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学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学案

【学习目标】

1、从宏观上掌握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轨迹,注意分析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的背景、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重点与难点】

重点: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难点: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方法】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牢记学习目标,,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示序号,熟记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以备课上集体讨论(或向老师请教)。 3、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思考探究案,形成自己的见解,以备讨论时充分发表意见。

【自主学习】

一、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1、时间: 2、原因:

(1) 的入侵进一步瓦解了 。 (2)清政府 ,民间出现 。 3、表现:

(1) ;(2) 。

4、影响: 登上历史舞台,先后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二、短暂的春天

1、时间: 2、原因:

(1) 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 。 (2)南京临时政府 ,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 。

(3)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 运动,对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有 作用。

(4) 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 , 放松了对中国的 ,在 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3、概况:民族资产阶级兴办的 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也竞相投资国内工商业。从1912-1919的8年间, 和 都增加迅速,超过了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中 业和 业发展最快, 、 、 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4、结局:一战结束不久, 卷土重来,刚刚有所发展的民族工业很快又 。 5、影响: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准备了阶级条件。 三、曲折的发展:

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1927——1936): 较快发展。

(1)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开展 。 (2)表现:传统和 工业部门都有 ;产品 国外, 不断扩大。 (3)影响:推动了 的逐年增长。 2、抗战时期(1937——1945):遭受残酷打击,日益萎缩。 (1)沦陷区:

①原因:日军的掠夺和战争破坏;②表现:来不及内迁的民族企业 (2)国统区:

①原因:国民政府实行 ; ________垄断压制。 ②表现:官僚资本 ,民族资本 ,大量民族企业停产或被 控制。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工业中心________,仅1943年停产的工厂近三分之一。 3、解放战争时期:发展陷入绝境

(1)原因: ①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商品 ②官僚资本 ③国民政府 (2)表现:民族工业陷入绝境,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

四、民族工业的归宿:1949-1952国民经济恢复时对民族工业合理调整。

(民族工业的新生)1953-1956三大改造,把民族工业改造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预习自测】

1、19世纪末中国的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其主要的客观条件是( )

A、列强资本输出对自然经济进一步破坏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C、“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D、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2、1912年到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发展,其原因是( )①民族资产阶级倡导实业救国

②欧洲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③爱国心和利润的刺激,使民族资产阶级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④封建帝制被推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3、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力 B、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C、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4、抗日战争爆发后,国统区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从而造成膨胀的资本是( )

A、买办资本 B、日本资本 C、民族资本 D、 官僚资本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根据本课的学习,你能总结出推动和阻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别有

哪些吗?

【探究点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近代早期的民族企业 材料二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房

材料三 宣传君主立宪或民主共和的刊物 材料四 1912-1913年参加国会大选的主要政党

创办时间 创办人 刊物名称 党 名 发起人 在议会中 政治派别 1897年 严 复 国闻报 所占席数 1898年 梁启超 时务报 国民党 宋教仁 392 革命派 1903年 章炳麟 苏 报 共和党 黎元洪 176 旧官僚 1905年 孙中山 民 报 统一党 程德全 24 旧官僚 民主党 汤化龙 24 立宪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和明代的“机房”相比,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

的特点?材料二反映了民族企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2)综合以上材料,指出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趋势。材料一、

二与材料三、四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探究点三】(知识小结)

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完善知识网络图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中国 民一战期间(1912-1919年): 族资 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 主(1927-1936年) 义 的 曲抗战时期(1937-1945年): 折 发 展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晚期:

(1945-1949年) 【当堂检测】

1、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一战”后不久很快陷入低谷,它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帝国主义侵略是阻碍发展的主要原因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呈波浪形态 C.官僚资本的形成严重制约了民族资本的发展 D.战争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3、抗战时期国统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大批破产,主要是由于( )

A.美国的经济侵略 B.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C.日本的野蛮经济掠夺 D.市场竞争力弱 4、“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材料说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A.官僚资本 B.外国资本 C.封建官府 D.地主阶级 5、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受到三座大山的重压,其“三座大山” 不包括( )

A、小农经济 B、官僚资本主义 C、外国资本主义 D、封建主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