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光子计数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光子计数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67一 第】6卷第2期 光 学 学 报 ACTA OPTICA SINICA Vo1.I6.NO 2 February.1 996 l996年2月 光子计数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曹根瑞俞信 胡新奇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工程系,北京100081) 卢h要介绍光子计数实时图像采集实验系统^ 其中的高亮度增益的光子成像头通过超强光力中 维透镜与高帧频电荷耦舍器件(ccD)摄像机耦台;分析和舟绍了单光子成像模式下系统工作的受 限条件和多光子工作模式下系统的主要综合性能指标一 读出噪声的测定方法;文中给出在自适 应光学弱光波前唯感中的应用、光子噪声分布规律以及光的液粒二象性实验验证等例子 美镶词 引 言I 堂 ec / 在诸如天文观测、自适应光学弱光波前传感器、拉曼效应和冷光发光等极弱光现象研究 中,通常已不可能把光学图像当作模拟量来处理,而需要通过探测单个毙子的成像位置并在 图像采集卡中进行累积和数字化处理后才能获得物体的完整图像。其中晟 键的基础技术就 是光子探测及其坐标位置的确定。各国先后研究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具有光子探测能力并能测 定光子坐标的仪器 例如,70年代英国首先研制成功了将四级级联磁聚焦像增强器通过光学 系统与光导摄像管电视摄像机耦合而构成的早期的光子成像系统(IPCS) ,80年代开发了采 用微通道板像增强器的光子计数成像系统(MIC)口’ 。日本滨松公司在80年代也研制了由三 级微通道板像增强器作为光子计数成像头和四象限光子位敏传感器组成的光子计数图像采集 系统(PIAS)[ 。美国在80年代后期成功地发展了一种新型的多阳极微通道陈列(MAMA)式 光子计数成像系统 , ,此系统具有功耗低、尺寸小、可靠性高等显著优点,因此特别适甩于 空间技术研究 90年代初法国发展了一种利用高速数字处理器(DSp)实时探测光子坐标的光 子计数成像系统0’ 上述各类光子计数成像系统的共同点是都采用像增强器(II)作光电转换和放大,但光子 质心坐标的探测方法却各不相同,分别采用了光导摄像管、电荷耦台器件(CCD)、四象限位 敏传感器、多阳极阵列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考虑到工程上的可行性、经济性和灵活性,以及像增强器和CCD技术均已高度发展这一 重要因素,作者采甩像增强CCD技术建立了光子计数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分别用于自适应光 学弱光波前传感器 、生物光学、光的波粒二象性以及光子噪声分布等研究。本文将具体介 绍此系统的构成、性能分析和检测以及实际应用例子等。 *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资助课题。 收稿日期:l994年l1月lB日;收到修改稿日期:l 995年3月3日 光 学 学 报 6卷 2 系统装置 采用像 强CCD技术的光子计数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其中带有制 冷系统的双微通道板像增强器具有增益可 橱(1 0。~]07)功能,既可以在多光子模拟成 像模式下工作,又可在单光子计数成像模 式下工作 像增强器荧光屏上的图像通过 个中继透镜组耦合到高帧频(840 frame,/ sec)CCD上。为了使用方便与灵活,中继透 镜组由两个无限共轭的物镜构成,其中前 y ll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hoton counting image物镜采用F 0.75超强光力物镜,以提高光 ’ Jcql Jision up 。岫 。∞ … “ … ’H-pinhole, 。坼 ‘ 耦合效率。用486 PC计算机进行系统控制 山… 卜 畔 和图像数据处理。图中虚线框内所示为一 弱光目标发生器(其亮度和光谱构成可以 …一 。。一 _。。’ 。 ‘’  ̄edge(forintrodueing ̄awlmnttilt).LA Jen t&T ̄ay 调节和修正)和作哈特曼夏克(Hartmann— Shack)波前传感器用的阵列透镜。它们可以被替换成其它研究对象。图中下部所示的光子计 数器则用于标定进入光子计数成像系统中的光子速率。 3系统性能分析与检测 3.I系统的标定 像增强器既可在多光子成像模式下工作,也可在单光子成像模式下工作,所以必须分别 分析和检测其工作性能。为了准确知道实际进入光子计数成像系统的光子速率,可事先分别 用徽照度计和光子计数器作标定。 由于光子计数器探测到的光电子通量不仅与光通量有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光源 的光谱功率分布、所含光学系统的光谱透射比以及光电器件的光谱灵敏度,因此必须确定光 通量与光子通量及光电子通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光学系统进八光子计数器的总光通量 及其 对应的光子通量 分别为: =683』CP )T( (枷 (Iar) (ph。lon/s) … (2) 卜 ) ( )Ⅳ )d 式中P ( )为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C为P n)的系数, ( )为光学系统的光谱透射比. T’( )为光谱光视效率,Nw( )=5.034 x 10 (光子 , 以岬为单位)[103。因为光源的绝对 光谱功率分布很难准确测定,所以(])式和(2)式所示的光通量 和光子通量 的绝对值也 就很难直接计算,但是光源的相对光谱功率分布P ( )、光学系统的光谱透射比 ( )可以事 先准确测定,所以它们的比值可按下式算出: , K_= 一1J CP ( ) (^) ( )以/l 683 I CP ( ) ( ) ( )d I(photon/lm) (3) 2期 曹根瑞等: 光子计数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因为总光通量 可利用微照度计直接测定,所以总光子通量R一也就可以求得。考虑到光电子 通量不仅与进入光子计数器的光子通量有关,还与光电探测器的光谱量子效率 ( )或光谱灵 敏度s( )有关,所以光电子通量的计算公式需改写为: ^. 』删 ( ) ( )Ⅳ (^) (^)叽/E683 j eL(^) (^) (A)d^] 0.907×1 0 lEA卜 )T( ( )dA/[』 ( ( (枷 (phtoelectron (d) 式中 一EA为进入光子计数器的光通量, 为由微照 度计测出的照度值(流明),A为光子计数器的通光面积 (ram ), ~ 为(400 ̄760)tlin, ~ 取决于光子计 数中光电倍增管的光谱响应范围。利用(3)式和(4)式可 以分别计算出与不同光通量 或照度目的测量值相对应 的光子通量R 和光电子通量尼。同时也可以利用光子 计数器直接测量光电子通量见并与计算值相比较 实 验表明两者颇为一致 。图2所示为用微照度计测得的 照度值日与由光子计数器测得的对应光电子通量见的 关系曲线。由图看出, 与见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 ii]uminance R.(phot∞1 Ⅲ/T ) Fig.2 The re]atlonshlp I ̄etween the measured micTophotomet ̄r 系,因此可以确信利用光子计数器标定的进入光子计器 and its col*respondi ̄tg photoelectron flux见 measured by photon c0Lm .The 成像系统的光子通量值,并可进一步据此评定系统的工 作性能。 illuminated a1" ̄l is 5 mm and the sample timeis】mS 3.2系统工作的受限条件 当要求光子计数成像系统在单光子成像模式下工作时,由于系统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 辨率都是有限的,因此允许进入系统的最大光子速率将受到一定限制。 3 2.1从时间域考虑 根据光子散粒噪声在时间上服从泊松分布规律可导出像增强器光阴极在 时间内发射n 个光电子的概率密度为: P( .At) 些 :! I 二堡 2 exp(一u) 目j (5) 式中见为平均光电子通量(opto ̄lectron/s); 为采样时间。在本系统中像增强器荧光屏的余 辉时间≤0.1 ms,CCD摄像机的帧频为840 flame/s,因此取出为1 2 U一见出为在 采样时 间内采得的平均光电子数,或称为计数强度。由(5)式可求出系统在出时间内保证只发生一 个光子事件和不发生光子事件的总概率,即系统保证工作在单光子计数状态的概率为: P=P(0,出)+P(1,At)一exp(一U)+U exp(一 )一(T+ )exp( ) (6) 由(6)式可求出不同计数强度下的单光子事件概率值 例如当Ⅳ一0.2,对应的概率值为 0 98 如以此值为确定单光子事件的标准,则采样速率为840 flame/s情况下为保证系统处在 单光子计数成像工作模式所允许的系统任意点处的最大平均光电子通量为:尼…=U/at一 0 210 0012=167(optoelectron/s或cPs)。 3 2.2从空间域考虑 光 学 学 报 l6卷 系统中单光子事件在像增强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斑直径约为0.06 inm,所以从空间意义 上看,当出现单光子事件的概率为0.98时,所对应的单位面积内每秒钟计得的单光子事件 数应约为 一一 ; 一5·9X10‘(cps/mm )。 这也就是为保证系统处在单光子计数成像工作模式而对进入系统的单位面积内的最大平 均光电子通量的限定值。至于允许的最小值N 则取决于系统的暗噪声,实验测定此值为 O.3(c ̄/mm )。 不同计数强度下本系统实测的光子事件的概率密度分布如图3所示。图中各曲线为与各 组测量值对应的泊松理论分布曲线。由图可看出,光子噪声的泊松分布规律在本系统中得到 了很好的验证。 至于系统在多光子成像模式下的工作性能,主要取决于系统的读出噪声。图4所示为本 系统读出噪声 与对应增益G的实测结果。当系统的增益0和像增强器的致冷温度变化时, 其读出噪声将随之而变 ]。 。 Pho(on coan1 ̄ Mean ̄igna] (ADU) and gain Fig.3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Poi ̄son(1istribution of photon noise for UJfferent mean photo ̄ Fig-《Expcrii rlc rlIa]re.suits of read oul noise 0 of system operated in multi oI】OtoD imaging mode.(ADU-A/D converter unit) 4实验结果 图5所示为本系统用于弱光哈特曼一夏克波前传感器时,分别在多光子和单光子模式下 工作时测得的波前畸变探测误差与每个子孔径内接收 到的光电子数的关系曲线 由图可看出,单光子工作模 式下的渡前探测精度明显高于多光子工作模式,这是因 为在单光子工作模式下系统的读出噪声 将趋近于零, 系统在非常接近于光子噪声受限的理想状态下工作 本系统在光子计数弱光水平下的杨氏干涉实验结 果如图6和图7所示,当系统仅采集一帧图像时在监 Phot钟|edTo憎 视器上只能看到几个随机出现的代表到达干涉场的光 子的亮点,随着积累图像帧数的增加,干涉花样显得越 来越清晰,光的波粒二象性得到了形象生动的验证。 Fig.5 I、l·L r…l‘… 】 r Lill 氍 sing elToi ̄Ver吕瑚ul wavefront the photon counts per operated at subapermre·when the system mulUpho ̄n(da8hed line)0r single photon (s。 id line)imaging mode respectively 2期 曹根瑞等: 光子计数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l l一一 一一l— Fig 6 Interference patterns summarized with different Fig.,DJffraction patterns summatized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frames,(a)one frame,(b)50 frames,(c)500 fram ̄,(d)1 0000 frames number of frames,(a)50 f.aml ̄l,(b)500 frara ̄,(c)5000 frames,(d)500O0 frames 5结 论 1)近一、二十年问发展起来的光子计数成像技术是研究弱光现象的有力工具,在自适 应光学弱光波前传感、拉曼效应、生物光学、空间光学等弱光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本文介绍的以像增强器和CCD技术为基础的光子计数实时图像采集系统具有使用 灵活方便、通用性强的显著特点,而且随着像增强器和CCD技术的不断发展,本系统可以从 中不断受益。 参P^ s.,V33 B,A衄dem PIe踞 考文献 and Eleclroa L 1J A.Bol ̄enberg,D.E.Burgess,Iagme photon counting system for optical astronomy.Adv f .,New York.1972:835~849 L2J J.L.A.Fordham,D.A.Bone,P.D.Read O1., Astronomical performance of a micrc ̄ehannel plate intensified photon countig detnector.J_If帆No1.正 曲.See,,1989,257 l 5l3~521 [3]R.W.Airey,T.J.Norton,B.L_Morgan“a1.,DQE enhancement of MCP intensifiers for as ̄onomy results of he Mlc It programme.Proc.8PIE.1990.1235:338~345 L 4 j Yutaga TSuchiya,Eijl Inuzuka,Takehiro Kurono et .,applications.J.1magiag TecJ ̄no1.1985·11(5):2l5~220 Photon counting image acquisiiton s ̄tem and its E53 J.G.Timothy,J.S.Morgan,D.C.Slater e ll58{1 04~l17 , MAMA deetctor s ̄tems:A smtlts report.Pvoc.,gPIE,1989, [53 D.B.Kasle,J.S-Morgan,High re ̄olution decoding of multi anode micrcehannel array detector.P .SPtE, 1991.154l:52~58 E73 J.Setmy,G.Leli ̄-vre, Wavefrongt sensig nand doo ̄nvolution of turbulence degraded photon counting image ̄. Proc.SPIE.1993.1982:368~372 [B]F.Ftdouh,A.Blazit,G. Ii re, Real tie mphoto eenttoid detection f0I pholon coum Jng and wavefrom sensing camelra.Pr .SPIE.1993.1982:288~292 [9]Genrui Cao,Xin Yu,AeCttracy analysis of a Hartmann Shack wavofront o EngNq,1994,33【7)f 2331~2335 or operated wih a tfaint ob ̄ct. [1O]铃木守,楼井健二郎,菊地启介等,电子技术综合研究所报告(El末),第715号.1970 172 光 学 学 报 16卷 [113曹根瑞,俞信,顾若炜等,光子噪声受限的波前传感器的实验研究.北京理工太学学报t 50周年校 庆专辑,1990,to(2):28 ̄36 [123 s.Marcus,R.Nelson,R.Lynd ̄,Preliminary eva]uafion of a fairchild CCD-2Il and a IICW caln盯a system· P ̄oc.sp¨ .1979.172 i 207 ̄231 [】3]GemmiCao,Xin Yu,Study OntheHartmann ̄ShacgwavefTont SeI ̄SO3".PmEPIE,1992,1752:1l2~ll9 Photon Counting Image Acquisition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s Cao Genrui Yu Xin Hu Xinqi ( 古 o1"O 哪,& 冲 胁 % ,B唧幻100081) (Reeeived 1 8 Novembet 1 994;revised 3 March 1 905) Abstract An experimental set—up of photon counting real—time image acquisition system js introduced.Wherein a photon image head(an image intensifier with high radiant emittance gain)is coupled with a high frame rate CCD camera by a super powerful relay lens.The restrictions on luminous emmitance of object are analysed for single photon imaging mode.The methods of determining readout noise———————the major comprehensive specification of system for multiphoton imaging mode is introduced.The application examples of system jn adaptive optis wavefronte sensor operated with a faint object.and i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photon noise distribution,the optical wave—particle duality re presented. a。 Key words ohoton counting image acquisiion,t image intensifier.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