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服装绘画色彩语言研究——评《绘画色彩实践与教学》

服装绘画色彩语言研究——评《绘画色彩实践与教学》

来源:爱go旅游网
服装绘画色彩语言研究

——评《绘画色彩实践与教学》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分院,河南开封475000)

在服装设计中,服装色彩设计将会直接影响到服装的设计风格与特色。在服装色彩设计中运用绘画色彩语言不仅可以传播绘画色彩语言形式,同时还可以使服装的色彩设计更加丰富。要针对服装绘画色彩语言进行研究就需要以绘画色彩为基础。《绘画色彩实践与教学》就是一本针对绘画色彩进行研究的书籍,该书分为5个章节,其中前4章以色彩基础知识、材料与工具、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以理论叙述为主,第五章则收录了大量的写生创作作品,以便读者可以临摹、学习、欣赏。《绘画色彩实践与教学》的内容编排形式新颖,生动清晰地展示了色彩使用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作画的要领、重点,有助于学生轻松地理解、掌握绘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能力。该书第一章为色彩基础知识,内容包括色彩常识、写生色彩以及绘画技法;第二章为材料与工具,内容包括水粉材料工具、油画材料工具;第三章为静物写生,内容包括摆设静物、作画步骤以及艺术表现。第四章为风景写生,内容包括选景与构图、作画步骤以及艺术表现。第五章为作品欣赏,内容包括写生作品与创作作品。

《绘画色彩实践与教学》一书纵观绘画艺术的发展历史,分析东西方绘画不同时期的特色,色彩始终都是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形式。从东西方绘画体系的形成、发展、变化来看,东西方绘

画中色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绘画色彩的萌芽时期可以追溯到20万年以前。在20万年以前,人们就开始运用各种色彩来装饰自己的身体,着色方式均为单色平涂。在公元1000年左右,绘画色彩种类已经十分丰富,但是依然秉持着装饰效果的色彩审美原则。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绘画领域,色彩都偏向明快艳丽、庄重典雅,仅仅起到装饰与美化的作用。然而,在此后的绘画发展历史中,东西方绘画在色彩方面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西方绘画的色彩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在所创作的《绘画论》中提出了配色理论,达芬奇将其所探索的理论应用于绘画艺术获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然而,此时绘画中的色彩依然属于从属地位,伴随着画家对自然事物的观察,色彩才在绘画中。在牛顿的《光学》与歌德的《色彩论》出现后,绘画再现色彩走向了巅峰。在印象派绘画出现后,绘画色彩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立了现生色彩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绘画领域出现了剧烈变化,色彩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性越来越强。现代派绘画的出现冲破了西方传统绘画的机制,进入了以个人意识为主的色彩形态中,色彩的作用与表现形式都出现了变化。中国绘画的色彩理论哲理韵味较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随类赋彩”论以及“墨分五彩”论。中国绘画源自于书法,蕴藏了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美学思维,“超然脱俗”、“以形写神”的绘画理念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并不执着于事物的自然色彩,不强调光线下的环境色彩,而是力求实现色彩与物体、线条的平衡,以传递情感,中国绘画色彩从未进行严格的写实,而是对艺术美的创造。

《包豪斯宣言》中曾经提到,艺术不是一种专门的职业,艺术家与工艺技师之间是没有区别的,艺术家只是工艺技师出现灵感造就了艺术的花朵,而工艺熟练对于每一位艺术家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可以看出,现代设计与现代艺术之间既相互,又和谐统一。受到《包豪斯宣言》的影响,艺术设计领域持续出现了新的理论与思想,艺术形式也更加多元化,艺术与设计更加融合。在众多不同艺术设计领域当中,视觉艺术设计的展现方式与绘画最为接近。视觉艺术设计中的色彩造型、色彩形式、服装设计色彩创意等都与绘画有着密切联系。绘画艺术展现出风格多样、主体多元化的艺术特点,很多艺术家则越来越关注艺术作品的创新性与性。受到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与原则也出现了重大改变,现代绘画色彩语言已经被大量运用到艺术设计创意中,甚至有很多经典的绘画作品和艺术理念直接被运用到艺术设计色彩创意当中,而服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其色彩创意也受到深远的影响。伴随着艺术领域的变革与创新,绘画已经不单单被束缚于颜料这一媒介,色彩语言的融合、艺术表现形式的多元化混搭、设计创意的综合运用,服装色彩创意逐渐冲破了传统设计理念,变化多端,可以展现出现代艺术设计的特点以及绘画艺术的感染力。

《绘画色彩实践与教学》中提出:在绘画艺术中,色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画面的基本色彩框架。在绘画中,色彩的形式美组织构建色彩关系的规律与原则,形式美的运用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绘画作品的艺术水平。特别是在传统绘画当中,形式美就是绘画作品的核心与灵魂。在服装设计中,形式美法则也是服装绘画色彩运用的根本原则,同时也是使服装具有视觉艺术美感的基础。将绘画色彩的语言融入到服装色彩的设计搭配中,能够有效地提高服装设计的艺术水平,全面强化服装在视觉上的艺术美感。第一,比例。比例是指服装各个部分之间的匀称性,同时也是一种和谐美的展现。在服装设计中,常用的比例关系

有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分割比例、柏拉图矩形比例等,其中黄金分割比例是艺术造型设计中最为常用的。在绘画创作中,不同色彩造型所占据的面积、数列等比例关系可以带给人们不同的艺术感受。例如,在水墨牡丹画当中,如果叶子的面积相对较大,而只有小部分的彩色花朵就可以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视觉效果;如果画面上大面积都是娇艳的牡丹,小部分是绿色的叶子,则会形成艳丽与娇媚的视觉效果。同样,在服装色彩设计中,运用绘画色彩语言也可以通过不同色彩的配置比例来决定服装色彩设计的理念与目的。相同的配色元素可以通过不同的比例来实现不同的效果。例如,玫红色与白色进行搭配,如果玫红色面积小,白色面积较大,会给人一种优雅、端庄的视觉感受;如果玫红色面积大,白色面积较小会给人一种娇媚、浪漫的感觉。第二,均衡,绘画中的均衡主要是指色彩搭配在整体上展现的平衡状态,给人一种安稳的感觉。色彩均衡就是要在布局上保持合理性,使得各个部分色彩的量感达到平等。在绘画作品中要实现色彩均衡是指画面中上下、左右的色彩在配置上要达到平衡,从而获得色彩上的平衡。不论是传统绘画还是现代绘画,均衡都是十分重要的。在服装绘画色彩创意设计过程中,色彩对比的面积、形状、强弱都会影响到色彩的均衡。在服装色彩搭配中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的状态:一是对称均衡。对称均衡分为左右均衡、上下均衡与前后均衡3种不同的形式。而人体所穿着的服装从正面看上去的视觉效果是左右对称的,所以实现色彩的左右对称可以在视觉上获得理想的均衡感,因此左右对称均衡是最为常见的均衡形式。二是非对称均衡。在服装色彩设计时,假如服装的造型与色彩的形状之间呈现不对称的状态,但是色彩的面积、强弱、轻重会使得服装整体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视觉感受,这种均衡即为非对称均衡。非对称均衡相对于对称均衡来说色彩的应用更加丰富、更加灵活。第三,对比调和。在绘画色彩中,对比调和是重要的运用规律之一,涵盖了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位置等多元素的对比调和关系。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相互依存的,各类色彩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对比才会存在色彩关系,而对比的色彩关系则需要满足相关的调和原则。色彩的对比调和形成了有秩序的美感。在服装色彩设计中,色彩的对比调和关系与绘画色彩创作大致相同,但是服装设计的实用性决定了服装色彩的对比关系在大部分情况下要满足和谐统一的形式美感。在服装设计中,互补色、对比色要达到和谐的状态难度较大,因此会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对互补色、对比色的矛盾进行调和。例如,可以改变参与配色色彩的面积来达到和谐。红色与绿色这两种互补色相互搭配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色彩面积比例使得其中一种色彩为主要色彩,分出两种色彩的主次,形成一定的层次感,以展现和谐的整体效果。又例如,可以在参与配色的色彩中添加相同的色彩,以便使得矛盾的配色可以拥有相同的色彩元素,进而使得最终的配色达到和谐。例如,在红色和绿色的互补色中可以适当添加黄色与黑色,从而形成橘黄色、黄绿色作为深红与深绿之间的搭配。

由于受到西方现代绘画的影响,当代服装设计大量借鉴使用了西方现代绘画色彩的表现语言,很多西方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创作风格、创作理念都被运用到服装的色彩设计中,使得服装色彩设计创新更加明显地拥有了现代绘画艺术特点。毕加索是立体派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尝试过多种绘画风格,十分具有艺术探索精神,最终在立体主义绘画上有所突破。立体主义绘画的主要手法是色彩造型的分解与重构。而服装设计也可以采用与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绘画接近的色彩造型元素。服装图案中的物体与立体面被分解为不同的色彩块面,再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全新的色彩构成。

服装色彩设计借鉴参考中国画的色彩语言由来已久,中国服装设计史上有大量将中国画的色彩运用到服装设计中的案例。当代服装设计师继承了人们对中国绘画色彩的喜爱,在当代服装设计中融入了众多中国画的色彩形式作为创意色彩,使具有当代气息的服装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风格,使得服装色彩设计的语言更加丰富。例如,我国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就将中国画中水墨画的色彩表现得十分真实。吴海燕使用接近墨色的黑以及深浅不同的灰色融合薄纱面料的半透明质地创造出具有水墨画独特韵味的色彩。墨色缥缈、轻盈灵动。在裙子的色彩设计上,直接将中国山水画印制上去,使得整套服装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特点更加明显,气质优雅大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在传统中国绘画中色彩的层次晕染使得画面富有独特的个性,水墨颜色通过水的调和晕染逐渐形成了中国画的色彩体系。中国画中的水、墨、色彩相互融合所形成的色彩渐变效果是其他绘画形式难以企及的。这种特立独行的绘画色彩语言被运用到服装设计中可以让人真切地感受传统的中国绘画色彩风格。作者简介:于

跃(1983-),女,辽宁朝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绘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