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新技术新仪器 2013年第33卷第2期 基于虚拟仪器的高频角振动测试系统研制 陈璐 (中航工业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95) 摘要:研制了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高频角振动测试系统,对高频角振动测试系统信号处理算法进行了深入 研究。相比传统的角振动测试系统,该系统角振动台的高频响应特性从500 Hz提高到700 Hz,实现了小型化设计 和角振动类传感器测试的自动化。 关键词:虚拟仪器;光栅测量;信号补偿 中图分类号:TP212;TB9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5795(2013)02—0032—05 High-frequency Angle Vibration Testing Equipment Based on Virtual Instruments Technology CHEN Lu (Changcheng Institute of Metrology&Measurement,Beijing 100095,China) Abstract:High—frequency angle vibration testing equipment is developed on base of the virtual instruments technology,and studies are made intensively on the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 of the equipment.Comparing to conventional angle vibration testing equipment,this equipment im— proves the frequency response from 500 Hz to 700 Hz,and realizes the miniaturization and automation of angle vibration sensor testing. Key words:vitualr instrument;grating measurement;signal compensation 0 引言 角振动传感器在航空、航天、舰船及兵器等领域 均有重要的应用。在对传感器进行动态校准,或进行 动量值,并直接溯源于长度和时间,从根本上解决了 普通激光干涉仪测量固体表面横向运动时不可避免的 多普勒信号的随机相位效应,并提高了多普勒信号的 信噪比。传统的角振动测试系统需要对信号发生设备、 激励设备及各种传感器件等多个仪器进行操控,步骤 繁琐,费时费力,整个系统体积大、自动化程度低、 不便于设备升级。 反馈控制中,需要同时准确获取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参数时,角振动传感器的精准溯源显得尤为重要¨J。 为保证这些角振动传感器的研制与生产,提高其 技术指标的测量准确度,建立可实现量值溯源的绝对 法测试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J。目前国家或国防最高计 虚拟仪器技术利用高性能的模块化硬件,结合高 效、灵活的软件来完成各种测试、测量和自动化的应 用。具有如下特点:①集成度高、体积小(虚拟仪器 使用计算机软件完成大部分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省 去了大量的硬件,避免了显示和存储硬件的重复投资, 量标准中都不包含角振动量,实际使用中的角振动量 无法进行量值溯源。国内现有角振动台的研制水平, 与最高计量标准对角振动台的要求还有一些距离,而 且由于传感器的动态特性要求比实际测试设备的工作 频率范围要超出400 Hz,甚至600 Hz,另外惯性器件 大大减小了体积和重量);②配置灵活,便于维护、扩 展和升级(由于虚拟仪器系统的主要功能由软件完成, 也正在朝高频响、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对 角振动台的频率范围提出更高的要求。 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量身订制,便于升级,大大延长了 高频角振动测试系统基于高频激光测速仪的设计 原理,以平面光栅为合作目标,采用激光多普勒动态 参数测量方法和光栅差动式激光干涉技术,复现角振 收稿日期:2013—03—01 仪器的技术寿命);③开放性、模块化(虚拟仪器硬件 体系结构由主机箱、控制器、各种外围功能模块组成。 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地构建硬件系统);④自动化程度 高(虚拟仪器中,测试任务的调度,数据的采集、分 析、处理、存储和输出都可自动完成,大大降低人工 处理数据中的错误率)。 在本文所阐述的基于虚拟仪器的高频角振动测量系统 基金项目:国家“十五”计量技术基础项目资助(1052001B003) 作者简介:陈璐(1980一),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测试 计量技术及仪器的研究工作。 中,将传统角振动测量系统的激励源发生与控制,振动台 ・34・ 新技术新仪器 2013年第33卷第2期 加1,当A0<一0.51r,k减1。 据,可以计算出被测目标的角位移、 角速度、角加 速度。 公式中的 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正交信号的相 位变化如图3所示,A,B,C,D,E是数据采样点, 当光信号的相位增加时,采样到的信号按从A至E的 时间顺序变化,在 向B点过渡时以及D向E点过渡 时, 加1;反之,当光信号相位减少时,信号相位从 E至A减少,在E向D过渡及B向 过渡时, 减1。 -/ n ● C . √/ 。'iT l 在计算过程中反正切计算值取主值区间一0.5av至0.57r。 k值变化可以简单地确定,当信号相位从一0.5,rr向 0.5a'r变化时,假定数据采集系统至少采集到3个点 (图中的B,C,D),各相邻点问的相位变化小于 0.5at,如果相邻点问的相位变化大于0.57r,那就意味 着k发生了变化,当相邻点问相位变化A0>0.5rr时, / 一订 -0 1T 『l S Ti" 图3正交信号相位展开图 软件框图程序,如图4所示。 丽瓣甄 05'03567l 疆 i l i ……t 毫 ~_蝣圃 …E’j :i嚣kdm… 国 L一豁 塑 …: … 豳一 …、厂{il} … …l协…阉: f》 箍l g 目‰目 ∞ 《《 《 ∞ 自 《g 《∞ 镕E鼎- 一 I仨\ 麓 衄 l l l _lI} > 图4光栅信号解调处理软件框图 } 譬 ……豳 莎 班啦i』8 2.2降低波形失真 式中:B,C,D,E,F为椭圆方程系数。 已知数据采集系统获得的 和 系列,可以采样 从理论上来看,造成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失真的因 素在于系统本身的非线性。具体来说,造成振动波形 失真的影响因素如下:弹簧非线性;电磁阻尼力非线 性;驱动力引起的波形失真;摩擦力引起的波形失 最小二乘法拟和出椭圆方程的系数,进而由B,C,D, ,F计算出h, ,a,b及6。采用下式进行非线性补 =aI℃tan[c0s6‘/(sin占+(b/a)(Ux—h)/(Uy一 )] (9) 偿(椭圆修正)后获得正交信号的相位: 非线性补偿的过程不可能完全实时进行,一般要 真 J。为了降低波形失真度,首先是对测量信号进行 非线性补偿,其次就是如何去除噪声信号。 2.2.1信号非线性补偿 先测量一定量的数据计算出椭圆方程的系数,然后进 行修正。当测量系统的椭圆方程系数在某个测量条件 下保持不变时,可以实时进行非线性修正。图5为 (6) (7) 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导致两路测量的光电信号 存在一个相位差,其输出电压表达式为 Ux=h+acos( + ) Uy=k+b sinq ̄ 和U 系列进行非线性补偿前和补偿后的李萨育图形。 2.2.2去干扰信号 式中:6为正交信号相位偏差。这种非线性的直观表示 就是李萨育图形不再是圆,而是椭圆。综合上两式, 可获得椭圆方程 +日 Uy+CU2+DUx+EUy+F=0 y对于干扰信号,由于其来源不同,其表现形式也 多种多样,本文针对系统中存在的两种典型的干扰信 号(调频干扰信号和周期性干扰信号)进行滤波处理。 调频干扰信号时域表达式为 (8) ・36・ 新技术新仪器 图9测试系统软件流程图 Resource()和VISA Open()函数获取硬件资源并打开一 个与仪器的对话,这里资源名称为“GPIB0::11::IN— STR”,然后按照指令结构编辑各种指令,利用VISA库 中的VISA Write()和VISA Read()函数实现与仪器设 备的对话即完成各种控制操作,最后通过VISA Close() 函数关闭此次对话并清空缓存释放资源。 4高频角振动测量系统能力测试 在系统角振动台面上安装某型号陀螺,作为被校 对象,其输出信号即被校通道输出,将光栅激光干涉 仪信号解调结果作为标准通道的输出,设置不同的振 动频率和幅值进行能力测试,其位移失真度控制在3% 以内,系统测试结果以及标准偏差如表1所示。 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在允许的失真度范围内, 系统完全能够实现10~700 Hz频率范围内的测量,角 加速度测量偏差能控制在5%以内,位移失真度最大不 超过2.5% 5结论 本文研制的基于虚拟仪器的高频角振动测试系统, 在实现了对角振动量的绝对法测量的基础上,又进一 步提高了测量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扩大了能力范围。 基于虚拟仪器的高频角振动测试系统的成功研制保证 了陀螺性能指标的准确性测试,加快了陀螺研究和生 产的步伐,同时也为我所对陀螺的研制和应用提供了 有力的计量保障和动态测试手段,具有较大的社会效 2013年第33卷第2期 益和实用价值。 表1 高频角振动测量和系统的测试结果以及标准偏差 参考文献 [1]谢列金.激光陀螺及其应用[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 社,1992. [2]姜亚南.环形激光陀螺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1985. [。] CHEN Lu,LI Xinliang,ZHANG Dazhi.Viaual Instrument Based High Frequency Angular Vibration Testing System[A]. Proceedings of CIMM——PTB SEMINAR ON DYNAMIC MEA—- SUREMENTS AND NANOMETROLOGY[C].北京:201 1. [4]LabVIEW Manual[Z].2010. [5]Uchiyama N.Takagi S.Sano S tive repetitive controllers and application to feed drive systems [J].Journal of Systems and Control Engineering,2007,22 1 (1):3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