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卷第7期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3年7月 高职学生阅读行为和学习资源获取方式的实证研究 刘晓辉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浙江杭州I 311112) 关键词:阅读行为;高职学生;图书馆利用;学习资源 摘要:笔者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阅读行为的问卷调查和分析,认为在现代网络社会,高职学生阅读行为正发 生变化,且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便捷性及移动平台的普及,对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3)07—0126—02 1 引言 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一直强调以读者为本。信 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图书馆的管理方式和读者利 用图书馆的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图书馆无 论从建筑格局、书刊布局、图书借阅方式还是读者查 询方式等方面都更多地考虑读者的需求,以保障进入 图书馆的读者能够无障碍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 经过短短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已占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11年全国高职学 校数量1,276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招生数 325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47.7%。因此,高 职学生成为图书馆服务的一个庞大的读者群。要贯 彻“读者为本”,首要是要了解读者,研究读者,充分 掌握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读者阅读行为和习惯等。 因此,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高职读者群文献利用和 阅读行为,把握其阅读倾向、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对于提高高职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质量,推动高职院 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2高职学生阅读行为调查 2.1读者调查的缘起 阅读行为是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 分析阅读行为必须充分了解高职学生这一群体特殊 的学习现状。关于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有人作了 次调查,基本结论为:①学习目的基本明确但不清 一晰、不具体。②学习兴趣不高。③学习方法欠缺。 ④学习取向趋于务实。⑤学习上有自卑感。 鉴于此,笔者于2011年10月在杭州对3所有 代表性的高职学院学生的阅读行为和学习资源获取 方式进行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全面了解高职学生阅 读行为及其特征,分析阅读行为对图书馆读者服务 工作带来的影响。 在该项调查中,笔者将学生的阅读行为界定为 两种方式,一为传统的纸质图书的阅读;二为通过电 子终端以在线或离线的方式如手机、IPAD、电脑等进 行阅读,但网上观看视频和网上收听音频不包含在 网络阅读之列。 调查采用自填问卷的方式,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的问题:①阅读状况。包括:阅读类型、阅读时间、阅 读习惯、阅读地点等。②电子阅读情况。③利用图 书馆阅读的情况。 调查选定的3所高职院校为:浙江交通职业技 术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 学院。每个学校随机抽样100名左右的学生。调查 实际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6份,回收率 为95.63%。在样本中,二年级高职生有158人,占 51.63%;三年级学生有148人,占总数的48.37%, 年级学生因人学时间不久,未作抽样。 本报告即以这次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分析高职 学生的阅读行为及学习资源获取方式。 2.2调查的基本数据 2.2.1利用图书馆的频度 从统计数据来看,每周去图书馆一次及以下的 学生为151人,占51.19%;2—3次的为124人,占有 42.03%,而4次以上的为31人,只占10.51%。这 说明,高职学生利用图书馆的频度是比较低的。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专业为例,学生毕 业前一般应取得船员适任证书,这是上岗的基本条 件。其他专业也有类似的情况,这种就业的压力,使 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动力,会花更多的时间到图书 馆自习专业知识。 2.2.2在图书馆滞留时间 高职学生在图书馆的平均滞留时间在0.5~2 小时间居多,占67.97%。而在馆2个小时以上,只 占12.09%。在馆滞留时间是深度利用图书馆的一 个标志,特别是研究性的阅读,没有一定的时间是无 法达到的。滞留时间低于0.5小时间的读者,大多 以浏览、外借为主,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难以形成有 效的阅读的。 2.2.3图书馆利用时段 笔者调查发现,在回答“你一般什么时段来图书 馆”这一问题时,有42.48%的人回答“不定”,表明读 者利用图书馆缺乏规律性。但比较而言,高职学生利 用图书馆时间集中在午后至晚上这一个时间段。 2.2.4月均阅读量 从月均阅读量来统计,笔者发现高职学生明显 偏少。80%的学生月均阅读书籍在2册及以内,其 中26%的学生月均阅读不到1册,也就是说,在一个 学期内(以4个月计)阅读量不足4册。从这里可以 看出,高职学生阅读愿望较弱,这或许和学习兴趣有 一收稿日期:2013—06—16 作者简介:刘晓辉(1959一),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 126 刘晓辉:高职学生阅读行为和学习资源获取方式的实证研究 关,也可能和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关。 2.2.5高职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主要服务 问卷要求在借阅图书、纸质书刊阅览、电子阅览 (上网)、参考咨询、阅读自带书籍等5个列项中选择 高职学生在学业上,比较强调实践能力,这种教 育观念,会对学生的阅读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的“航海技术”、 “道路与桥梁”等专业的实习在野外,阅读环境比较 其中最主要的两项。统计结果显示,图书借阅是高 职学生主要的利用方式,占36.89%。这个统计结果 与“在图书馆滞留时间”呈负相关。一般来说,在图 书馆滞留时间越短,图书借阅的可能性越大。 2.2.6图书馆吸引读者的因素 图书馆吸引读者的因素主要分为丰富的文献资 料、浓厚的学习氛围、温馨的学习环境及其他。从读 者的回答来看,“丰富的文献资料”和“温馨的学习 环境”是两项最主要的吸引读者的因素。 2.2.7移动电子设备阅读情况 在回答“您有否使用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阅 读图书?”这一问题时,有49.35%的学生回答“经常 使用(每周2次及以上)”,而回答“从未使用”的只 占11.11%。这说明,利用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进 行阅读的情况十分普遍。读者的阅读时间并未减 少,但利用图书馆的时间在减少,究其原因是读者获 取信息的途径多了,特别是时效性强的信息,利用移 动设备阅读更具优势。 2.2.8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倾向 在电子阅读和传统阅读上,电子阅读产生越来 越大的影响。从统计数据来看,虽然纸本图书阅读 仍占有主流(51.31%),但电子阅读已占相当大的比 重(占41.5%)。这一特点说明,现代读者已渐渐适 应了新媒体的阅读方式。 2.2.9高职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 在高职学生获取学习资料的途径的调查项中, 进一步验证了第8项的统计结果。高职学生获取学 习资料的最主要方式中“网络下载”拔得头筹,占 45.1%,而“图书馆借阅”屈居第二,占有31.7%。 3高职学生阅读行为剖析 3.1 新的媒体环境对高职学生利用图书馆的影响 3.1.1文献资源开放获取内容增加 网络学术资源大致有三个来源:一是由个人和 团体主动提供的免费获取内容;二是由商业财团如 谷歌、超星等提供的大规模数字计划;三是由出版商 和图书销售商提供的“付费浏览”,它为用户提供更 直接、更方便和便宜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3.1.2新的媒体环境的影响 在新的媒体环境中,新媒体工具与简单易用,读 者更愿意第一时间选择这些信息工具。 3.1.3现代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变革 近些年来,图书馆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学习环 境更人性化,馆藏建设更重视和反映读者的需求,开 放时间更长,服务项目更多。这些服务方式的变革, 塑造了高职学生的阅读行为和文献利用方式。读者 不一定去图书馆,特别是校园网的建设和无线局域 网的全校园覆盖,使读者可以在校园的任何地点、任 何时间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资源,并以自己习惯的 方式进行阅读研究。 3.2 强调实践能力的教学观对高职学生阅读行为 的影响 差,在此期间,阅读数量会有一定的减少。因此,图 书馆应积极探索对在外实习学生的阅读服务方式和 途径,将图书馆的服务从校园内延伸到校园外。 4适应电子阅读时代的高职图书馆服务 4.1改善阅读环境 图书馆的服务重点要有所转变,要更加强调以 读者为本,为读者营造文明优美、宽松和谐的阅读环 境。①适宜于学习、研究,环境幽雅的阅读场所。② 营造良好的阅读和研究、交流氛围。③便捷的文献 获取途径。 4.2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其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①人的因素。图书馆 员应该具备丰富的图书馆服务经验和相关的业务素 质,有能力帮助读者有效地获取知识和信息。②物 的因素。丰富的、适应读者需要的文献资源是提升 图书馆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③服务意识。要真心 真意为读者着想,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④环境和氛围因素。通过“读书节”、讲座等活动,营 造良好学习氛围,扩大图书馆在学生中的影响,促进 读者信息利用技能的发展。 4.3提高高职学生的阅读素质 阅读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有机 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将来 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有用之才打好基础。阅读素质教 育的实施可促进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内容的进行与效 率的提高,这不但对图书馆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 对图书馆员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结语 图书馆要提高服务读者的能力,就需要研究读 者群的阅读行为和学习资源的获取方式,通过持续 的观察、研究,准确把握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心理 特征,并以此为基础,把服务工作做深、做细、做出成 效。图书馆应通过专业化的阅读辅导及良好阅读环 境的营造,引导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田种芳.高职卫生院校学生阅读行为分析及对 策[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1(5). [2] 凯文・凯利.数字化时代:全新的阅读方式 [J].斯密森尼杂志,2010(8). [3] 董宜焕,贾云杰.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读者阅读 动机探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7). [4] 刘心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阅读行为分析[J]. 闽江学院学报,2009(8). [5] 刘小红.高职图书馆优化服务探究[J].浙江纺 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编校:严真)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