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后“茶馆式”教学(七)——激活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

后“茶馆式”教学(七)——激活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

来源:爱go旅游网
臻科 聚斓匡 本期刊登的是后“茶馆式”教学关于激活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的内容。后“茶馆式”教学的提 出,使得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更明确,即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进一步减轻过重学业负担,从而得 以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这里的教育质量,不仅仅只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是包括了以德育引领的学 生全面发展。 后“茶馆式"教学(七) 激活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 文/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作为学校我们有着不 可推卸的责任。然而,一所学校的德育,决不能只依 靠班主任、年级组长,而应该依靠全体教师。育人应 该是全面的,不但有智育、体育、美育,更有德育,而且 1.学科本身蕴涵的德育资源 语文、地理、历史等学科的德育资源似乎是显而 易见的,那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是否也有德育资 源呢?答案无疑是有的,但问题在于教师如何去挖 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 我们首先应明确:育人应该是全程的教育活动。 掘。例如七年级数学中有“实数的概念”一节,数学 教师通过一个√ 的故事引入无理数,从而了解无理 学校的德育决不能只依靠几次有意义的学生活动来 实现,而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来落实。课堂教学不但是 落实“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的主渠道,也应 该是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渠道。由此可见, 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无疑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 数的发现是人类理性思维的胜利,是人类对数认识 上的飞跃:“从古埃及到古代中国的数学,都认为任 何一个量总可以用有理数来表示。在两千四百多年 前的古希腊也是如此。但是,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 的弟子Hippasus却发现了一个惊人的事实:以一 责任。后“茶馆式”教学明确提出:教学的价值取向 应更加明确,即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进一步减轻过 重的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这里的教育质量, 个正方形的边长为长度单位去量这个正方形的对角 线,得出对角线的长度不能用有理数表示。非常可 惜的是,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了维护其权威,不 容Hippasus辩解、说理,就把他扔到大海淹死了。” 故事虽简单,却使七年级学生感到震撼,不但引发了 学生学习无理数的兴趣,更是一个为追求真理而献 身的德育资源。 不只是学业成绩,而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德育的 引领地位更是坚定不移。那么,后“茶馆式”教学是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科教学的德育内涵的呢? 一、学科教学有待激活的德育资源 相比理科,文科的德育资源更为丰富,但是如果 仅仅流于表面,那就不能掌握德育资源的真正内涵, 自然就更说不上“激活”。如,初中语文学科中的《你 是我的辞典》(一篇法语翻译文章),对文章的一般理 要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首先应该明确在日 常的教学中究竟有哪些可供开发、利用的德育资源。 虽然年级不同,学科不同,但这种德育资源一般都来 源于三个方面。 解是两条线,父亲是女儿的“辞典”,女儿也是父亲的 “字典”。教师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了问题:“字典 词 典”“辞典”的意思一样吗?外语教师的回答是:在 英语和法语中三者并没有区别。那么,为什么译者把 它们区别开来呢?显然,译者已经深入理解了作者的 写作意图,把女儿对父亲译成字典,而父亲对女儿译 成辞典。所以,主线为父亲是女儿的辞典,是人生前 进中的辞典,是做人的辞典。可以这样认为,语文学 科,每篇文章都有道理,只有当教师的深度挖掘,才能 体会德育资源的本意。 目前,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与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一 起研究出了在学科教学中落实“两纲教育”的资料, 值得教师们好好学习。 2.教学中生成性的德育资源 这是某校初一的一堂课,主题是《如何培养学习 的兴趣》,课上教师问到:“小白兔的眼睛为什么是红 的?”坐在最后排的一个男生把手举得很高,甚至站 了起来。教师请他回答,这位男生答道:“其实小白兔 的眼睛不是红的,小白兔的眼睛是透明的,我们所看 到的红色,实际上是流动在小白兔体内的血液……” 教师点点头示意让他坐下。下课了,一旁听课的教 师与这位学生闲聊:“你真了不起,老师也不知道为什 么小白兔的眼睛是红的。”这时一旁其他学生马上插 嘴:“他是我们班的留级生!”这时,听课教师感到震 动,除了再次表扬这位学生之外,又走进办公室,问那 位上课的教师:“刚才那个回答出小白兔眼睛为什么 是红色的学生过去表现怎样?”这位教师冷漠地说: “留级生,班里就数他最差。”这时,听课教师再次受 到了震动,还有些愤怒:“既然你知道他的过去,那么 今天他有这么精彩的回答,你为什么没有一句表扬 呢?”看来,我们的一些教师至今缺乏这样的意识: 学科中的德育资源,不但来源于学科本身,有时还会 来源于教师预设之外,突然发生的事件,它们是学科 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的德育资源,问题是我们的教师是 否有捕捉的意识。 3.教师的情感和教师的人格魅力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建校 60周年的会上说:“身正为范比学高为师更重要。”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不但阐明了学习首先是学习 做人,而且道出了教师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是在影响 着我们的学生,不管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我校的语文组内有好几位教师每学期布置给学生的 作文篇数不多,但是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语常常比 学生写的作文字数还要多。因为这不仅仅是作文的 指导,还是师生情感的交流。个别写作不理想的学 电子邮箱:X i andai j i aoxue@l 63.oom 生,教师还要求学生就这个题目重写,重写的学生个 个都愿意,因为他们感到这不是对他们的惩罚,而是 真正的帮助和辅导。他们看到教师每…次的批改依 然这么认真,有些甚至是一次次面批,令他们信服和 感动。 二、如何激活学科教学蕴涵的德育资 源 在一堂初三的数学课 ,由于学生小A数学测 验成绩不及格,教师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狠狠地批评 了他。课后,这位数学教师还向小A的班主任告状: “小A至今没有努力学习,仝班就她一个不及格,怎 么参加中考?”告状时,一旁的历史教师听到了,但 是并不吱声,接下来就去上这个班的历史课了。课 上,历史教师提问并请小A回答,小A回答全面、正 确、流畅。历史教师说:“你能把主要的思路和答案 在黑板上写一下吗?”这位学生认真地在黑板上写 了。三年之后,小A在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 是《我的第一支粉笔》。描写的就是这堂历史课:我 已经意识到历史教师是有意识地让我回答问题,因 为我数学差,文科不差,历史更好。我更是意识到历 史教师是有意识要我在黑板上写字,因为我的字写 得很漂亮。当时,我是…边在写,一边在流泪。我暗 暗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没有考 上重点高中,而是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但是进入 中等师范学校之后,我还是努力学习,三年之后有部 分学生转入大专,我也是转入大专之列的一员。这 位历史教师没有说什么豪言壮语,却让这位学生深 受感动,影响的也是这位学生的一生。 以上是一个激活教学中生成性德育资源的典型 案例。它告诉我们怎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激活。然 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更多的不是生成性的德 育资源,而是学科本身所蕴涵的德育资源。如何激活 学科本身蕴涵德育资源的问题时常放在教师的面前, 特别是语文、历史等学科。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往往 并没有被激活。 现象之一:在某些学科(数、理、化等)教师在日 常的教学中学科德育的意识淡薄,只是在上公开课 时,特别在上要突出学科德育的公开课时,才想到自 己还有学科德育的要求,自然更谈不上如何主动激 活。 现象之二: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很多。虽然所列 见,弋擞学4l _ 教学・聚湖 的栏目不同,各栏目的所占权重不同,但是对 隋感、 态度、价值观”维度上的要求总是有的。也正因为有 这样的评价要求,公开课上某些教师在落实学科德育 的讲解时,常常把目光聚焦在听课的教师身上,明确 地告诉他们:“我在进行学科德育了,这一栏的分数你 们不要忘记。”他们的学科德育不是落实在学生身上, 而是落实在听课教师身上。 现象之三:有的教师在激活德育时仅仅停留在 教师的讲解上,只是把自己的深刻理解讲给学生听。 但问题是,你的讲解是否得到了学生的共鸣?得到学 生的认同,成为他们的价值取向,从而指导他们的行 为,这才是我们所期望的激活。更可悲的是,有的学 生从小学开始已经在揣摩教师了,教师希望我怎么回 答,我就尽可能地怎么回答,这往往不是学生自己的 看法,自然也不是出自他们内心的认同。 现象之四:这个现象在日常教学中可能不会产 生,只是在公开教学中发生,如把学科教学上成了教 师期望的德育课,目的只是突出了德育。其实,在几 百节的学科教学中有一两节课突出了德育,真正让学 生有体验、有感悟、思想上有升华,可能还是值得的。 但问题是,这样的课只是增加了德育的内容,从头到 尾仍是教师的说教,学科本身的德育资源并没有被激 活。 这里,暂且不讨论某些教师头脑里的教育观念落 后的问题,我们重点议论现象三和现象四。无论是小 学、初中还是高中的学生,他们进课堂来学习时,头脑 里都不可能是“空”的,每个学生都有他们已有的知 识、技能,有他们的过程、方法,也有他们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如果是“空”的话,我们的教学就太简单了, 只要把桶里的“水”倒到学生一个个的“杯子”里去 就可以了。学生头脑里原有的知识、经历有可能帮助 他们对课堂知识的掌握,也有可能他们原有的知识与 要学习的知识是相悖的。同样的,在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的认识上也会有类似的情况。何为灌输?何为 启发?灌输,就是不管你脑子想什么,我告诉你的是 正确的就可以了。启发,就是需要我们的教师尽可能 地把更多学生的认识、情感、价值观给予暴露,给予碰 撞,再进入学生的头脑中。对知识掌握是如此,对学 科德育内涵的激活也是如此。 三、后“茶馆式”教学激活了德育内涵 关于后“茶馆式”教学,概括地说就是:一个核 心,议为核心;两个特征(或称两个课堂教学关键 干预因素,特性是由不断干预而形成的),一是“学 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二是“尽可能暴露学生 的潜意识,尤为关注学生 相异构想’的发现和解 决”。 后“茶馆式”教学的教学方式更加完善,从“书 中学”一种方式,转变成“书中学”与“做中学”并存。 教学的方法更加灵活,只提教学三环节“学生先学、 引导暴露、共同释疑”。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 即提高学生的学业效能。效能是效率、效益、效果 的综合。后“茶馆式”教学法突出新课程三维目标, 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 但关注“今天”,还关注“将来”。后“茶馆式”教学 的推进,不但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效率, 增加了学生的方法与途径,还促进了德育内涵的激 活。 日本著名教育家佐滕学在《学校的挑战——构 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什么是学生的 学习?学生的学习就是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 人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的 “议”是对话的主要形式,“议”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 核心。学生知识的真正掌握需要对话,学科德育内涵 激活也需要对话。 以下是我校在后“茶馆式 教学推进的过程中一 位三年级语文教师写的案例《教师讲的道理,学生就 接受了吗》。 小学语文第六册《荒芜的花园》讲述了这样一 个故事:贝尔太太美丽的大花园吸引了无数游人前 来游玩,他们在花园里忘乎所以地从早嬉戏到晚。 受到影响的贝尔太太生气了,于是挂起了一块牌子: 私人花园,未经允许,请勿入内。可是游人还是成群 地前来。于是,贝尔太太换上了新牌子,威胁大家这 里有毒蛇,并且离医院遥远,游人一旦被蛇咬了将会 有生命危险,这一招果然奏效,再也没人光顾大花园 了。几年后,美丽的大花园真的成了毒蛇横行的荒 芜之处。贝尔太太开始怀念起以前的快乐的游客们 了。 执教这篇课文时,按照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在 最后的几分钟时间里,来到了师生共同总结课文的 环节,我问学生:“学完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感 受?” 学生们纷纷高举小手,争着回答问题。 小A说:“我知道了‘荒芜’的含义,就是没有 电子邮箱:Xi andaij iaoxue@l63.corll 生机,荒凉,杂草丛生的意思。课文中的贝尔太太 由于自私,不仅让自己原本关丽的花园荒芜了,同 时也让自己・LIt灵的花园变得荒芜了。” 时间,这样一来既保证自己的休息时间不被打扰,又 可以让喜欢她花园的人们来玩。” 就在学生你来我往的讨论声中,下课的铃声响 了。 小B说:“我知道就像课文在结尾处说的那样,其 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 作为教师,我真感到有些意犹未尽,没想到在课 们愿意让别人在那里种植快乐,这份快乐就会滋养自 己。” 小c说:“我觉得贝尔太太这样做是自作自受, 谁叫她想出写那块牌子的,吓跑了游客。现在里面杂 草丛生,毒蛇横行,她自己也不能去了。” 学生们各抒已见,说得都很好,甚至有些学生的 回答似乎已离“教参”归纳的人生哲理(与别人分享 快乐的人,将拥有更多的快乐;而自私的人,面对的 是孤独和寂寞的)的说法很接近。 于是,我也顺势拿起粉笔想在黑板上写下“分享 等于快乐”这几个字,作为对此文所要倡导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诠释。 突然,学生小D站起来说:“我跟大家的想法不 一样,我认为游客们的确不应该毫无顾忌地跑到贝尔 太太的花园里,在那里玩得忘乎所以。因为贝尔太太 年纪大了,作为一个老年人她需要休息,那么吵,叫她 怎么休息?” 听了小D的发言后,学生们沉默了起来。我 扫视了一下大家,发现还有部分学生似乎也有话想 说,有的甚至在小声讨论贝尔太太做法的对与错。 此时,我感觉到这是个让学生充分暴露各自相异构 想的课堂转折点。在潜意识里每一个学生都是有 自己的文化认同与价值取向的,并不是书上教什么 就吸纳什么。于是,我便不由自主地问大家:“还有 没有和他一样有自己想法的同学,请你说说自己的 理由。” 小手一个接一个地再次举了起来。 有的学生说:“贝尔太太的花园是私人花园,游 客4f])X-早玩到晚,夜里再支个帐篷睡在花园里。这的 确是不应该的,她不让人进去也是没有办法。” 但马上就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就是因为她不想 让人进去所以用毒蛇计吓退游客,结果花园变得没有 生机,变得荒芜,这叫自食其果。” 紧接着,又有学生反驳说:“我不同意,不那样 做,贝尔太太肯定没法好好休息,她的第一块牌子不 是一点用都没有吗?” 还有学生说:“她可以不开放花园,但是我觉得 要是开放她会更加快乐。我希望她规定花园开放的 堂的最后几分钟里“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的思 考,有的争论,整堂课并没有到此为止,我决定还是 先不要急于下结论,而是趁热打铁,结合三年级学生 读写整合的教学思路,让他们在课后去把自己的想法 写下来,写作的题目就叫《我想对贝尔太太说 》。 而此后不出我的所料,学生们交上来的作文也的确令 我惊喜连连。 如果没有上过这堂课,如果没有让学生充分发 表自己的看法,如果没有让学生和教师展开对话和议 论,很难设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还会有这么多自己的 看法。自然,也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让学生讲出自 己真实的想法,议论能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深刻。 因为,这些观点和价值取向不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 而是学生自己认识到的。这恐怕才是我们需要的激 活。 “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这不仅包括知 识,还应该包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认识,这 个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包括自己个体学会的,也包 括学生群体学会的,通过与他人对话中学会的。因 此,要激活学科德育的内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先 学,让学生通过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 产生自己的看法、观点、概念、价值观。教师设计教 学,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与他人对话, 与学生、与教师共同释疑。这样,不但使教师要讲 的和要教的内容在大大减少,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 对话的经历,而这种经历对激活学科德育的内涵尤 为重要。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制定 了今后十年的重点任务,即重点任务之道为德育,“让 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公民素质和健全人格”。为了保 证这一目标的达成,我们就要完善德育内容体系,创 新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优化育人环境。其中,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要“激活所有学科的德育内涵”。这是一项与全体教 师直接相关,是每位教师应该为此努力奋斗的教育使 命。我们认为,要履行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教育使命, 就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后“茶馆式”教学正进行 着这方面的努力。 现代教学4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