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146期第5期AcademicExchangeSerialNo.146No.5
试析简 爱!与藻海无边!女性文学的文化特质
李媛媛
(哈尔滨学院外语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简 爱!打破了以往男性宏大的叙事方式,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展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人们在简 爱身上寻找自己的影子,寄予同情。但却从未对简 爱追求幸福的苦难历程上的障碍∀∀∀幽禁在顶楼上的克里奥疯女人给予一丝一毫的同情。而英国当代女作家琼 里斯正是利用了夏洛蒂 勃朗特笔下这个傀儡式的人物形象,赋予她女性的叙述声音取代她原有的野兽般的咆哮,揭示了迥异于男性声音(罗切斯特先生)的叙述。两部作品,分别从女性文学的文化特质和女性叙事方式方面,揭示疯女人形象心理真实的一面。
[关键词]简 爱!;藻海无边!;女性文学;文化特质;叙事声音
[中图分类号]I561.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284(2006)05-0167-03
简 爱!与藻海无边!是英国文学长河中闪亮的明
星。两部作品因具有相似的人物形象∀∀∀阁楼上的疯女人而被誉之为#姊妹篇∃。英籍多米尼加女作家琼 里斯(JeanRhys)于1966年推出其代表作藻海无边!,以夏洛蒂 勃朗特的名著简 爱!的故事情节为背景框架,凭借作者对西印度殖民文化的丰富体验,再现了伯沙 梅桑这个被自己丈夫作为疯子关在阁楼里的疯女人的一生。作品一改简 爱!中由其丈夫罗切斯特对妻子的男人叙述形式,而使疯女人作为主角,开口叙述自己的故事,并赋予她自己真正的名字∀∀∀安托瓦内特 科韦斯,让她自己开口揭示了一个生活在殖民主义宗主国白人文化与殖民黑人文化夹层的边缘人被剥夺话语权,被抹杀主体存在的经过。
部的一个穷牧师家里。在当时那种以男子为中心的社会里,她生长在一个生有三女一男的多子女家庭里,她自然是毫无例外地被社会和家庭所忽略的一个。所以简 爱!最初发表的时候,为了避免被歧视与淘汰,勃朗特曾用柯勒 贝尔这种有着中性性别的笔名引起了人们的猜测与争议。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文化求生存的举步维艰。因此,要想发出女性的声音,改变女性的形象,女性必须参与文本创作。夏洛蒂 勃朗特在塑造女主人公简 爱这一崭新形象时,在一开始就让其父亲,即男权社会的代表性喻体作为#缺席者∃被提及。这就为女主人公的自由活动提供了可能性。通过父亲的#缺席∃,隐喻了父权的#象征性消亡∃,为女主人公的自主成长提供了前提。夏洛蒂 勃朗特的这一写作阶段应属于女性文学的女性阶段,这一阶段里女性作家模仿主流文学流行模式并力求达到男性文化的标准。虽然她们以隐晦的形式从社会的角度对家庭和社区内女性的生活和价值观进行了探索。但是,简 爱!对于否定男性权威,压倒男性的文字权威,表现得更为执著和勇往直前。简 爱!否定男性权威,击破了以往家庭女教师小说中假定的那种上帝的权威和男人权威的同一观念。简 爱成为她自己的宗教权威,她既拒绝了罗切斯特的相对主义,又否定了圣 约翰的绝对观念,为的是形成她自己的道德观,甚至制定自己的圣典。自从那时起,简 爱的思想发展历程就得以提前标定。因此,当海伦 伯恩丝告诉她要#研读新约全书∃,按照基督的话去做%%把他的话当
一、女性文学阶段与文化特质对两部作品的影响
在英国,女性写作是与社会发展脉搏息息相关的。实际上,19世纪的女性除了写作之外没有多少其他职业可供选择,而只有十分坚强或者独立的女性才敢于尝试从书写日记和信件到创作小说这样的跨越。正因为她们所从事的职业是与传统文化指定的女性角色相违背的,女作家们应对社会阻力的标志性做法就是使用男性化的笔名,以此表现自己性格中超越了令人压抑的女性理想化的一面。
简 爱!的作者夏洛蒂 勃朗特生于1816年英国北
[收稿日期]2005-12-30
[作者简介]李媛媛(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学院外语学院讲师,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167 作你的行为准则时,她明明白白地表示,要她爱约翰 雷德这样的敌人#绝对办不到∃。对此,那位年长的叙述者也未出来纠正她的说法,而这却是传统的家庭女教师小说的叙述者被迫要做的事情。正是简 爱这种道德自我中心主义使得她最终与罗切斯特分手,继而又离开了圣 约翰。这两个人振振有词的劝导对简 爱一概无用。后来她还是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但这既不是上帝的旨意也不是人间的愿望,而是#轮到我来占据支配地位了。我的力量在行动,在起作用∃。我们只有想着简 爱这一立场的大胆和强硬,然后再来读这部小说中最后那段令人摸不着头脑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段落好像是以往家庭女教师故事那种四平八稳的常规老套的翻版。作为小说人物的简 爱,每一次都克制住了主述自己的故事的企图,作为叙述者的简 爱,也以同样的努力压制住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在那个历史时期,简 爱的声音是对权威的一次与众不同的虚构反抗。我认为,作为小说人物的简 爱和作为叙述者的简 爱都不敢采用任何幽默、有意的含混和文字游戏的手法,其原因也盖出于此。她全神贯注要做的事,就是让其他人,特别也让她#亲爱的读者∃不至于构建可能使她本人难堪的女性形象,或不至于产生错觉,影响她对自己女性形象的表现。
而藻海无边!的新一代女性作家琼 里斯的出现,宣告了女性阶段小说的终结。女性小说以此进入到女权阶段。在此期间,具有反抗意识的女权小说家坚持探索和定义了女性身份,抵制了自我牺牲的信条,公开表达了对男性文化的敌意。她们勇敢而且富有创新精神,为后来的作家开辟了新的天地。简 爱!中的疯女人是19世纪的女作家们的原形,在父权制社会中,她们被囚禁在狭窄的生活空间里,她们所能发出的声音也只是低沉而凄凉的笑声,以抗议她们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她们的话语权已全部被剥夺,而琼 里斯不仅打开了通向疯女人阁楼的暗门,更赋予了这个女人申诉的机会。因为她同样是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女人,只有她才能真正了解伯沙 梅森这个克里奥女人,才会赋予这个失语者以说话的权利,才能给她以自己的姓名,才能写活这个生活在白人宗主国文化和黑人殖民地文化夹层中的边缘人。小说以充满女性的同情和理解写出了安托瓦内特母女俩的悲惨命运,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了一个在特定环境下的梦魇般的故事。依据女性的成长成熟历程,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女主人公自述的笔法描述安托瓦内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的生活遭遇,反映了19世纪西印度群岛奴隶制解体之后,英国殖民者的混血种后裔既受当地土人仇视,又受白人贵族鄙视的状况。这种被社会排斥的夹缝生活,细腻地刻画了处于那种境遇下的孤独寂寞的心理状态。第二部分用交叉的手法,大半篇幅以罗切斯特的口吻,并穿插了一节以安托瓦内特的口吻,分别从各个角度描述了她们的新婚蜜月以及感情趋向破裂,安托瓦内特被逼酗酒,精神失常的痛苦历程。最后一部分仍以安
托瓦内特的口吻,自述她莫名其妙地被带到英国后幽禁在阁楼上,受到疯子般的待遇,终于被折磨得精神彻底崩溃,实现了梦中预示,一把火烧毁了房子,结束残生。
安托瓦内特 科斯韦是琼 里斯笔下伯沙 梅森的原名。Antointte是一个法国名字,源自她的克里奥母亲。罗切斯特,一个英国青年千里迢迢横渡大西洋,越过茫茫藻海来到西印度群岛向安托瓦内特求婚,为的就是她那三万英镑的嫁妆。所以他给他的新婚妻子取名#伯莎∃(Bertha)和英语中的#birth∃读音相近,就是希望她能重生,能够变成他想要的符合英国父权社会价值要求的妻子。一个顺从的英式妻子,家里的天使。这也为伯莎的不幸埋下了伏笔,以至于她被关了近十年也没有屈服,不愿将自己认同为#伯莎∃,还要在这半夜里发出野兽般的咆哮,成为庄园中的女鬼。
夏洛蒂 勃朗特拒绝在简 爱!中认定伯莎为女性而只把她当作动物或中性人看待,一方面是因为传统礼教的约束使得她恐惧并排斥自身潜藏的女性认识。另一方面,她对伯莎 梅森疯女人形象塑造得不够丰满,是因为她的白人出身使她随时准备牺牲克里奥姐妹的一切,成全其英国女主人公命运的发展,而正是琼 里斯藻海无边!的问世,使女性文学汇入后殖民主义观点,形成种族、性别、文化、意识形态的冲击,也使其作品不单单是疯人般的呓语,而是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对话。
二、两部作品的叙事方式及叙事声音的女性主义文化延续
在母系氏族被父系制度所取代的几千年历史文化中,女性一直是作为被观察和欲望的对象而存在,或是作为缺席者而被忽视。妇女形象在男性笔下走向了#天使∃和#女巫∃两极。这两种形象却无疑被打上男权主义的烙印。女性甘愿为男性奉献牺牲者便是天使,违逆其意志者便是#女巫∃。而简 爱与疯女人既不是天使,也不是女巫,她们是女性在争取自由、平等的路上,两种截然不同的产物,前者成功了,成为男性代表罗切斯特黑暗世界的领航人,而后者也不甘屈服,一把火烧掉了象征男权世界的庄园。因此两部作品都可视作女性作者向男权挑战的宣言。
众所周知,女性主义的出现,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女人和男人之间现有的权力关系。女性主义在广泛讨论了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遭遇到限制、歪曲以及被边缘化的种种表现之后,接着就把目光投向了文学作品本身。女性主义认为,现有的文学创作的标准是不健全的,他反映了父权话语机制下男性的幻想和偏见。现在,女性主义就是要对这些所谓的经典创作进行全面检查,重新加以叙述。夏洛蒂 勃朗特的#第一人称∃叙述方式打破了女性意识和体验被阉割的历史,因此也可以说从夏洛蒂 勃朗特所处的维多利亚时代开始,女性才作为创作主体在文学领域崭露头角。勃朗特在为简 爱取名、确定阶
168 级地位或年龄之前,就已经用女性作家所能用的最快速笔法把她塑造成一位既是个人也是女性的发言者。勃朗特让简 爱说不。与家庭女教师小说中类似的反抗意识相反。简 爱这种反抗精神有其内在的叙事约束力。简 爱一概不理睬别人对她的看法,而喜欢根据她自己的感觉、情感和经验,即根据某种浪漫主义权威来享受一种崭新的话语方式。简 爱!里反传统的叙事行为到底有多少?人们经常谈到的特点就是那些频繁出现的直接陈述语。在全书叙事的后三分之一的篇幅中,聚集着大约30个这样的例子。简 爱!中的这位女性个人叙述声音在与公开的叙述者进行交流时,采取#紧叮住∃作者型叙述的办法,表现得坚定不移,咄咄逼人。
表面看起来弱小平凡的简 爱,曾经以她特有的怒气冲冲的语言向男权社会提出了挑战:#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吗?%%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 爱!P329-330)她这连珠炮般的发问吼出了长期以来堵在她心口的郁闷,代表了女性社会向男权制度的讨伐。她这种豁出去拼搏一番的气概,在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后仍具有着撼人魂魄的艺术魅力。她的这种反抗精神,始终都是读者或批评家所关注的焦点。而文学作品历来都会因审美主体审视角度的差异而#意义∃不同。正如接受美学所认为的那样,文学文本具有#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其作用是激发读者通过填补它而组织和整理本文视野,以集结出文学本文的意义∃。以往的#作品本体论∃,#视作品为不依赖于欣赏者而存在的独立自足的客体对象∃,这种理论观点不仅从根本上就抹杀了欣赏主体的能动作用,而且陷入了形式主义与唯美主义。随着社会的日益文明,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对经典作品的多方位审视,越来越为我们展开了无限的审美空间。
在简 爱!中,作者夏洛蒂 勃朗特还创造出一种另类的声音,比简 爱的声音更为刚烈、更为独特的声音。发出这一声音的正是那个欧洲裔拉丁美洲女人伯莎 梅森。伯莎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声音呢?这是一个拒绝使用女性语言,保持女性地位的女性发出的声音。那种#莫名其妙∃地狂笑,阴森恐怖。勃朗特用一个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女人,把这个#疯狂∃和最终无声无息的女人当作简 爱的替身。这当然是维多利亚时代大英帝国不容异己的最好写照。
后殖民主义女性文学评论家盖亚特丽 斯皮瓦克提出,伯莎的笑声是对帝国主义的反抗。在她所生长的加勒比群岛上,欧洲长期以来的殖民制庄园经济面临瓦解,废奴法的颁布使得占人口大多数的黑人对白人奴隶主长期压抑的仇恨彻底释放出来,集中发泄在那些是像伯莎
一样陷入困境的奴隶制庄园主的后裔身上。但是,同样是白肤色的英国绅士罗切斯特也排斥伯莎,认为她与这个色彩和热度都太过张狂的岛屿一样不可理喻。在白人眼里,她是#白皮黑鬼∃,是没有理性的异类,而在黑人眼里,她则是#白蟑螂∃,是享有特权的异类。这些意象生动地点出了在西印度群岛的克里奥人∀∀∀欧洲白人殖民者的后代∀∀∀既无法全然被英国白人文化认同接受,也无法全然被殖民地黑人文化同化接纳的边缘化环境。在殖民制主义制度下,伯莎注定要成为一个被镇压、被抹杀的#他者∃,注定要被剥夺话语权,被囚禁在殖民者的阁楼之中,也注定要自我毁灭以成全她的英国姐妹∀∀∀女主人公简 爱的自身发展。琼 里斯改写简 爱!,不仅#打开了通向疯女人阁楼的暗门∃,更赋予这个女人一个申诉与自白的机会。
女性文学,长期以来一直与西方的女权主义和种族歧视纠缠在一起。而女性作家也通常是在经受偏见、感受负疚、遭受压抑的情况下开始写作的。因此,我们可以找到两部作品中疯狂女人角色得以存在和延续的理由。在英国小说的版图里,女性的领土通常被描绘成周围被山峦包围的荒漠,这些山峦即奥斯汀巅峰,勃朗特峭壁,艾略特山脉和伍尔夫丘陵。而今这些巅峰却又被浩瀚无边的马尾海所环绕,体现了这些元素之间的相同之处和连续性。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现代社会里,女性表达#观念∃的#声音∃实际上受到叙述形式的压迫和制约,女性的叙述声音不仅仅是一个形式技巧问题,而且更重要的还是一个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冲突的问题。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进步,现代女性作家们以不可抵挡的浩然之势闯进恢弘博大的文学领域,她们既抛弃了模仿,也超越了抗议,她们打破了女性自我情感的宣泄与艺术创作的分明界限,绕开自我因素的纠缠,充分运用她们手中的操纵语言符号的本领,去拥抱自己认识到、体验到的人类情感,从而进入了现代意义上的妇女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Azim,Firdous.TheColonialRiseoftheNovel.London:
Routledge,1993.
[2]Beauvoir,Simonde.#WomanandtheOther∃inDennis
Walder.(ed.)LiteratureintheModernWorld:CriticalEssaysandDocuments.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0.
[3]ElaineShowalter.ALiteratureofTheirOw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99.
[4]Wilson-Tagoe,Nana.HistoricalThoughtandLiterary
RepresentationinWestIndianLiterature.Gainesville:UniversityPressofFlorida,1998.
[5]SusanSniaderlanserFictionsofAuthority:WomenWriters
andNarrativeVoice1992byCornellUniversity
&责任编辑:曹金钟∋
1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