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温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二则

来源:爱go旅游网
浙江中医杂志2017年7月第52卷第7期 温胆汤治疗皮肤病验案二则 余晖 高建忠 柴吉敏。 1 北京市通州区中医医院 北京101100 2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西太原030024 3 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 山西运城044000 关键词温胆汤皮肤病 医案 2湿疹 笔者使用温胆汤治疗皮肤病疗效较好,现选验案二 则,介绍如下。 l面部皮炎 李某,男,61岁,门诊号:991i1577196。因“身起疹 伴瘙痒3周”于2015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3周前无明 显诱因身起疹,伴有瘙痒,未用药治疗。诊见:后腰部、后 存某,女,62岁,门诊号99100319129。因“面颈部红 斑瘙痒1周”于2016年1月6日初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 诱因面颈部出现红斑,伴有瘙痒,自行口服盐酸曲普利 啶胶囊效果不显来诊。诊见:双眼睑、双颧部、颈部红 斑,局部皮温高。双上肢可见散在粟粒大小丘疹。吐痰 色白,口咽干,大便偏干,眠差。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 高血脂、颈动脉斑块、胆结石、胆囊炎病史。舌淡、边有 齿痕、苔薄腻,脉弦。诊断:面部皮炎;湿疹样皮炎,证属 痰湿证。治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为法,方用温胆汤加 背部散在红色斑丘疹。双下肢皮肤干燥。眠差,入睡困 难,口干多饮,尿少。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房颤射频消 融术后史。舌淡红、苔根薄黄腻,脉沉滑。诊断:湿疹,证 属痰湿证。治以理气化痰,清胆和胃安神为法,方用温胆 汤、五苓散合桂甘龙牡汤加减。处方:茯苓、清半夏、竹 茹、陈皮、猪苓、泽泻、桂枝各9g,炒苍术24g,生甘草3g, 炒枳实、生白术各6g,煅龙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 15g。7剂。日1剂,水煎服。复诊:皮损消退,后腰部遗留 色素沉着斑片,双下肢皮损恢复正常,口中和,尿便正 常,睡眠安。临床痊愈,遂停药。 减。处方:茯苓、赤芍、丹皮各12g,清半夏、玫瑰花各 9g,炙甘草3g,炒枳实、竹茹、陈皮各6g,生地30g,煅龙 骨(先煎)、煅牡蛎(先煎)各15g。6剂。日1剂,水煎服。 按: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具有理气化 药后复诊:面部皮损恢复正常,双上肢丘疹消失,右颈 部皮损明显转淡,咽干吐痰明显好转。睡眠改善,大便 痰、和胃利胆之效。临床常用于失眠、痰饮病、心悸等病 症中,治疗皮肤病的报道较少。上述病案患者虽以皮肤 出现斑疹伴有瘙痒为主诉,但均有寐差、苔腻等表现,诊 转畅,每Et 2次。上方炙甘草改生甘草3g,加用桂枝9g, 细辛3g,通草5g。6剂。2016年1月19 H三诊:诉服药后 皮损完全消退,睡眠恢复正常,手足发凉好转。临床痊 愈,遂停药。 为胆郁痰扰证,故从化痰清胆着手,并酌情配合凉血宁 神、化湿利水等治法,收效满意。 收稿日期 20i7-02—2O 临床上,一些医者,尤其是初学者,往往热衷于大方、杂 方,将几十味药集于一体,希图用打围歼战的方法“毕其 小、毒副作用少的原则进行。《简易名方临证备要》一书 所辑之方,大都是在长期应用中有效、高效的处方,今人 原封不动拿来或化裁后使用的还很普遍,并且还形成了 功于一役”。这不符合中医的基本思想和治病原理,更与 新的医学模式相悖。健康不仅是机体不生病,而是健康 的机体、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状态和健康的道 以《伤寒杂病论》为标志的经方派、小方派。读《简易名方 临证备要》一书,不仅是要理解先贤们的处方用药技巧, 更要仔细揣摩他们在处理药物与其他疗法关系上的科 学态度和良苦用心。 德观的综合,许多问题单独靠药物的作用是解决不了 的。防治疾病的方法包括心养、食养、体养、药养等多个 层面,药物只是众多手段中的一种。对药物的认识,应当 回归到中医防治并重、预防在先的思想,而非一味依赖。 “善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病者,不如善治食。”(宋・ 方不在大,倡简;药不在多,求精;治不在杂,在专。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宋史・岳飞传》)治有百法在 乎用,方有妙处在乎人。这是否是阅读《简易名方临证备 要》一书应当掌握的要领,余以为是。 收稿日期 20I7-02—08 陈直《养老寿亲书》)“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 来复。”(《素问・五常政大论》)即便用药,也应本着用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