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论文

来源:爱go旅游网
一嘧露目自固 压宫底,过早或强硬牵拉脐带。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 3.5正确规范应用缩宫素并要严密观察因为人与人之 胎膜有无缺损,如有残留,可用大刮匙轻轻搔刮清除,必要时进 间存在个体差异,缩宫素按常规剂量使用,也可能会使个别产 行官腔探查。此外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血肿和裂伤,若有血 妇造成子宫收缩过频、过强,致使胎头失去旋转和调整,发生头 肿,应切开清除积血、彻底缝合,避免空腔。发现裂伤,马上缝 盆不称,产程延长。所以,在静滴缩宫素时,医护人员要有专人 合,第1针要始于裂口上端0.5 cm处,最后1针要止于裂口下端 看护,密切观察宫缩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正确处理,避免频 0.5crfl处。 繁过强的宫缩造成胎头难以人盆、产程延长。目前,由于我们规 3-3产后2h观察产后出血的关键时机是产后2 h,故 范使用缩宫素,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并加强对产妇的看护,杜绝 应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嘱咐产妇及时排空膀胱,医务人员要 了由静滴缩宫素引产而发生的产后出血。 定时查看阴道流血并按压宫底,协助子宫收缩,清除官腔内积 对于产后出血的处理,应该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 血。此外,还可帮助产妇早哺乳,也可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 量,纠正休克,防治感染四。 出血。 参考文献 3.4正确规范处理剖宫产严格掌握剖宫产适应证且正 [1 乐杰.】妇产科学[嗍.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2. 确规范处理,正确选择子宫切口,避免切口过低而造成缝合时 【2】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2—213. 不易对齐、愈合不良等。正确掌握缝合技术,避免缝扎组织过多 (收稿日期:2015-01—25) 过密,造成切口血液循环不良。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 刘德荣 高 飞 (朔州市中心医院,山西朔州0360OO) 【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 间1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进行分析,旨在 诊断率及治愈率。方法 对1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检查方法 探讨阻塞性黄疸规范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式,以提高诊断率, 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观察其诊断率、不同手术方式的效果、术 规范治疗,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 后并发症及生存期。结果 12例黄疸患者经腹部增强CT、彩 1资料与方法 色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内镜、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1.1一般资料本组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 (MP.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34岁一65岁,平均年龄46岁。12例患者中胆总管结石3例,胰 影(ER.CP)等检查明确了诊断,对不同病变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头癌3例,胆管癌2例,壶腹部癌1例,胆囊癌并肝门部胆管受 行规范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阻塞性 侵1例,十二指肠降部乳头状腺瘤1例,慢性胰腺炎引起胰头 黄疸的诊断相对困难,不能简单凭一种检查方法来确诊,要结 肿块1例。本组患者均经我院或上级医院确诊,在我院行治疗, 合多种检查明确诊断,特别要区分清良恶性病变;再根据具体 部分病例请上级医院专家来院手术。全部患者均给予规范的个 病变,结合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以提高 体化治疗。 诊断率、治愈率。 1.2诊断方法12例患者分别经上腹部增强CT、彩色多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诊断 规范化治疗 治愈率 普勒超声、超声内镜、超声造影、MRCP PTC、ERCP等检查确诊, 并完善化验,其中6例患者在上级医院确诊。 阻塞性黄疸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症状,当胆管系统阻塞时, 1.3治疗方法结合术前各项辅助检查,明确病变的部 胆汁的排泄受到阻碍而使胆红素反流到血液引起黄疸,称为阻 位及是否有转移,并对患者的黄疸指数及肝功能进行综合评 塞性黄疸,常见病因有胆管结石、胆管感染、胆管肿瘤性病变、 估,同时结合患者身体状况进行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对于 胆囊癌、壶腹部占位性病变及胰头肿物等。由于胆管系统较为 肝功能损害严重,总胆红素>200 mol/L的患者先在彩色多普 隐蔽的解剖关系,其诊断相对困难,目前先进的仪器及检查方 勒超声定位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 CD),并给予保肝、 法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腹部增强CT、彩色 营养支持等治疗,以改善肝功能,减轻黄疸,调整营养状况。待 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内镜、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 肝功能明显改善后再行合理的手术治疗,对不能进行手术治疗 胰胆管成像(MRCP)、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rC)、经内镜逆行 的先行PTCD,再根据具体病情进行综合治疗,以期延迟生命, 胰胆管造影(ERCP)等技术的普及使基层医院对阻塞性黄疸的 提高生存质量。 诊断水平明显提高,尤其是超声内镜在临床医学的诊断和治疗 胆总管结石3例:1例系男性患者,65岁,2年前因胆囊结 中发挥出重要作用【1】。对于明确诊断的患者,应根据患者的个体 石开腹行胆囊切除术。本次因皮肤黄染半月,乏力、发热1周入 条件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本文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5月 院。经检查确诊胆总管末端结石,因患者黄疸时间较长,肝功能 作者简介:刘德荣,男,本科,主治医师。 受损较重,总胆红素>200 moFL,又有胆管感染表现,先给予 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4月第19卷第12期 1639 保肝、抗感染、支持治疗,并行PTCD。1周后患者黄疸明显减 周围组织成炎性粘连,结合病史,考虑为慢性胰腺炎致胰头水 轻,肝功能明显好转,总胆红素降至55.6 mo1]L,建议患者行 肿引起阻塞性黄疸,行胆肠吻合术,并取病检,术后证实为慢性 胆肠吻合,患者及家属希望行微创手术,转上级医院行ERCP+ 胰腺炎,顺利恢复。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未取出结石,转回我院行胆 十二指肠降部乳头状腺瘤1例:男,41岁,因进食后呕吐1个 肠吻合术,术后反复发热,考虑为反流性胆管炎,经积极抗感染 月,皮肤黄染3 d入院,经超声内镜等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乳 治疗后顺利恢复。1例系女性患者,6O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 头状腺瘤,肝功能基本正常,总胆红素为25.8 mol/L。完善术前 伴皮肤黄染3 d人院,经检查确诊胆总管下段结石,因患者 准备后行手术,术中结合所见并取冰冻证实为乳头状腺瘤,行 肝功能差,总胆红素>150 mol/L,无胆管感染表现,先给予 肿物切除+乳头成形术,术后痊愈出院。随访至今2年。 保肝、支持等治疗,1周后患者黄疸明显减轻,肝功能明显好转, 2结果 总胆红素降至46.3 mol/L,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 12例患者术前、术后均反复检查肝功能,尤其是术前肝功 石、T管引流术,术后顺利恢复。1例系女性,35岁,上腹部疼痛 能受损严重的患者,经积极治疗,肝功能均明显好转,总胆红素 伴黄疸1 d人院,检查确诊胆总管下段结石,肝功能基本正常, 均降至100 mol/L以下,营养状况明显好转,再行手术,术后 总胆红素:22.6 mol/L,急诊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T管引 并发症明显减少(2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在超声引导下重新 流术,术后顺利恢复。 置管通畅引流,并给予预防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缓解。2例患者 胰头癌3例:1例系女性,60岁,上腹部憋胀3个月,皮肤 住院期间反复发热,考虑为反流性胆管炎,给予抗感染治疗后 黄染1周人院,经检查确诊胰头肿物,未见明显转移,肠系膜上 症状消失),恢复顺利,住院期间未发生1例死亡,治愈率 血管未受侵犯,肝功能稍差,总胆红素>100 mol/L,经短暂术 83.3%(10/12)。良性病变患者均痊愈,恶性病变患者平均生存 前准备后行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术后发生胆瘘,经积极 期1年。 治疗,痊愈出院,术后病理确诊胰头癌,随访2年,健在。1例系 3讨论 男性,48岁,因无痛性黄疸2个月入院,经检查确诊胰头肿 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及治疗对外科医师而言永远是一道难 物,影像资料显示未见明显转移,肝功能稍差,总胆红素 题,明确的诊断,合理、规范的治疗是每一位医师的期盼。但因 >100 mol/L,短暂调整后行剖腹探查,术中发现腹腔有广泛转 此类患者发病时肝功能都有损害,患者身体条件较差,加之检 移,综合考虑后行胆肠吻合术,肿物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顺 查费用较高,患者首次就诊时大多已较重或晚期,给医生在诊 利恢复,随访1年后死亡。1例系男性,58岁,因上腹部及背部 断治疗上带来很大的问题。黄疸一旦发生,就会引起心、肝、肾 隐痛半年,皮肤黄染1月就诊,经检查确诊胰头肿物,腹膜后有 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的损害,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及免疫功能低 转移,因患者肝功能极差,总胆红素>500 mol/L,入院后即行 下,有时会引起严重胆管感染。近年来,随着先进医疗设备、操 PTCD,疴隋好转后建议其行综合治疗,主动出院,未随访。 作技术的应用及推广,使临床诊断水平不断提高,治疗技术更加 胆囊癌1例:女性,61岁,1年前因胆囊癌在外院行根治性 合理、规范,逐步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个体化治疗,使患者获益匪浅。 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发现皮肤黄染1个月,入院经检查确诊 3.1诊断技术 胆囊癌术后腹腔广泛转移,肝门区胆管受侵梗阻致黄疸。综合 3.1.1实验室检查是常规检查项目,通过检查,可以明确 分析病情,结合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给予PTCD后出院,不定期 了解黄疸程度,肝功能受损程度,凝血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为 因PTCD引流管堵塞及胆管感染来院治疗,至今存活6个月。 选择合理的治疗提供必要依据,不可或缺。 胆管癌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9岁、66岁,均因上 3.1.2超声、超声造影:超声具有无创、简便、经济和可重 腹部不适、轻度皮肤黄染半月就诊,经检查确诊胆囊占位性病 复的特点,已被临床证实为可信赖的诊断技术,虽然其判定阻 变,因发现较早,肝功能轻度受损,总胆红素>50.0 mol/L,积 塞性黄疸的符合率和定位诊断符合率均为100% ̄,但易受操作 极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2例均完成根治性切除+胆肠吻合 技术、肠气等因素影响,有时存在漏、误诊等;目前大医院开展 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胆管腺癌。1例术后发生胆瘘,经积极治 胃肠充盈法、脂餐法、利胆法等方法可弥补上述缺陷,进一步提 疗痊愈出院,1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腺 高诊断率脚。超声造影是目前最先进的超声成像技术,在对病灶 癌。随访1年存活至今。 诊断准确性及较早发现病灶方面均明显优于常规的彩色多普 壶腹部癌1例:男,59岁,皮肤黄染半月,不能进食3 d就 勒超声,在肿瘤的检出和定性诊断中有重要的意义。 诊,经超声内镜等检查确诊,并肠系膜血管受侵,因肝功能严重 3.1.3超声内镜(EUS)的开展使内镜技术实现了飞跃性 受损,总胆红素>250 mol/L,营养状况差,人院后即行PTCD, 的发展,其可对消化道管壁黏膜下生长的病变性质进行鉴别诊 并给予积极保肝、支持等对症治疗后行胆肠吻合术。术后持续 断,并可对消化道肿瘤进行术前分期,判断其侵袭深度和范围, 发热,考虑为反流性胆管炎,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顺利恢复,随 鉴别溃疡的良恶性,并可诊断胰胆系统肿瘤,特别是对于较小 访6个月死亡。 肿瘤精确度高,对慢性胰腺炎等诊断亦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慢性胰腺炎1例:男,34岁,因上腹部憋胀伴皮肤黄染1周就 另外,在超声内镜介导下,应用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也明显提 诊,有酗酒史,经检查确诊胰头肿物,黄疸时间短,肝功能受损 高了病变的确诊率。目前,超声内镜下的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是 不严重。完善术前准备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肿物质地稍硬,与 已经国内外内镜技术的热点之一问。 164O 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4月第19卷第12期 ■嘧回目酲固 3.1.4 CT诊断CT平扫、增强及三维重建技术可显示胆管 原发病灶和周围脏器的改变;反映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肿瘤 大小及血供、周围组织受侵情况,术前确诊率可达94%t ̄,对临 总之,对于阻塞性黄疸,不能凭借单一的检查手段来确诊,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全面的检查来达到确诊,病变一 旦得到确诊,就要根据具体病变的性质、程度及患者身体条件 综合评估,选择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达到祛除病 床分期与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应用广泛。CT诊断也有不足之 处,受操作技术及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应作为单一检查。 3.1.5 MRI和MRCP: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胰胆管 成像(MRCP)为胰胆管病变无创性诊断的重要方法,对阻塞性 黄疸的诊断价值已得到肯定。有报道MRI显示胆管癌的肝内 侵犯范围优于cT,对评价肿瘤的可切除性及预后意义大,但在 显示肝外胆管壁时不及cT啊。MRCP可清晰显示胆管梗阻端的 灶,解除梗阻,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给患者制定正 确、合理的治疗方案,使其从中获益,是我们每一名医师应该遵 循的原则。 参考文献 [11 耿沽,]李全禄,李娜,等.医用超声内窥镜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叨.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5):2122—2124. 形态,MRCP定位准确率高,但空间分辨率稍差,不能显示细微 结构如黏膜的改变,对引起阻塞性黄疸病变性质的鉴别诊断不 及FIE和ERCP。 【2]韩新巍,李臻.胆管癌并阻塞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现状 与进展叨.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9):3249—3254. [33] 程红岩,李斯婕.非创伤性影像学诊断胆管癌叨.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01—103. 【4】金震东Eus在消化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消化内镜,2008, 2(9—10):35—4O. 3.1.6 PTC和ERCP:PTC和ERCP已成为经典的检查方 法,但因其有创性、仅显示胆管内腔而无法观察管壁、管外结 构,现已很少单纯用于诊断目的,而成为介^治疗的过程之一目。 [5]程红岩,李斯婕.非创伤性影像学诊断胆管癌[J].实用肿瘤杂志, 2007,22(2):101—103. ERCP因可通过肠镜直接观察病变并能活检,是壶腹癌、胰头癌 和下段胆总管癌首选的检查方法,确诊率高于PTC;但因其具 有侵入性,可引起急性胰腺炎、胆管炎、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 症,在临床应用中受到了限制。 ‘ 3.2治疗。诊断一旦明确,就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身体 [6]高雪梅,黎庶,郭华,等.高位胆道梗阻的cT与MRI,MRCP诊断价 值f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18(7):561—563. [7]朱秀芳,莫一我,孙志为.改进普通B超监测引导方法行PTCD的 体会叨.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5):452—453. 条件制定合理、规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的目的是为了祛 除病灶,解除梗阻,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3.2.1对于良性病变,包括结石、炎症、发育异常等良性病 变,急性发病时,肝功能一般损害较轻,黄疸时间较短,可I期 进行手术治疗,清除病变。如肝功能损害较重,患者身体条件不 好,可先行PTCD或简单手术进行褪黄,待肝功能、患者身体条 件好转后再进行根治性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胆囊切除+胆总 管取石+T管引流术,胆肠吻合术,ERCP+EST等。 3.2.2对于恶性病变,包括胆囊癌、胆管癌、胰头癌、十二 指肠癌、壶腹部癌等,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患者多已失 [8】费建国,曹志强,柴东哲,等.超声引导结合x线透视下PICD治疗 阻塞性黄疽叨.肝胆外科杂志,2006,14(6):418-420. (收稿日期:2015--01—13) 尘肺合并肺结核45例临床分析 郭素花 (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山西阳泉O45OOO) 去手术根治的机会。①对于经检查提示有手术机会的,如果黄 疸时间较短,肝功能受损不严重,身体条件好的患者可以I期 【摘要】目的探讨尘肺合并肺结核的原因以及诊断治疗 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5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 行根治性手术以达到最佳效果;对于黄疸时间较长,肝功能损 害严重的患者,先采用介入的方法,缓解阻塞性黄疸,使全身情 况改善,进一步判断肿瘤分期,有助于判断手术切除率,减少不 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45例患者痰茵阳性9例,支气管镜 下刷片、灌洗液抗酸杆茵阳性2O例,经皮肺活检病理学检查阳 性8例。45例患者治愈38例,失败7例,其中死亡4例;随访 1.5年,结核病复发6例。结论 尘肺患者容易合并肺结核,其 必要外科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PTCD、内镜鼻胆管 引流术(ENBD)等,待病情缓解后再行手术治疗ff]。具体的手术 方式包括t胆囊癌根治术,胆管癌根治+胆肠吻合术,胆肠吻合 术,胰头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肿物局部切除术等。②对于经检 查发现失去手术治疗机会的患者,或者患者年龄大,身体条件 很差,不能耐受手术的,要根据具体|隋况进行合理的治疗。主要 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表现复杂,痰茵阳性率低,需要结合影像 学等多方面资料综合诊断。抗结核治疗疗效比单纯肺结核患者 差,复发率较高,疗程应该适当延长。 【关键词】尘肺肺结核诊断 治疗 包括tPTCD、介入等。就FrCD而言,其对晚期恶性梗阻性疾病 无疑是一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有效手段,能 给患者及其家属在心理上、生理上带来很大的安慰和希望鲴;介 入治疗目前已成为晚期恶性阻塞性黄疽不能手术者的常规治 疗手段,疗效肯定,尤适用于年老体弱、一般情况差和外科术后 再发黄疽者121。 基层医学论坛2015年4月第19卷第12期 我院是煤矿企业医院,尘肺(又称矽肺)患者较多,尘肺合 并结核病的比率非常高,两者并存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病情 发展,急剧加速恶化和死亡的进程m。为提高尘肺合并肺结核患 者的治愈率,本文对我院确诊的45例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 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简介:郭素花,女,本科,副主任医师。 164l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