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311213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 课程性质:《税法》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二)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为从事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三)本课程适用经济管理系,专科生。 二、先修课
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做练习、多媒体法等多种方法。 (二)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笔试,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85学时。讲授75学时,实习10学时。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第一章 总论(2学时) 主要内容:1.1税法概念
1.2税法地位
1.3税法的制定与实施 1.4我国税法体系 1.5我国税收管理
重点与难点:我国税法体系
学生掌握的要点:税法地位;税法的制定与实施;我国税法体系;我国税收管理。 第二章 法(12学时)
主要内容:2.1征税范围与纳税义务人
2.2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2.3 税率与征收率
2.4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5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2.6电力产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2.7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2.8进口货物的征税 2.9出口货物退免税
2.10纳税义务发生期间与纳税期限 2.11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
2.12专用的使用和管理
重点与难点: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货物退免税。
学生掌握的要点: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 税率与征收率;一般纳税
人应纳税额的计算;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电力产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进口货物的征税;出口货
物退免税。
第三章 消费税法(7学时) 主要内容:3.1纳税义务人
3.2税目、税率
3.3应纳税额的计算
3.4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3.5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3.6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税务处理 3.7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3.8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3.9纳税义务发生期间与纳税期限 3.10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应税消费品
退免税; 学生掌握的要点:税目、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的税
务处理;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
第四章 营业税法(6学时)
主要内容:4.1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
4.2税目、税率
4.3计税依据
4.4应纳税额的计算
4.5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 4.6税收优惠
4.7纳税义务发生期间与纳税期限 4.8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计税依据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税目、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几种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税收优惠。 第五章 城市维护建设税(1学时) 主要内容:5.1 纳税义务人
5.2 税率
5.3计税依据 5.4应纳税额的计算 5.5税收优惠
5.6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义务人;税率;计税依据;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 第六章 关税法(6学时) 主要内容:6.1纳税义务人
6.2 进出口税则 6.3 原产地的规定 6.4关税的完税价格
6.5应纳税额的计算
6.6 关税的减免
6.7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6.8关税的征收和管理
重点与难点:关税的完税价格;应纳税额的计算;关税的减免。
学生掌握的要点:关税的完税价格;应纳税额的计算; 关税的减免;行李和邮递物品
进口税。 第七章 资源税(1学时) 主要内容:7.1纳税义务人
7.2税目、单位税额 7.3课税数量 7.4应纳税额的计算 7.5税收优惠
7.6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义务人;税目、单位税额;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 第八章 土地(2学时) 主要内容:8.1纳税义务人
8.2 纳税范围
8.3 税率
8.4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的规定
8.5应纳税额的计算 8.6税收优惠
8.7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的规定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范围;税率;应税收入与扣除项目的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税
收优惠。 第九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2学时) 主要内容:9.1纳税义务人
9.2纳税范围
9.3应纳税额的计算 9.4税收优惠
9.5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 第十章 房产税法(1学时) 主要内容:10.1纳税义务人
10.2纳税范围
10.3计税依据与税率 10.4应纳税额的计算 10.5税收优惠
10.6 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计税依据与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范围;计税依据与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
第十一章 车船使用税(1学时) 主要内容:11.1纳税义务人
11.2税率
11.3征税范围
11.4应纳税额的计算
11.5税收优惠
11.6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税率;征税范围;应纳税额的计算;税收优惠 第十二章 印花税(1学时) 主要内容:12.1纳税义务人
12.2税率
12.3应纳税额的计算 12.4纳税方法与申报
12.5征收管理与违章处罚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义务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十三章 契税法(1学时) 主要内容:13.1征税对象
13.2纳税义务人、税率 13.3应纳税额的计算
13.4税收优惠 13.5征收管理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税率;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十四章 企业所得税法(14学时) 主要内容:14.1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14.2 税率
14.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4.4资产的税务处理
14.5 股权投资与合并分立的税务处理 14.6应纳税额的计算 14.7税收优惠 14.8税额扣除
14.9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收优惠。
学生掌握的要点: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收优惠;税额扣除。 第十五章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10学时) 主要内容:15.1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
15.2税率
15.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5.4资产的税务处理 15.5税收优惠
15.6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
15.7关联企业业务往来
15.8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15.9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义务人及征税对象;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税收优惠;境
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应纳所得税的计算。
第十六章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6学时) 主要内容:16.1 纳税义务人
16.2 所得来源的确定
16.3 应税所得项目 16.4 税率
16.5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16.6应纳税额的计算 16.7税收优惠
16.8境外所得税款额的扣除 16.9申报及缴纳
重点与难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
学生掌握的要点:纳税义务人;所得来源的确定;应税所得项目;税率;应纳税所得额
的规定;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十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1学时) 主要内容:17.1 概述
17.2 税务管理 17.3 税款征收 17.4 税务检查 17.5法律责任
17.6纳税评估管理办法 17.7纳税担保试行办法
重点与难点:税款征收
学生掌握的要点:税务管理; 税款征收; 税务检查;法律责任。 第十八章 税务行制 (1学时) 主要内容:18.1税务行政处罚
18.2税务行政复议
18.3税务行政诉讼 18.4税务行政赔偿
重点与难点:税务行政诉讼
学生掌握的要点:税务行政处罚 ;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赔偿。 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一) 教材
《税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全国考试办公室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二) 教学参考书 《税务法规汇编》,国家税务总局,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7年。
《税法考试全真模拟题库》,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2007年。 《税法考试——梦想成真系列》,中华会计网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200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