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的庆阳民俗产业开发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33卷第10期 Vo1.33 No.10 企业技术开发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2014年4月 Apr.2014 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的庆阳民俗产业开发研究 李自强,康芝梅 (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庆阳745000) 摘要:文章通过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所举办的“中国・庆阳香包艺术节”对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开发、带动与发展所 起的积极作用予以探讨,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提出有利于庆阳乃至甘肃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庆阳;民俗文化;文化产业;开发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10—0100—03 Study on developing folk culture industry of Qingya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heritance—inn0vation zone LI Zi-qiang,KANG Zhi'mei (Institute of Historic Culture,Longdong University,Qingyang,Gansu 745000,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positive roles such as exploiting,driving and develop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folk culture in Qingyang played by”China’Qingyang Sachets Art festival”holding in Qingyang City of Gans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are discussed.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culture in Qingyang City and even Gansu Province are proposed b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nalysis.a Keywords:Qingyang;folk culture;the culturla industry;development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民族精神的家园,是 时代精神的灯塔和旗帜,是一个地方的“软”实力所在。 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是甘肃省委、省政府立足于 化之乡、荷花舞之乡和徒手秧歌之乡”。先后被文化部命 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 乡”。香包、刺绣、剪纸、道行皮影和陇东民歌被誉为庆阳 全省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国家级文化战略平台,探索走 出一条经济欠发达但文化资源富集地区“反弹琵琶”式的 科学发展新路子。庆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以香 包、刺绣、剪纸、道行皮影和陇东民歌为代表的民间民俗 文化传承久远,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积淀,为我 们建设华夏文明创新区、发展文化产业打下了得天独厚 “五绝”,它们集中体现了庆阳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和庆 阳人的聪明才智。 “五绝”之香包。庆阳的香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1 年,在华池县双塔寺二号石造像塔塔体内发现的千岁香 包,制作工艺精致,做工考究,刺绣精细,别具匠心。庆阳 香包琳琅满目,式样繁多,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香包,主 要有绣有蝎子、蜈蚣、蛇、蜥蜴、蜘蛛的“五毒”香包;有造 型各异的针葫芦;有栩栩如生的糊涂虫;有式样多变的 的资源基础。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暨特色文化大市 建设,有利于我们依托特色文化资源,引进更多文化战 略投资者,有利于庆阳特色文化走出去,有利于进一步 激发和调动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和创造力,把潜在的文 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香包挂件等,这些香包实用又美观。 “五绝”之刺绣。庆阳的刺绣有着自己的独特风格和 独有的魅力:既粗犷豪放,又精细纤丽;既浓烈娇艳,又 清纯素雅;既是大写意,又是纯工笔;色彩大红大绿,过 1庆阳市民俗文化资源概况 庆阳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民俗文化底 渡跨越色谱;绣面厚实沉重,形态稚拙传神;绣工细密精 整,针脚平齐如画;针法丰富多变,品种千姿百态。自由 浪漫、质朴纯真,有着很高的审美价值,也表现出当地的 远古文化遗存和鲜明的黄土高原特色。 “五绝”之剪纸。是民间一种以纸为加工对象,以剪 蕴深厚,以香包为代表的民间刺绣、皮影和剪纸等民俗 艺术,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庆阳 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香包刺绣之乡、道 情皮影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周祖农耕文 收稿日期:2014—01—25 作者简介:李自强(1992一),男,甘肃镇原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地 方文化史。 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20世纪50年代在新疆吐鲁番 高昌故址南北朝时期(420~589)的墓葬中出土的“对马 团花”和“对猴团花”等剪纸,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 剪纸。庆阳剪纸的题材极其广泛,日月星辰、山川树木、 第33卷第10期 李自强,等: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背景下的庆阳民俗产业开发研究 101 人物鸟兽、传说故事等,都会在庆阳妇女的巧手中剪出 来。庆阳剪纸不仅具有稚拙美,而且清新、活泼、粗犷,富 于装饰性和创造性。 “五绝”之道情皮影。主要以环县皮影为代表,其雕 刻精细,风格淳朴、操作灵活,成为陇东乃至中国民间艺 苑里的一朵珍奇秀美的奇葩。陇东道情的说唱性强,节 奏清朗明快,唱腔既高亢激扬,深沉厚重,又柔和委婉, 如泣如诉。演出时,粗犷而悠扬的陇东道情和雕刻细腻 的皮影相得益彰,显得极其精美而又情趣盎然,是我国 民间戏苑中的艺术珍宝。 “五绝”之陇东民歌,主要以蜚声全国的《咱们的领 袖毛泽东》、《绣金匾》和《军民大生产》为代表,这3首歌 的“母体”都在庆阳。陇东民歌长于叙事,兼顾抒情,有人 物,有故事情节,有时间、地点的小调,还有抒情色彩浓 厚,高亢宛转,粗中见细,情感缠绵的信天游。山头上、田 野里、农家的热炕头等地都是他们的演唱场所。 2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成就及经验 近几年来,庆阳市政府着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为 打造庆阳民俗文化“新名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香包 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产品的生产,已经形成了“公司加农 民模式”、“能人带动农户模式”、“零售运销模式”等适应 不同市场需求的多种产业经营模式,并且做到了民俗产 品产有基地,销有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①搭建平台,会展带动。2002年,庆阳市举办了首届 “中国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此后每年举办1次。 2007年,庆阳市政府组织参加了“中国庆阳一法国巴黎经 济文化交流周”、“深圳国际文博会”、“西部文博会”。 2008年,又先后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甘肃分公司、首都 博物馆等联合,成功举办“东方空中文化体验之旅一甘肃 庆阳宣传月”、“庆祝中国文化遗产日一甘肃省庆阳市香 包民俗文化首都博物馆推广周”活动。2009年5月15日至 18日,在第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上,庆阳市共销售民俗文化产品4万余件,销售总额100 多万元,签订金额200多万元的订货合同。2009年9月21日 至25日,庆阳市成功举办“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 从农耕文化发展的角度挖掘和审视民俗文化的丰富内 涵和独特魅力,进一步拓展了全市民俗文化的艺术空间。 2010年1月8日,庆阳市又与上海东华大学、瑞安上海新 天地联合,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中国庆阳陇绣产品展暨 上海推介会”,借助2010年世博会的广阔平台和上海中 心城市的区位优势,推介民俗文化产品,宣传庆阳发展 成果。 ②政策鼓励,全面发展。2004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制 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和促进文化产业开发的意见》、《关 于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意见》等重 要文件,围绕把庆阳建成“西部油城、陇上煤海、特色文 化大市和经济强市”的发展目标,庆阳市从机制上放活、 政策上放宽、利益上保障,为民俗文化产业开发创造宽 松的政策环境。同时,庆阳市财政每年划拨文化产业专 项经费,对龙头企业、生产大户组织生产、新产品设计研 发和营销企业在外设立经营网点无偿进行资金扶持,为 做大做强民俗文化产业提供资金保障。 ③长远规划,科学定位。2007年以来,庆阳市在总结 全市文化产业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聘请有关专家,组织 力量对全市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的目标定位、发展方向等 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政府引导,市场 运作,培育主体,产业化经营,实现富民增收”的文化产 业发展总体思路。全市积极实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 发展“四个一”工程,即依托一个国际化的营销公司组织 营销,组建一批龙头企业引导和带动,打造一个国际化 的品牌,建立一套国际化的特色民俗文化艺术品生产标 准和设计研发体系,在省内外、以及国内外陆续设立一 批直销和代销点,做大做强以香包、刺绣、皮影、民间剪 纸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民俗文化产业园, 把庆阳建成全国民俗文化产品生产经营中心和产业要 素资源集散地。并将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力争到“十二 五”末,全市有30万至5O万农村妇女参与到文化创意产 业大军中来,文化创意产业年创造产值超过l0亿元,占 生产总值的3%至5%,真正把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富 民产业。 3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在庆阳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庆阳的民俗文 化产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 足之处。 ①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行家里手,专业人员队伍建 设亟待加强。民俗文化产业是一项生产民俗艺术的延续 产业,依赖的是具有深厚民俗文化内涵、底蕴和艺术修 养和在生产技术、市场运作方面能力出众的艺术大师,可 是在庆阳民俗文化产生发展过程中,非常出色的精品都 出自于54~60岁左右的艺术大师,鲜有年轻一代的作品。 ②缺乏宣传力度和知名度不够高。庆阳民俗文化只 是在老一辈的口中流传,影响范围极度狭小,而且在传 播的过程中存在着偏传谣传的现象,以致真正了解庆阳 民俗文化的人很少。政府也在宣传方面,未能充分利用 各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使人们对庆阳民俗文化这块很 是陌生。 ③缺乏创意和新颖设计理念。许多作品都是一些经 常见到的老作品,设计式样老化、陈旧,缺乏在产品形态 上的创意和创新,究其原因,就是现有的,或继承人的一 些设计思想老化,眼光狭小,产品跟不上市场需求,满足 不了人们消费情趣,特别是创意设计新产品的人才和专 业设计人员奇缺,急需培训和挖掘。另外,就是做工粗 糙,产品经不起专家和专业研究人员的“挑刺”,这也势 必影响市场销售和效益、形象。 102 企业技术开发 2014年4月 ④缺乏科学的保障措施和预期规划。对民俗文化新 注入新的活力。在老作品的基础上,添加一些新的艺术 产品的研发方向不明,目标不清,概念模糊,心中无数, 创新,根据日常中人们的消费隋趣进行创新设计新产品, 以为只要和上一年生产出的民俗文化产品款式不同就 并将做工进一步的细化。各县区也要加强香包民俗文化 是新产品,也就是说没有展示出新、奇、特、名、优的民俗 产业后续队伍要抓紧培育工作,超前规划,从早安排。大 文化新产品。 力培养文化产业管理服务人才,相关领导和部门也应该 4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 加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力度。 ①要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建议由政府文化部门牵头 5结语 联合组织香包刺绣企业,采用以师带徒的方法进行培训 本文通过从庆阳民俗文化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探 指导,把抓培训、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上, 讨,针对庆阳民俗文化的特色和近些年来在发展文化产 长抓不懈,坚持到底。有计划的选拔一些民间美术专业 业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如民俗文化虽传承久远、色彩 人才到高等工艺院校学习深造,也可以考虑在职业中 绚丽、独具特色,但发展理念陈旧、专业人才队伍匮乏、 学、专科院校开设香包刺绣专业,吸纳一些初中毕业生, 预期规划不到位等,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希望庆阳 解决香包刺绣人才断档、后继乏人的问题。 的民俗文化能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市场上开拓出一块 ②要大力宣传庆阳的民俗传统文化。庆阳民俗文化 属于庆阳人自己的领地。 产业发展到今天,政府宣传部门虽做了大量的工作。但 在对外宣传方面要根据地域文化的特点多做广告推广 参考文献: 语,不仅开拓全国市场也要开拓国外市场。要利用重大 [I]夏红民.抓住机遇科学谋划迅速掀起华夏文明传承创 节会进行宣传,招商引资期问开展宣传,形式多样,平时 新区暨特色文化大市建设的热潮[EB/OL].http://www.qysw. 更多的利用传统节日,要加强宣传。要从看庆阳、走庆 gov.on/2013/0607/27972.html,2013—06-07. 阳、欢迎到庆阳西峰来旅游,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报道,进 [2】郭文奎.庆阳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7. 行广泛的动员宣传。 [3】王义,刘全宝.庆阳民间艺术之魂[M】.北京:新华出版社, ③要加强对民俗文化企业的科学管理。政府主管领 2004. 导要定期召开民俗文化企业负责人工作会议,召开企业 【4]孙玉珍-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综述[EB[DL].http://ldnews. 家、文化界名人座谈会。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干部,经常 gansudaily.com.cn/system/2010/09/19/01 1701607.shtml,2009— 和企业的领导以及香包、刺绣的专业制作人员进行交谈, 09-19. 了解生产第一线的真实情况。帮助企业购买先进的科学 【5】孙永生,张彦喜.庆阳香包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 仪器和生产设备,了解企业存在的实际困难,对企业进 策研究【J].甘肃农业,2006,(3):103—104. 行分类指导,共同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6】强双龙.甘肃省庆阳市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D】.兰 ④要开拓视野、放宽眼光,进行民俗文化革新,使其 州:兰州大学,2009. (上接第86页)如,烹饪油烟、烧烤和炉灶烟雾没有经过 人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减少雾霾、改善空气质量将更 治理直排环境中;生活垃圾和城市园林绿化废物(落叶 加困难。 等)露天焚烧;燃放烟花爆竹和吸烟、宗教和祭祀礼仪活 动(焚香、焚化祭品);为汽车、冰箱等喷涂油漆,家庭装 参考文献: 修中使用黏合物等等,这些都会产生挥发性有机物,增 【1]钱诚,李跃森.“雾霾经济”研究[J].现代商业,2013,(12): 加大气反应的活跃程度和大气氧化性,生成更多的二次 272. 颗粒物;而挥发性有机物本身也会形成二次颗粒物的前 [2】韩文科,朱松丽,高翔,等.从大面积雾霾看改善城市能源 体物。 环境的紧迫性[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4):27—29. 3结语 [3】胡名威.雾霾的经济学分析fJ1.经济研究导刊,2013,(16): 13-15. 大规模“雾霾”天气的爆发绝不是偶然,它与我们在 【4】孙华臣,卢华.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对策fJ1.宏观 城镇化进程中工业不合理的发展、不合理的生活和消费 经济管理,2013,(6):48—50. 模式息息相关。因此,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形成雾 [5]刘新静,张书成.城镇化背景下“雾都”陷阱的根源及其治 霾污染的关键性诱因,如果不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理途径【Jl_中国名城,2013,(4):44—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