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的邱世祥言语不多,一口地道的东北话,说起话来却干净利落,额头上留下的一道道印痕,昭示着他不同的人生故事。聊自己的过去,邱世祥三言两语就打发了,但说起机电设备维修,却有说不完的话。
邱世祥是韩家湾煤炭公司机电维修队主管机修车间的副队长,做煤矿机电检修工已经有30个年头了。30年来,他从一个只有高中文化的毕业学生现已成长为能熟练操作、维修、技术革新的机电维修技师。
19岁那年,邱世祥告别了山东即墨那温馨的家,招工矿山,铆足了劲要干出一番事业,梦想自己真正能变成机电领头人。
到煤矿,邱世祥做的第一项工作是电工,年轻的他信心十足,干好这个不成问题。第一次练兵,老师傅用四个小时就干完了活,邱世祥吭哧了六个小时也没有弄好。首次受挫的邱世祥感慨技术的重要性,在煤矿“技术是第一位”。
自此以后,邱世祥经常找师傅请教,利用工间休息到处找资料学习理论。工作不到一年,他就被工友们称为“技术小灵通”。因为爱钻研,这些年邱世祥先后在韩城矿务局技术比武、集团“澄合杯”技术比武中展现自我。也先后被荣获“先进班组长”、“先进工作者”、“明星员工”、“首席员工”
等荣誉。
2008年邱世祥来到矿上,邱世祥以矿为家,吃苦耐劳,勤奋务实,勇于创新。他不怕脏,不怕苦,每天总是第一个到车间,最后一个离开,深入现场,冲锋在前。哪里出现问题,他就盯住哪里不放;哪里出现隐患,他就认真排查解决,把一切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他就是这样从班长到区队长的。
去年5月份,井下刮板运输机传动部突然损坏,需要升井维修,时间紧、任务重,邱世祥在接到指令后迅速抽出几名技术能手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指挥人员、叉车和天车协同作业。他带领工友们克服在沙尘天气检修设备,叉运、起吊难度大等重重难关。对刮板运输机传动部的电机、减速机、限距器进行了拆卸,并更换了减速机一轴骨架油封等相应损坏零部件,重新组装,提前完成检修任务,确保井下生产不受影响,得到了矿领导的一致好评。
今年公司着力打造“五精”管理样板矿,机修车间的任务量重、人员少、时间紧,他看到哪里人员少,哪里工作量大,他就出现在哪个岗位,协助完成加工任务。
在机修车间,大伙对他的评价就是:“邱队啊,管的严、抓的细、办法多,是个好队长!”。
从业务新手变成技术能手,邱世祥以师带徒。十多年来,他先后培育出4名优秀徒弟,较好地几人以走上业务领导岗
位。
邱世祥的努力得到了认可,2012年成为机电维修队副队长,30年的勤奋和辛劳,离邱世祥最初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30年的工作生涯,邱世祥从最初的半机械化到现在的综合机械化,经历了煤炭行业的起起落落,见证了10年前煤炭职工开不出工资的艰辛,见证了下岗、待岗的苦难。
2008年,煤炭效益好了,工资涨了,生活水平提高了,邱世祥也买上了自己的房子,生活越过越好。
“煤矿培养了我,我就应该把学到的技术用到矿上,成就自己,也奉献矿山。”邱世祥说。 (刘春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