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的引进和使用,为计算机设备及其工作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越来越重要。这个为创造保证计算机稳定、可靠、正常地工作,延长其有效寿命,保证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过程,就是计算机机房建设。
计算机机房建设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计算机设备选购后,依照所选计算机系统及各类辅助设备的各项技术和环境要求而设计建造的机房。这平常人们也叫新建机房。新建机房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在机房建筑体建设时,已考虑了计算机机房的因素,可以依据其对技术、环境等要求一项一项创造使其满足要求。而另一种情况是在不是为计算机而专门设计的建筑物内的某一区域,通过改造、修改、调整使其满足计算机设备及其工作人员的要求,人们也称为\"改建机房\"。
改建机房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尽管从管理、设计人员到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绞尽脑汁,但往往生米作成熟饭的事情很难解决。为了帮助我们的工作人员能在现有条件下设计建造一个能适应计算机和工作人员工作的环境,
在改建机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机房选址时最好在建筑体的二三层,不宜设在建筑物的顶层和底层。机房设在二三层有下列优点:
1) 站址较低有利于设备就位,不会因设备的垂直位移过大而担忧。 2) 有些笨重、体积较大或噪声大的设备,可以安装在一层或地下室。 3) 电缆铺设距离小。
4)有利于维持机房的温湿度。
5)有利于防尘、防晒、防振动和其它干扰。 6)布局方便。
若机房设置在顶层或底层有下列缺点: 1)顶层不利于防水、防雷、防振、噪声大。 2)顶层电缆铺设距离大,且不易施工,投资高。
3)顶层机房受热面积大,机房温度受外界因素影响大。
4)顶层设备垂直位移大,就位困难,顶层难以解决楼层承重问题。
5)底层光线暗淡,灰尘大,且机房湿度受外界环境、土壤湿度影响大,难以防盗、防破坏,防虫鼠害和水害。
2、掌握本建筑基本情况和数据。在工程设计开始以前,做为机房建设管理人员应对本建筑的基本数据有充分了解,以便以后的调整、改动和拆除。一般需要掌握基本情况和数据有:
1)本建筑的结构形式。弄清本建筑属砖灰结构,还是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机房改造时,哪些部位可以改动、拆除,哪些部位不可改动、拆除。哪些部位的改动、拆除、调整对建筑结构没有影响,哪些部位的改动、拆除、调整对建筑结构有影响。
2)在总体方案设计时应弄清机房区域内各部分的承重能力。在机房总体布局时,机房建设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根据各功能空间的相互关系,给每一类设备分配一个合理的安装区域,但是必须保证该区域能承受所分配设备的总重量,尤其是UPS、蓄电池、交流电源调节器间更应注意这个问题。
3、掌握原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机房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原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仔细查阅原建筑设计图纸及编制说明,在不改变原建筑结构的情况下,使机房的总体布局趋于合理,更好地满足计算机设备及工作人员对环境的特殊要求。
4、应了解原建筑的接地系统,最后确定机房接地方案。
5、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组织方案论证会议。在对原建筑的基本数据通过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无法或难以弄清时,可以聘请原建筑设计师进行现场指导,介绍原建筑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及在施工中的一些特殊施工方法,并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和措施,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工作。
6、对在机房改建过程中的一些改动和拆除必须经过原建筑设计部门同意。最终的布局方案应经原建筑设计部门认可后方可实施。对原建筑设计部门未同意的项目,不可随意改动,否则会破坏原建筑结构,后果难测。
7、改建机房时对原建筑的供电系统应有明确的了解,弄清原供电方案和设计容量,若达不到计算机机房的供电的要求,应重新建立供电系统。
8、改建机房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从工程的展开到竣工会遇到很多既棘手又现实的问题,既包括人的问题又包括技术问题,这就要求部门领导给予具体工作人员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共同协商,共同努力把机房建设工作搞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