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永 撰文
穆家堡,位于户县东南15km处的庞光镇,南与化羊村三堡接壤,北和炉东村为界,西和杨家堡村为邻,东与宁家堡连畔。
新中国成立后,隶属于庞光管区,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初级合作社,1957年成立高级社,公社化后,庞光成立庞光公社,穆家堡成立穆家堡大队。
村民姓氏中“穆”姓居多,故取名“穆家堡”,其次为“关、高”姓等。
上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村里办起了翻沙厂、淀粉厂、皮革厂等。村办企业的兴起,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保障,壮大了集体经济,从而提高了村民收入。
初,全村总人口123户,516人。现在268户,1040人,初穆家堡耕地面积1160亩。现由于西高新开发征地,大部分地被西高新征用,只剩下229亩土地被群众耕种,失地农民转为非农户口,靠低保生活。
穆家堡村落整齐,绿树环绕,村内干净整治,环境优美。全村道路已全部水泥硬化,家家户户都通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村内绿化,村容美化工作受到市县领导的表彰。
穆家堡人才辈出,远在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
就出了一个官拜湖广按察使的关旰,主管湖广省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任内秉公执法,惩恶扬善,为民拥戴。还有时期任化羊操联保主任关晋九,曾和杨家堡杨作舟,原户县杨自修等组织创建庞光普明小学,为庞光的教育事业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穆家堡文化活动十分活跃,穆家堡的芯子社火源于明清,盛行于。是户县的一大文化遗产,芯子造型玄妙,多像树枝状,固定于大方桌上,四名壮汉扛抬,旁跟二人替换,一套芯子扮一出戏。杨家堡也有社火,每逢过节,穆、杨社火对垒,为观众们奉献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穆家堡人重视教育,现在的穆家堡已全部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已全部入学。初考入大中专院校只有二三名,现在已发展到一二百名。
改革开放以来,全村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过去的单一农业经济发展到现在的多渠道、多层次、多业并举的多元化经济,农业生产已向科学化、专业化、机械化大步迈进,粮食产量从初的二三百斤,提高到现在一千多斤,村民年均收入达8000元以上。
穆家堡村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全村绿化美化工作成效显著。自2009年以来,六十岁以上老人均享受到补助,每逢过节,村上组织看望慰问老人,延续至今,通过开展“尊老爱幼,评优树模”活动,
全村涌现许多“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穆家堡村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紧抓发展机遇,为使本村早日实现小康村而不懈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