旬。经过I5年连 扩散迅速,直接制约了当地蚕桑生产的发展【J j。该 续的资料收集分析,我们发现桑芽瘿蚊第1代幼虫 虫在修水县桑园年发生6-8代,世代重叠,测报与 的发生高峰期与当年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 防治难度极大…。 相关性(见表1)。 修水桑芽瘿蚊第l代幼虫盛发期为5月中旬【lJ, 根据表1数据,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如下: 幼虫在新梢上芽内的时间很短,仅危害7天左右, Y=57.7541--2.0946X(r=0.9109”) (1) 若第1代防治不适时,夏秋期将暴发成灾。因此, 由于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因此可用5月上 在防治桑芽瘿蚊的工作中,通常把控制第1代幼虫 句平均温度可以选作第1代桑芽瘿蚊发生高峰期的 的危害作为整个防治工作的重点p1,而防治桑芽瘿 预测因子。 蚊危害的关键是把握盛发期适时施药时间,第1次 2009年春,我们试用上述模型预报桑芽瘿蚊第 用药时间必须掌握在幼虫盛孵期的3天以内,如果 l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当年5月上旬平均气温为 时间偏差太大,将严重影u向防治效果。 21.7℃,代入式(1): 以前在预测桑芽瘿蚊第1代幼虫发生盛期主要 Y=7.7541—2.0946 ̄21.7 12_3 是采取淘土查看,检查越冬虫的发育进度,并结合 即预测2009年第1代桑芽瘿蚊发生高峰;5H为5 气象与历史资料,推算新梢虫发生时间,检查产卵、 月l2日,而大田实际发生高峰期为5月12日,预 孵化情况确定防治时期【ll。但淘土查虫查发育进度 测值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的方法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技术要求高,不易 将1994 ̄2008年5月上旬平均气温代入式(1), 掌握,而且桑芽的开叶片数在早春因桑树品种、树 得到该虫发生高峰期的预测值Y (见表1),除2000 势、树龄的不同而不同,同时还受地势和肥水差异 年误差2天和1997年误差3天外,其余13年均相 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测报的准确性偏差较大。 符(士1以内),历史符合率为86.67%。 为了准确把握第1代桑芽瘿蚊的发生盛划米确 定其防治用药适期,我们研究了桑芽瘿蚊发生的气 2讨论 象资料,发现第1代桑芽瘿蚊的发生高峰期与5月 随着历史资料的积累和不断验证,可以逐步修 上旬的平均气温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用】994—2008 改模型。该模型只考虑5月上旬的平均气温,所建 年修水县5月上旬平均气温和桑芽瘿蚊的发生高峰 (下接第38页) 收稿日期:2011.02.0l 作者简介:章祖武,男,江西修水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工作。 通信作者:徐俊,高级农艺师。E-mail:358305075@qq.corn ・38・ 江 西 植 保 201 1年第1期 4个,占7.27%;发病率在4 5%的有4个,占 7.27%;发病率在5%以上的有2个,占3.64%。 . 晚稻生长期间白背飞虱的迁入量也较少。此外,晚 稻白背飞虱田间发生量较低还与前期的防治效果较 好有关。因此,2010年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病面积虽 然较大,但为害程度要比2009年轻。南方黑条矮缩 病发病与产量的关系的试验结果还表明,抓好秧田 和分蘖前期白背飞虱的防治至关重要,否则会导致 水稻严重减产。不同品种对南方黑条矮缩病抗性的 、.、 ‘ 2010年灯下和早稻和晚稻田间白背飞虱消长 情况表明,早稻白背飞虱的发生量远远大于晚稻。 与2009年相比,2010年从二晚秧田期至抽穗期(7 月至9月)灯下白背飞虱数量和田间自背飞虱数量 试验表明,在55个试验品种中,只有3个品种没有 明显减少。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2010年6月中下旬 连续12天大暴雨的天气有关,暴雨导致了大批白背 飞虱l~3龄若虫被雨水冲走或杀死,致使晚稻秧田 和晚稻大田的稻飞虱本地种群没有建立起来。再则, 发生南方黑条矮缩病。这说明绝大多数品种对南方 水稻黑条矮缩病没有抗性,如果一旦传播介体白背 飞虱发生量大,将会导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严重 发生,将对粮食安全生产产生重大影响。 ※※※※※※※※※※※※※※※※※※※※※※※※※※※※※※※※※※※※※※※※※※※※※※※※※※※※※ (上接第35页) 立的预测模型也只是一个单变量的简单线性方程, 其它诸如湿度、日照和气流等因素没有考虑,有待 今后进一步研究完善,以提高桑芽瘿蚊发生期与防 治期的测报准确率。 [1】詹根祥,尹益寿,徐俊,等.赣西北桑芽瘿蚊的发生为害 及其生物学观察【J].蚕桑茶叶通讯,1996,(4):3-7. [2徐俊,卢鹏.桑芽瘿蚊防治方法的研究[2]J】.蚕桑茶叶通 讯,2001,(2):5-7. 参考文献: 表1 【31郭海美,蔡国祥.桑橙瘿蚊防治及预测预报研究进展【J】. 江苏蚕业,2009,(3):18-20. 桑芽瘿蚊发生盛期与5月上旬平均气温相关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