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行贿罪的轻刑罚化问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司法实践 一 浅析行贿罪的轻刑罚化问题 杨铮锐 (150000 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法院 黑龙江哈尔滨) 摘要:针对行贿之风愈演愈烈的形势,很多学者认为应 出间接性、依赖性,在危害程度上有所降低。这是行贿罪的刑 当加重行贿罪的刑罚,最好是同受贿罪同罚。笔者认为这种观 罚应该轻于受贿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点是不妥的,文章从行贿之风的形成,行贿罪轻刑罚化在司法 从当前刑事政策上来说,对行贿罪轻刑罚化也是必然的选 实践中的作用,刑法上的罪刑法定原则,我国的刑事政策以及 择。我国现在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国外关于行贿罪的立法实践角度论证对行贿罪轻刑罚化是有据 的政策在新时期的发展。宽严相济政策中的“严”,主要针对 可循的。 罪行十分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应当判处重刑的;而“宽” 关键词:行贿罪;轻刑罚化;法律依据;事实依据 主要是指对于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或者罪行虽 然严重,但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以及主观恶性相对较 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含 小、人身危险不大的犯罪。从横向角度来说,行贿罪不论从社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 会危害性还是人身危险性上都要轻于受贿罪。最高人民法院印 额较大,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 发的《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中也明确指出, 回扣费、手续费)的行为。关于行贿罪侵犯的客体,理论界存 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贿赂行为若发生在社会保障、征地拆 在争议,有的认为是侵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有的认为是正 迁等领域严重损害群众利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要依法严惩。 常的社会管理秩序,有的认为是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 二、行贿罪刑罚轻于受贿罪的事实依据 的不可收买性,有的认为是侵犯了国家的廉洁制度。根据《刑法》 首先从行贿背后的原因上来说,是比较复杂的。从文化上 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 “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来说,我国向来注重人情关系,传统伦理更是以家族伦理为中 或者拘役;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 心推及社会各种关系,形成一个人际关系网。而且以宗法关系 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 区分亲疏、远近、厚薄,形成等差之爱,把人情当作一种“资源”。 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 其实这也是一种礼尚往来强调互惠的文化传统,这种习气由来 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 已久,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但其渊源还是要 或者免除处罚。”很多人对此表示质疑,认为,受贿罪可以判 在这种热衷编织关系网的文化传统中探寻,这是一种惯性的延 处死刑,而行贿罪最高才无期徒刑。而且实践中,行贿罪多以 续。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正是传统习俗中的这些糟粕成为当 缓刑而告结,应当与受贿罪同罚。 下行贿之风盛行的文化诱因。但是行贿的道德环境越来越宽容 一、行贿罪刑罚轻于受贿罪的法律依据 了,我国传统的人情社会环境中,民众对行贿人的行为越来越 从司法实践上来看,行贿者多得到了缓刑或减刑,而将行 持宽容的道德态度,对于行贿人的行为并不指责其做法是可耻 贿轻刑罚化对打击贪腐受贿是极为有效的。行贿受贿一般都是 的,人们更痛恨的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及容易滋生腐败,缺 一对一进行的,只有行贿者和受贿者双方知晓,在当前刑侦技 少透明监督的制度。除此之外,行贿也有其重要的经济环境。 术还不够完备的情况下,定案的依据往往只有受贿人的供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行贿人的证言和少量的书证物证,证据较为单一。所以对行贿 百姓的经济能力也大幅提高,金钱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地位水 者口供的依赖性就大大提高,侦查人员一般都是先要获得行贿 平的重要指标。在膨胀的物质欲望面前,人性中理智节制的一 者的口供,然后再借助行贿者的口供去寻找其他的直接证据。 面大大被削弱。而且伴随着资本、技术、知识引进来的同时, 而且受贿者一般都位高权重,在没掌握证据之前不宜直接接触, 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也裹挟而来,享乐主义盛行,在 而行贿人就成为最直接和有效的桥梁。将行贿罪轻刑罚化有利 相当多的“小环境”中,一些人所认同、所喜欢、所欣赏、所 于瓦解行贿者和受贿者之间的同盟关系,降低司法成本,使行 流行的不是高雅,而是粗俗、庸俗、媚俗、恶俗,贯穿的是赤 贿者成为司法人员查获贪腐分子的支持力量。实践中,检察机 裸裸的物欲,有些人被逼得入乡随俗,不入流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关往往和行贿人达成某种默契,以减轻甚至不追究行贿人刑事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爆出的行贿数额数万、数十万一个比 责任为条件,换取他们的供词,在受贿案中以证人身份出现, 一个高,而且形式多样化,房子、车子、于股,有形的无形的。 事实上,这种交易方法也行之有效,有利于受贿案件的侦破。 甚至“性”也成为行贿的手段。行贿的成因,为对行贿轻刑罚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对行贿罪轻刑罚化是切合现实的一 化提供了事实上的依据。 个考量。 三、结语 从刑法理论上来说,罪刑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一个基本原 综上所述,尽管目前我国对行贿罪的定罪和量刑并不尽完 则,对一个罪设置刑罚,必须以该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作为基础, 整,但是坚持其轻刑罚化的趋势是符合法理符合实践要求的, 以其侵害法益的程度范围方式为依据,侵害法益严重的,刑罚 我国应该在坚持行贿罪轻刑罚化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行贿罪的 应当重,侵害法益较轻的,刑罚应当轻。对于行贿罪来说,尽 刑事立法,以让其充分发挥在打击贪腐犯罪,维护社会正义方 管行贿者确实是权力寻租的造意者,是受贿发生的源头,但是, 面的积极作用。 仅仅只有行贿者单纯的行贿行为,而没有受贿者的收受行为, 参考文献: 一般不会直接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实际的损害,不论是学者们认 [1】董桂文.行贿罪量刑规制的实证分析Ⅱ].法学,2013, 为的正常的机关活动,正常的社会秩序,还是廉洁性。只有受 (1):152 160. 。 贿者收受了行贿人财物后,才形成贿赂,因为贿赂的本质是权 [2]韩东成.新形势下惩治职务犯罪的立法与实践——职务犯 钱交易,受贿者不收财,权钱交易没有达成,也就不是贿赂了。 罪侦查模式的转型Ⅱ].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4,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讲,没有受贿也就没有行贿,或者说通常意 (3):82—88. 义上的行贿。所以,相较于受贿罪,行贿罪对法益的侵犯体现 职工法律天地 2015年第7期 ——10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