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作为课改的新方向,以关注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必备品格,增强学生学科关键能力为重任.
教师应立足化学课堂,创设情境化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学科思想与方法,发挥课堂活动在学生认知、
能力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力求真实、
生动、直观地展现化学问题,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课堂情境的创设要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要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情境化教学,离不开课堂问题的导入,在优化课堂问题时,
要强调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把握好核心素养在课堂情境教学中的运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情境营造,要从化学知识的宏观与微观层面,化学学科思想的呈现以及化学模型的构建与论证中,渗透化学知识、技能和价值,帮助学生解决化学问题.
1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于衔接宏观与微观
化学研究的重点是“变化”,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来描述物质.落实核心素养,立足课堂情境教学,
引导学生关注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分类,关注结构与性质关系,
实现微观与宏观层面的知识对接.在高中化学知识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是最重要的.如何理解氧化还原反应,需要结合情境教学,让学生建立“物质转化观”.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罗列一些不同的化学反应,由学生观察、分析,并进行类型划分.初中阶段,学生认识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反应类型,但对于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等类型的反应,难以用上述反应类型来判断.
由此产生“认知冲突”,对有些化学反应的分类,需要寻找新的分类标准.首先,观察一氧化碳与三氧化二铁之间的反应是否有元素化合价升降问题,接着,通过实验验证,在该反应中电子发生了定向移动,继而得出该反应过程中有电子的得失.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对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的关联,让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再从微观层面来辨析,夯实学生化学基础,
引导学生把握化学宏观与微观的关系.2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于增进学生理解变化观
念与平衡思想
在高中化学学科里,
化学反应是重要的教学内72
容.化学反应涉及反应的方向、能量变化、反应速率等内容,通过情境化课堂的构建,让学生能够逐步建立“物质转化观”“平衡观”“守恒观”等.以“化学反应速率”
教学为例,首先从概念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要很好地化学反应,就要让学生了解并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在情境创设上,我们以某商品说明书为例,
让学生观察商品的保质期、保存条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对食品保存有条件,使食品变质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接着,让学生实验得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最主要的因素有温度、
浓度、催化剂、反应物的状态等.然后,再看食品包装说明书,根据食品保存的注意事项,可以推断出影响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
以及如何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方法.最后,以合成氨反应为例,提问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提高反应速率.本节课教学重点是关注化学反应速率,让学生先联系生活中有关反应速率的问题,再以熟悉的反应来分析影响速率的因素,最后提出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现实意义.在学习中,教师要渗透化学思想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科学归纳法等,让学生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尝试改变反应条件,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情境的创设在于突出化学模型的构建与推理论证
化学实验是验证化学结论或推论的重要手段,
通过化学实验探究,去伪存真,完善化学学科发展.情境化教学,
其目标在于构建化学思维模型,学生通过分析化学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教师要关注证据的寻找.以“铝的化合物”教学为例,学生之前学过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分类,也学习了钠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
对于铝及其化合物,虽然在生活中较为常见,但其性质却与钠、
铁等具有较大差别.铝具有两性,且其氧化物、氢氧化物都既能与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在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突出铝的特殊性,要结合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来梳理其特性.首先,展示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氧化钙、氧化铝等物质,根据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进行分类方法的学习;
接着,导出氧化铝坩埚不能用于盛放酸性或碱性物质,因为氧化铝会与酸、强碱发生反应.再者,通过实验,对比观察过量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氯化铝溶液的实验现象,分析为什么先产生沉淀,之后又消失.由此推导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
总之,情境教学的创设,以“认知冲突”为探究方法,帮助学生构建化学认知模型,发展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三中)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