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农林科技)2olo年8月第4期(总第216期) , ◆I 2I +。◆’◆‘、 。◆’◆ ◆。◆。◆ ◆ ◆’+‘+。◆ 。◆‘◆。 f文章编号:1002—0659(2010)04—0021—02 I l ● ● ● ● ● ● ● 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张红伟,刘晓宁,幺明松,王建东,王海鹏 ● ● ● I ● ● 、.◆。◆.◆.◆.◆.◆.◆.◆.◆ ● ● ● , (蓟县林业局,天津蓟县301900) 摘要:文章针对近年来蓟县桃树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果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情况,提出桃树主要病虫 害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关键词:桃树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436.621 文献标识码:B 蓟县是天津市桃树的适宜栽培地区,现栽植 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月至 面积1 333 hm .年产桃果10 000t左右。主要集 6月间,每10 15 d喷药一次。可选择硫磺悬浮剂 中在罗庄子、下营、孙各庄、出头岭、别山、礼明庄 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 等乡镇。主要栽培品种有北京33号、24号、重阳 液;或80%大生M一45 800倍液等。 1.2桃细菌性穿孔病 1.2.1 危害症状 红、瑞光系列油桃、陆王仙等。 1病害 1.1桃黑星病 1.1.1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也能侵害果实和新梢。初生水 渍状小斑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 桃黑星病又名疮痂病。主要危害桃树果实、 枝梢和叶片。果实受害,表面初生暗绿色圆形斑 点,严重时病斑融合连片,果皮组织龟裂。枝梢染 病后,病斑呈浅褐色椭圆形斑点。叶片受害,初期 红褐色病斑,直径2 cm,周围有黄绿色晕环,边缘 裂纹,最后脱落穿孔。果实受害,幼果果面上出现 1 mm斑点,后期斑点变成黑褐色连成一片,果面 龟裂。 1.2.2发病规律 叶背出现不规则绿色病斑,渐变褐色或紫红色, 后期形成穿孔,严重时落叶。 1.1.2发病规律 病菌在枝条的腐烂部位越冬,翌年春天病部 组织内细菌开始活动。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部 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叶片的气孑L、 枝条的芽痕和果实的皮孑L侵入。一般早熟品种发 病轻,晚熟品种发病重。 1.2.3 防治方法 病原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地面僵果或树上枝 梢病部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和 昆虫传播,进行初侵染。春季和初夏降雨影响此 病发生。 1.1.3防治方法 1.2.3.1加强栽培管理 1.1.3.1清除菌源 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清除病枝、病果、 病叶。 1.2.3.2喷药防治 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树上的病 枝、枯死枝、僵果、地面落果,集中烧毁或深埋。 1.1.3.2加强栽培管理 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花后喷1:4:200 硫酸锌石灰液:或72%农用链霉素2 000倍液。 在桃树生长比较旺盛的地块,喷布或土施多效唑, 适当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合理修剪,注意 桃园通风透光和排水。 1.1-3.3喷药防治 收稿13期:2010—04—26 能明显减轻穿孔病危害。 主要作者简介:张红伟(1980-),女,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工作。 22 张红伟等:桃树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1.3桃流胶病 1.3.1危害症状 2.2.2生活习性 在天津市蓟县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 桃流胶病又称树脂病,病因复杂,主要危害枝 树干皮缝、桃李僵果、板栗苞和向日葵秆内越冬。 2.3 防治方法 干,也可侵害果实。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溢出半透 2.明的胶质,雨后加重。严重时树皮开裂,皮层坏死, 2.2.3.1清理果园 消灭越冬幼虫 生长衰弱,叶色变黄,果小味苦,甚至枝干枯死。 1.3.2发病规律 一般4~10月间,雨季,特别是长期干旱后突 降暴雨,发病严重。 1_3-3 防治方法 加强土肥管理,重视有机肥使用,改良土壤理 化性状。减少各种树体损伤,机械的、修剪的、病虫 的伤口。低洼积水地应注意雨后及时排水。冬春季 树干涂白。对已发生流胶病的果树,在3 4月份刮 掉老翘皮和流胶块后,用石硫合剂原液涂抹l~2 次;或用生石灰粉涂于流胶处,涂后5~7 d,流胶自 然消失;或用50%多菌灵50倍液涂于患处。 2虫害 2.1蚜虫 2.1.1危害特点 桃蚜与桃粉蚜以成虫或若虫群集叶背吸食 汁液,也有群集于嫩梢尖端危害的。桃粉蚜危害 时,叶背满布白粉,能诱发霉病。桃蚜危害的嫩叶 皱缩扭曲。被害树当年枝梢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都受到影响。 2.1.2生活习性 蚜虫在蓟县地区一年发生1O余代,以卵在 桃树间隙及芽腋中越冬。3月中、下旬,开始孤雌 胎生繁殖,新梢展叶后开始危害。繁殖几代后,10 月份再飞回桃树上产卵越冬。并有一部分成虫在 夏寄主上越冬。 2.1-3防治方法 萌芽期间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花后,结合夏 季修剪发现少量被蚜虫危害的叶片及时剪除并 烧毁。在4月中、下旬发生较重的果园,要及时喷 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进行防治。 2.2桃蛀螟 2.2.1危害作物 主要危害桃树及梨、苹果、杏、石榴、板栗、山 楂、枇杷、龙眼、荔枝、向日葵、玉米、棉、麻、大豆 等4O余种植物。 早春(3月)刮除树干翘皮,捡拾落地僵果,集 中烧毁,以消灭其内越冬的老熟幼虫,最大限度 地压低越冬虫口基数。 2.2.3.2疏虫果 5月下旬~6月上旬结合定果,认真细致地疏 除一代幼虫危害果,将虫果捡拾干净,集中烧毁, 减少第二代虫源。 2.2-3.3果实套袋 在花后25—40 d内(定果后)给果实套袋,可 有效地防止桃蛀螟等蛀果害虫危害。 2.2.3.4化学防治 根据性诱剂诱蛾记载,在成虫发生高峰过后 3~5 d内进行喷药防治。选用25%灭幼脲三号 600倍;5%杀铃脲1 000倍;虫酰肼、甲维盐 1 500倍等低毒无残留农药,精细喷洒果面。桃、 李等果实,梗洼处应着重喷洒(该虫卵孵化以后 从此处蛀入),把幼虫消灭在蛀果前。 2.3苹小卷叶蛾 2.3.1 危害特点 幼虫危害芽、叶、花和果实,小幼虫常将嫩叶边 缘卷曲,以后叶丝缀合嫩叶;大幼虫常将2~3张叶 片平贴;或将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或将叶片平 贴果实上,将果实啃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坑洼。 2.3.2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2~3代,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以幼虫在枝干皮缝、剪锯口等处越冬。春季果树 萌芽时出蛰,危害新芽、嫩叶、花蕾,坐果后在两 果靠近处啃食果皮,形成疤果、凹痕,严重影响大 桃的品质。 2-3.3防治方法 结合防治其它病虫害.人工刮除粗糙的树 皮,严格清扫果园,将枯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 4月中旬,在桃园挂设糖醋液盆、性诱剂盆和杀虫 灯。早春桃树萌芽前,喷施波美3~5度的石硫合 剂.可同时防治多种病虫害。在越冬卵孵化盛期 后用1.8%阿维菌素1 500~2 000倍液和25%灭 幼脲800倍液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