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市场广大原因探讨
——中医思想深植入中国文化
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已逾百年,很多医学家都用科学的道理、中医理论的僵化不可与时俱进性、现代医学的不能论证性等证明了它的无效性。然而百姓依然相信,中医依然屹立不倒,为什么?我想这与中医思想、中医思维深植于中国文化关系密切,下面就此予以试论。
对牙龈肿痛,除了牙科医生,几乎绝大多数医生,和几乎全部的的群众都会认为是“上火”。这就是口口相传、甚至是医生的解释,深植的文化。第一思维不用西医而是自然地的用中医来解释。其实牙龈肿痛是牙龈炎或牙周病,可能存在牙菌斑、牙结石、牙周病、龋齿等问题,容易导致发炎。忽视问题,一味地去吃去火药,可能解决不了问题,掩盖疾病导致疾病发展,直到有一天“牙齿掉光光”。
不单单在这里,在很多时候,我们一有不舒服,第一思维就是用中医思想去解释去思考。我有个病人,自学中医,天天觉得自己不是这里虚,就是哪里虚,要不就是肝气不舒,所有不适都只用中医理论来解释。根本没有质疑过这个理论的科学性。
再举个例子。中国人性功能一有问题立即想到的是什么?是的,是“肾虚”。我现在问问你“肾虚”,这个“肾”在哪里?我们腹腔当中脊柱两侧的那两个拳头大小的器官就是肾,可那个“肾”是泌尿系的主要器官,主要作用是滤过尿液,和性功能没有多大关系。由此可见,吃腰子“补肾”是一个大大的骗局。这一点
中医也会认可,他们常说中医的“肾”不是西医的“肾”。那么,中医的“肾”在哪里?睾丸吗?中医也不会承认“肾”是睾丸。他最终会说中医的“肾”是功能的。那我再问:功能的“肾”它都不是一个器官,怎么虚、怎么实?
按照中医理论“肾,主藏精、主生殖、主生长发育、为先天之本,主水、藏志,主骨生髓通脑,开窍于耳”。这个“肾”是不是也太伟大了点?从基因、西医的肾、生殖、造血、听力、骨骼、意志等等都包括了。
中国传统医学或文化还产生了很多成语,“心想事成、心烦意乱、心怀叵测”等以心为主的成语。这个“心”,俨然是可以思维的。现在大家都知道,心脏与人的思维无关,我们成语中的这些心都是大脑的指代,可现实是我们改不了成语,这种中医文化的深深植入又岂能在短期内改变。“侠肝义胆、披肝沥胆”等成语,使“肝胆”在某种意义上被赋予“忠、侠、义”的思想。肝脏转氨酶升高了我们就不忠不义了吗?
中国自汉唐以来造就的伟大封建思想及传统封建文化深深地影响者今日的中国,正因为这股文化,我们很多官员、商人的封建思想,帝王气息很严重。同样,因为血脉中流淌的中医文化,也对我们医学的发展影响深刻,转身困难。华老栓的“人血馒头”,依然有很广阔的市场。日心说代替地心说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不否认传统文化中有精粹,我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