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乔布斯的创新启示

乔布斯的创新启示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乔布斯的创新启示

作者:卢晓东

来源:《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11年第12期

前不久,美国苹果公司原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去世,苹果公司官方网站以惯常的简洁语言这样纪念:“苹果公司失去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和创造力的天才,整个人类世界失去了一位令人惊异赞叹的成员,我们作为有幸认识史蒂夫并与他一起共事的人更失去了一位亲密朋友和不断启发我们的导师。史蒂夫留下了一个只有他才能建立的公司,他的精神将永远是苹果的基石。”

乔布斯留给苹果公司的精神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不断创新。短短的56年人生,乔布斯在PC业、电影业、音乐业、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领域带来了激动人心的革命性变革,即使不是苹果公司的粉丝,人们也会承认,乔布斯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创新的符号。

令人惊讶的是,乔布斯并非大学教育的成果,他仅仅在美国里德学院正式学习了6个月就退了学。在这个信息革命的年代,许多与乔布斯一样的IT界领袖人物都同样不是大学教育的成果,他们是大学的退学者,是肄业生,这些人物包括微软的比尔·盖茨,包括甲骨文公司的拉里·埃里森、戴尔公司的戴尔、脸谱公司的扎克伯格,更包括领导电影业3D革命的导演卡梅隆。这些人物的存在一定向大学教育提示了什么。

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指出,大学要“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目前基于常识的观点认为,学生对旧学科范式的把握程度是其创造新学科范式的基础,只有把旧学科范式掌握得非常熟练和深刻,学生才能创造出新的学科范式。这种观点已经成为目前大陆教育制度的基础。

创造新学科所要突破的恰好是旧学科的范式,所要突破的东西如何能够成为新学科范式的基础呢?一种极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如果学生对旧的范式非常熟悉并精确掌握,他(她)是否会对旧的范式产生某种信赖(而非怀疑)、甚至信仰因而不愿意、或者说更加难以突破旧的范式呢?当代教育正面临着这样的囧境,那就是教师所教的知识越多、越发精确,学生学习的知识越多、越发精确,学生就会陷入范式教育的陷阱中难以自拔,这会成为其创新最大的制约。 乔布斯没有系统学习旧学科的知识和知识范式,没有陷入当时大学教育所建立的范式陷阱,这成为其不断创新的前提,或者说没有为他未来的创新树起难以突破的障碍。北京大学上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教学改革方针,成为北大之后20年教学改革的指南,并对全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加强基础”尤其得到全国广大教师和学生发自内心的尊崇。从范式陷阱角度看,创新需要一定基础,但过多的基础、被加强的基础,那些使得我们的学生全面继承旧的知识体系,娴熟掌握已经被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规范化的技巧,反而会使学生陷入范式陷阱,形成旧范式进而制约创造力的发展,成为一创造力的“杀手”。这或许是解答钱学森之问的钥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