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培训
海产品市场趋势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现在很多人已经很少吃高糖、高盐、高脂肪的食品,转而青睐高营养价值的食物,因此人们对海产食物需求日渐提升。
海鲜食品一向是受人们欢迎的食物,其丰富的蛋白质、低胆固醇、各种微量元素,与肉类相比对人的营养和健康更为优越,所以它深受人们的偏爱,尤其是儿童和成年人。
带鱼
带鱼体长扁侧呈带状,头窄长,口大、且尖,牙锋利,眼大位高,尾部细鞭状。
体表银灰度色,无鳞,但表面有一层银粉,侧浅在胸鳍上方向后显著弯下沿腹线直达尾端,背鳍极长,无腹鳍。
带鱼肉多且细,脂肪较多且集中于体外层,味鲜美,刺较少,但腹部有游离的小刺
养颜护肤:能增强皮肤的抗损伤能力。
提高免疫力:铜等矿物质形式与免疫机能有关的酵素。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
富含蛋白质,具有维持钾钠平衡,消除水肿。提高免疫力。调低血压,缓冲贫血,有利于生长发育。可补五脏、祛风、杀虫,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皮肤干燥者尤为适宜。
祛脂降压: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抑癌抗瘤:预防癌症,降低癌变的发生率。使癌细胞退化、萎缩。
富含铜,铜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素,对于血液、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头发、皮肤和骨骼组织以及脑子和肝、心等内脏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
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带鱼性温、味甘、咸;归肝、脾经。有补脾、益气、暖胃、养肝、泽肤、补气、养血、健美的作用;
适宜久病体虚,血虚头晕,气短乏力,食少赢瘦,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适宜皮肤干燥之人食用;适宜生长发育停滞的儿童。
适宜出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皮肤黏膜及指甲等颜色苍白,体力活动后感觉气促、骨质疏松、心悸症状的人群。
适宜消瘦,免疫力低,记忆力下降,贫血,水肿等症状的人群。
带鱼属动风发物,凡患有疥疮、湿疹等皮肤病或皮肤过敏者忌食;
癌症患者及红斑性狼疮之人忌食;痈疖疗毒和淋巴结核、支气管哮喘者亦忌之
鱿鱼
鱿鱼属软体动物类,是乌贼的一种,体圆锥形,体色苍白,有淡褐色斑,头大,前方生有触足10条,尾端的肉鳍呈三角形,常成群游弋于深约20米的海洋中。目前市场看到的鱿鱼有两种:一种是躯干部较肥大的鱿鱼,它的别称叫“枪乌贼”,一种是躯干部细长的鱿鱼,它的别称是“柔鱼”,小的柔鱼俗名
叫“小管仔”。
鱿鱼的脂肪里含有大量的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EPA、DHA,加上肉中所含的高量牛磺酸,都可有效减少血管壁内所累积的胆固醇,对于预防血管硬化、胆结石的形成都颇具效力。同时能补充脑力、预防老年痴呆症等。因此对容易罹患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中、老年人来说,鱿鱼更是有益健康的食物。
鱿鱼是海洋赐予人类的天然水产蛋白质。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且必需氨基酸组成接近全蛋白,是一种营养保健型且风味很好的水产品,其营养价值毫不逊色于牛肉和金枪鱼,每百克干品含有蛋白质66.7克、脂肪7.4克,并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钙、磷、磺等无机盐。
鱿鱼富含钙、磷、铁元素,利于骨骼发育和造血,能有效治疗贫血;
鱿鱼所含多肽和硒有抗病毒、抗射线作用。
鱿鱼除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外,还含有大量的牛磺酸,可抑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缓解疲劳,恢复视力,改善肝脏功能;
鲜活鱿鱼中蛋白质含量也高达16%~20%,脂肪含量极低,只有不到1%,因此热量亦低,对怕胖的人来说,吃鱿鱼是一种好的选择。
食用适宜人群
鱿鱼性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也应少吃。
鱿鱼是发物,患有湿疹、荨麻疹等疾病的人忌食。
鱿鱼之类的水产品性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
高血脂、高胆固醇血症、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就应慎食。
特别提示
鱿鱼须煮熟透后再食,皆因鲜鱿鱼中有一种多肽成分,若未煮透就食用,会导致肠运动失调。
烹饪方法鱿鱼洗净切成丝,爪子切成条,放入开水锅中迅速捞下待用(开水中加姜片可以去腥)。
青椒、胡萝卜切丝
热锅冷油入姜丝和蒜片爆香,加入胡萝卜翻炒几下。
大火加入青椒和鱿鱼快速翻炒,加入料酒,盐和味精即可出锅。
蟹
蟹的身体分为头胸部与腹部。
头胸部的背面覆以头胸甲,形状因种不同而不一样。
额部中央具第1、2对触角,外侧是有柄的复眼。
口器包括1对大颚,2 对小颚和3对颚足。头胸甲两侧有5对胸足。
腹部退化,扁平,曲折在头胸部的腹面。雄性腹部窄长,多呈三角形,只有前两对附肢变形为交接器;
雌性腹部宽阔,第2~5节各具1对双枝型附肢,密布刚毛,用以抱卵
营养价值及功效螃蟹种类可达500余种。中国人民吃螃蟹有久远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天子时代。直到今天,金秋时节,持蟹斗酒,赏菊吟诗还是人们一大享受。可见蟹是公认的食中珍味,有“一盘蟹,顶桌菜”的民谚。它不但味奇美,而且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的补品,对滋补身体很有益处。
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近年来研究发现,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吃蟹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一般认为,药用以淡水蟹为好,海水蟹只可供食用。中医认为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
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哪些人不宜吃蟹
蟹肉寒凉,有活血祛淤之功,故对孕妇不利,尤其是蟹爪,有明显的堕胎作用。
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
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蟹。蟹肉性寒,不宜多食,脾胃虚寒者尤应引起注意。
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都不宜食蟹;
螃蟹与冷食、冷饮:导致腹泻
螃蟹与茄子:伤肠胃;
螃蟹(海鲜)与石榴:刺激肠胃,引起腹泻、呕吐
螃蟹与地瓜:在体内凝成柿石
烹饪方法1.姜葱、料酒放入清水中烧开
2.刷洗干净的蟹放在蒸屉上,水烧开上锅蒸
3.大火蒸20分钟(时间视螃蟹大小而定)
虾
虾体长而扁,
外骨骼有石灰质,分头胸和腹两部分。
虾以鳃呼吸,鳃位于头胸部两侧,为甲壳所覆盖。虾的口在头胸部的底部。
腹部有5对游泳肢及一对粗短的尾肢。尾肢与腹部最后一节合为尾扇,能控制虾的游泳方向
头胸由甲壳覆盖。腹部由7 节体节组成。头胸甲前端有一尖长呈锯齿状的额剑及1对能转动带有柄的复眼。
头胸部有2 对触角,负责嗅觉、触觉及平衡,亦有由大小颚组成的咀嚼器。头胸部还有3对颚足,帮助把持食物,有5对步足,主要用来捕食及爬行。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虾体内的虾青素有助于消除因时差反应而产生的“时差症”
虾性温味甘、微温,入肝、肾经;虾肉有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气滋阳、通络止痛、开胃化痰等功效
虾
虾营养丰富,且其肉质松软,易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营养价值及功效
虾的通乳作用较强,并且富含磷、钙、对小儿、孕妇尤有补益功效
虾中含有丰富的镁,镁对心脏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能很好的保护心血管系统,它可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防止动脉硬化,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及心肌梗死
食用
宿疾者、正值上火之时不宜食虾;虾为动风发物,患有皮肤疥癣者忌食
虾适宜人群
体质过敏,如患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性过敏性皮炎的老年人不宜吃虾
同时适宜中老年人缺钙所致的小腿抽筋者食用
中老年人、孕妇、心血管病患者、肾虚阳痿、男性不育症、腰脚无力之人更适合食用
适宜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乳汁不通、筋骨疼痛、手足抽搐、全身搔痒、皮肤溃疡、身体虚弱和神经衰弱等病人食用
虾的烹饪方法
1.虾去皮,挑去沙线,用盐和料酒
反复抓洗几次。
2.用厨房用纸吸净虾上的水份,加入盐、料酒、胡椒粉、蛋清腌制二
十分钟。
3.芦笋用开水焯熟,码盘备用
4.锅内坐水,放入虾焯熟捞起
5.锅内放油,下姜片煸出香味后,放入番茄酱、番茄沙司,炒出红油,放少许糖与鸡
精调味后放入做法“2”的虾炒匀起锅倒在做法“3”的芦笋上即成。
扇贝
扇贝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瓣鳃亚纲,异拄目,扇贝科,扇贝属;生活在3m~3 0m岩礁及砂砾质海底;滤食,饵料以浮游植物为主
扇贝的贝壳色彩多样,肋纹整齐美观,是制做贝雕工艺品的良好材料。到海边工作、旅行或休养的人们,都很喜欢搜集一些扇贝的贝壳作为送给朋友的纪念品。
它们的功效比常用的降胆固醇的药物谷固醇更强。
扇贝
营养价值及功效
扇贝肉细嫩,味鲜,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与海参、鲍鱼齐名,并列为海味中的三大珍品。
人们在食用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贝类软体动物中,含一种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胆固醇和24-亚甲基胆固醇,它们兼有抑制胆固醇在肝脏合成和加速排泄胆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内胆固醇下降。
扇贝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许多贝类是发物,有宿疾者应慎食;贝类性多寒凉,故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
适宜高胆固醇、高血脂体质的人以及患有甲状腺肿大、支气管炎、胃病等疾病的人
扇贝烹饪方法
1.将扇贝外表刷洗干净,用小刀沿扇贝的一侧剖开,将两个壳掰开时,顺道小心
抽出泥肠,再用水清洗内部、去掉杂物
2.粉丝泡发后切碎,蒜剁成泥,小香葱切碎,混合后加放盐、鸡精调味
3.将做法(二)的材料放在扇贝上,入蒸锅蒸大约五分钟,取出,迅速淋上热油即成
黄花鱼
黄花鱼分为大黄鱼和小黄鱼;黄花鱼一般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黄花鱼体侧扁延长,呈金黄色。大黄鱼尾柄细长,鳞片较小,体长40~50厘米,椎骨25~27枚;小黄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长20厘米左右,椎骨28~30枚。
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
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
黄花鱼营养价值及功效
补血益气:适宜肤色没有光华,失去红润、手脚冰冷的人群。黄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体质虚弱和中老年人来说,食用黄鱼会收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抑癌抗瘤:延缓和抑制癌细胞生长、扩散。使癌细胞退化、萎缩。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
抗衰抗辐射:微量元素硒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是通过阻断身体过氧化反应而起到抗辐射、延缓衰老的作用。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黄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
中医认为,黄花鱼有健脾升胃、安神止痢、益气填精之功效,对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有良好疗效。
黄花鱼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黄鱼是发物,哮喘病人和过敏体质的人应慎食
适宜贫血、失眠、头晕、食欲不振及妇女产后体虚者
黄花鱼烹饪方法
原料:黄花鱼1条、葱、姜、料酒、面酱、
糖、酱油、花生油、蚝油
1、将黄花鱼开膛洗净,两面打花刀2、抹上少许盐及面粉,控干待用3、锅中放入大约300克油,油热后放入黄花鱼,两面炸至金黄色捞出,控干油4、锅内留少许油,将葱姜放入,出香
味后,倒入面酱,翻炒5、放入炸好的黄花鱼,逐渐加入热水
6、开锅后,将鱼翻个,盖上锅盖,中火焖两分钟后再将鱼翻个,大火,稍
微收汁,即可装盘
石斑鱼
,体长椭圆形稍侧扁。
口大,具辅上颌骨,牙细尖,有的扩大成犬牙
体被小栉鳞,有时常埋于皮下
背鳍和臀鳍棘发达。尾鳍圆形或凹形
体色变异甚多,常呈褐色或红色,并具条纹和斑点,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产鱼类
石斑鱼喜栖息在沿岸岛屿附近的岩礁、砂砾、珊瑚礁底质的海区,栖息水层随水温变化而升降
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
石斑鱼
营养价值及功效
石斑鱼具有健脾、益气的药用价值;
石斑鱼蛋白质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体代谢所必须的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无机盐和铁、钙、磷以及各种维生素;
鱼皮胶质的营养成分,对增强上皮组织的完整生长和促进胶原细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称为美容护肤之鱼。尤其适合妇女产后食用。
石斑鱼烹饪方法
3.蒸鱼前先在鱼身上放一半姜丝、淋上少许花生油;锅里的水先烧开,放进蒸架,蒸10分钟;
1.石斑鱼洗干净去内脏放碟上,为了容易熟和入味,在鱼身两边切上几道
2.姜丝、葱丝、香菜、辣椒切好放在蝶中
4.另起锅放花生油,配料放进爆香,放生抽,再把滚烫的配料直接淋在蒸好的鱼身上再蒸1分钟即可。清蒸石斑鱼就做好了
鲍鱼
鲍鱼的单壁壳质地坚硬,壳形右
旋,表面呈深绿褐色。
壳内侧紫、绿、白等色交相辉映,珠光宝气
壳的背侧有一排惯穿成孔的突起
软体部分有一个宽大扁平的肉足,软体为扁椭圆形,黄白色,大者似茶碗,小的如铜钱
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
鲍鱼喜欢生活在海水清澈、水流湍急、海藻丛生的岩礁海域,摄食海藻和浮游生物为生
鲍鱼营养价值及功效
鲍鱼肉中能提取一种被称作鲍灵素的生物活性物质,它能够提高免疫力,破坏癌细胞代谢过程,能提高抑瘤率,却不损害机体的正常细胞,有保护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
中医称鲍鱼功效可平肝潜阳,解热明目,止渴通淋;主治肝热上逆,头晕目眩,骨蒸劳热,青肓内障,高血压眼底出血等症。
鲍鱼能双向性调节血压,原因是鲍鱼能“养阴、平肝、固肾”,可调整肾上腺分泌
鲍鱼具有滋阴补养功效,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
食用
鲍鱼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痛风患者及尿酸高者不宜吃鲍肉,只宜少量喝汤
感冒发烧或阴虚喉痛的人不宜食用
素有顽癣痼疾之人忌食
鲍鱼烹饪方法
鲍鱼250g、排骨500g 、火腿20克、盐适量
1.排骨切小块,入冷水锅中煮沸三分钟后,捞出,用水洗干净。火腿切细丝
2.鲍鱼挖去肚子,连同壳洗净,与排骨、火腿一起放入炖盅里,加水并盖盖3.炖盅放入电炖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沸腾后中小火炖2小时,起锅前加盐调味即可
白鲳鱼
白鲳鱼体短而高,极侧扁,略呈菱形。
头较小,吻圆,口小,牙细。
成鱼腹鳍消失。尾鳍分叉颇深,下叶较长。
体银白色,上部微呈青灰色。以甲壳类等为食。
白鲳鱼
营养价值及功效
鲳鱼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对高血脂、高胆固醇的人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鱼类食品
鲳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和镁,对冠状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并能延缓机体衰老,预防癌症的发生
食用
白鲳鱼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
鲳鱼属于发物,有慢性疾病和过敏性皮肤病的人不宜食用。
白鲳鱼烹饪方法
鲳鱼2条、豆瓣酱1勺、甜面酱1勺、红米椒一个、青蒜1根、葱、姜、蒜末30克、酱油5克,白糖20克,醋5克,料酒15克
1.鲳鱼洗净,控水,在鱼身两侧切十字刀
2.锅置火上,放油烧至五六成热,将鲳鱼放入略炸,捞出控油备用3.锅中留底油,放入豆瓣酱,炒出红油,放姜、蒜、葱末,出香味后放入鲳鱼、酱油、料酒、甜面酱、白糖、醋和适量水,大火烧开,小火焖熟,出锅前撒上青蒜末、红米椒即可
鳕鱼
鳕鱼产于北大西洋两侧,一般栖
于近底层,其分布由近岸带到深海区。是名贵食用鱼,其肝可制鱼肝油。具三背鳍、二臀鳍、一腭须
体色多样,从淡绿或淡灰到褐色或淡黑,也可为暗淡红色到鲜红色;体上并有深色斑点。
一般捕捞个体的体重可达11.5公斤(25磅),但最大的可达1.8米(6英尺)长,91公斤(201磅)重。
以其他鱼类及无脊椎动物为食
鳕鱼营养价值及功效
鳕鱼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6.5克、脂肪0.4克。
鳕鱼肉质白细鲜嫩,清口不腻、世界上不少国家把它作为主要食用鱼类;除鲜食外,还加工成各种水产食品
鳕鱼肝大而且含油量高,富含维生素A和D,是提取鱼肝油的原料
鳕鱼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钙、镁、硒等营养元素,营养丰富、肉味甘美
鱼肉中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鳕鱼烹饪方法
银鳕鱼一块、黑胡椒、红酒、盐、青芥末、胡萝卜、西兰花、橄榄油
1.用盐、红酒、黑胡椒粉涂抹鳕鱼,盖上保鲜膜腌30分钟;
2.锅中放入橄榄油,7成热后放入鳕鱼块,用中火煎3分钟后翻面,煎到金黄酥脆捞
起,放在干净的盘中备用;
3.将准备的蔬菜清洗干净,把西兰花分成小朵、胡萝卜切成片;4.锅中水烧开后放入洗净的蔬菜、盐、橄榄油,煮30秒后捞出;5.将蔬菜放在鳕鱼旁边,挤上日本青芥末;
白姑鱼
白姑鱼体呈椭圆形,一般
体长20厘米左右、体重200~400克、口大,上颌与下颌等长,上颌牙细小,排列成带状向后弯曲,下颌牙两行,内侧牙较大、锥形,排列稀疏.
额部有6个小孔,无颜须、体被栉鳞,鳞片大而疏松,体侧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尾鳍楔形,胸鳍及尾鳍均呈淡黄色
白姑鱼营养价值及功效
白姑鱼有利尿消肿、益气健脾、通脉下乳之功效。主治浮肿、乳汁不通、胎气不长等症
白姑鱼有健脑,明目,温肺,心脏疾病,益肝,健脾,和胃,润肠,养颜护肤,抗衰抗辐射之功效
白姑鱼对胆石症,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儿科疾病,外科疾病,皮肤性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食用
白姑鱼适宜人群
怀孕期,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老人,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久病体虚人群;气虚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均可多食用白姑鱼。
胃炎,痢疾,肠炎,消化性溃疡,呼吸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神经性疾病忌食白姑鱼;婴儿,幼儿、痰湿体质,特禀体质,阳虚体质,瘀血体质忌食白姑鱼
白姑鱼
烹饪方法
白姑鱼1条,葱1根,姜1块,豉油3勺,植物油适量
1.白姑鱼洗净备用。葱一部分切段,一部分切丝,姜一部分切片,一部分切丝2.鱼背两侧分别划上一刀,刀口要深些。在鱼肚子里面塞上葱段和姜片3.把鱼放到烧开的蒸锅上,盖上锅盖,大火蒸10分钟
4.鱼快蒸好的时候,炒锅放植物油(比平时炒菜稍多些)烧到很热。蒸好的鱼放到盘子里,在上面摆上葱姜丝,立刻倒上烧的滚烫的油。均匀的浇上豉油即可上桌。
鲨鱼
鲸鲨是海中最大的鲨鱼,长成后身
长可达60尺。虽然鲸鲨的体型庞大,它的牙齿在鲨鱼中却是最小的。最小的鲨鱼是侏儒角鲨,小到可以放在手上。它长约6到8寸,重量还不到一磅。
鲨鱼是餐桌上不多见的水产,但鱼翅、鱼唇却早已闻名遐尔。鱼翅做菜柔嫩腴滑,软糯爽口,是与燕窝、熊掌等齐名的珍贵食品。鱼翅因其难得而身价不菲,但它并非特别有营养,或许和其他饮食相比较,它更是奢华和财富的象征。
鲨鱼营养价值及功效
科学家发现在所有动物中,鲨鱼是惟一不会生癌的动物,而多项研究也发现鲨鱼制品也确实对癌症患者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除了癌症以外,对于许多发炎性及自体免疫性疾病伴随有血管异常增生的情况,如风湿性关节炎、干癣、红斑性狼疮等皆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中医认为,鲨鱼肉有益气滋阴、补虚壮腰、行水化痰的功效
食用
鲨鱼适宜人群
一般人均可食用,患有心血管疾病、癌症、免疫性疾病的人适合食用
鲨鱼肉
的烹饪方法
1.调汁:白糖、白醋、番茄沙司、耗油、鸡精、生抽,水淀粉一起调匀备用,建议沙司多一些味道会比较浓,而且还可以增色
2.鲨鱼快洗净去骨切小块(图1)
3.放入碗中,放入蛋清,料酒,少许白胡椒粉,淀粉和少许盐,用手抓匀腌制30分钟左右(图
2)
4.锅烧热,放入适量油,烧热约5成热下入腌好的鱼片,定型后用筷子翻面再煎另一面,待鱼片变色后数分钟捞出沥干备用(图3 )
5.锅中少许底油,烧热后下入姜片,蒜片,葱段爆香锅底。放入鲨鱼块后,倒入之前调好
的汁炒匀即可。
梭鱼
梭鱼为海鱼,体纺锤形,细长,头短而宽,有大鳞。脂眼睑不甚发达,仅遮盖眼边缘。体被圆鳞。背侧青灰色,腹面浅灰色,两侧鳞片有黑色的竖纹。为近海鱼类,喜栖息于江河口和海湾内,亦进入淡水。性活泼,善跳跃,在逆流中常成群溯游,吃水底泥土中的有机物。
梭鱼具有丰富的营养成份,肉质鲜嫩,美昧可口,蛋白含量很高,是高级宴席上的佳肴,尤以春天的开凌梭最为名贵。
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对血液循环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梭鱼
营养价值及功效
烹制的梭鱼,以头为香,故民间有“丢了车和牛,不丢梭鱼头”之说。
保护心脏,保护心肌细胞,预防或是缓解心悸、心率失常等。
梭鱼具有补血益气,明目,强筋,抑癌抗瘤,抗衰抗辐射之作用。
注:一般人均可食用,海鲜过敏者禁止食用
梭鱼
的烹饪方法
切成均匀的片,底部不要切断。
用料酒、生抽、鱼露腌制一会。
葱姜蒜切丝,撒在鱼身上。
上屉蒸5分钟,关火后再闷3分钟即可
鲣鱼
鲣鱼身体为纺锤形,粗壮,无鳞,体表光滑,尾鳍非常发达。主要特征是体侧腹部有数条纵向暗色条纹。
鲣鱼背鳍有8至9个小鳍;臀鳍条14至15根,小鳍8至9个。尾鳍新月形,体侧具4至7条纵条纹,体背蓝褐色,腹部银白,各鳍浅灰色
鲣鱼大者长1米以上,一般体长400至500毫米。
鲣鱼
营养价值及功效
鲣鱼肉质甜美,适宜以半生熟形式作刺身食用;鲣鱼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五官疾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食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鲣鱼适宜人群
儿童青少年,职业人群,更年期妇女可以多食用鲣鱼
久病体虚人群,气郁体质,湿热体质,对海鲜产品过敏者慎用
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传染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忌食鲣鱼
鲣鱼蔬菜卷
煎好的鲣鱼块100克,黄瓜1个,洋葱1/2个,小葱适量,薄饼3张;蒜茸和姜末适量,生抽1茶匙,橄榄油1茶匙,花生酱1茶匙
1.鲣鱼块切条
2.鱼条加蒜蓉、姜末、生抽、橄榄油和芝麻酱拌匀,腌制10分钟
3.黄瓜切细条;洋葱切丝洗净,沥水备用;葱切成葱花,放入腌制的鱼条中拌匀4.将薄饼铺在案板上,在上面铺上1/3鱼条和1/3洋葱丝
5.从前面开始向上卷,卷的时候,用点劲,尽量紧一点,然后两边卷过来,对齐,再继续向上卷
6.将卷好的鲣鱼卷切成3-4等份即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