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较快,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对建筑主体的施工质量进行提升,还应当严格控制填充墙砌体的施工质量,使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以及承载能力,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由于填充墙质量较小,可减小下部梁板构件的荷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隔音作用,因此在混凝土结构中被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 1.1施工材料
砖体材料主要有实心砖和空心砖,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正确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品种和规格。对于砖块的制造厂家也要开具相关证明,查验砖块的出厂证明,检查砖块的外观和治理,将有缺陷和不合格的砖块及时清理淘汰;水泥材料的选择,一般市面上的水泥大多都是硅酸盐水泥,也是建筑工程施工时候最常用的水泥品种。在水泥等材料进场时也检查出厂证明,查验水泥的等级和强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不同等级的水泥在施工过程中禁止混用;砂等材料在进场的时候,要检验其直径和含泥量等指标,如果不符合指标要求则要及时更换;水用普通是自来水皆可。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之前要注意水中的杂质含量,如果杂质超标的话则不能用于配置砂浆;对于一些裸露在外的预埋件和钢筋需要做必要的防腐处理。
1.2施工准备阶段
首先填充墙砌体施工前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要编制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并由技术员在施工前向班组进行技术交底。第二、熟悉施工图纸,复核门窗洞口的位置尺寸,明确预埋、预留位置,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及规范要求确定填充墙
体、构造柱及圈梁过梁的标高位置,并提前做好砂浆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施工中操作人员要按照设计标高来调整砌块的规格。
1.3填充墙砌体施工作业阶段 1.3.1填充墙植筋和构造柱钢筋绑扎
目前,填充墙拉结筋通常采取结构胶后植筋施工的方式,有利于建筑主体模板支护,实现施工作业速度的提升。在对填充墙进行砌筑时,应当先将两排红砖砌筑好,假如设计当中没有特殊的需求,应当以500mm的间隔将一层拉结筋设置在填充墙中,将填充墙和构造柱砌筑成马牙槎,同时符合对称砌筑的原则。
1.3.2放线施工
依据建筑物中的控制轴线完成放线施工,对填充墙体的轴线位置进行明确,确定门窗洞口的位置,在墙柱上做好窗台和窗顶部位的标高线。在砌筑施工前,应当检查标高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标准,例如,第一层水平灰缝应当超过20mm,应当通过细石混凝土材料完成找平,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3.3立皮数杆、排砖
应当在墙柱上将砖块的皮数排列出来,对灰缝的厚度进行明确,之后将窗台等部位的标高画出来。根据砌筑墙体的实际长度和高度,完成排砖,最后预留好门窗、洞口等的位置。
1.3.4填充墙砌筑
在砌筑填充墙之前,应当提前48h浸润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同时清理施工基层。使用红砖来砌筑填充墙的底部和斜砌顶部位置,保证达到挤紧状态。应当使填充墙表面达到垂直状态,砖体的砌筑砂浆长度应当控制在2m范围内。使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来完成厨房等场所的施工,应当在墙体的底部,将混凝土坎台提前浇筑好,高度控制在150mm的范围内。在砌筑到梁板底部的位置时,施工应当停止,等候填充墙灰缝完成自然的沉降。在灰缝收缩7d时,通过水泥砂浆完成补充砌筑,防止填充墙的上部砌体由于砂浆收缩的原因导致墙体出现开裂。
在建筑物地下构件中,不能应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即便在建筑物栏板部位也不可使用。在隐蔽填充墙内的钢筋之前,应当完成质量验收工作,施工企业不可以对关键部位进行私自隐蔽,监理部门完成验收后才能继续后续的施工。
1.4质量检验
填充墙砌体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施工质量的检查验收,验收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主控项目有砌块的品种强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查看产品的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进行检验;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查看砂浆试块的试验报告进行检验;砌体水平和竖向灰缝饱满度应满足规范要求,可通过百格网进行现场实测;砌体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留槎符合规范要求,通过目测和钢尺实测进行检查;砌体的轴线偏移和垂直度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通过仪器和钢尺进行检查。一般项目主要包括灰缝厚度、表面平整度、门窗洞口位移等,可通过仪器和检查尺进行实测。主控项目必须全部满足要求,一般项目偏差不超过允许范围。
2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1材料质量控制
凡是在施工现场进行应用的砌块等材料,供货单位都应当给出质量检测报告等相关材料,针对核心部件的应用材料,还应当实施抽样复核,禁止对国家淘汰的施工材料进行应用。填充墙的施工材料,可选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强度标准符合设计的,施工材料的龄期应当在28d以上。在填充墙的质量提升方面,水泥材料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禁止混用不同规格的水泥。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水泥,都应当实施严格的检查,应当再次复核水泥的强度以及水泥的流动性。在施工当中,超过3个月的水泥材料,应进行质量复检,按照检查的结果来对使用做出选择。以200t范围内的袋装水泥作为一批材料,每一个批次实施一次或者多次的抽样检测。应当对过筛后的中砂进行应用,混凝土应当使用不包含氯离子的水。近几年,填充墙砌筑多采取砌筑砂浆,在施工时按照设计的比例实施混合搅拌,使得水泥砂浆具有相关的使用特性。砂浆数量采取随拌随用的方式,剩下的砂浆以废物形式处理。在砌筑砂浆使用过程中,还要严格检测砌筑砂浆的质量,做好
相关的记录工作。以250m普通砌筑砂浆为间隔实施取样工作,任何一台搅拌设备都应当进行抽检。针对专用砌筑砂浆,需要实施3组抽检,任何一个检验批应当实施5处以上的砂浆饱和度检验。
2.2预埋预留
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中,需要在其中预埋各种水电管线、铁件、线盒和门窗连接件等,预留各类孔洞和沟槽。这些预埋预留件的位置准确性对后期安装施工影响很大,同时也会削弱填充墙砌体的截面,成为结构受力薄弱部位,需要在砌筑施工时引起足够重视。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或预埋,空心砌块可按设计位置将管线敷设在芯孔内;必须开洞、开槽时,应采用专用机具钻洞、切槽,避免捶击、打凿;管线埋设、回填应采用适当的材料,保证密实牢固,抹灰层设置加强网等防裂措施;砌块与门窗的联结可采用将预制好埋有木砖或铁件的混凝土块随洞口两边同时砌筑,混凝土块规格应与砌块尺寸相协调。
2.3防裂抗渗
填充墙砌体整体性相对较差,砌块与主体结构因材质不同导致温度膨胀率不一致,开裂渗漏成为其质量通病,应采取相应构造措施重点防控。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设置加强网等措施防止开裂,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小于250mm,重点部位墙面应采取满铺加强网,并应位于抹灰层中部。门窗上口及窗洞口一般可做成钢筋混凝土拉结带,且全长贯通,以增强填充墙在门窗洞口等薄弱部位的整体性。
3结语
填充墙砌体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填充墙砌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验收阶段的技术工作,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3
[1]建筑工程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陈玉光.工程技术研究.2020(03)
[2]填充墙砌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杨阳.江西建材.2019(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