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年级走跑交替教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精品文档

一年级走跑交替教案

教学设计

授课年级:一年级 授课教师:于 浩 单 位:朝阳区实验小学 时 间:2009年11月 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结合教材特点与要求,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育规律和认知程度等方面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以示范法、讲解法、识图法、分层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体育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本课在教学中注重体现区别对待原则,能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差异让学生自主选择与体验不同距离的跑走交替,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练习,进一步培养走和跑的正确姿势,发展耐力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 教材版本:

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室编著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 教学内容: 1、跳跃:300-500米跑走交替、游戏:钻山洞

2016

1 / 5

精品文档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300-500米跑走交替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第一册2002年5月第2次印刷第31页。 跑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是田径运动的主要项目。300-500米跑走交替主要是用来培养走和跑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一般耐久力,是冬季体育教学中经常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300-500米跑走交替在小学一年级教材中出现,在二至六年级将在增加距离的情况下进一步学习。一年级作为初步学习,对学生的要求不应太高,应把走跑中呼吸自然、动作协调,姿势正确作为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300-500米跑走交替的正确呼吸方法,体会跑速均匀的技术,发展自身耐力素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为此,我将300-500米跑走交替单元分为三次课教学,本节课为第二课次,主要学习跑走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及运用。通过被迫呼吸、听节奏呼吸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地掌握呼

吸方法的前提下,体会在行进间配合节奏更充分的进行呼吸,为进一步提高有氧供能效果,节省体力消耗奠定基础。

2.学生情况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幼儿时期有较大的发展,各项素质都处在快速增长时期。一年级学生感知事物

2016

2 / 5

精品文档

是以视觉、听觉为主。注意力从无意注意逐渐过渡到有意注意。很大程度上,他们的注意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教师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教学的客观环境和学生的情绪。我校一班学生除具有以上年龄特点外,经过二个月的培养,听讲习惯与练习习惯逐渐向好的方向转变;但从本班学生的特点和整体身体素质分析来看,他们的注意力和课堂习惯还需要不断提高。

300-500米跑走交替动作对学生的耐力素质有较高要求,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完全建立匀速跑的概念可能出现变速跑的情况;其次,建立学生个体间合作与小组间谦让的意识。为达成本单元教学目标,本次课的练习重点为二、三步一呼,二、三步一吸,难点为呼吸与跑步节奏的配合。 五、教学过程

轻物掷远教材单元教学计划

教 材:1.0 O~50 O米走跑交替; .游戏:支援前线。 任 务:

一、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走、跑交替的方法,发展耐力,培养学生走、跑的正确姿势。

二、通过游戏结合游戏进行战备教育,发展负重奔跑能力。 教学过程: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3.检查人

2016

3 / 5

精品文档

数;4.宣布本课内容:300~500米跑交替;游戏:支援前线。

二、队列练习:稍息、立定、看齐、转法、齐步走。 三、徒手操:1.扩胸.振臂.臂绕环.体侧.体转.腹背.压腿.关节绕环

四、辅助练习:摆臂练习 基本部分

一、300~500米走跑交替

动作要领:自然地跑一段,接着自然地走一段,这样连续的跑和走交替进行。

重点:发展耐力,准确协调掌握动作。 难点:掌握正确的呼吸节奏。

组织: 采用分组不轮换进行练习,男、女交替领跑。队形如下:

教法:1.教师讲解走、跑交替动作,要领和方法。2.学生练习。3.教师跟跑指导与纠正动作。4.边跑边提示重难点。5.对易犯错误动作及时纠正。

要求:动作轻松、协调,走时注意安全。 二、游戏:支援前线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2-4队,每队分成甲、乙两个组分别站在线后,教师发令后,甲组第一人抱起“弹药”跑过“独木桥”将“弹药”交给甲组第二名队员,依次

2016

4 / 5

精品文档

进行。

规则:1.传递时不许平加接“弹药”不许掉在地上;2.传递时不能越过横线。 组织:分4组

教法: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要求,注意事项。 要求:注意安全,排头只许拦,不许推。 结束部分

一、集合做放松活动。 二、讲评。 三、宣布下课。

2016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