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大学体育馆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河南大学体育馆场地设计分析报告

来源:爱go旅游网
目录

1. 场地概述……………………………………………2 1.1场地位置……………………………………………2 1.2场地现状……………………………………………2 1.3场地要求……………………………………………2 2. 场地分析……………………………………………3 2.1社会环境……………………………………………3 2.2自然环境……………………………………………3 3. 场地总体布局………………………………………3 3.1场地使用分析………………………………………3 3.2场地交通组织………………………………………4 3.3建筑布局……………………………………………5 3.4场地绿化布局………………………………………6 4. 竖向设计……………………………………………7

河南大学体育馆场地设计分析

场地设计牵涉到建筑布局、竖向设计、场地分析中的很多问题,影响范围广,功能要求复杂,本次任务是对河南大学体育馆场地设计进行分析总结。

1场地概述 1.1场地位置

河南大学金明校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金明区,西邻金明大道,北依东京大道,处于开封市未来发展的核心地带。基地位于金明校区东侧运动场的中心地带,在整个校园中的位置也十分突出(见图1)。

图1 1.2场地现状

场地位于一块临时苗圃之内,该苗圃属于河南大学待开发用地,长期规划仍为运动区。该地块地形平坦,几乎没有高差,省去了等高线、填挖土石方等场地调整。场地周围与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场地相邻。东侧和南侧为宽度为5米的道路,北侧有一条同学们自发走出来的宽度达6米的道路。基地整体上位于运动区的核心。

1.3场地要求

体院馆要求面积7000平米,包含一座能容纳3000人的篮球馆(兼做排球馆)、教职工活动中心、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应的配套功能用房;要满足视线、疏散、流

2

线等各种要求,要妥善处理各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

2场地分析 2.1社会环境

河南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目前,这所历经风雨沧桑的百年老校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河南大学正乘风扬帆,充满信心,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方向迈进。

在当代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校园建设速度大大提高,在建设过程中面临校园总体布局重新整合的问题,新旧建筑和谐共处的问题,以及实现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等。

2.2自然环境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春秋季节多东北风。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雨量67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地所在地因多次黄河泛滥,基地内多沉积黄沙,土壤承载力较差。

基地就处在苗圃内,是一块花卉培植基地。基地呈矩形,东西长100米,南北长120米,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

3场地总体布局

建筑的形成过程,是吸取有利因素和排除不利因素的过程。在设计中运用节地设计思想,一方面为了能处理好建筑与其外部环境的协调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充分利用空间,达到节约土地资源的目的,对场地进行优化设计就是要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使得平面布局合理,发挥建筑空间的最大效用。

3.1场地使用分析

在公共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般以建筑为主题,但总平面建筑布局应着眼于建筑形象的展示和建筑环境的表达。并通过建筑周边场地的设计进一步协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和心理需求。

选址位于教学区、宿舍区与活动区的空间节点上,针对建筑周边的既有建筑和道路的情况,对建筑平面的外轮廓进行限定,从而与环境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关

3

系,加强校园空间的整体性(见图2)。 场地西侧的校园干道和东北侧的次级道路人流量最大,是学生上下课的必经之地,也是社会各界参观校园时的非常重要的角度,所以建筑在这两个立面的展示至关重要,在场地设计时,该方案力图使建筑及场地与这些道路,尤其是校园干道产生最大的联系。

设计伊始,该方案就以“矛盾 冲突 和谐 共生”为理念,同时又力图与中国

传统文化发生关系,所以建筑平面由一圆一方组成,而两栋建筑又必然形成一条建筑轴线。在进行建筑平面布置时,建筑轴线与校园干道平行,与其取得呼应,同时将建筑立面最大限度的展现给干道的行人。与此同时,基地内的入口广场与西侧的喷泉广场形成了另外一条轴线,该轴线垂直于校园干道,与其产生另一种联系。

由于场地面积较大,在进行建筑布置时并没有使建筑处于基地的中心,而是稍微向西北偏移,以便于在东南侧留出更大场地,作为疏散广场、景观节点及入口广场使用(见图2)。

3.2场地交通组织

基于与四周环境的互动关系,交通分析主要是对出入口的分布及交通流线进行设计分析,以此对人在空间环境中的活动行为加以协调组织。

每当有重大比赛时观众主要从南、东、北三个方向宿舍区进入场地,三个方向皆有数条道路通向场地,尤其以东南角处人流最为集中,此处为基地的主要入口。由于建筑轴线偏移正北方向一定角度,刚好在基地东南侧形成大片场地,作为广场和景观之用。场地的西南和东北侧分别作为次入口。根据需要将建筑周边

图2 4

场地划分为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为配合总体规划,将西南侧入口作为运动员入口,东北侧入口作为教职工入口(见图3)。

基地内建筑周围都留出至少10米的宽度,作为景观和道路系统使用。道路布置以环绕建筑为主,形成环形干道,兼做消防通道。建筑周围留出的大片广

图3 场和铺地又形成了充足的疏散场地。

停车场多为教职工使用,可容纳20

辆轿车同时停放,位于基地西北角,靠近教职工活动中心;自行车停放场地位于基地东北角,可容纳300辆自行车同时停放,多为学生使用,距主入口较近,与轿车停车场形成分离。

3.3建筑布局

基地西邻校园干道,其余三侧皆为宽度仅为5米的校园次级道路,周围是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及一些待开发的运动场地,由于这些运动场地内视野开阔,建筑较少,使得该体育馆建成后将成为整个运动场地的核心和标志性建筑。

由于在整个校园规划中,河南大学学生宿舍区大部分位于校园的南侧和东侧,而基地西侧的校园干道和东北侧的校园次级道路是连接宿舍区和教学区、图书馆的主要交通路线,平时人流量非常大。而体育馆基地刚好位于这两条主要交通路线的交叉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金明校区是河南大学的新建校区,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校园,整个校园建筑采用现代建筑设计风格;校园规划由同济大学完成,颇具南方园林风格。(见图4)

5

图4

既有环境中,一座新建筑的介入,建筑设计必须从建设基地特定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出发,把新建筑视为既有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优化设计要素进行环境整合,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环境的特殊性,才能表现建筑师对建筑与环境理解的个性化,从而体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使得建筑风格不仅兼具特定地域的环境特征和人文特色,又能提高校园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性。

河南大学体育馆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决定了河南大学体育馆必须是一座充分考虑地域条件的建筑、一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建筑,一座能与周围环景高度融合的建筑,一座能代表河南大学高速发展形象的建筑。

3.4场地周边绿化

绿化设计要做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相处,又美化场地环境。场地东南两侧邻路,同时又是人流汇集之处,此处景观对提高场地的整体环境非常重要,所以该方案于基地内邻路设置了两条相互垂直的景观带。消防环道的存在又为环形景观带的存在提供了条件,与消防环道相结合,布置大量绿化、景观小品,形成一条环形景观带。

建筑轴线两侧的两个广场是景观设计的重点。建筑轴线的斜置,于基地的西北侧和东南侧留出两块场地,形成两个景观节点,于东南侧的场地内布置两个水池,彼此呼应,建筑主入口广场如桥梁一般从二者之间穿过。水池和旁边

图5 6

的广场形成广阔的场地,供疏散和休息用。西北侧的场地布置一圆形喷泉广场,不仅丰富了西侧景观和立面,满足了基地西侧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且与东南侧的景观节点彼此呼应,形成景观轴(见图5)。

4.竖向设计

体育馆作为大型公共建筑,人流集中、疏散要求高,要与道路系统有顺畅的连接,引导观众有序地进入建筑和离开建筑。因此,场地设计的竖向设计应根据不同场地的性质和特点,按照人流车流和不同活动场地的要求,处理不同的室内外场地的标高关系。该体育馆基地基本平整,几乎没有高差,省去了等高线、挖土方等场地调整内容。室内篮球场作为建筑主体部分,标高为±0.000,出入口分布于建筑四周,标高均为-0.450。考虑到室外水池的安全性,标高设置为-1.000。对于无障碍设计,在入口处设置了坡度为十二分之一的坡道,方便残疾人出入。

结语:在校园规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为了创建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构筑合理的、有效的空间以适应多变的需求是势在必行的。场地优化设计,不但节约用地和提高平面布局的合理性,而且给建筑与其场地之间关系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恰当的方式。使得新旧建筑之间能进行良性的对话,从而建筑与多变的校园环境达到和谐共生,可以大大提高了新建建筑在校园环境中的适应性。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