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铃响之后,我拿着书本走进教室,看到黑板上还留着上节课的内容,眉色便拧在一起,大声地问道:“今天谁值日?为什么不擦黑板?”班上鸦雀无声。我见没人答应,生气地又问一遍。这时,坐在最后的陈同学跑上来,迅速地擦起来。这是一个学习较差的学生,老师们都不喜欢他。他认真而卖力地擦着黑板的每一个角落,弄得教室内尘土飞扬。这时,我说:“大家都瞧见了吧,这就是由于一个人的不负责任造成的。”不知是谁小声嘟囔了一声:“今天不是他值日。”成绩优异的周同学慢腾腾地站了起来,用几乎听不到的声音说:“今天是我值日。”我愕然,干咳一声说:“你先坐下,下次注意。”这时,陈XX同学擦完黑板,默默地回去了。课后,我无意中听到学生的谈话:“周同学不做值日,老师都不会罚他,上次,我忘了擦黑板,就被罚了。”“谁叫你的成绩不好?”“老师就是偏心。”我呆住了,同时也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任何一个班都免不了有“差生”。所谓“差生”主要是指学习差和品德差的学生。严重者则是这两者兼而有之的“双差生”。只要我们稍稍留意,就会发现“双差生”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双差生”。普遍情况是由于学习或品德差,却未得到正确引导,而逐渐导致了另一方面也差的“双差生”。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尽量避免“双差生”的出现。当然这需要班主任针对不同的对象作大量细致而耐心的工作。
对品德好、学习差的学生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其自信心的培养。形成学生学习差而品德并不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基础差,二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得当。对这种“差生”我们不能有半点歧视,否则就会促成其为“双差生”,严重者会造成其心理的不正常发展。他们大多数都很用功,可收效并不大。对这种学生的教育主要采劝开小灶”的办法,这个工作由老师或成绩好的学生承担,采取优生带的效果更佳,因为学生之间的思想及语言表达相互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因此,老师指定一个或两个成绩优秀的同学去帮助。同时,对这种“差生”要时时给予鼓励或刺激,因为这种“差生”往往由于自卑(总认为自己笨)而造成学习上非常被动,心里也很压抑,这样,学习便成了他们的沉重的负担。若班主任未进行及时调节与帮助,那么长此下去,他们就会崩溃。他们要么与品德差的学生成为朋友,把学习看得无所谓,压抑的心理开始变为松驰的心理,对学习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逐渐就会以捣蛋破坏纪律的形式扰乱他人的学习而发泄其对学习反感的心理情绪;要么就彻底自暴自弃,因为通过多次的所谓“自己努力”都毫无进步,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确实太笨了”。所以,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时时注意这些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及时地纠正与引导,防止其成为“双差生”,对他们的进步,那怕是一点点,甚至只要没有落后,都应给予鼓励。 对品德差的学生要作长期的细致的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另一类学生就是“品德差”而导致学习差。对这种学生的教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思想品德不是一时半载就形成的,对其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家庭、社会及所结交的人的影响。对这种学生的教育切忌用“嗓门大”的方式进行教育,因为这种学生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而“鬼点子”又特别多,如果他一旦认为你不尊重他并歧视他的话,那么就会想些“鬼点子”与你作对,变得更加的对立和落后,较好的方式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老师不必把自己摆得太高,相反,可让班主任与该生交换角色,假设让他来处理一些具体事情,这样会不自觉地引导这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而端正自己的行为意识。同时,对这种学生要长期教育,并和家长交流,控制和调节其交朋友的范围,因为同学或朋友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比老师更大。 对于“差生”即使是“双差生”,我们也不应该把他们推向极端,而应该给他们一定希望,即制定一个他们通过一定努力就能达到的目标,然后约法三章,使其有动力朝着这目标努力,达到了目标就给予鼓励。未达到目标,但有一些进步,也应抓住其闪光点进一步鼓励。现在
的学生不象以前的学生,要是象老太婆一样唠唠叨叨或是站在讲台上大谈特谈爱国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他们是不受教的,所以我就了解他们的想法、思维方式,从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他们能听进心里的话对他们进行教育。
我经常在全班进行总的心理辅导,如:每次的高三年级统考结束后的学习补救方法、高考前的紧张感,都要及时对学生做出适当的心理辅导;除此之外,我还深入透彻的了解每个学生的细小变化。学生的每一个眼神、动作都透露出他们的心理。我一旦发现他们在心理或学习上出现问题就马上找其谈话,找出原因,以便进行指导工作,或请与该学生较好的任科老师帮忙进行谈心,保证学生能全身心扑在学习上。当然,由于现在的学生性格是不稳定的,一般在一定周期内会出现动荡,所以我在这一年的最大任务就是把全班稳定下来,制造一个安定的学习环境。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性格,我经常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实质上,对学生的教育不外乎两种手段:对性格外向的,先批评,后鼓励 ,再批评 ,再鼓励;对性格内向的,要采用先鼓励,后批评,再鼓励。总的来说是以鼓励为主。除了具体分析各个学生特点外,我还认识到现在的学生自尊心特强,在批评学生时必须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差生、家长及老师要三方沟通——以尊重学生人格为前提。对差生,必要时要进行与家长及老师面对面地沟通。要启发差生主动说出自己所感、所想及所愿,然后家长也要当面说出自己对子女的想法与要求,老师再针对双方所谈,结合自己的观察与了解,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转变思想,端正态度。然后让学生自己根据分析的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就是自己到底该不该像过去那样下去,一般情况回答是“不应该”,那应该怎么办呢?回答是“改变不良习惯,端正学习态度,一切从头开始”。“行动呢?”于是学生自己就会当作家长和老师的面制定出可行之法。这样老师和家长及学生本人都可以据此进行监督和考查。一般来说,只要有自尊心的人,都会按要求去作。我班也有好几个这样的学生,差的原因虽不尽相同,但通过这种方工都走上了正道。这种方式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尊重差生,要让他明白这样作是为了他好,否则会适得其反。当然,一旦有点进步,就要及时鼓励并通报给家长,使家长也要有信心。这样学生进步的动力就可以时时存在。
总之,对差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同时又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科任老师积极配合与支持,更需要班主任的辛勤劳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