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王 伟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往往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但是专业课知识的学习却是每一个职高生都要参与的必修课,并且专业课知识掌握的深与浅直接影响其在专业深度和高度上的发展。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后备军,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变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作为专业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专业知识系统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安排好专业课课堂教学,使学生学有所成,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详细安排,细致辅导,与实践相结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推广汽车发动机“实用化”教学内容
作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教学,应该联系课本上的章节分布和实训课程安排,但一堂专业课课堂教学仅仅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材中的知识原本就很枯燥,学生没有听课的兴趣,上课时昏昏欲睡,降低了专业课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应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汽车维修企业中的实际案例,引入现实生活中与专业课原理知识相关的实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丰富了授课的内容。
例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拆解安装气缸盖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讲解了气缸盖的分类、材料及拆装方法。如果本节课就对学生讲这些,那么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让学生明白气缸盖的作用和结构,很难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于是,在上课前,笔者搜集了相关气缸盖的动画图片及生产过程,让学生从根本上对气缸盖有了认识。在上课过程中引入企业中经常要操作的一个项目,即更换气缸垫,通过教师正确的讲解与操作,让学生分成4组参与到更换气缸垫的学习中来,既让学生掌握了气缸盖拆装、结构组成等方面知识,又让学生学会了一项实用技能,更换气缸垫。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堂的教学可以引入汽修厂的工作实例或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延伸专业课教学内容,既让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又让学生学会了实用的汽车维修技能。当然课堂教学还可以选择实际
的车辆故障,然后根据故障在课堂上针对面前的实车进行实际的分析与探讨,直到最后将故障排除,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快乐、充实地上好每一堂课。
2 组织“实用化”的课堂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以“教学”为主,但是只强调教师的主导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必将使教学质量无法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应该追求更加实用化的教学形式,只有把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调动起来,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1)小品情景式教学形式。教师安排一定的教学场景,安排车主、汽修店老板、汽修店师傅、徒弟等人物,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以某一项汽车故障为主题,车主将汽车开到汽修店之后,车主与汽修店老板、师傅发生的一系列对话,然后再让师傅分析故障,排除故障。通过这样几个情景教学,让学生扮演角色,积极参与进来,才能让学生融入到当时的环境中,这样学生既锻炼了口才,又锻炼了逻辑分析能力,最后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并完成了本堂课的学习,达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汽车发动机抖动故障,由这个故障现象引入情景小品,当10 min表演之后,学生们就会很想了解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然后教师分析造成汽车发动机抖动的原因,火花塞不点火、喷油器故障、进气系统故障等。那么如何去检查这些故障呢?从而引出点火系统的构造与原理、喷油系统的构造与原理、进气系统的构造与原理。并且这个问题是同学们现实生活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假如父母和同学一起开车出去玩,发生了这个故障现象,那么学生在具备一定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就能化解父母的紧张情绪。
(2)课堂实物教学形式。学生在学习汽车重要部件的工作原理时,如果没有亲眼见到过,是无法想象出来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展现故障的真实性,在讲解发动机曲轴失效时,讲课之前准备了几根曲轴,不同的曲轴存在不同的失效形式。因此通过曲轴失效形式再现,让学生对曲轴
65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浅析仿真教学
在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实训中的应用
咸阳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王乐让
1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实训的特点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培养能够胜任汽车维护、检修、故障诊断与修复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通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才能达到培养目标。该专业实训主要包含汽车机械结构拆装实训、汽车日常维护实训、汽车运行故障诊断与排除实训等3方面内容,要求学生通过实训能编制合理的维修保养工艺,熟练地运用检测维修工具和资料,正确地对车辆进行维护和判断排除故障。这些实训项目具有以下特点。
(1)拆装项目重复率高,对机械零部件的损伤和破坏严重。汽车机械零部件,特别像发动机零部件,拆装时相对位置、螺栓拧紧力矩、拆装顺序等都有严格要求。在训练的初始阶段,由于对结构不清楚、对工具不熟悉、对操作要求不理解,往往会在实训中对机械零部件造成变形、错位、折断等损坏;通过焊接、粘接、过盈配合等方式装配而成的零
部件,一旦拆卸就会永久性破坏;普通零部件多次拆装也会造成严重变形、磨损和失效。这些都会导致拆装实训效果变差,甚至拆装失败,达不到实训目的。
(2)日常维护项目耗材量大,实训经费开支增大。像车辆维护时冷却液更换、润滑油更换、制冷剂的检查和加注等,一次性消耗耗材数量大,开始操作不熟练还会造成浪费,导致教学成本增大,实训经费紧张。
(3)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对设备和车辆损伤严重,故障重现难度大。在教学设备或实车上进行车辆运行故障的诊断排除,就必须设置真实的故障,必然要人为破坏一些元器件、电路等,多次实训,会对车辆造成一些不可逆的破坏,导致实训设备后期维护费用高,故障现象再次重现困难,使实训效果的一致性变差。
(4)实训室建设占地面积大、费用高。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室建设时要考虑教学班级的规模及分组情况。要满足实
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使学生更加喜欢专业课的学习。
在讲解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时,只看图片和视频并不能让学生真切地认识到润滑系统的重要性和润滑过程,因此在讲解润滑系统时,将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润滑油带入课堂,这样既能联系实际,又能让学生学到要学的知识,将实物带入课堂是专业课课堂教学的必备环节。
(3)车间部分功能进教室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与车间实训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教学不能离开车间实训,同时车间实训也要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引入车间的部分功能就是很好的一种形式,在教授书本知识的同时,教师可以随时把学生带到实训台面前进行操作,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让学生在学与做中慢慢感受到专业知识的深奥,在做与
学中体会到大脑与双手同样重要的道理。经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3 设置“实用性”题目检查教学内容
经过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之后,还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检查。课堂教学检查与一般的考试检查不一样,课堂教学可以设定专业技能项目检验,检验时可以选在车间进行,例如设置发动机拆装、气缸的测量、曲轴的检查等项目,检查项目的设置可以与技能考证挂钩,检验后的成绩进行统一公布,对于未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帮带、教师重复讲解操作等方法来给予帮助。
(收稿日期:2018-01-14)
66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