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花育22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花育22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爱go旅游网
鲁棉研15号的产量相当。这说明,利用现有的转基因抗虫棉种质资源,已经可以培育出比鲁棉研

(父母本皆抗虫)15号这一类组合增产的“双抗”

杂交组合。这类“双抗”组合因为降低了母本田的治虫难度,比鲁棉研15号等可能具有更好的利用价值。

杂交棉能否利用二代,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尽管目前对能否利用二代还存有较大争议,但大多数研究结果证实杂交棉的F2确实存在一

5~7〕

定的杂交优势〔。一般认为,F1代群体之所以能表现强杂种优势,是基于F1代群体基因型的高度杂合性和表现型的整体一致性。F2代虽然会产生分离,但群体中仍有大量的杂合体,而且由于棉花的常异交习性,F2群体中的杂合体可能比理论估算值还要高,这是F2表现出杂种优势的生物

7〕

学基础〔。通过对6个抗虫棉组合的研究表明,H1和H2的F2在两年的试验中皮棉产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鲁棉研21号,说明有些抗虫棉品种间组合的F2仍存在显著的竞争优势,具有一定的生产利用价值。

但是,杂交棉F2代存在杂种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现象并不意味着F2代可以在生产中毫无顾忌地利用。这是因为,首先,并不是所有组合的F2代都具有竞争优势,而且竞争优势是相对的,因为

常规抗虫棉育种在不断进步,推出品种的产量潜力也在提高,现有组合F2代的竞争优势会随之降低;其次,利用二代会对棉花品种管理带来难度,这方面还没有专门的审定和管理办法;三是盲目利用二代可能会对目前杂交棉种子产业化带来冲击,由于棉花一代种和二代种在鉴别技术上的复杂性,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不法商贩以二代种充作一代种的机会。由此可见,是否利用棉花杂种二代,目前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DongHZ,LiWJ,TangW,etal1DevelopmentofhybridBtcot2

toninChina-Asuccessfulintegrationoftransgenictechnologyandconventionaltechniques〔J〕1CurrentSci1,2004,86:778-8821〔2〕 董合忠,李维江,李振怀,等1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生

育特点及种植效益比较研究〔J〕1山东农业科学,1999,3:12

-141〔3〕 董合忠,李维江,李振怀,等1几个抗虫棉新品种(系)在山

东棉区的种植表现与评价〔J〕1中国棉花,2002,10:22-241〔4〕 董合忠,李维江,张学坤1优质棉生产的理论与技术〔M〕1

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4-1581〔5〕 胡新燕,李卫华,丁震乾,等1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2代在生

产上的应用前景〔J〕1江苏农业科学,2002,1:23-251〔6〕 江本利,产焰坤,杨可胜,等1抗虫杂交棉F2代杂种优势利

用初探〔J〕1安徽农业科学,2004,5:861-8621〔7〕 李瑞莲,陈金湘,刘爱玉1杂交棉F2代利用研究进展〔J〕1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298-3021

花育22号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

马英建,张玉钦,李顺庆,蒋庆艳

(莒县农业局,山东莒县 276500)

  花育22号新品种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而成,

200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照品种鲁花11号增产716%和419%。2002年参加山东省大花生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66617m2产荚果37212kg,

籽仁26819kg,分别比对照鲁花11号增产813%和715%。

1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疏枝型直立大花生,株型紧凑,叶色浓绿,结果集中,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抗旱性及抗病性中等。主茎高3515cm,侧枝长4010cm,总分枝9条,单株结果

1318个。荚果普通型,果较大,网纹粗,籽仁椭圆形,种皮

3 栽培技术

311 春季覆膜栽培

由于该品种增产潜力大,耐肥水,且株型紧凑,分枝少,通风透光性能好,有利于个体发育与群体发展的矛盾统一,是春播覆膜高产的理想品种。密度一般掌握在66617m2种植10000墩左右。施肥应掌握冬前重施基肥,播种时少施种肥,生长期轻施追肥的原则。同时,始花后20天喷施多效唑1次,以防止花生中、后期徒长。中、后期喷施800倍多菌灵,防治叶斑病。312 麦田套种

应选择小麦66617m2产300kg以上地块进行套种。在前茬作物施足基肥特别是土杂肥、磷钾肥的基础上,一般花生产量比同等水平的小麦产量高15%~20%,高产地块麦套播可达到450~500kg,密度一般掌握在66617m2种植11000墩左右。花生生长中、后期也应喷施多效唑、多菌灵,以起到抗倒、防病的作用。

粉红色,内种皮金黄色,百果重24519g,百仁重10017g,千克果数573个,千克仁数1108个,出米率7110%。统一取

样(风干样品)经国家农业部食品监督检验中心(济南)测定,脂肪含量4912%,蛋白质2413%,油酸5117%,亚油酸

3013%。

2 产量表现

在2000~2001年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大粒组区域试验中,平均66617m2产荚果33011kg,籽仁23514kg,分别比对

2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